“双减”背景下新媒体在家校协同育人中的运用

2022-05-30 10:48徐凯悦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创新双减新媒体

徐凯悦

【摘 要】家庭、学校、社会是人成长的环境,也是人生存发展的“生态系统”。学校是“立交桥”,一端连着家庭,另一端通向社会,家校合作为学生成长奠基,为学生成才铺路。“双减”背景下,新媒体为科技时代家校沟通合作提供了新平台、新工具,为家校沟通增添了新方式,赋予教育新内涵。新媒体在家校沟通合作方面具体有何影响,如何创新教育方式为培养人才服务,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家校沟通合作 新媒体 教育创新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品行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学生的德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健康地成长和发展。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化工程,其中家校合作为育人奠定了基础。参考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双减”背景下,我们只有有效地进行家校协作,优化育人模式,才能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在信息化时代,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家校合作的融合,是提升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一、“双减”背景下,强化家校育人目标

曾经许多家长都处在一种焦虑的状态,“鸡娃”是把双刃剑,疲惫了家里的几代人,破坏了原本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影响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仔细思考一番,这不就是小学语文寓言故事中的“拔苗助长”吗?这么清晰明了的寓意,孩子们都背得滚瓜烂熟了,怎么那么多的成年人还执迷不悟呢?“双减”政策的出台,让我们及时醒悟了。

(一)达成共同教育目标,引领家校合作和沟通

从根本上说,家校合作的目标是明确的,但对不同家庭背景成长的学生来说,我们不能千人一面做教育。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观念产生分歧时,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面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方案,与家长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从而与家长就教育目标达成共识。达成教育目标需要评价和激励。新媒体平台的家校沟通,常有“一边倒”的现象:教师主动发布消息,家长被动接受执行,至于结果或效果怎样,他们往往不去关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成人的世界“忙碌”,另一方面是缺乏系统完整的方案。如果教师能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家校沟通前做好实施计划、结果预测分析,以及制定明确的评价方案,使家长与教师之间达成共识,并在活动结束后总结家校沟通效果与不足,不断反思与改进,那么势必会促进良好的家校沟通,教师和家长都会乐此不疲。

(二)引导家长积极合作,主动沟通和改变

如何扭转家长被动的思想局面呢?首先,教师要明确教育目标,如班级管理目标、育人成才目标等,与家长有个明确约定;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向家长宣传家校合作沟通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家长对家校合作理念的认识,带动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从而达成目标;最后,教师要不断向家长传授经验,指导家庭教育,不断影响家长们的教育理念,促使其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接轨,形成教育合力。教师要通过新媒体推送有关教育学生的有代表性的事例,引导家长讨论并发表意见,家长会与自家孩子对号,从而提升教育孩子的水平,形成家校共育的局面。

二、技术平台上,拓宽家校育人渠道

“双减”政策目的明确,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我们要利用技术平台,拓宽沟通渠道,减轻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家长也不再因为辅导孩子作业而和孩子产生矛盾,教师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性作用。

(一)创建学校和班级微信公众号

学校都建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但由于学校是从整体角度进行定位的,发布的内容较宽泛,关于学校的新闻居多,难以照顾到每个班级的需求,而家长最关心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现与成长,所以建立班级公众号成为新媒体应用的首要选项。以一个班级视角建立班级微信公众号后,教师可以将传统的学生成长记录袋管理移动到微信平台上,创建多个栏目,浏览简单快捷。家长可以通过班级微信公众号上记录下的每个学生的成长足迹,更全面地了解到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现及学校所发生的事情。一个公众号的运营费时、费力,班主任可以调动教师、家长与学生全员参与合作,让他们都成为信息编辑者及读者。班级的公众号主要推送关于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在校表现、学习情况、参与活动的精彩瞬间等,从而使学生成为公众号的主体。如此的运作,会给教师、家长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增加更多机会。

(二)对教师和家长进行网络工具使用的培训

网络社交软件的应用,教师并非无师自通,特别是老教师。那么,如何让教师更好地应用社交软件呢?这就需要各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校领导组织安排,让信息技术教师结合与现代教育技术有关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并进行培训,也可以基于网络工具的功能开展专题讲座,既要向教师们讲授每个功能的操作方法,又要重视培训教师们在使用微信平台及其他社交软件进行家校沟通时如何规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风险。通过培训,教师们对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家校沟通拥有的优势与不足了然于胸,从而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化解应用中的矛盾和风险。如与家长对话时避免出现错别字和语言描述不当、商品推销,以及发布照片时不注意学生“隐私权”等。对家长的培训,主要包括家校沟通合作的意义、沟通路径、使用工具及注意事项、风险防控,特别是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管理,防止孩子沉迷网络等,确保新媒体环境下的家校合作顺畅。

三、沟通内容上,畅通家校育人信息

“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当深入研究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其对于小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作用,通过更加生动有趣的师生交流优化师生关系,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以及管理能力。具体表现为: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沟通艺术提升德育效果,确保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实现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

(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相统一

学生既要全面发展,又要个性化成长,要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相统一。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被精心呵护。人才培养需要精雕细刻,学校、家庭、社会要织密培育网,为人才培养铺路架桥,其中家校沟通合作起桥梁和纽带作用。如对学生进行“劳动观”教育,如果没有家校沟通合作,有的学生可能在校积极劳动,在家就可能不爱劳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家校沟通,可以打破传统家校沟通的时空局限,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课堂表现和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对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的了解也简单快捷。家校双方充分了解到学生的特点,给每个学生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在教育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尊重和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校应为学生拓宽个性化发展的道路,增设培养个性化的内容,如开设课外兴趣班,以展现学生的特长。

(二)基于新媒体开设家长学堂

“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成了家长的追求。在家长学堂里,可以开展专家讲座,丰富家长育人理论;教师可以在业余时间通过向家长分享本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寻求与家长的思想共鸣;家长也可以分享自己成功的家庭教育事例和经验。通过家长课堂的交流,家长的思想在悄悄改变,家庭教育方式更贴近自家孩子的实际,同时班级管理也更加顺畅,教师的负担也有所减轻。

“双减”背景下,教师需要进一步创新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形式,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需求和兴趣特点,通过鼓励性的语言引导、丰富的交流形式和多元的交流场景,提升德育工作开展的效果。经过深度沟通,教师与家长之间增进了感情交流,构建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环境。“双减”背景下,巧用新媒体沟通,能够促进家校合作育人,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焦伟婷,郝晓芳.小学家校协同教育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9(4).

[2]罗锦虹.家校协同,建设家庭教育學习共同体[J].中国德育,2019(1).

[3]郝晓芳,薛枝梅.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家校协同教育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9(1).

猜你喜欢
教育创新双减新媒体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生价值观教育创新探讨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浅析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教育理念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