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审美化教学策略探析

2022-05-30 09:46:17游慧琼
教育界·A 2022年16期
关键词:绘本阅读

【摘要】在幼儿园中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幼儿对阅读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文章立足于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教学情况,提出绘本阅读审美化教学策略,以期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及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审美化教学

作者简介:游慧琼(1983—),女,福建省厦门市莲龙幼儿园。

在中班绘本阅读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实施审美化教学策略,以“美”为切入点,引导中班幼儿感受绘本阅读之美,对美的内涵进行深刻感知,这种方法有助于增强幼儿的阅读体验感,培养幼儿的阅读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中班阅读教学效果及质量,为幼儿更加全面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绘本阅读教学概述

绘本阅读教学是一种阅读教学方法,它注重将文字与图片进行结合,对幼儿进行有效引导,激发幼儿参与阅读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教学的效果及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在中班幼儿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应用绘本阅读模式,注重使用图片丰富、故事性强的图书,让幼儿通过欣赏精美的图画和阅读简单的文字描述,体验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二、中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绘本阅读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幼儿园中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开展存在绘本阅读教学模式单一化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绘本阅读教学的效果及质量,对于幼儿的成长及发展也会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带领幼儿一页一页地对书本进行阅读,然后将故事内容讲解一遍,再让幼儿对绘本故事的内容进行复述和总

结。教师将绘本故事内容及内涵直接灌输给幼儿,幼儿被动地参与到绘本学习中,没有充足的思考时间,教师与幼儿之间也缺乏有效的互动和交流,这导致一些幼儿对绘本阅读学习产生了不愉快的体验,从而抵制绘本阅读。例如在教学绘本故事《蜘蛛买鞋》时,教师简单复述故事内容,然后联系故事内容告诉幼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是所有东西都适合自己,要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选择”这一道理。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没有将绘本中的图片和文字进行结合,也未能够给予幼儿充足的思考空间,无法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绘本阅读学习当中。

(二)忽略绘本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有些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更加侧重于知识教学,忽略了绘本情感教育的作用,这不利于幼儿综合素养的培养。这些教师注重引导幼儿掌握故事梗概,对文章中的生字、故事情节进行讲解,而没有借助绘本故事内涵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导致绘本阅读的教育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教学绘本故事《小狮子学礼貌》时,一些教师更加侧重引导幼儿对文章故事情节进行把握,培养幼儿复述故事的能力,以提升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但没有联系文章内涵,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让幼儿意识到礼貌的重要性,学会礼貌待人。这样的教学并没有挖掘出这个绘本故事的真正内涵,只是让幼儿学习到了浅层知识。

(三)教师过度干预

一些幼儿教师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时,对幼儿参与绘本阅读的行为过度干预,没有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空间,这导致幼儿在绘本阅读学习中,完全处于教师的控制之下。比如很多教师在讲解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时不时提问幼儿,引导幼儿问答问题,课堂教学节奏过快,限制了幼儿的学习思维及想象能力的发展。这导致幼儿在绘本阅读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难以提升对绘本阅读的兴趣。绘本阅读教学如果流于形式,就难以培养中班幼儿的审美能力,也难以使阅读教学的实际意义得到发挥。

三、中班绘本阅读教学有效策略分析

教师对中班幼儿进行绘本阅读教学,要注重联系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地把握绘本阅读中的图片和文字,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联系幼儿生活实际,巧用提问,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绘本阅读学习当中,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幼儿主动地参与到绘本阅读学习当中,能够对绘本阅读的内容、内涵进行理解和掌握,从而体现绘本阅读审美化教学的特点。

(一)注重把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教师要联系幼儿的年龄及性格特点,对绘本教材进行有效的选择,多选用一些趣味性故事,激发幼儿参与绘本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使绘本阅读由教师讲转向幼儿学。这有助于提升绘本阅读教学质量,实现绘本阅读审美化教学目标。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入《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个有趣的绘本故事,该绘本中的动物形象具有鲜明的色彩美,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给予幼儿强烈的视觉冲击。为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与探究欲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母鸡萝丝的绘画形象:母鸡萝丝的样子既有些像剪纸,又有些像刺绣,而且它的头、翅膀以及尾巴的颜色十分鲜明,以黄色为主,身上还有用黑色线条画上的一些羽毛状的花纹,十分漂亮。教师再引导幼儿注意母鸡身上颜色的搭配,让幼儿认识颜色合理搭配的重要性。接着,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再分析狐狸的形象。在幼儿以往阅读的绘本中狐狸多是狡猾的,形象也很丑陋,而在这个绘本中狐狸的形象则是优美的,教师可以借机告诉幼儿审美是多样的,从而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此外,在这个绘本故事中,一些背景图的颜色搭配也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树木和农家风光的整体色调,让人看了感觉很温馨。教师可以借此对幼儿进行色调的讲解,让幼儿了解在绘画中使用暖色调可以让整个画面充满温馨感,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从而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

(二)有效地把握绘本阅读中的图片和文字,实现图文结合

教师要引导幼儿结合精美的图片,并联系文字内容,对绘本中的故事内容及其表达的核心思想进行感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使绘本阅读教学更加有效。同样以绘本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教学为例,为引导幼儿把握绘本的内涵,教师在带领幼儿阅读绘本故事的同时,要求幼儿将文字与画面做对比,找到绘本中的巧妙设计。如在阅读描寫母鸡散步走过的地方的文字时,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每个地方的场景是怎样的,以哪些颜色为主,从而挖掘绘本故事背后的深意。这样既能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印象,还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分享阅读感受,在互相分享中达成审美教育的目标。

(三)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图文、视频,为中班幼儿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主动地参与到绘本阅读学习中。幼儿在观看有趣视频、精美图片,感受故事内涵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了审美能力。为了更好地结合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在为幼儿选择绘本内容时,可以选择有相关动画片的绘本。这样在幼儿阅读完绘本以后,教师就可以为幼儿播放相关动画片。例如教师将《天线宝宝》绘本故事作为中班审美阅读教学材料,在幼儿阅读完之后,为幼儿播放动画版《天线宝宝》片段,这样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完成对幼儿的审美教育。

(四)联系幼儿生活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

中班幼儿绘本阅读审美化教学工作的开展,重点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使绘本阅读教学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而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深度挖掘绘本阅读的教育价值,让幼儿真正理解绘本故事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发展形势,立足于教材内容,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进一步提升幼儿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审美能力,实现审美化教学目标。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立德树人”的理念,引导幼儿对绘本故事的内涵进行分析。接着注重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有效结合绘本阅读中的图文,对绘本故事进行有效讲解。具体来说,在绘本阅读中,教师让幼儿根据绘本故事里主人公的做法进行分析,充分发挥想象力,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对绘本故事进行演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幼儿的体验感,充分地调动幼儿参与绘本阅读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绘本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时,教师可以自己扮演兔妈妈,并选一名幼儿扮演兔宝宝,通过与幼儿合作表演将绘本内容展现出来,让幼儿在参与或观看表演时深刻体会到兔妈妈对兔宝宝的爱。教师再进一步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引导幼儿联系到日常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爱,理解与感激妈妈的付出,从而实现对绘本故事的深度理解。教师要加深幼儿对绘本中心思想的理解,并鼓励幼儿学习与发现绘本故事中隐藏的审美内容。

此外,为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请家长利用闲暇时间与孩子共读绘本,或者共同演绎绘本内容,并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从而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家长注意引导幼儿对绘本故事的内涵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并认真地倾听幼儿的观点,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从而保障绘本阅读的效果。

四、巧用提问,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

中班绘本阅读审美化教学,不仅要充分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更要注重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绘本阅读及学习当中,以提升绘本阅读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及发展。在绘本阅读审美化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借助问题设计,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对绘本故事进行深入的学习及思考,从而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猜想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发现绘本故事中的“美”。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故事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能够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对绘本故事产生自己独到的

见解。

比如,在对绘本故事《彩虹的尽头》进行教学时,为了让幼儿自主探索绘本中的问题—彩虹的尽头有什么宝贝,教师可以先问幼儿:“你对宝贝这个词有什么理解?”很多幼儿回答说爸爸妈妈常叫自己为“宝贝”,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继续思考:“‘宝贝除了指人,也可以指一些特别的东西,请大家结合现实生活继续思考。”幼儿又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提出“宝贝”可以是宝石、金子、好吃的零食、心爱的玩具……教师肯定幼儿的回答,继续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故事,然后再问幼儿:“现在你觉得彩虹的尽头有什么宝贝呢?”幼儿说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宝贝,每个人看的都可能不一样。最后教师再总结:“‘宝贝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可以是摸得着的,也可以是摸不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宝贝。”这样的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在无形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实现审美教育。

结语

中班绘本阅读审美化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立足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坚持兴趣导向,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绘本阅读学习当中。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因势利导,引导幼儿对绘本阅读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并对绘本阅读中的“美”进行有效感知,提升幼儿绘本阅读学习的体验感,从而提升绘本阅读教学的效果及质量,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阅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林艳萍.如何利用绘本阅读提高幼儿相关技能[J].学周刊,2020(20):171-172.

[2]庄隽.阅读悦樂:指向幼儿多元发展的“绘本阅读+”活动的研究[J].才智,2020(16):47.

[3]冯德菲.思维导图在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0(16):61-62.

猜你喜欢
绘本阅读
运用英文绘本,提升英语阅读效益
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兴趣
考试周刊(2016年96期)2016-12-22 23:49:30
让Phonics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杠杆
基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绘本阅读原则
阅读如此美丽
考试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 11:41:06
绘本阅读在促进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0:01:55
学校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的探索
绘本阅读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28:34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