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景睎
摘 要:小学生的质疑能力,对其自身其余各项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而学生的质疑能力则时常被忽略。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培养。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质疑能力的培养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质疑能力;培养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学生只有学会质疑,才能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一、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发育特征,让小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到主动掌握学习方法去学习语文知识,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思考。而小学语文教师想要帮助小学生从回答问题的状态转变为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的状态,就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减少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和环境,将学生的思维引入相应的情境中[1],使其感到疑惑,且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再加上平时教师和学生之间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和谐欢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会将自己的质疑大胆地说出来。这个过程体现了思考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敢于向教师提出自己的质疑,并跟教师一起解决问题,最终促进了自己思维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讲解《蜗牛的奖杯》时,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明确如下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找出本课需要学习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让学生开动脑筋对需要学习的生字进行组词,并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变化。
2.为学生创造质疑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3.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并且有感情地通读课文。
4.阅读课文之后,组织学生在班级里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让学生踊跃发言,营造欢快的学习气氛。
5.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荣誉,不要骄傲,要把今后学习和生活中得到的每一次荣誉当成是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
教学的重点:教会学生识字,写字;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环境和气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引導学生对课文的题目产生疑惑,让学生想象蜗牛会通过什么方式得到奖杯,大胆地想象课文的内容,然后经过对课文的通读,抓住课文的重点,从而领悟课文想要表达的哲理[2]。
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先和学生玩一个猜谜游戏。教师出一个谜语让学生猜,并用谜语引出蜗牛。然后,教师展示带着翅膀的蜗牛图片,让学生将其与平时在生活中见到的蜗牛进行对比。之后为学生创造质疑情境,让学生对蜗牛和奖杯产生质疑,鼓励学生举手进行提问:“蜗牛行动那么慢,怎么会和奖杯联系在一起呢?为什么现在的蜗牛没有翅膀?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质疑对课文进行阅读,在阅读课文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解答蜗牛的翅膀是如何弄丢的,为什么蜗牛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这就是教师创造的质疑情境。教师要让学生产生质疑,小学生的好奇心会让其对质疑的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这个过程锻炼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了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提出质疑的主动性。
二、创造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提问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课本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让学生机械地学习书本内容,忽略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这种教学模式下,哪怕对教师给出的答案存在质疑,学生也只会忽略自己的疑惑,不会深究,更不会去找方法证实。部分教师经常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固有的模式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总以自己为中心[3]。教师围绕着固定模式的教案进行教学,即使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也不会被采纳,只是固执地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课堂氛围是枯燥的,教师只是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
例如,当教师给出问题“盛开的玫瑰花像( )”时,小学生会给出很多奇怪的答案。这种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的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从小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没有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无法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种课堂氛围是紧张的。为了改变这种课堂气氛,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相处模式,尤其是对学习偏差的学生,更要多关心他们。平时在课下,教师可以多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则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言,学生提出质疑时,要及时地给予肯定,比如教师可以说“你说的话有道理”“你想得很周到”“你很聪明”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有效地提高其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提出质疑的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交流知识内容并且在交流过程中得到启发,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他人的意见和对问题的看法,并结合他人的不同看法开拓自己的思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在交流中,即便学生说错了,教师也不应批评,因为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学生质疑能力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害怕出错的心理,让学生学会思考,敢于发问,从而深入理解所学知识,这才是新课改的主要目的[4]。
三、让学生学会提问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学好语文可以帮助学生强化逻辑思维能力。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新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所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并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世上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提问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最后运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一)不敢问变成敢问
学习语文既不是学会知识,也不是收获结论。疑问会使学生心中的疑惑发展为认知冲突,进而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提问。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帮助学生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升学生质疑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有广度、有深度地思考问题。即便教师觉得很多问题不合理,也不应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是要尊重学生,从多个角度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并且鼓励学生继续学习,提出更有意义的问题。
(二)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每个小学生的成长特点都存在差异,因此提出的问题也深浅不一。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不同的特点,鼓励学生勤思考,善提问,并且教师要起到示范作用。想要让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教师可以对学生说:“老师平常都是怎样向你们提问的,我都问了些什么呢?”倘若很少有学生举手,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讲:“你提的问题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我们是否可以换个角度提问?”这样鼓励学生多次发问,然后找准时机发掘有创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通过简洁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当学生提出质疑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并且耐心地为学生进行讲解,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不能忽视学生的提问,或是挖苦学生,让学生心理受挫,自尊心受到伤害。
(三)利用课题进行启发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题目有时会给学生留下许多疑问,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章题目蕴含的问题进行思考。
例如,教师在讲授《孙中山破陋习》时,学生会产生疑问:孙中山打破的是什么样的陋习?课文有讲道: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此时就有一位学生提问:“这件事为什么会深深地刺痛他幼小的心呢?”教师没有直接将答案告诉他,而是让他回想一下前面讲述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答案,最后学生自己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姐姐由于裹脚的原因,才会闷闷不乐。
(四)利用关键词激起疑问
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討论环境,让学生自行在课本中找到整篇文章的关键词,并引导学生对关键词展开讨论。
例如,在教学《月是故乡明》时,教师会讲述这篇文章表达的思想是“月是故乡明”,这时学生在找出关键词后会对教师提出疑惑:为什么只有故乡的月亮才更明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也是教师备课工作的重点。这时教师要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你很棒,老师也正想提问这个问题。”接下来教师再为学生讲解《月是故乡明》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在课文重点中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在课文中会出现中心句或总结语,其具有概括课文的作用。在《月是故乡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课文表达的重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月亮只有故乡的才明亮?难道月亮会有很多个吗?倘若学生没有抓住问题的重点,教师可以对学生讲:“你提的问题十分有价值,但是老师觉得你还可以认真地读一下课文,看看能不能提出更好的问题。”这样能让学生认真地思考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总而言之,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提问的正确方法,让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幅提升学习效率[5]。
四、促进学生养成质疑好问的习惯
在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应用问题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养成提问的好习惯。
例如,在《卧薪尝胆》的教学中,有的学生会产生质疑:吴国的大臣都要求灭掉越国,以除后患,但获得胜利的吴王十分骄傲,不听取大家的意见,答应了勾践的请求,这是为什么呢?文中最后讲的是越国出奇兵灭掉了吴国,奇兵是什么兵呢?这些问题不在课文内容里面,此时,教师不用去讲解,可以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去看白话版《史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只有解开束缚,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学生才能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属于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加强学生的语文功底,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吴荣珍.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探讨[J].中外交流,2019(4):109-110.
周艳婷.基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探讨[J].魅力中国,2020(31):215.
吕光芬.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8):121.
刘爱连.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9(57):53.
孙丽艳.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0):85.
王秀花.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20(4):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