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推广介绍省级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重点研究课题、学生品格提升工程等先进成果,本刊特设立“成果推介”专栏,刊登项目代表性人物的核心观点、实践策略、典型案例、管理视角等,为优秀项目团队辐射成果搭建平台,为广大地区、学校和教师提供可资借鉴的学习样本,共同为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奉献力量。
本期推介江苏省扬州市陈萍团队“走向主体发展的活动体验型‘大思政教学探索”项目,该成果2021年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获批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自1987年起,团队坚持思政教学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坚守“主体发展”教育主张,系统构建了活动体验型“大思政”“学-教-评-研”一体化样态。成果主要包括:
1.遵循学习者认知规律与“大思政”教学要求,唤醒主体意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历经“主体性—主体间性—主体公共性”三阶段,提出了“促进主体发展”的教育主张。
2.建构了5种活动体验型“大思政”教学范式,形成系列课例、活动案例。
3.以班集体为依托,高质量实施关键课程,探索了“大思政”“5融”实践路径。
4.探索了“学-教-评-研”一体化支持系统:创新了学习表现素养“5度”评价,活动体验型师训方式,四星级校本教研评价系统,“四大支柱·四轮驱动”“大思政”教学成果推进方式。
项目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测评江苏第一,全国第四;培育了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苏教名家100余人;主持省级以上课题项目18项,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480多篇,核心71篇,C刊11篇;60余人省、全国赛课一等奖;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5项,省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9项;创立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任理事长;成果在省、全国、国际展示60余次,26省运用,被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多省厅推广;央视、《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20多家媒体报道。
一、问题的提出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我们团队自1987年起,从党和国家要求、思政课程特质与学习者学习规律出发,35年持续开展走向主体发展的活动体验型“大思政”教学探究,着力解决以下三个主要问题:如何改变思政教学学生主体地位悬置性,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身心沉浸?如何弥补思政教学学生情感体验空洞性,化手段为目的,促进学习入脑入心?如何破解思政教学实施路径时空局限性,化一维为多维,引领学生知行合一?
二、内涵的界定
1.主体:基于哲学层面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人的主体性原则是现代教育的根本原则。主体性作为现代人的特性,不只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而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规定性。本项目研究的“主体”专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和教师。
2.发展:是一个哲学概念,指事物不断前进的过程。
3.主体发展:将“学—教—评—研”活动看作师与生、生与生之间“主体—客体—主体”的交往实践活动,是既充分尊重对方的主体性,又通过自己的自觉活动获得对客体的主动态势,发挥出能动的积极作用,从而不断前进的过程。只有培养主体性的人,才能超越现实社会,改造社会,引领社会的发展。这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目标。
4.活动:为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这里是指以学习为目的开展的行动,是学习者在教育者引导下主动参与实践的过程。由于社会规范的内化不是简单的移入,而是一个内部图式形成的过程,通过儿童的对象性活动切实地产生内化:儿童的对象性活动使原本无特定对象的主体需求在活动中得到满足,从而使儿童产生了特定的需要,即把活动的内涵转化为儿童自我价值取向和人格倾向。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所感受到的道理,才有真正的意义。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活动是教学活动的生命体现,有利于形成学习者的主体性品质;有助于实现教育的最高境界——自我教育,从而促使学习者领悟做真人的内涵。
5.体验: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根据具身认知理论,“将具有各种感知运动功能的‘身体置于认知活动的核心位置,人可以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交互活动影响大脑的思维方式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身学习要遵循身心一体、心智统一和根植原则。”当然,可让学生亲力亲为的活动是有限制条件的,我们所指的“体验”不仅指直接体验,也包括间接体验。刘惊铎在《道德体验论》中将“体验”定义为“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一种图景思维活动,也是一种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魅力化育模式”。从心理学角度看,道德体验生成的基本过程为“感受—情感—理解—联想—领悟”,其主体内部包括参与活动、生活积累和直接感知,其主体外部包括情感感染、情境熏陶、艺术陶冶等。
6.大思政教學:习近平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新课
标”)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义务段德育课程名称几经变化,现统称为“思政课”。本成果中的大思政教学指以国家思政课为关键课程,经由“5融”实践路径,组织教学共同体,启智润心,培根
铸魂。
7.走向主体发展的活动体验型“大思政”教学探索:自1987年起,以“促进主体发展”为目标,在高品质实施思政课关键课程的前提下,经由学科课程融合、班队团融聚、学段融通、家校社融汇、生活融入“5融”实践路径,创生以班集体为依托、关键课程为主导、学习者为主体、活动为载体、体验为方式的活动体验型大思政“学—教—评—研”一体化样态。
三、探索过程与方法
我们建立“四大支柱”,凝聚起“四轮驱动”,推动“大思政”大厦紧随党和国家要求、学生成长需求滚滚向前(如图1)。
1.教学活动持续改进,初建活动体验型教学方式。依托班级集体,深耕关键课程,注重情境创设,沉浸情感体验,组织三方活动,初建活动体验模式。
2.课题研究深度探寻,构建“促进主体发展”教学理论。聚焦系列问题,主持省部级课题项目18项、“八动”过程管理、“五提”成果梳理,参与思政课课标修订,编写、审查国标教材200余本,发表论文480多篇、核心期刊71篇、CSSCI刊11篇,出版《走向主体发展的品德教育论纲》《教师专业发展之道》等专著30余部,提出“促进主体发展”教育主张。5项成果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
3.支持系统多维助推,共建多元共同体专业发展平台。凝聚多方力量,建设“大思政”教学支持系统,组成思政教学、学段融通、学科跨界、班团队互联、家校社共育等多元共同体,打造“互联网+”平台,建构学生、教师、教研评价体系。为思政教育主体450万班主任创立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陈萍任理事长,促成扬州市人民政府开评“特级班主任”,给予津贴。主编期刊《中小学班主任》杂志73期,官网官微注册70万人,主办每周主题论坛239期,讲学800余场,线上线下受众逾500万人次。在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的同时,2020年策划“朱小蔓教授专刊”,2022年策划出版“唐云增教育思想专刊”,宣传名家教育思想,引领全国教师专业成长。
4.研用结合辐射检验,创建区域推进机制多省推广运用。通过课堂沉浸、实践体验、思辨研讨、学段融通等方法,探索活动体验型思政教师研修模式。创生“四大支柱·四轮驱动”区域推进方式。在全国26省200多个实验区、实验校运用、检验。
四、主要研究成果
(一)立足“改课”:形成系列课例、案例,被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推广
“课改首先必须改课,只有立足课堂变革,教育教学的理论才能既顶天又立地!”陈萍在北京大学主持教育部“中国名师大讲堂”时说。团队自1987年起开始创新课堂教学,探索校内外实践活动,60余人次获省、全国赛课大奖,市级以上教学、活动展示500余次,为教材录制示范课光盘全国发行,为省级以上国际国内研讨会展示60余次,在江苏省教育厅、中央电教馆、中国电视师范大学等录制电视课程100余节,形成系列典型课例、活动案例,CSSCI刊《思想理论教育》、核心期刊
《中小学管理》《中国德育》《小学德育》等刊载,被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等推广。王恒富在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6次连载30篇论文,系统阐述了思政教学的理念、目标、内容、策略等。
1.参与国家教材编写审查,高品质实施关键课程。准确领会课标、深度解讀教材是高品质实施课程的前提。1995年起,陈萍参编苏教版《思想品德》(分册副主编)、《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教材封面人物)、《小学语文》(教师用书分册主编),以及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品德与公民》(教育部为澳门编写)、《心理健康教师用书》等教材教参,并多次作为教材作者上示范课。2014年起,受聘为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
专家。
1995年,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吴慧珠教授看了陈萍执教的《做有礼貌的好孩子》后说:“在情境演练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层实施多元评价,这是中国最好的思想品德课……”200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姬君轼副司长出席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德育年会暨全国优秀德育成果颁奖会,看了陈萍执教的《有多少人为了我》后说:“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实效性一直很差,中国的好品德课就应该像陈萍老师的课……”2004年12月,教育部基教司主办“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国教学经验交流与工作研讨会”,大会播放的一节课就是陈萍的课,并给全国各省市教育厅发放了200份光盘。2015年上海市教委再次请陈萍带课交流,杨广祥执教《千年不衰的汉字》,于漪老师听陈萍点评上海名师的课后,紧紧握着她的手说:“陈老师,你对品德课的理解融通了文史哲……”鲁洁先生在推荐信中写道:“陈萍同志在新教材的编写中是很出色的……她为我们开启了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通道……我认为,像陈萍同志这样的人才,在这次全国性的课程改革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由陈萍主讲的课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课堂录像在各地广为传播,为新课程的推广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她的课也正在形成一种德美交融、情理汇合的德育教学模式,使德育的引导走向臻美的境界……”2020年,杨广祥为江苏省道德与法治培训会执教《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在省厅网站播放。近年来,团队先后赴新疆、西川、西藏、贵州、重庆、延安等地支教,作专题讲座,执教道德与法治课。2022年,团队在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展示,马蕾执教《家庭的记忆》,团队现场直播“走向主体发展的活动体验型‘大思政教学”主题
研讨。
2.高质量组织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师生参与国际研讨。团队坚持组织丰富多彩的“道德体验”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实地领会。2005年,教育部基教司、江苏省教育厅从扬州起步,倡导法治教育实践研究。17年来,项目促成了扬州市33项公共政策的改进。汶河小学学生在省政协礼堂作了国际展示,接着又几度应邀出席国际研讨会。团队多次在省教研室案例、论文评比获一等奖,收录进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案例集》。我们珍视儿童的体验成果,出版了《道德体验心语集》《春风化雨——道德教育与实践100例》等。杨广祥在《思想理论教育》《中小学管理》等发表
《“魅力真州新八景”活动纪实》《红领巾寻访:让德育实践活动入脑入心》等文章。
(二)教学“建模”:凝练5种活动体验样态,学习表现“5度”评价
1.创生5种学生学习活动样态。陈萍在《人民教育》发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体验型”德育》《学生主体活动不能“被”活动》等论文,在CSSCI刊《课程·教材·教法》发表《新德育课程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资源筛选之我见》等论文,建构出5种活动体验型学习活动
样态。
2022年新课标指出:“要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我们坚守“学生主体”立场,近年又不断改进,引导学生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促进知行转化,强化社会责任感,培育公共精神,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如图2)。
(1)游戏表演——角色内化活动:旨在通过“过程取向”的角色扮演活动,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再现生活,感悟角色,从所承担角色的立场出发去理解和表达,内化价值观。
(2)親历体验——激情感悟活动:旨在让学生转化角色,设身处地,亲历体悟,促成“换位思考”,生成“移情”效应,从而达到要育人先育心、要“行动”先“心动”的教育效果。
(3)阅读思辨——移情矫行活动:体验不仅仅指直接体验活动,也包括间接体验活动。2022年新课标特别强调跨学科学习,可阅读整本书、观赏图片、观看视频等,让学生提出疑惑,揭示问题,进而班级交流,组织思辨,澄清价值,从而达到由彼及我、反思自省的
目的。
(4)成果展示——经验分享活动:关注要素与过程的“四有”,即:有前置性活动,形成成果;有活动支架,展示成果;有体验经验,生成成果(包括思想濡染、心理共鸣和情感熏陶等方面);有对话评价,深化
成果。
(5)法治实践——政策建设活动:活动前,了解什么是“社会公共政策问题”,在家庭、社区开展调查;全班票选“最严重、最紧迫、最普遍”的问题作为共同研究的问题;分成“调查解释、政策分析、方案建议、行动计划”4组,开展实证调研;请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政府部门负责人、律师、专业人士等召开听证会;反思活动过程,跟踪问题解决进程。
2.建构“5度”评价系统。“十一五”期间,陈萍主持省重点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研究”,主编出版36万字专著《走向主体发展的语文教学评价》,刊载了108张课堂教学评价量表。2003、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分别全文转载陈萍《当前学生品德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把握多元品德评价尺度 提升教师评价素养》。我们通过“价值向度、参与广度、体验深度、行为自觉度、习惯持久度”“5度”评价系统,检测学习效果,强化过程评价,改进结果评价,探索增值评价。
(三)逐步“成体”:课题研究持续探寻,提出“走向主体发展”教育主张
1988年开始,陈萍参与“情景教学法”研究。1998年调任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担任思政、语文两学科教研员,在《江苏教育》发表《课题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坚持以科研的方式带团队、做教研,先后主持5项省部级重点课题:“十五”省重点课题“品德教育中学生主体活动探究”,“十一五”省重点规划课题“品德课程实施中的公民教育实践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研究”,“十二五”全国规划办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研究”,“十三五”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规划课题“班主任核心素养及培育的实证研究”。团队主持省级以上项目
18项。
陈萍先后在CSSCI《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发表《新德育课程与课堂教学》《变革思维方式——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诉求》等论文9篇,核心期刊论文20篇。团队出版《走向主体发展的品德教育论纲》《走向主体发展的语文教学评价》《教师专业发展之道》《生态德育新论》等专著30余本,系统建构了“走向主体发展”的教育主张。2008年,陈萍在《江苏教育》“苏派名师专刊”作为品德名师,发表《我的教育追求:促进主体发展》。2012年《长三角教育》封面专访,2万字报道《陈萍:走向主体发展的教育追求》。2013年,“以学生为主体的品德教育”获评省教学成果一
等奖。
陈萍、王恒富、杨广祥等在核心期刊《中小学管理》《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及《江苏教育》《中国德育》《中小学班主任》发表《主体间性在课堂教学中的诠释》《引导学生成为知法、用法的主体》《小学品德课程中公民教育的实践》《公民教育:为推进法治中国的进程助力》《思想政治课应培养学生的公共素养》等论文。30多年来,团队的研究方向从教学策略、学生主体、活动探究、教学评价,转向以教师、班主任为主体;研究内容由关注“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再到“主体公共性”,更加契合当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共建保障:探索“5融”路径,建设“大思政”共同体支持系统
“大思政”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团队努力探索出“5融”实践路径,并努力建构相应的平台予以支撑。
1.学科课程融合:团队大多数成员教学思政学科,同时还教语文、数学、艺术等其他学科。陈萍从1987年起一直教语文、思政两学科,1998年任两学科教研员,编写审查两学科教材,组织两学科融通活动,2019年在《中小学班主任》杂志增设“课程育人”,引领全国教师关注课程育人。冯长宏的《守望与突围: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学科德育》被《素质教育》全文转载。
2.班队团融聚: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团队大多数是思政教师,同时兼任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团队一直关注班队团活动融合。陈萍2009年成为全国班集体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协助“中国班集体建设第一人”唐云增先生出版《一万个日日夜夜——全国班集体建设30年》,主办全国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13次,2014年任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委会理事长,2016年在《中小学管理》发表《预立相生·研学不止:班主任的核心能力建设》,提出班主任要建设“规划设计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活动创造能力、心理辅导能力、实务研究能力、自我读悟能力”等6大核心能力。2021年在《中国教育学刊》发表《班主任核心素养内涵分析与框架建构》,包括4个维度、8大素养和18个基本要点(如图3)。
3.学段融通:1998年陈萍发表了《做好低幼衔接工作》论文。2015年创办扬州市中小学特级班主任高研班,冯长宏任班主任;担任中小学语文学科高研班负责人;任扬州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委员会副主任。2021年在《中国教育学刊》发表《学段融通式教师研训的本质内涵、价值取向与实践策略》。
4.家校社融汇:冯长宏等主导创建了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在邗江区每校设共成长体验馆,编写并发行《新家庭教育指导手册》,被称为新时代“家教宝典”。2018年,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邗江创新构建‘政府主导、三方携手、三位一体的新家庭教育实验工作机制,每年面向家长开展专题培训300场,成绩值得充分肯定,经验值得深入推广。”
5.生活融入:冯长宏、陈萍等在核心期刊《中小学教師培训》《江苏教育研究》发表《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生活化教学——德育课程的有效选择》等论文。邗江区实施“幸福家庭日”十大行动——共读一本好书、交换一个秘密、坚持一项运动、组织一次旅行、共做一道菜肴、制定一个家规、多看望长辈、做个全年规划、参加一项公益行动、召开一次家庭会议;构筑“三圈文化”——师生幸福“成长圈”、家庭教育“朋友圈”、家校共育“生态圈”,促进家庭和谐。
(五)辐射检验:践行活动体验型师训方式,全国26省应用检验
1.调查研究,探寻教师专业发展理论。1998年任教研员以来,教师成为陈萍团队研究的主体。如何变革教研方式,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将活动体验型教学理念转化为行为?陈萍在《人民教育》发表《观察 体验 互动——一个教研员听课评课的故事》,在《上海教育科研》发表《课改教研彰显生命的力量》《小学赛课活动方式的变革》。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与方向是什么?陈萍在《中国教育学刊》发表近万字的调查报告《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调查研究》。如何引发教师的深度学习?陈萍在《课程·教材·教法》发表《变革思维方式——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诉求》,在《中国教育学刊》发表《课程执行力:教师专业能力理性诉求》《论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的语言素养修炼》。
2.建构活动体验型师训模型,建设校本教研星级学校评价系统。团队建构出5要素、6阶段活动体验型师训模型,参与建构了扬州市四星级校本教研评估系统,并组织实施。
3.建设研究共同体,成果在全国26省应用检验。团队是在江苏研究共同体中成长起来的,陈萍1988年成为省“情景教学法”实验班教师,1990年为周德藩副厅长主持的“全省首届德育研讨会”上公开课,1992年省教研室郑君威主任在淮安主持“江苏省情景教学法研讨会”千人大会,陈萍的4000字论文入选并与李吉林先生同台发言,开始江苏省内的合作推广。
新课改以来,伴随着教材编写与培训,特别是活动体验型课堂教学被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在全国推广之后,广东、上海、湖北、浙江等地“刮起了陈萍旋风”(《教育时报》语)。2004年,中国教育学会在扬州召开大会,专题推广“品德教育中学生主体活动探究”研究成果。教育部主管《小学德育》2004年整本杂志报道陈萍及团队区域推进品德课改的经验。教育部特级教师文库出版陈萍35万字《教师专业发展之道》,《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予以报道。2009年教师节,《中国教师报》头版并以3个版面报道《教师专业成长的领跑者——记江苏省扬州市特级教师陈萍》。
教育部课程中心、基础教育司、教师教育司、体卫艺司,中央电教馆、中国电视师范大学等聘请团队担任国家级课改试验区专家、国培专家,多省教育厅邀请做讲座讲学,设置实验区、实验校。2011年起,陈萍主持全国规划办、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全国26省200多个地区和学校申报子课题,主办全国会议10多次,与全国形成了紧密型的研究共同体,定期线上研讨、线下问诊把脉。上海市教委聘请陈萍任上海德育实训基地导师,邀请率队编写《道德与法治一课一教》,任副主编,两地互动频繁。上海、湖北、广东等地成果实验检验地区表明:运用本成果效果显著,教师理念驱新,方法驱活,学生品学兼优,素养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美誉度稳步提高。
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学生思政素养如何评价?
2.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如何有效培育?
3.各学科教师“大思政”教学素养的框架如何?如何有效培育?
[参考文献]
[1]魏所康.主体教育论[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
[2]冯建军.主体教育研究40年:中国特色教育学建设的案例与经验[J].中国教育科学,20214(04):8-19.
[3]陈萍.学生主体活动不能“被”活动[J].人民教育,2011(24):38-39.
[4]辜伟节,陈萍.走向主体活动的品德教育论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5]陈萍.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体验型”德育.人民教育,2010
(23):24-26.
[6]叶浩生.身体与学习: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J].教育研究,2015,36(04):104-114.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8]陈萍,张斌.班主任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与框架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21(0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