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型”实践活动模式初探

2015-05-21 12:22甘晓云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体验型情感活动

甘晓云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价值的多元取向……社会的这种迅猛而深刻的变革,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学校是儿童成长成才的摇篮。无数事实证明,学校德育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理性地反思、改造传统德育工作,构建能促成学生个性发展的德育工作模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了配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校德育开展了“体验型”的实践活动模式初探。

一、研究背景

1.社会发展对人才、对教育的要求

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创新性人才,对人才的评价也上升到了理性的层次,不再局限于其拥有知识量的多少,而是更多地关注其内在潜能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发展。社会发展呼唤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就必须大胆地扬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深刻反思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能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重任的新型教学模式。

2.现行学校教育教学反思

现行的学校道德教育定位偏移,远离现实生活。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目标只注重方向性,缺乏时代性、层次性和生动性,目标过高而未能切近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实际;道德教育具有较大的封闭性、防范性,而未能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地创造新生活;在引导人们追寻崇高理想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生置身其中的日常生活世界。

3.时代呼唤“体验教育”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体验”为核心把教育目标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提出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多元的发展。《义务教育全日制课程标准》针对教学活动也多次提出“体验”的要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且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要求的宗旨是呼唤转变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呼唤在教育教学中实行“体验学习”、“体验教育”。

二、体验教育的界定

什么是体验?《辞海》、《教育大词典》等书中对体验的解释是:“体验,即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事物。”“体验,体察,考察。”所谓体验,即在实践中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事物;体验,必须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又是对实践活动的升华。

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或理解。”而体验正是一种心智活动,或者说,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

体验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情感活动中的主要环节,情感能力的核心就是情感体验能力,即对情感的体验和感知方式。体验是一种情绪,情感现象。情绪,往往伴随着生理的一些表现;情感,更强调内在的感受性;广义的情感概念把情绪感受体验感觉都包容在内。我们讲体验,是强调人的内心感受。

“体验教育”的提出,则将体验的视野引向了青少年的广阔生活领域,体验不仅指情感,更是指认识,指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集体生活和大自然中的实践活动。体验不仅仅是感受,是认知,是经验,而是对感受的再感受,对认知的再认知,对经验的再经验。体验教育,是在实践活动中以个体的知识结构和个体的发展可能性为依据,借助认知“平衡——失衡——再平衡”策略来进行主动学习的一种教育。

三、探究体验教育的主要形式

以德育活动为载体,通过各种活动提供体验式环境,用多种形式、多层次的体验活动调动儿童的知、情、意、行,让儿童有真切的体验,在体验中养成行为习惯,为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方向、新模式的形成积累了经验。

1、情感性参与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儿童自私心的根子在于缺乏情感教育。当儿童置身于生活的情景之中,经受着情境中的高兴、愉悦、悲伤、痛苦的各种情感的真切体验,往往会更加爱憎分明,从而激发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对消极情感的唾弃与鄙夷。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鼓号队列队齐整。在全体队员敬仰的目光下,护旗手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在出旗的奏乐声里,走向旗杆。这样庄严的气氛,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当国歌奏响时,没有人命令,没有人指挥,所有的学生都会神情庄重,肃然立正,向着国旗敬队礼,目光紧紧地注视着国旗的徐徐上升。不言而喻,那份爱国的情怀已经在学生的心中滋生。高质量的搞好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是让学生体验爱国主义情感的良好方式,比空洞的说教要有效的多。

2、角色参与体验

著名心理学家柯伯尔认为:“儿童道德发展是从理智发展经角色承担发展再向道德能力发展的。”角色扮演是让学生在模拟情境、游戏、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服务他人,也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检查自己的言行,引起情感上的再认识,重新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下转第88页)(上接第79页)

例如小班主任角色体验。小班主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增添了小朋友们作为中队小主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有了这样的体验,顽皮的也逐渐变得守纪了,捣乱的也逐渐变得安静了,成绩差的逐渐变得进步了。通过一天当小班主任的体验,使小朋友体验到老师劳动的艰辛,从而把尊重老师的道德认识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实践,这样的体验,既是为大家服务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

3、雏鹰争章体验

德育是通过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锤炼道德意志、形成道德行为来培养队员的道德习惯,实现它的教育目的。它的内容丰富具体,但人们往往只注重于空洞的说教。雏鹰争章活动则体现在重在参与、重在活动过程、重在自主、重在体验的原则和操作规范,在争章过程中队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在辅导员、家长的指导下,确定个人的争章计划,按照自己的争章计划,在辅导员和教师的帮助下,以队集体和个人的方式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努力达到奖章的标准,从而学会自理,学会服务,学会真知。

4、游戏探究体验

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有着很大的作用。以往我们要求学生坐端正,不插嘴,专心听老师讲,学生被剥夺了参与的权利。没有学生参与的德育活动是低效或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为此,我们要尽可能设计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活动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对学生品质的形成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

案例:《身边的安全》游戏体验活动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进入小学,独自过马路紧张而又害怕。在课堂上,小朋友们认识了安全标志之后,用小朋友们收集来的安全标志布置了教室,又设置了农村的马路情景。老师边适时播放各种汽车声音,学生们则扮演着驾驶员、行人等。游戏中,小朋友们小心地过马路,也有出现了“事故”。最后让学生们评判我们怎么做才是安全的。小朋友们从游戏活动中学会了自我保护的一项技能。

5、学校生活中体验

学生的时间大多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这一宝贵时段来影响学生,让学生从中受到真正的教益。如在校园内开展“认领一棵树,认养一片绿”的活动,学生们通过竞标认养后,很认真地按时为树松土、浇水,为小草除杂草,为小树、小草“站岗”,发现有破坏小树小草的行为就立刻制止,培养了学生对树木花草的热爱,对环境的热爱。这种在学校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景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

6、家庭生活中体验

现在绝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皇帝。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体会父母辛勤的付出,为此我校德育开展了“我当家务小能手”活动。鼓励学生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例如:收衣服、叠衣服、扫地、拖地等。通过这些体验,让学生体验父母的辛苦,懂得感恩。

四、反思

在探究体验教育实践过程中,我发现传统的德育课堂教育方式的合理变革还需深入研究。如何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选择与之合适的体验形式?如何把学生已有的体验进一步深化、内化为道德行为?如何处理好学生互助和独立感悟之间的关系问题,体验教育怎样让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行为体验的强度,体验之后的体验教育该如何进行……有太多的问题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探索、实践。缺少探究体验教育评价机制。由于德育教育评价机制的滞后,一时难以为实验工作提供足够的支持,有待进一步跟进,重点要解决评价的科学性与操作性两者的矛盾统一问题,使评价更有助于实验的深入。

【作者单位:番禺市桥德兴小学 广东】

猜你喜欢
体验型情感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情感移植
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在酒店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试验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