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孟
多元化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升,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思维成为教育发展的重点,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早已无法满足初中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注重初中生语文兴趣的培养
初中时期的学生经历了小学语文学习之后,对基础知识已经有了简单了解,初中时期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初中时期的语文知识相较于小学而言更为丰富和全面,知识难度有所提升,因此,初中时期的语文教学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做出改变,教师要积极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过程中,因此,教师应该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放在首位。例如,在学习《猫》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课堂导入,提前搜集关于猫的视频和图片,在课堂上采取多媒体将视频、图片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猫的外形特征,这些对初中生而言很有吸引力,在展示图片的同时教师可以介绍猫的生活习性和一些饮食习惯,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后续文章的讲解过程中,学生也会全身心地投入进来,进行思考和探究,这对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很少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基本上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集体朗读,然后再由教师进行系统的讲解,这种模式很难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重视课前预习工作的开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预习,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花木兰》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花木兰》的影视作品,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和情节的发展,这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很有帮助,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还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三、丰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说教式的语文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语文知识,但是有限的内容会阻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枯燥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所以教师要打破传统模式,在教学语言上应该做到幽默风趣,在教学形式上应该做到新颖别致。例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的时候,由于文章属于寓言故事,教师就可以采取幽默诙谐的语言,同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道具,让学生进行排练,在课堂上再现故事的场景。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氛围。通过扮演人物,学生能够深刻了解文章的内涵,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表达的嘲讽意味。这样的语文教学模式可以为语文课堂注入活力,还能够加深學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加强初中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写作可以说是检查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最为有效的方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不能只是规范学生的写作模版,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和积累量,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初中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多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同时也能欣赏到多样的写作手法和一些典型事例,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此应用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进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记笔记、写读后感的好习惯,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好的素材,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的同步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及时更新课堂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组织开展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加强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必要性,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胡强.多元化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5(4):4-5.
[2]刘梦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对策[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