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有效策略探析

2022-05-30 16:47陈慧
求知导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转化后进生有效策略

摘 要:大部分班集体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后进生”。“后进生”是班级管理中比较棘手的问题,转化“后进生”是小学班主任的重点工作内容。在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后进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班主任的积极关注。班主任应该充分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日常习惯、兴趣爱好以及家庭情况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家校共育”,共同协作,采取有效策略进行“后进生”转化工作,达成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小学;后进生;转化;有效策略

作者简介:陈慧(1969—),女,广东省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

小学阶段,“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小学生还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学校、家庭、社会及個人等多重因素都会对其成长造成影响。班主任应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教育原则,营造积极的育人环境,帮助“后进生”早日跟上集体前进的步伐。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调查研究发现,“后进生”的主要成因是家庭育人环境不佳。

1.部分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

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不少家长上着“996”的班,他们无暇关注、思考和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些孩子遇到学习或其他生活上的问题时,总是得不到家长的及时帮助;而孩子一旦出现问题,教师与家长联系后,有的家长便会因此心烦气躁,把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有的家长索性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消极、负面的心理。

2.部分家长素质不高,不能正确引导孩子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对家长的思想、行为习惯等耳濡目染。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应该及时指出孩子的错误并督促他们改正,这是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有的家长自身品行欠佳,甚至还有不良嗜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家长性格暴躁,教育子女时缺乏耐心,动不动就对孩子大发脾气;有的家长缺乏合作意识,不愿意与学校、教师配合,甚至处处给教师挑刺……“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有的家长则完全忽略自身对孩子的素质教育,这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

3.部分孩子家庭不健全,缺少关爱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部分“后进生”家庭环境的复杂造成其内心波动不断,无法获得一般人成长所需的关怀,逐渐养成孤僻、自卑的性格。缺乏交流和沟通的亲子关系会使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深刻影响孩子的成长。

(二)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工作不到位也是造成“后进生”现象的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

1.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有问题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单调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对于知识没有主动探究的欲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后进生”在遇到学习问题时,有的教师会做出错误的教育行为,例如在其他同学面前挖苦、讥讽、责骂“后进生”,这会打击“后进生”的自尊心,使其丧失学习信心。

2.班级内没有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班级是教师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有些班主任管理工作不到位或管理松懈,没有在班级内树立良好的风气,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班级纪律涣散,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后进生”更容易产生。

3.教师任务重,班级工作安排不合理

如今,学校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班主任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安排落实学生教育工作,加上本身还要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有时甚至需要加班。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若缺乏合理的工作安排,就难以抓住时机来细致周到地教育学生。长此以往,有的学生就会滑向“后进生”的队伍。

(三)社会原因

目前的社会风气比较浮躁,利益至上、自私自利等不良观念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也对一些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产生误导。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多元化思想对教育造成了很大冲击。不良社会因素导致一些家长缺乏健康的教育理念,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也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导致孩子学习出现障碍和困难,成为“后进生”[1]。同时,很多社会工作借着“小手拉大手”的名义进入校园,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打乱了教学节奏,挤占了教育教学时间,减少了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这也是影响班主任工作质量的客观原因之一。

二、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有效对策

(一)打造班风正、学风好的班集体

一个好的班集体有严明的班级纪律,有优秀能干的班干部,有积极上进的精气神,有互相帮助的好风气,班级学生品行良好。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后进生”身边有榜样,就容易明白哪些行为是正确的,是应该做的;哪些行为是不当的,是不能做的。如果“后进生”违反纪律,身边的同学会提醒他,班干部会出面维持秩序。“后进生”在这样的班集体中会得到同伴们的帮助,他们的不当行为在班级中没有人附和,无形之中会促使“后进生”自我约束,也就能抑制其不良行为习惯的发展。比如,笔者班上曾有两个调皮的孩子叫同学一起到花园里玩水管,可没有人跟随,还有同学劝他们不要去。但他们不听,执意要去花园里玩水。班长听说后马上赶了过去,告诉他俩,别玩了,这是在给班级抹黑。于是这两名同学就跟班长回来了,还主动到班主任面前认了错。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优秀的班集体可以用班级正能量促使“后进生”改善行为习惯,所以班主任应致力于打造优秀的班集体。

(二)尊重、关爱“后进生”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班主任需要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情况,观察其日常行为和学习状态,用平等、尊重、关爱的心去对待“后进生”,尊重“后进生”的个人发展。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需要注意“后进生”与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及时对“后进生”的言行给予指导,让学生在班级内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比如,笔者有一次发现班上的一位“后进生”连续做了好几天的值日,就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有几个同学要参加社团活动,来不及做值日,就和他交换了值日时间。我说,不能别人说换你就换。他便说,反正我也不急着回家,他们有困难我就帮一下吧。于是在班会课上,我大力表扬了他乐于助人和热爱班级的行为,并对同学们说,有这样的同学是我们班集体的财富,和他交换了值日的同学一定要补回来,他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帮助他;还鼓励这位同学遇到困难时要主动找老师和同学帮忙。后来,这名“后进生”与同学的关系更好了,遇到不懂的问题也愿意找同学请教了,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的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只有积极关注,不漠视、不忽略“后进生”,才能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细心的帮助,并让他们感受到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这对“后进生”转化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只有把教导“后进生”当成大事,认真对待“后进生”,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坚持以理服人,用言语和行为感化他们、教育他们,才可以让“后进生”获得有效转变[2]。

(三) 转化“后进生”要有发展的眼光

对待“后进生”,班主任心里要有一本“账”,不仅要记着他们的日常表现、学习情况,还要明确对其的培养、引导计划。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醒广大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是在提醒班主任不要仗着自己的权威,肆无忌惮地伤害孩子的自尊。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他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未来的社会栋梁[3]。因此,教师要始终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断给“后进生”创造进步的机会,坚信他们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四) 多与任课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实现“全员育人”

所有的任课老师都肩负着转化“后进生”的责任,教师之间要加强关于“后进生”转化问题的交流,如多交流“后进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近期进步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习能力为其创设有利于学习的课堂环境,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节的选择和设计上,也应围绕学生开展,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这样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相关的学习活动中[4]。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还应该针对性地为“后进生”设计教学活动,增强“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转变学习观念。教师要让学生多听、多说、多看,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表达,给予他们学习和成长的空间。

(五) 落实多元评价,促使“后进生”进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班主任更要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特别是“后进生”身上的长处。例如,有的“后进生”虽然在基础课程中的学习能力不强,但其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可以就这些方面对其多加表扬,并在班级活动中发挥他们的特长,让“后进生”更加自信。班主任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不以成绩论“英雄”,可以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开展多元评价。比如,笔者的班上曾经有一个孩子特别喜欢画画,他上课画,下课画,晚上回到家里还在画,导致其经常完不成作业,成绩较差。各科老师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但成效不大,因为这名学生认为,他以后要做个画家,也就不需要什么文化。有一次班上出板报,我让他为板报画幅图美化一下,没想到他不仅答应了,还画得不错。我和同学们都夸赞了他,并邀请他加入板报小组。他的绘画能力得到了大家认可,他非常开心。于是,我进一步提出要求,要他负责板报的一个小专栏,不仅要为这个栏目画图,还要根据其主题收集、整理资料。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挑战。一开始,他编辑的文章逻辑乱、错字多,大家便帮他改了很多遍,这让他很不好意思。我趁机说道,你看,不学习好文化知识,以后还怎么做更多与画画有关的事呢?在这之后,他开始上课听讲并认真完成作业了,成绩也有了进步,各科老师也及时给予了他肯定和鼓励,他的学习便进入了良性循环。教师像这样制造机会,利用多元评价多给予“后进生”鼓励和肯定,让“后进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和肯定,在合理的评价中建立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从而提升自信,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六)家校合作,共同教育

每个人都应追求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脚踏实地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在生活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品德素养。家长更应该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在生活和学习中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价值指引,引导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避免成为“后进生”。不少“后进生”的问题都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有着密切联系,班主任需对家庭环境复杂的学生给予特殊的关怀和教育,让学生在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学习。首先,教师要积极与“后进生”的家长沟通,主动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状态以及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然后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各方面表现和受教育情况,既听取家长的建议,也给予家长专业化教育指导,以此获得“后进生”家长最大程度的支持、理解和帮助。在反复的沟通交流中,让家长、学生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这样家长就能更好地督促學生,给予学生自信,而“后进生”可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继续前进。学生的成长需要家校通力合作,哪一方缺席都是不可行的。“后进生”家长作为孩子身边最亲密的人,应重视自身对孩子的教育。班主任要先矫正家长的教育观念,使其加强与学校教育的配合,主动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重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才更有希望。

结语

我们不该也不能忽视“后进生”问题,这些学生的情况复杂,需要班主任为其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时间,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每一个“后进生”都是有着无限可能的存在,他们不应该被“放弃”。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关注“后进生”,联合任课教师和家长,积极探索“后进生”转化策略。

[参考文献]

杨露.小学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王翠玲.小学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研究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7,4(11):246-248.

朱军.小学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研究[J].中国西部,2017(1):164.

金双发.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有效加强“后进生”转化[J].科学咨询,2020(31):1.

猜你喜欢
转化后进生有效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