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实施策略

2022-05-30 10:48周蓉蓉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读图能力高中地理培养策略

周蓉蓉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学校与教师的重点关注。高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读图能力,对学生素质教育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读图能力培养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而分析当前影响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地理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科目不同,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图表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而课本中有着丰富的图像,图像中包含着大量的地理教学信息,如果学生不能看懂图像,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就无法顺利开展。虽然教师一直在强调读图能力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学生的读图能力尚未提高,如果遇到没见过的图像就难以自主分析。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图能力是地理教学的重点。

1   读图能力培养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地理学科内容丰富,包含了山川河流的走势、大气的流动、地球的结构等,都是十分抽象、难以用文字讲述清楚的知识。因此,图像就成了地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地理就是一门图像的学科。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信息以图标、色彩、形状等表示出来,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看起来十分直观。从历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图表分析题在地理考试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难度也越来越高,而且已经不满足于书本上出现过的图像。因此,教师要从多个教学方法入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进而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2   当前影响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原因

2.1心理畏惧读图

影響当前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主要原因是心理畏惧。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不同,高中地理图像所包含的信息量要更加庞大,有诸多图例、符号等。学生要想读好图,必须将这些信息全部记住。但是单纯的记忆使学生觉得学习十分枯燥,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厌倦心理。如果此时学生的记忆效果不佳,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阅读地理图像产生畏惧心理。其实只要有技巧和规律,就会使学生轻松记忆这些信息,因此教师要有好的教学方法。

2.2个人性格影响

不同性格、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上所表现的能力和习惯也有所区别。例如,女生比较擅长记忆,男生比较擅长灵活运用;女生擅长记忆具体的图,而男生擅长记忆抽象的图。性格外向、爱好旅游的学生对地理图像会更加敏感,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对地理图像则比较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开展地理读图时,应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用正确的方式来针对性地进行读图训练。

2.3个人学习方式

不同学生由于精力和天赋不同,他们的学习方式也各不相同。而地理读图能力直接受到个人学习方式影响。有些学生一下就能在读图过程中找到图例的分布要点,而有些学生虽然对简单的地理图像能快速记忆,但对于稍有变动的地理图像就显得没那么灵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分层教学,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分成不同层次,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地理读图能力。

3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实施策略

3.1加强基础教学,实现文字引导

读懂图的前提是掌握基础地理知识。读懂题,能够准确地找到题目中所要求的位置,这是地理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比如,我们在试题上可能会看到这样的要求:请写出图中所标识地点的经纬度和风向。这是地理科目中最常见的一种题目。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经纬度和风向的基本知识,就不可能写出答案。教师在基础知识讲解中要以文字来引导,避免混淆一些相似的知识点,比如气旋和反气旋、经度和纬度、区时和时区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将图像上的内容用文字标注出来,以实现文字引导识图。

3.2通过问题引导,加强分析能力

读图能力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通过多角度分析比较,得出准确答案。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找不到主题,或者不知从何入手的情况。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快速找到相应的突破口。比如,在面对城市地理地形图的题目时,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教师可以提出第一个问题:“请问同学们,哪些是等高线呢?”等学生找完等高线后,教师再让学生找出所有的风压线,最后再找出冷锋和暖锋所对应的地方。这时教师可以接着问:“还记得等高线的位置怎么看吗?”同学回忆过后,自然就读懂了该城市的具体海拔高度。

3.3学生亲自动手,强化对图像的敏感度

除了分析之外,不妨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图像。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越来越多的地理题目是让学生自己绘制相应的图画,因此,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多多练习。只有真正掌握了地理知识,才能画出正确的图像,从而提升读图能力。比如,在学习地形这一课时,往往需要与等高线相结合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黑板上举例画出高原地形的等高线和简略图,然后要求学生自己思考盆地的地形应该如何去画。学生亲自动手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当学生亲自动手将所有考点的图像都简单画过一遍之后,他们对图像的敏感度也大大提升,看起图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3.4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图像“动”起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教育也越来越发达。我们要灵活运用这些先进的教育手段,让学生享受现代化教育课堂。在传统教学中,图像往往都是平面的,虽然直观,但有时还是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3D立体的地理图像,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比如,在讲解城市锋面天气时,教师可以通过动态变化视频让学生看到冷锋气团在城市中完整的运行轨迹,这是平面图做不到的;再如,教师还可以展示大陆漂移的完整过程,让学生对大陆板块运动方面的知识有更直观的印象。教师要活用现代化教学设施,让教学“动”起来。

3.5题目从易到难,建立学习自信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进度是不同的。但是归根结底,学生学好地理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地理学习的基础阶段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就要让学生打好地理学习的基础。具体来说,读图的题目应该从简单到复杂,以典型图像为主,逐渐延伸到多变的图像。比如,在高一刚入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中国地图,可以先给学生看仅有各个省份分布的中国地图。在这个地图中,学生会了解中国的大体国界外貌,以及各个省份的大体轮廓。在下一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具有主要山川河流的中国地图。在这个地图里,学生了解了中国主要的地形特征和河流山川走向,为后续的地理学习打好基础。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具有气象分布特征的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不同经纬度对气温和风向的影响。像这样层层递进,从简单到复杂,可以建立起学生读图的信心,并且一步一步构建地理知识结构体系。

3.6以记图、析图培养学生地图理解能力

第一,培养学生的记图能力。其中包括“以图释图”。笔者在闲余时间会去听其他学科教师讲课,发现在英语教学中,面对生词,教师会引导学生通过相似词汇的回顾,然后用已知解释未知,这种方式效果明显,不但能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还能学习新知识。在我们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也可使用此方法,让学生在读新图的时候以旧的图像知识解释,找到新旧图像之间的关系,然后归纳地理结论,升华新知识。如进行世界气候类型学习时,需要学生分析与记忆理解“气候类型分布图”,这个图形看似简单,但其中隐含的信息十分多,需要结合以前学过的风带、气压带、亚洲季风环流、风环流移动等相关知识点,才能更深入掌握气候类型。“以图释文”。地理教材中经常用大量的文字描述地理概念、现象与过程,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后会产生烦躁心理,影响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教师可以将大量的文字转化成直观的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提升地理思维能力。例如,在“地球公轉”的教学中,学生可以了解因为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与昼夜长短变化,但是难以总结出地理意义。所以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回顾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让其自主画出简图,然后对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进行分析总结,完成对原有地理图像的查漏补缺。在这样的地理学习中,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能够主动绘图与分析,重组新旧知识,进行深层次学习。无数实践表明,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让其主动挖掘、总结再创造知识,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第二,培养学生的析图能力。析图是学生在头脑风暴下,在读图过程中进行有效加工后获取的信息,可以归纳出其中各个因素间的联系,达到地理图像内容的表达与总结目的。如何培养学生的析图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建立空间观念。很多高中生对地理图像不理解的直接原因是空间思维匮乏,没有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在读图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学科中的空间观念,是指地理现象与事物间的空间关系,具有特有属性。用空间思维观察地理现象与事物是常见方法,所以教师要将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地理中很多图像呈现是立体的,如大气环流、经纬网等,学生对这种图像的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或者实物代替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经纬网的教学可借助地球仪与白色乒乓球,学生先观察地球仪,然后在乒乓球上自己画出经纬线,了解经纬线的指示方向、分布特点等知识点,然后学会计算。通过此类由浅入深的教学,学生逐渐接受并建立立体感,降低对立体图形有关知识的理解难度,建立空间观念,增强空间思维。

理解地理概念。地理概念可以反映出地理事物的现象本质,高中生对社会、世界的认知有限,对地理课堂中的很多概念感到陌生,难以理解。如必修一中新出现的很多概念,断层、褶皱、锋面气旋等,都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教师可以结合图像为学生解释,这样理解起来就更加容易。如“褶皱”一词的教学中,在此之前学生都没有听过这个词,教学这个抽象又陌生的概念,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现一副岩层的图像,让其观察,然后总结岩层的特点,即沉积岩、水平风向分布、下面的岩层较老。在总结之后,教师再展示岩层弯曲的图像,让学生自己找出产生褶皱的原因,即受力后水平岩层产生弯曲,向上隆起变为背斜,向下凹陷变为向斜。最后再为学生展示地质构造示意图,让其绘制出辅助线,然后借助这条线,判断水平方向上新旧地层的关系,继而加深学生对褶皱概念的理解与类型判断,并通过背斜与向斜的特点,分析其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逐渐深层次读图,帮助其空间想象力更加完善,对地理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进一步提升读图能力。

分析演变规律。对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演变规律分析,包括时间与空间规律。很多地理事物的演变规律,难以使用文字阐述表明,学生难以动态感受得到,但是地理图像的使用,可将地理事物演变规律展示得一览无余。例如,亚洲季风环流示意图教学中,可借助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回忆,得到水平面气流的运动规律。然后确定高中压中心的位置,得到夏季风与冬季风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冬夏季的风向形成原因、对农业发展与气候产生的影响。教师在解释地理规律时,还可结合本校所处区域的气候来举例,帮助学生加深对季风环流部分内容更全面地总结规律。在地形地貌与河流关系的讲解中,可以以长江为例,为学生讲述河流流水、流速对地貌塑造的相关知识,让学生通过读图,总结各种河段的地形地貌,分析规律。此形式不但让学生学习了教材中的知识,还在对大自然神奇之处的感悟下,建立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向往。

分析地理事物的联系。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各种要素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也正是这种联系,将自然地理环境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即某一要素变化后,会引发其他要素的变化,这也表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角度读图,观察地理事物,综合培养学生地理思维。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当前素质教育对高中生地理学习的基本要求。因此,作为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层次递进、亲自画图、多媒体演示等手段,让学生对图像的变化有直观印象,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敏感度,让他们在考试中独自面对试题时能够游刃有余,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秀华.探究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111-112.

[2]刘金明,梁仕莹.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8):175-176.

[3]虎占梅.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插图教学与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探讨[J].读写算,2021(28):167-168.

猜你喜欢
读图能力高中地理培养策略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读图能力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定向运动制图能力与定向运动员能力提高的研究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