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听说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2022-05-30 12:39:49李红霞
教育界·A 2022年22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英语

【摘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学生的听说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听说活动来培养。听说活动中一般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而课堂互动大多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进行。怎样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运用在初中英语听说活动中,怎样提升初中学生的听说能力,是英语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英语;听说活动

【基金项目】本文系定西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有效构建初中英语听说课的研究”(项目编号:DX[2021]GHB034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红霞(1982—),女,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渭州学校。

听说活动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想合理设计听说活动,需要注重有效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围绕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话题展开。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在英语听说活动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合作,完成相应的听说任务,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笔者所在的学校的英语教师常常采用两人小组、四人小组或多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听说活动。在这三种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也可以激发学习的动力,提升英语学习能力。笔者在实际开展英语听说活动时遵循小组合作学习的五大原则,采用三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五大原则

(一)Information Transfer(信息传递原则)

人们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通常会谈论自己或他人的各种话题。在英语听说活动中,学生之间一般会通过传递信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学生A问学生B:“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学生 B 回答:“My favourite colour is red.”。之后,学生B也用同样的问题去问学生A。在这个过程中,学生A和学生B相互传递了关于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的信息。

又如,在讲解有关种花的课文时,教师如果发现课堂气氛不活跃或有的学生兴致不高,可以随机选择某一排的学生,向学生C提问:“Do you like planting flowers? Why?”。学生C回答完之后,需要向他旁边的学生提出同样的问题,依次类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会传递关于自己是否喜欢种花的信息。教师开展这样的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Information Gap(信息差原则)

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存在着需要填补的信息差。在英语听说活动中,信息差是指一名学生拥有另一名学生所不知道的信息,两者掌握的信息存在差异。此时,这两名学生需要通过语言交流、信息交换、空白填补等方式完成课堂听说任务。当前,部分教师的英语课堂缺乏具体的语言交流环境,他们往往只是机械地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未能让学生在语境中掌握运用语言技能的方法。创设信息差,可以调动学生用英语交流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将英语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例如,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Lesson 27“Danny at home”的第一部分描述了Danny's bedroom中各种物品摆放的位置。笔者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了听说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学会运用on、above、beside、in front of、under等介词及介词短语。在课前,笔者准备了两张卧室的图片(一张为后文提到的“图1”,一张为“图2”,均不是课文的原图)。这两张图片中均有door、desk、chair、bed、lamp、cat、ball的物品;并且door、desk、chair、bed、lamp擺放的位置相同。但两张图片中cat、ball摆放的位置不同。其中,图1的cat在door的前面,图2的cat在bed的下面;图1的ball在chair的旁边,图2的ball在desk的上面。在课堂上,笔者播放了两遍课文的录音,让学生完成一项简单的听力练习,从而对本节课需要掌握的重点单词及短语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接下来的听说活动环节,笔者先让学生每两人为一组,再向学生讲解活动规则。具体的规则为:笔者发给每个小组的其中一名学生图1,发给另一名学生图2;两名学生不能看对方的图片,而需要用英语进行对话,找出图1和图2的不同之处,并在图片的相应位置做记号;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出的不同之处数量最多而且准确的小组获胜。如,学生D结合图1、学生E结合图2进行了对话,部分对话内容见下文。

学生D:In my picture, the desk is next to the bed.

学生E:Me too.

学生D:The cat is in front of the door.

学生E:But in my picture, the cat is under the bed.

学生D:OK, the ball is beside the chair.

学生E:No, in my picture, the ball is on the desk.

教师开展这样的听说活动,可以为学生创设具体的语境,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的运用方法。

(三)Task Dependency(任务依赖关系原则)

任务依赖关系的原则一般要求学生在听说活动中完成几项任务。这几项任务之间存在依赖性。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建立各项任务的联系,设计一个动态、有趣的听说交际活动。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为学生创设如下情境:教师带领学生到当地的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碰到了三名外国游客。这三名游客说他们迷路了,找不到公交车站。于是,教师要求学生做他们的向导,帮他们寻找公交车站。接着,教师可以请五名学生上讲台,让他们扮演三名外国游客、一名向导和一个在景点附近摆摊的不会说英语的商贩的角色,展现以下情景:向导和外国游客在找公交车站时遇到了商贩,外国游客用英语向商贩问路,但商贩不明白他们所说的话,就请向导帮忙翻译。经过一番交流,外国游客最终在向导和商贩的帮助下找到了公交车站。然后,教师可以引出“Why should we learn English?”的话题,并让学生每五人为一组进行讨论。五名学生在小组内需要分别担任leader、timekeeper、encourager、note-taker、presenter,同时需要完成相应的组织、计时、激励、记录、发言的任务。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其他同学的观点,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Which group's idea do you agree with? Why?”,为学生接下来开展听说任务打好基础。

(四)Correction for Content(修正内容原则)

在听说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检查本小组在开展任务时输入和输出的语言内容是否正确,如果内容有误,要让学生再次进行语言输入和输出,修正相应的内容。

(五)Jigsaw(积极采用切块拼接法的原则)

切块拼接法要求教师将听说活动任务细分成若干项,小组内的每名成员需要完成其中一项。在采用切块拼接法开展听说任务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在分组时要使每个小组的人数与细分的任务数量相同;然后,将各小组内承担相同任务的学生集中起来,分批进行指导,帮助每一批学生熟练掌握开展任务的方法;最后,让所有学生回到自己原来所在的小组,向其他小组成员讲解自己掌握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三种模式[1]

(一)两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曾让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合作进行听说练习,所设计的练习内容仅限于课本中的某些语句,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在之后的汇报环节,只请了几个小组进行情景交际。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容易对听说活动失去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根据信息差原则和修正内容原则,通过一个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体而言,学生需要每两人为一组;如,学生F和学生G要在不知道对方所选择的时间点的前提下,分别在纸上画四个时钟,并选择将四个时间点画在时钟上,画完之后,开始进行听说练习。学生F问:“What's the time?”。学生G回答:“It's ...”。学生需要根据对方回答的内容,将对方所选择的时间点写在纸上。在写好四个时间点之后,学生还需要检查自己听到的时间点是否正确。除了围绕“时间”这一主题布置听说练习,教师还可以设计“购物”“询问天气”“讨论爱好”“谈论旅行”等主题的听说活动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例如,笔者在一次听说活动中,首先让学生每四人为一组(四名学生分别负责任务1、2、3、4);接着,引出一个关于“孩子、孩子的父母应该具备哪些品质”的话题,让每个小组用五分钟的时间展开讨论,要求每个小组成员至少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五分钟之后,依次让每个小组内负责任务1、2、3、4的学生用两分钟的时间,与其他小组内负责任务1、2、3、4的学生继续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回到原来的小组,并告诉本小组的其他成员别的小组讨论的结果;最后,请几名学生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点评。

上述活动很好地体现了任务依赖关系原则和积极采用切块拼接法的原则。教师在讲解篇幅较长的语篇或引导学生讨论特定的话题时,可以运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听说活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多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目前不少学校采用的是大班额的教学模式,班级的学生人数在五十六名以上。为了有效开展面向全班学生的听说活动,教师需要做好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工作,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例如,笔者有一次开展了一个关于“Question Card”的听说活动。在活动中,笔者让学生每八人为一组,再发给每个小组各一块画有“?”的牌子。然后,笔者向学生提问。此时,每个小组内知道答案的学生需要举起牌子,只有举牌子举得最快的学生才能回答。如果回答正确,学生所在的小组加两分;如果回答错误,另一名小组成员可以帮忙回答;如果仍回答錯误,则减一分。并且,每次回答问题的学生不能是同一个人,同一小组的每名成员需要轮流作答。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抢答类的听说活动,引导学生以多人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以此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和英语学习技能。

三、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在初中英语听说活动中的优势

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往往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只有少数学生能积极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这种模式下,多数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教师如果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英语听说活动,对学生分组,就能让更多学生踊跃发言,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师生互动。

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只能为小部分学生提供帮助或提出建议。而在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听说活动中,学生有了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在为本小组的其他成员或别的小组的成员提供帮助的同时,也能逐渐学会自主学习。

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容易限制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由于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师采用这种模式,能够让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发散自己的思维,产生新的想法。

四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在竞赛类的听说活动中,不同小组之间会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展开竞争,并且会激发学习的动机。

五是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知识、学生听讲和记笔记为主。这容易降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听说活动,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

六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是社会的产物。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相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在听说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与他人相处的机会,让学生与他人保持融洽的关系。

七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判断其他成员是否听懂了自己的观点,也需要寻求反馈,仔细地倾听他人的想法,委婉地反驳他人的观点,还需要适时地表扬他人,等等,从而学会与他人合作。

结语

上述小组合作学习的五大原则和三种模式,为笔者开展英语听说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初中英语教师在听说活动中遵循五大原则,采用三种模式,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同时能够提升活动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振忠.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校园英语(教研版),2009(01):15-17.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初中英语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08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38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58:20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乐而“不为”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14:16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9:29
初中英语教学“四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