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绘本拓展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

2022-05-30 12:25:47镇文婷
求知导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思维绘本

摘 要:数学绘本是解决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重要教学工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仍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而数学知识相对抽象,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存在一定冲突。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教学改善小学数学教学,如此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文章针对教师在开展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时如何巧用数学绘本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这一问题进行阐述,以供各位教师参考。

关键词:绘本;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数学思维

作者简介:镇文婷(1989—),女,江苏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中心小学。

目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面临着许多问题。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广大师生需要予以重视。解决“如何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这一问题,成为当下小学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阐述利用绘本教学优化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拓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

一、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绘本教学的意义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仍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而数学知识相对抽象,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存在一定冲突。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思路,利用绘本教学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如此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绘本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数学绘本展开数学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展开数学知识自主探究,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特点

(一)小学数学绘本教学具有趣味性

为了有效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教育工作者探究并总结了多种教学方法。其中,数学绘本的出现及推广,进一步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数学绘本具有趣味性,用图画配以文字的表现形式表达数学知识,并融入故事元素,使小学生能结合绘本故事以及生活实际进行趣味化数学学习,深化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学抽象知识的理解。例如,绘本《佳佳买土豆》描绘了佳佳陪妈妈去菜市场采购土豆的真实生活情境,使小学低年级学生结合生活深入了解什么是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在哪些地方可以应用数学,等等,养成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习惯[1]。

(二)数学绘本具有教学性质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理解能力有限。绘本在图画以及有趣的故事中插入数学知识,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小学低年级学生顺利进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如《避开恶猫的办法》这一数学绘本通过图表这一主题来加强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使小学生了解图表、制作图表,学会利用图表进行数据分类,可拓展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绘本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绘本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小学生通过学习绘本能够转变思维,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运用到数学学习和数学计算中。相比于小学数学教辅资料,小学低年级学生更愿意看数学绘本。例如,《奇妙的图形》这一绘本中引用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小学低年级学生通过认识金字塔、车轮等具体实物的外形来进一步了解数学图形概念,绘本用有趣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数学绘本具有现实意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要贴近现实生活,将生活与数学关联,而数学绘本很好地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与数学知识进行了结合。例如,绘本《一起一起分类病》中,主人公小男孩患上了“一起一起分类病”,他忍不住把周围的物体和人、动物、植物等事物都做好分类。绘本通过展现小男孩不断将事物分类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相应的物品分类方法。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学会初步判断哪些是不良生活习惯,进而规范他们的日常言行,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综合能力[2]。

三、利用数学绘本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将数学学习故事化,让学习情境更有趣

小學数学课本中设有一些情景图片,且其相关的教学活动较为简单,如简单计算、图形区分或找不同等。虽然小学生在学习初期会觉得这些图片很新鲜、有趣,但在长时间的课程学习中反复地进行此类浅显的学习活动难免会引起学生反感,进而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这种固化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数学思维也会受到一定束缚。而数学绘本将知识融入内容更加丰富的图文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充分活跃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3]。

数学绘本涉及多种多样的场景和故事,其故事前后衔接,需要学生逐步品读。在教学“分类与整理”相关知识时,教师结合《奇妙的图形》绘本教学,让学生利用绘本中的图形信息进行知识拓展。这一绘本设置了场景流程,学生只有根据建筑的形状信息将其正确补充到书中特定的位置才能开启下一目的地的探索之旅。学生思考绘本不同章节的图形的关联,破解一连串的问题,绘本内容前后衔接,互相补充。在神奇的图形之旅中,学生了解到世界各地不同的建筑形式并分类整理其中隐含的图形信息,最终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在学习数学绘本的过程中,学生全面提升了认知维度,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4]。

(二)数学活动生活化,让探究更有“体验感”

小学低年级学生经常用数手指头的方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因为手指头的增减效果非常真实直观,有助于小学生的理解,进而使其克服数字抽象性;但这不利于小学生逻辑抽象思维的发展。如何有效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阐述课程目标时,多次提到“经历”“体验”,明确“体验”为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之一,强调在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让他们亲身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在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数学。因此,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认识和体验中建立逻辑推理能力,解决数学问题时能根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探究成果,在脑海中进行知识串联,进而实现举一反三。

例如,在学习“凑十法”时,学生要学会运用“凑十法”将进位加法转化成整十加几的问题,从而达到化难为简的目的。教师可以结合数学绘本《阳阳数鸡蛋》展开教学,让学生跳出教材中的模式化思想,联系实际生活常识学习。绘本的主人公阳阳的邻居是一位养鸡大叔,阳阳去到大叔家帮他数鸡蛋。绘本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一个乡村农家鸡舍,使学生代入故事情景,以此引入“凑十法”的学习。阳阳从大叔那得到一个盛鸡蛋的盒子,这个盒子能装10个鸡蛋,阳阳要把鸡蛋从母鸡的窝中取出,然后放到鸡蛋盒子中。每只母鸡生下的鸡蛋个数不同,阳阳需要去到几只母鸡的小窝才能收集完10個鸡蛋。绘本通过问题情境设置,使学生带着兴趣进行10以内的加法计算。当阳阳得到一盒鸡蛋后,这10个鸡蛋就作为一个销售单位,大叔在销售鸡蛋时,按照10元一盒的价格出售鸡蛋。于是在下一章节中,阳阳跟随邻居养鸡大叔开始了在市场中的数学计算……绘本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和巩固课堂知识内容,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师生互动引发问题思考,提高课堂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教授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通过课堂小测验以及课后作业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有些延迟。对此,小学低年级教师可以融合课堂知识点与数学绘本教学,加强师生课堂互动,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也能够实时了解本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及学习成绩,进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5]。

在数学课程“认识钟表”中,教师利用数学绘本《滴答滴答当当当》作为教学线索,能够促进师生的课堂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多数学生家中至少都会有一个时钟,它们有着不同的外观样式。在课程开始前,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备课,对课堂流程做好安排。课堂开始后,数学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家里都有时钟吗?”有学生回答:“有,我家里面有好几个时钟呢!”教师:“那么你们认识时钟吗?时钟是用来做什么的?”学生:“时钟可以用来了解现在的时间。”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课程教学中,充分提升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教师继续提出:“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表盘,剩下的部分由同学们来完成。”然后教师邀请几个同学在黑板上补充剩下的时针、分针、秒针。在这之后,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滴答滴答当当当》多媒体课件投屏到黑板上,要求学生认真听接下来播放的钟声。学生首先听到了指针滴滴答答转动的声音,之后钟声响了起来:“当当当……”钟声响了七声,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视频课件里的时间是几点钟吗”学生:“七点钟,因为钟声响了七下。”教师:“七点的钟声响了,农场里的小朋友该做些什么?”学生:“起床。”然后教师继续播放课件,九点的钟声响了起来,农场里的小朋友上学去了。随后,课程不断进行,晚上九点的钟声又响了,教师提问:“为什么都是九声响声,小朋友一次是上学,另一次就要睡觉呢?”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会有两次九点呢?学生在思考后回答:“一次是白天九点,一次是晚上九点。”在绘本故事连贯性、情景构建的加持下,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以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师通过绘本拓展教学,有效培养了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提升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6]。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地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创新。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依据数学绘本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充分可行性,进行了相关的实践论证。数学绘本具有内容有趣、数学知识丰富、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等特性,教师将数学绘本有效融入课堂教学,能够充分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学习习惯,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汤道文.数学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读写算,2021(31):143-144.

王范民.巧用绘本故事,提高数学教学实效[J].阅读,2021(79):28-29.

王菁.小学低年级数学绘本教学的实践与探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5):209-210.

朱淑云.基于儿童高感性思维发展的小学数学绘本教学探索[J].读写算,2021(23):140-141.

郭珊珊.小学数学中绘本教学的有效策略[J].读写算,2021(22):69-70.

杨继.数学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22):190.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数学思维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17:35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3:30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