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2022-05-30 08:38李诺薇邹维科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27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移动通信评价机制

李诺薇 邹维科

摘要:传统移动通信课程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路径。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从教学手段缺少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撑、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发展严重脱节两个方面,闡述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提出基于多媒体技术扩充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措施,进而将抽象性知识变得生动化与形象化,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优化教学过程,并且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在学习中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基于“任我学”线上教学App,创新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手段,确保在教学改革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双方的良好互动;引入智能VR技术和3D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在校内开发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虚拟实验室,实现教学工作在趣味性的环境下有序实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移动通信;教学改革;路径;教学手段;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27-0113-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移动通信课程是我国本科教育院校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在教学中具有专业性强、内容零散且繁杂等特点[1]。随着中国5G时代的到来,与移动通信课程教学相关的内容发生了更新,如何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适应此门课程、精准把握教学的质量,成了现阶段教学的重点。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支撑下,三网融合政策逐步落实,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建设已相对完善,产业链基本健全,为了辅助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运营商加大了人才的引进力度,并增加了每年在高校招聘的人才规模。但是由于移动网络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作为支撑,而在信息化技术支撑下的移动通信系统又是一个高精度和复杂的系统,因此,移动通信运营商对于人才的要求逐年提升[2]。就职于技术岗位的人才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也应当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懂得对社会发展形势的洞察,可以及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变更动向对运营商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给予决策支持与帮助。为了满足学生的毕业发展需要,优化高校对此门课程的现有教学模式,此次研究将以信息技术环境作为研究背景,以移动通信课程为例,对课程教学改革路径展开探讨,优选高质量教学手段,将互联网作为载体,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具备信息化思维。

1 教学改革要求

高校开展教学改革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才就业率,提升毕业学生与社会优质就业岗位的匹配成功率,因此,在开展相关研究前,高校应明确并正确认知社会发展对移动通信专业人才就职提出的要求。

人才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其个人具备知识的广度与掌握技术的深度,可以作为评价人才综合能力的指标。在人才经过系统化与专业化的教学指导后,应当基于职业发展角度,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项调整。因此,下述将从两个方面,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要求进行分析。

从表1可知,其一,教学改革要遵循信息化原则,所有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应当符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使用计算机教育手段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以此种方式,提高学生对信息化技术的认知。

其二,教学改革工作的实施要严格遵循“合需求”“浅理论”“宽基础”“重应用”等原则。即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行为应符合人才可持续发展需求,满足人才全面发展与顺利就业要求[3]。同时,由于移动通信课程是一门技术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应合理压缩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并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拓宽基础知识的教学路径,使学生掌握与移动通信相关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认知体系。此外,在教学中应注意将社会发展形势与行业发展趋向为导向,尤其在实践教学中,高校应注意与合作单位或移动通信运营商之间的信息交互,将需求作为导向,致力于培养专项性人才,并在优化或整改教学内容时,实现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保证改革优化方向标准。

2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2.1 教学手段缺少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撑

移动通信课程是一门在信息化技术环境下衍生的专业课程,因此,该课程相关的教学手段与信息化行业息息相关。但在深化讨论与研究课程教学时发现,该课程的教学手段不仅存在单一性问题,也由于缺少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撑,导致教学工作实施一直无法达到既定的效果[4]。教学手段缺少信息化技术的具体问题如表2所示。

根据表1可知,教学手段缺少信息化技术支撑的问题主要有5点,分别是教学手段单一、固化,教学缺少信息化技术手段,演示设备结构简单,演示内容通常为调试,学习方法多为观看、观察。该问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将导致的结果可以总结为两点:其一是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与现代的信息化技术脱节,仍沿用老旧的传统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果等不高;其二是教学融入信息化技术,改变教学模式,由仅通过观察式学习,变为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力。高校倘若仍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展教育工作,不仅会出现人才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的问题,也会出现难以适应社会工作环境的现象,最终只会在行业人才高速更新下被淘汰。

2.2 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发展一致性

移动通信专业教学内容应当与行业发展保持一致,无论是从前端建设,或是终端运营,都应当随着社会技术的变革而不断发生变化。尤其在5G通信时代,逐步淘汰部分以4G作为前沿的知识。但由于大规模更改教学内容与支撑教材工作量较大,高校一直未能落实此项工作的执行,导致高校移动通信专业教学内容存在滞后性问题[5]。甚至在一部分教材中,未涉及与移动通信应用环境相关的内容,高校素质教育工作中,重理论的现象十分严重,此种现象导致了高校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发展严重脱节,学生无法通过学习掌握行业发展方向,更无法通过学习具备前沿技术与知识。

3 教学改革路径

依据上述信息技术环境下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和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模式现状,提出信息技术环境下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讨,改革路径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信息技术环境下移動通信课程教学改革路径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内容扩充、基于线上教学App的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手段创新和基于信息技术开发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虚拟实验室,下文进行详细阐述。

3.1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内容扩充

移动通信课程是一门内容复杂、知识点琐碎的课程,为了在教学中活跃课堂氛围,使更多学生学习,可引入数字多媒体技术,生动化表达课本中具有抽象性含义的内容[6]。例如,移动通信教材中含有大量的理论文字叙述内容,此外,还涉及大篇幅的通信计算、移动流量表格、流程图、原理框图等,倘若在教学中,采用板书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会浪费大量学习时间,也会使学生感到学习过程枯燥、乏味。但此种问题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都可以得到解决,教师可以在课前采用录制微课视频的方式,将书本内容扫描至计算机,提取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简化大篇幅理论知识,采用演示教学的方式,提高移动通信课程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在讲授移动通信CDMA场景切换方面内容时,可以采用制作PPT、Flash动画等方式,对场景切换进行现场模拟,操作“软切换”与“硬切换”,使学生更加直接地体验到两种切换方式的不足。例如,教师在演示移动通信操作台接续流程时,可以在课堂中随机选择生活中的通话实例,将实例配以解释性的语言,并使用大屏幕,将其以动画的形式在课堂上播放,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使抽象性知识变得生动化与形象化,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激发或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在学习中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3.2 基于线上教学App的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手段创新

开发线上教学App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主要教学成果,为了满足学生的泛在化学习需求,教师应在教学前,进行线上教学App与移动教学终端的选择。本文教学选择的App为“任我学”,学生需要通过注册个人身份信息的方式,从终端登录学习后台,进入学习操作界面进行学习。该App主要具备的功能如图2所示。

根据图2可知,本文应用的教学App分为主界面和功能区,主界面包括四个大界面,分别为“信息”“互动”“学习”“我的”。每个界面对应各自的具体功能,分别为学院教学通知发布、课程学习申请等功能。教师在使用该App时,需要在互动界面发布线上公开课授课信息,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求,在此界面中发送学习申请,或在其他功能界面,与教师与班级内其他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点、学术话题的线上讨论。教师通过App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历史数据,也可以参与学习讨论,以此种方式,确保在教学改革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双方的良好交互。

3.3 基于信息技术开发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虚拟实验室

除上述提出的教学改革策略,高校引入大数据技术、智能VR技术和3D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在校内开发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虚拟实验室。强化在此过程中的校企合作工作,聘请有关技术人员或企业优秀代表参与虚拟实验室的建设工作[7]。在校内搭建现代化社会的真实移动通信场景与网络通信情境,以此实现虚拟教学,进而学生可以在搭建的实验室内,进行移动通信设备的建设、安全、调试、故障维修、异常处理和参数调试等。完成对实验室的搭建后,将虚拟软件的标准化安装与操作方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在联网的条件下,随时随地进行学习,通过此种方式展开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可以实现在教学中对枯燥、复杂的理论知识深化,也可以使教学工作在趣味性的环境下有序实施。

为了保证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有序实施,在此过程中,高校可建立与地方移动通信总部之间的合作联系,由地方政府或合作机构为高校出资建设实验室。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在建设虚拟实验室过程中,购买由华为有限公司开发的通信设备,保证实验室中技术的前沿性和设备的高端化,通过该方式开展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实现对现有教学工作的优化。

4 结束语

针对移动通信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内容扩充、基于线上教学App的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手段创新、基于信息技术开发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虚拟实验室三个方面的教学改革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实现对高校现有教育工作模式给予优化建设意见,为现代化教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与支持,解决人才存在的质量差、优质岗位匹配能力弱等方面问题。

参考文献:

[1] 白维维,杨世康,付怀勇.5G背景下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凯里学院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3):117-118,138.

[2] 朱庆建,张琴.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实践型教学探索研究——以“移动通信”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1):58-61.

[3] 朱婷.应用型本科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建设方案探讨——以安徽新华学院移动通信课程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3):245-246.

[4] 陈煜,夏林中.高职创新通识课专创融合教学改革的研究——以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创业基础”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33):97-100.

[5] 许鸿奎,宫淑兰,郝丽丽,等.基于双驱动模式的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以本科《移动通信网的设计与优化》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0(30):123-125.

[6] 王欣,魏海红,陈振威.慕课背景下《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测试与维修》课程教学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5):128-129.

[7] 罗轶,佘青青,程俊,等.“新工科”背景下“移动通信”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21,42(2):95-98.

【通联编辑:张薇】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环境移动通信评价机制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及发展探析
探究集约化理念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注重实绩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效益的方法与策略探讨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改革
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风险预警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