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下的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2-05-30 07:09李军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文言文阅读教学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部分经典的文言文被选编进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学习文言文对小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在小学阶段开展文言文阅读教学,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兴趣,以朗读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思考为主要目的,帮助学生打开文言文学习之窗,切实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并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18-0206-03

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生要能够独立完成简单文言文的阅读赏析,并通过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当下部编版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也有所增加,再结合当前的文化背景,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课堂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当下的教育趋势,结合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水平,探索合理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为日后学习打下基础

文言文在语文科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尚不明显,但到了初中、高中阶段,教材中的文言文篇幅就会有所增加,而且难度较高。文言文的学习需要一个长久的积累过程,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就在课堂中适当接触文言文,那么对以后的学习无疑是有极大帮助的。同时,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接触和学习文言文,有利于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文言文学习基础[1]。反之,如果在小学阶段不重视文言文阅读教学,学生的基础不牢固,未来学习就会存在更多的困难。所以说,在小学阶段就需重视文言文阅读教学,这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文言文学习效率。

(二)积累知识,提升文化素养

文言文与白话文不同,更贴合古人的说话习惯,既简洁又不失美感,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如《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中,有一句“为设果,果有杨梅”,前后有两个“果”字,但二者的含义却截然不同,联系上下文,学生可以认识到第一个“果”是水果的意思,第二个“果”则是“水果中”的意思,一个简单的汉字却有着多种解释,可谓是魅力无穷。教师选择恰当的方法为学生讲解,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使其体会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另外,文言文中除了一词多义外,还存在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等,学生在课堂中多多积累,对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有着重要的帮助,还能够为未来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统编教材下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以读为主,感受韵律之美

文言文与白话文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话语体系,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感悟音韵之美。而诵读是培养语感、感悟文言文节奏和韵律的重要方式,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各学段要重视朗读教学的要求。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多读,只有这样才能锻炼他们的语感,使其正确掌握文言文的节奏和停顿,进而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2]。

如在学习《囊萤夜读》这篇文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内容,体会其中的韵律美,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朗读活动。首先,在课堂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展示与囊萤夜读内容相关的动画,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借助标题逐层递进,带领学生了解文言文大意,如针对题目“囊萤夜读”的意思,学生结合注释可以认识到“囊萤夜读”即用袋子装萤火虫提供照明在夜晚读书。了解题目大意有助于探析文言文主旨,更好地理解全文大意。之后,教师要设计朗读环节,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是师生互动读,也可以是教师示范读。教师在朗读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发音的准确性,还要注意节奏和停顿,并传授给学生相应的朗读技巧。如针对“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一句,学生在初读文章时,断句和停顿常常会出现错误,经常会阅读为“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教师在朗读时要在停顿处重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这句话的停顿如下:“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其次,在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关键字读音及停顿节奏后,教师要给予学生自学时间,使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认读并了解“胤、恭、勤、囊、焉”等生词及“盛、数”等多音字的含义,初步完成对文言文内容的了解,能够正确且流利地朗读文言文,为后续的鉴赏教学和关键字词品析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朗读中,认准字音,掌握正确停顿,便于掌握文言文的意蕴,再通过不断练习提高熟练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以趣为引,深化知识理解

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待提升,在学习文言文时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教师也应理解文言文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为了防止学生在遇到挫折后丧失兴趣,教师应重视趣味引导,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引入故事、生动的插图或是情景剧表演等,而在分析文章大意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阅读[3]。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会减少,消除畏难情绪,从而深化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

如在学习《精卫填海》这篇文言文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理解文章中蕴含的道理,教师应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应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画片《精卫填海》中的片段,为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后,教师引出本课的学习主题:“同学们,动画片是不是很精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借助动态视频勾起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教学做准备。在阅读文言文环节,教师要先为学生示范朗读,扫清文中的字词障碍,然后鼓励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后,再开展指名读、师生配合读、全班配乐齐读等朗读活动。由此,多种形式的朗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使其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审美能力。在鉴赏文言文的环节,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精卫的形象,教师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先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精卫填海的故事,其他成员可以帮忙补充遗漏之处。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在组内探究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一说精卫给人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层层递进,深入了解精衛的形象。基于此,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快地进入文言文故事中,并在鉴赏和小组讨论中深化对文言文主旨和人物形象的了解,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专注力都能够得到大幅提升。

(三)促进思考,培养探究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思维与语言能力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学生对新知的期待心理,设计阅读鉴赏和反思等环节,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中讲解文言文时,要重视引导学生鉴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分析文言文中蕴含的情感,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品质获得提升[4]。

如在学习《自相矛盾》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加强阅读鉴赏环节的设计,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思考。首先,教师鼓励学生自行朗读文言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字典自学其中的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猜测生字词的大意。之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矛与盾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二者的样子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矛与盾的图片可以认识到,前者是进攻的武器,后者则是防护的武器,学生脑海中抽象的概念由此具象化,为掌握文言文主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带领学生精读文章,并提出问题:“这篇文言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卖矛与盾的人是怎样说的?围观者又是怎么说的?”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阅读思考后进行回答。由此,学生已经了解了文章大意,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真的让楚人用他的矛去刺他的盾,会发生什么?”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自己代入情境,想一想如果是自己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应对,从而深入理解文章中蕴含的道理,由此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

(四)以字为眼,体悟文言妙趣

传统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习惯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准确翻译每个字的意思,这种教学形式虽然能够让学生准确了解文章内容,但形式上较为刻板,课堂氛围较为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关键字分析,同时要灵活设计教学活动。在学生理解词句意思时,对于难度较低或是借助注释就能理解的内容,教师要少讲或不讲,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空间,让其通过自主学习对文言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推敲,进而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如在学习《古人谈读书》时,本文由三组文言文构成,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涵,教师应带领学生对关键字进行分析。以第一段《论语》中的古人读书言论为例,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论语》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补充和完善,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接着,鼓励学生自行阅读原文内容,结合注释和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原文大意,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字时,同桌或前后桌之间相互交流。如学生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展开分析,发现如果将句子中的“知”都解释为知道,则句意不通,由此可以与同桌展开讨论,借助教材中的注释了解到句子前面的“知”是知道的意思,而最后一个“知”则是通假字,同“智”,是智慧的意思。由此,该句可以翻译为: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基于此,通过探析文言文中的关键词,深化学生对文言文内涵的理解,达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目的。

(五)以人为本,落实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这一观点符合当下的教育形势,尤其是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落实这一主张。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了解文言文大意很简单,但鉴赏文言文则很难,教师可以参考学生的诗歌鉴赏情况来推测学生的文言文基础[6]。在鉴赏文言文时,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品味字词,不要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在学習《铁杵成针》这篇文言文时,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首先,在课堂一开始教师要通过谈话导入主题:“之前,我们学习了《囊萤夜读》这篇文言文,了解了热爱读书的一段佳话,这节课我们则来学习《铁杵成针》,同学们,看到标题后,大家有什么想法?”根据教师的问题,学生积极发言:“是谁将铁杵磨成针的?”“为什么要将铁杵磨成针?”教师引导学生就课题展开质疑并及时归纳,能够让他们对后续学习保持较高的兴趣。接着,教师鼓励学生对照注释,尝试弄清楚每句话的意思,如“太白感其意”一句中的“其”指的是谁,教师要及时讲解文章中的重难点,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其次,当学生掌握文章大意并了解主旨内容后,教师可以联系生活提出问题,深化学生的认识。如李白年幼时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中讲了一种什么品质?能否联系实际说一说?基于此,学生也可以联系自身的情况进行反思,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坚持不懈。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实际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着重关注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律,以此来调动学生朗读文言文的兴趣。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掌握注释的正确运用方法,在文言文学习中更好地理解重点字词,掌握文章大意和主旨。此外,在文言文阅读学习中,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实现情感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李晶晶.让小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汲取先哲的智慧[J].课外语文,2020(36).

[2]黄秀秀.基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32).

[3]丁健.小学高段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的几点策略[J].新课程,2020(44).

[4]童俊.刍议培养小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9).

[5]孟文文.部编版教材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7).

[6]曹秋华.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J].教师教育论坛,2020(6).

【作者简介】

李军(1980~),男,汉族,甘肃靖远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文言文阅读教学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