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三动”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30 06:10雷旭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三动思维导图小学英语

【摘 要】“主动、互动、能动”的教学行为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路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可以引导教师科学使用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三动”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三动”教学;思维导图;小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18-0138-03

课堂教学行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策略和手段。教学目标的设定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为宗旨,目标的有效达成可以通过“主动、互动、能动”的师生双边活动来实现,这就是“三动”教学的行为方式。

一、小学英语“三动”教学行为方式的含义

(一)“主动”教学行为的界定

“主动”指不待外力推动而行动,是内在动力的外在的表现(源自《现代汉语词典》)。这里所阐述的“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主动学习就是自觉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使自己的学习达到最优的过程,使学生能够主动且具有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

英语教学注重通过语用活动培养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综合语言能力[1]。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想实现学生自主地用英语做事,就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行为习惯,主动学习是学习策略的表现方式之一。

(二)“互动”教学行为的界定

“互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课堂教学的互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参与语言实践的交流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师生与周边环境的互动,让学生真正地活动起来,主动参与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即是落实“互动”教学要素的基本形式。

(三)“能动”教学行为的界定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能动”指的是自觉努力、积极活动。能动学习是互动与主动学习的提升与升华,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参与性的挖掘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培养学生质疑、探索、探究、参与、体验等方面的能力,推动教学改革工作,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探索问题,获得结论,拓宽知识视野,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检视及校正学习状态,形成能动学习的自觉行为。

二、应用思维导图开展“三动”教学行为的设计

思维导图能够以图式的方式展示人思考的路径,围绕中心词,通过线条、关键词、图片等方式建构逐层递进的知识脉络,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2]。对于教师来说,应用思维导图是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指导的路径,可以引导学生应用策略工具搭建学习支架,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应用思维导图培养“主动”行为的方法和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基础,整体安排学法指导活动,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搜集、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尝试建构主动发展的学习机制。

案例1:梳理教材单词,帮助学生建构“主动”学习策略。

教师可把独立制作整册教材的单词的思维导图作为学期初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梳理教材单词内容,理解各模块的教学主题,用简洁明了的图形罗列单词教学的主题和关联词。通过对整册教材单词的梳理,学生对本学期单词教学任务有更清晰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单词学习的主动策略。具体如图1所示。

案例2:拓展语用活动,促使学生掌握“主动”评估策略。

在课堂的拓展学习阶段,为了巩固学习效果,教师可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记忆学习过的语言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比较等方式展示其对知识点的理解,运用思维导图工具拓展思维。如图2所示,在六年级“Travel Abroad”主题的单元教学拓展课中,教师可请学生从“history,weather,food,people,ancient things”等分支归纳语篇信息,构建以“China”为核心内容的概念导图。

(二)应用思维导图培养“互动”行为的方法和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互动是交际性语言交流活动的载体。教师可围绕问题的解决展开“头脑风暴”等思维导图的学习活动,利用关键信息的提示,让学生把握关于教学主题的知识线索,开展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等互动交流活动,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建构知识概念。

案例3:设计调查任务,引导学生学会“互动”合作。

针对六年级以“节日”为主题的单元教学内容,教师可设计课前学习任务单,组织学生开展“节日”相关背景知识的调查。课堂上,可请学生介绍其所了解的节日背景知识,并可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及西方节日两大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问题质疑、知识比拼等“头脑风暴”的思维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表达与交流。如图3所示,教师可给学生一个中心词festival(节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与该词有关的单词。

案例4:梳理文本结构,帮助学生开展“互动”评价。

如在完成语篇阅读材料的学习后,教师可组织开展小组互动活动,通过对语篇文本线索、关键词、框架的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篇章结构,提炼文本线索,根据语篇材料的信息脉络绘制思维导图,并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指向法对课文进行复述及表演,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与掌握情况。如图4所示,在六年级“Animals”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关键信息复述课文或创编新文本,开展生生之间的互动评价与反馈。

(三)应用思维导图培养“能动”行为的方法与策略

能动学习强调在互动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教师要创设接近生活的语境,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积累用“英语做事情”的学习体验和经历,促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积极思考,激发思维发展的源动力,促进学生能动学习能力的提升[3]。

案例5:梳理归类,培养学生“能动”学习习惯。

在完成模块或单元内容的学习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单词,给单词归类,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建立单词和其他信息间的联系,以群组或主题为单位归纳单词复习思维导图,这样可以增强学习的计划性,提高复习效率。如图5所示,学生对所学词汇进行归类,创建模块主题词汇导图。

案例6: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构建“能动”学习体系。

在完成单元、模块或整个学期的学习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把知识点按照不同层次关系归类,创建教学知识网,对自身掌握新知识点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了解自身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看到自己的知识薄弱点,通过评价和反思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如图6所示,学生可以对所学语法点进行总结,构建名词语法点的思维导图。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引导学生参与“主动、互动、能动”的“三动”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提升知识运用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获得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博赞.思维导图使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3]雷旭.能动性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7).

【作者简介】

雷旭(1971~),女,漢族,陕西西安人,硕士,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三动思维导图小学英语
巧用“三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探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三动”,生成词语教学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