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梅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实施以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全新教学模式“议题式”应运而生。“议题式”教学模式对优化教学结构、增强课堂效用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本文基于此背景,通过分析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模式的价值与方法,围绕议题选择、准备、落实,提出客观教学观点,为高中教师将“议题式”教学应用在课堂上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方法探索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建设“核心素养”教育体系,其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由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与公共参与四部分组成,成为新时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担负的主要责任。因此,高中政治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更全面地落实核心素养教育任务,改变传统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实际的变化,探索全新课程组织之道。
一、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的价值
(一)突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新时期的基础教育要求将学生视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其掌握学习主动权,在高中政治课堂落实“议题式”教学,价值便在于此。教师通过“抛议题”的方式将政治思辨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师启发思考问题并领悟政治知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由此突显,主观学习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思维素养在思辨中提升,学习效果与核心素养协同增强。
(二)贴合全新政治课标要求
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能够使高中政治教学更加贴合课标新要求。教师以“议题”打破传统高中政治教学模式,突破灌输知识、以教材为本的束缚,以具有思辨价值的议题和接近真实的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学生思维,抽象刻板的学习由此变得鲜活具体,对政治知识的科学探究贯穿始终,课堂更加生动,时刻体现核心素养特征,因此更加贴合全新的政治课标要求[1]。
二、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现状
(一)内容新颖性不足
当下高中政治课堂,议题新颖性不足是困扰教师已久的问题。一些教师虽然在积极探索以“议题式”教学激活课堂的方法,但在本质上依旧在以“提问”的方式引导教学,只是在根据教材政治理论设计“为什么”“是什么”等较为乏味的问题,没有选择合适的背景材料设置议题,使“议题式”教学与“问题式”教学差别不大,影响了学生对议题讨论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没有真正“活起来”。
(二)师生互动性不足
以“议题式”教学激活高中政治课堂,真正有赖于师生之间的灵活互动,目前,师生互动性不足的问题仍旧存在于高中政治课堂中。一些教师没有准确介入到学生的议题探究中,对学生自主互动也缺乏灵活引导,使学生没有围绕议题展开持续、深入的讨论,无形中降低了议题作用于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基本原则
(一)情境性
高中政治内容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是紧密依托于现实生活的一门课程,深刻理解高中政治课程中的抽象性、哲学性的知识内容,应站在特定情境中。反之,若学习方式与真实情境相偏离,仅凭想象议论话题,思考和表达脱离实际,不仅会影响课堂活力,还会影响教学效力。因此,教师设计并应用议题,应遵循“情境性”原则,注意结合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展开,通过具体的情境呈现议题。
(二)綜合性
高中政治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综合性,想要通过议题激活课堂,必须保证议题的综合性。例如,在根据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必修模块的内容设计议题时,根据其中出现的其他学科知识,如历史、语文、生物、地理等,应适当整合信息,提高议题综合性,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三)开放性
现如今,开放的思维已经体现在了高中政治课堂中,鼓励学生围绕政治大胆阐述个人观点,避免单一的知识或思想灌输,是让课堂“活”起来的关键。因此,教师以“议题式”激活政治课堂,应遵循“开放性”基本原则,大胆设计没有固定答案的议题,引导学生进行发散讨论。同时,减少对学生讨论议题的限制,既鼓励他们在教材和生活经验中挖掘关联议题、佐证观点的要素,也鼓励他们从教辅图书、网络信息中发现探究议题。
四、激活高中政治课堂的议题选择策略
对于高中政治而言,议题式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是革新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确定议题是开展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活动的前提,议题的合理性直接影响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效果与质量。因此,想要以“议题式”教学激活高中政治课堂,教师首先应选择合理议题,保证其具有可议性,并且与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吻合。
(一)研读教材,挖掘线索
教材是师生探究政治知识的基点,也是保证课堂教学与大纲要求相一致的关键,因此在选择并确定议题时,教师应先对教材展开深度研读,在教材中挖掘有助于学生思考、辨析政治知识的议题材料,并将其在适当调整后呈现给学生。
以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9版)教材为例,通过研读教材发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课中,“探究与分享”和“综合探究”板块内容均含有丰富的分析和辨析价值,能够有效激活学生政治思维,有助于培养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感。教师可就此设定主题,组织教学,设计课堂议题。
例如,基于“探究与分享”板块,对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的六点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设计“培养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关键,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由之路。结合‘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根据你参与社会生活的实际经验,说一说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时代新人?说一说在成为时代新人、助力民族复兴的过程中,高中生们应该怎样做?”这一议题,引发学生讨论。
再比如,在进行“综合探究一”板块教学时,教师通过提炼教材,以“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为探究话题,联系“认识和比较各种社会形态,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了解世界各地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梳理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历程,理解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等活动目标,设计“思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怎样的必然联系,反映了中国人民怎样的梦想和意愿,体现了哪些科学社会主义内涵”这一议题。
参与以上紧扣教材的课堂“议题式”活动,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开分析,大胆发表关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见解,在思考与辨析中主动将教材所学知识加以运用,灵活迁移教材知识,探究经验,借助教材语言阐述观点,既实现了对课堂活动的主动、科学、有序参与,激活了政治课堂,又巩固了新课所学内容,增强了课堂学习效果。
(二)关联生活,关心热点话题
高中生普遍比较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愿意参与到讨论当中。为此,以“议题式”教学激活高中政治课堂,教师可以将社会中的热点话题视为教学素材,将视线移出教材、转向生活,对生活展开观察,从社会时事中提取与教材内知识相关、可供学生思考与辨析之用的素材,确定议题,构建“议题式”教学活动[2]。
以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课堂教学为例,关注社会大众对优质影视作品的讨论,教师可以围绕高品质、主旋律影视作品设计议题。
例如,电影《长津湖》好评如潮,口碑与票房获得新的突破,同样,《我和我的父辈》《我的父亲焦裕禄》《觉醒年代》等影视作品也收获了一致好评。而此前,也有一些阵容强大的影视作品没有达到预期的票房和口碑。根据这样的现象,请通过电影票房、口碑、投资等信息,思考资源配置对作品的影响,同时分析市场资源配置的三大机制与优缺点。
面对议题,学生可以先根据自身经验对教师列举的影视作品展开评价,随后,从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三方面对上述现象体现的市场资源配置关系展開分析,加强对教材知识点“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的理解,同时根据“高品质影视作品能够促进行业内其他影视作品的蓬勃发展”等影视市场实际,加深对“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知识点的认识,深化“竞争机制能够影响市场资源配置”等政治经济思维,激活其对章节知识政治内涵的正确认识。
(三)调取经验,创新设计议题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设计者,教师可谓是最了解学生政治议题学习需要、最了解政治课程的人,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深度优化课堂活动、全面引领学生学习大有助益。因此,在设计课堂议题时,教师还可以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主动调取真实经验,在了解学生实际学情基础上,根据经验自主设计议题。
以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2019版)教材为例,在“我国的社会保障”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可将自身享受社会保障的经验调动出来,并根据学生对“社会保障”的了解情况,创新设计“社会保障如何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优势与不足有哪些”等议题,引导学生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展开分析。
(四)活用试题,对接高考政治
高考题既是对学生高中三年学习成果的考查,也能为其三年内的知识探究提供一些必要学习资料。以“议题式”教学激活高中政治课堂,教师还可以在试题中挖掘议题设计材料,在“活用试题”中确定议题、引领教学[3]。
以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2019版)教材“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课为例。2020年全国Ⅱ卷文综高考试题曾出现一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材料:
2020年5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审议、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备受国内外关注。参加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在各界别小组讨论民法典草案,委员们认为,民法典草案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贴近百姓生活,涉及方方面面,反映新时代需求,是维护公民各项权利的一本百科全书。经过人大代表的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根据各方面意见,民法典草案最终修改100余处,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5月28日,民法典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成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
材料所提及“民法典”,一经表决通过,便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高中生对其不约而同地讨论。于是,根据材料设计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通过,“两会”的决议,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哪些优势?你对此有怎样的感想?学生由此多角度讨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独特优势,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国家责任感和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五)调转角色,尊重学生兴趣
议题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具有激活学生思维、深化课堂教学作用。鼓励学生自主设置议题,能够促进这一目的达成[4]。也就是说,教师巧用议题激活高中政治课堂,可以考虑调换师生角色,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手段查询关于新旧课程内容的可辩证信息,搜集议题资料,结合自身感兴趣内容设置议题,与同学在课堂进行分享和讨论。此外,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等也可成为其搜集并设置议题的渠道。教师应对学生设置议题进行正确指导,以促进其对议题的自主探索,充分体现“议题式”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尊重,同时培养其自主获取有效政治学习信息的能力。
五、“议题式”教学激活政治课堂的有效路径
顾名思义,“议题式”教学,应让“议论”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因此,落实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活动,教师应从“互动”角度,优化对课堂议论环节的设计。
(一)师生共议
虽然新课程改革环境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较为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但教师也不能完全脱离学生活动,而是要参与到学生对议题的议论中,观察、分析其思维与表达是否存在误区,及时为学生提供启发和指导,以保证其议论之有效性[5]。
例如,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2019版)教材,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课堂活动中,尝试设计“挚爱中国红”议题,并基于该议题,深化师生活动。
首先,教师通过“红,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底色,是中国人心底里的颜色。本节课,探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红的世界,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导入话题,并在课件中,出示议题背景材料——有一种浪漫叫中国红。
其次,围绕导入话题与议题背景材料,向学生提出“中国红的浪漫体现在哪里?你知道哪些关于红色的典型运用?为什么只有红色被冠以了‘中国之名?”等问题,引发学生对“中国红”的激烈讨论,使其从传统文化角度说明观点,如“半天朱霞、碧瓦朱檐、丹楹刻桷,红色赋予了中华民族建筑旺盛的生命力,赋予了中华文章独特的美感”“朱、丹都有红色之意,古代帝王的朱批,指的就是用红色的墨水批阅臣下的奏章,所以说红色,是中华民族从古到今的延续,在我们的历史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我们现在的五星红旗、党旗,小时候戴在胸前的红领巾,都是红色,它们是中华民族发展至今数以万计英雄儿女精神的延续,也是光明灿烂的未来。也正因为如此,红色才会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的底色”等,让课堂在热烈的讨论中鲜活起来。
最后,由教师总结师生议题互动,如“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红色无论在服饰、建筑还是诗词、成语等文化中,都有鲜明的体现,它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串联起来,组成了坚不可摧的中华文化,成就了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等,凝练地阐述议题内涵,让“红色”的中国文化在学生血脉中扎根,成为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二)学生互议
随着学生对“议题式”课堂的熟悉与认同,高中生“议题式”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对课堂议论的要求开始變化,更倾向于自主讨论议题,并且能够在自主讨论中说明客观认识、得出正确结论。此时,教师便可借助“学生互议”手段进行议题教学。在抛出议题后,将学生合理分组,使其基于小组合作讨论议题,在“互议”中相互启发,共享学习资料,激活政治思维,提升课堂活力。
例如,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2019版)教材,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课堂教学中,设计“何为中华民族精神?当代青年应如何认识和传承民族精神?”议题,引导学生站在特定时代背景下,讨论民族精神内涵与传承路径,使其先在小组中分享“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全民族意志与力量、智慧的凝聚”“继承中华民族精神,要同心同德,不断进取”等观点,再统一说法,派代表向教师进行汇报,与其他小组交流“议题式”学习成果,在完善的议论和表达中加深政治认识,深化理性精神,升华民族精神。
(三)留白拓议
留白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将其应用在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中,对激活课堂与学生思维,均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拓展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探究与议论。因此,在课堂上落实“议题式”教学,高中政治教师应适当留白并进行创新拓展。
例如,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9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课堂教学中,于教学接近尾声之时,讲述部分“最美逆行者”故事,围绕“最美逆行者”设计“担当新时代,致敬最美逆行者。这些最美逆行者最感动你的是什么?新时代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一议题,向学生发放“时代议题卡”,使其在课堂最后的时间中发表关于“最美逆行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评价,制造一定紧张感,创造“留白”契机,让学生“意犹未尽”地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青年担当。随后,拓展议题,使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索“最美逆行者”的其他故事,谈论“最美逆行者”启示下的时代青年担当,促进其对“新时代、新青年”的可持续议论,促进他们书写新时代最美丽的青春华章。
结束语
议题式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手段。教师要通过钻研议题式教学,让政治教学既有知识的深度,也有情感的温度。“议题式”教学的合理构建能够突显学生在高中政治课堂的主体地位,具有深化政治思辨之功能,可以有效增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使其更加符合新课标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应将课堂“议题式”教学落在实处,用心施教,深刻探索。
参考文献
[1]邓志梅.立足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模式之研究[J].高考,2020(7):153,155.
[2]张雅.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9):62-63.
[3]葛惠玲.高中政治实施议题式教学的方法研究以喻代议形象说理[J].名师在线,2020(3):14-15.
[4]史瑞莲.高中政治教学中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路径探索[J].考试周刊,2021(A3):121-123.
[5]郑巧霞.以落实高中政治学科素养为目标的议题式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0(75):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