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教学设计

2022-05-30 07:57刘燕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口语化示意图生字

刘燕

教学目标:

1.认识“婆、脊”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哩、旋”,会写“漏、喂”等13个生字,会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3.体会口语化的语言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4.借助提示,按照地点变化和事情发展的顺序复述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民间故事,揭题识字

1.课件展示经典民间故事,介绍民间故事特点:语言生动,情节精彩有趣。

2.揭示课题,学习生字词语。(板书:漏)

(1)借助词串,了解故事人物角色。(出示)

老婆婆    贼    胖驴

黑脊背    胶    旋风

(2)小声练读,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重点指导读音:黑脊背。

(3)利用词串弄清故事主要人物。

引导:第一行三个词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共同之处?

预设1:这三个词都是指故事中的人物(角色)。

追问:这个故事中还有其他的人物,想想还有谁?

预设2:故事里还有老虎、老公公。

(4)学生读句子,读好加点的生字词语,读通句子,利用句子语境,理解难懂的生词。(出示)

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

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

①理解第一句中的“莫非”。

问题:“莫非”是什么意思?

预设生1:“莫非”跟“难道”是近义词。

引导:你用“难道”换一换,说一说。

预设生2:难道“漏”比我还厉害?

小结:用换近义词的方法就把词语的意思弄清楚了。

②理解第二句话中的“颠”。

引导:我们也试着换换近义词。

预设1:我觉得可以把“颠”换成“摔”。摔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

预设2:“摔”就是掉下来了,贼并没有掉下来。“颠”的意思应该是“抖”。

引导:根据学生发言比较“摔”和“抖”等词语,选择更加贴切的

换词。

小结:多个词语可以换的时候,我们得挑一个最合适最贴切的换进句子里。

③理解第三句话中的“一纵”。

问题:“一纵”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谁“一纵”?往哪儿“一纵”?

预设1:是跳的意思。

预设2:我觉得一下趴在树上

更准确。

小结:想象画面,也能帮助理解好词语。

(设计意图:将汉字学习与文本学习充分结合起来,一是在语境中能更好地理解生字、记忆生字;二是学习生字巧妙设计,能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在本课识字教学部分,就落实了理清课文主要人物等任务。中高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有年段特点,在教学中需要更融合、更流畅。)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2.趣味问答,把握主要内容。

问题一:“漏”到底是什么?

引导:在课文中勾画语句后

回答。

答案:“漏”就是屋子漏雨。

问题二:虎和贼偷小胖驴成功了吗?

引导:在课文中勾画关键语句后回答。

答案:没有成功,虎和贼“吓昏”了;“天快亮了,小胖驴在驴圈里安

安稳稳地吃着干草”。

(设计意图:故事比较长,趣味问答帮助学生抓住故事核心内容:一是理解“漏”在课文中表示房屋漏雨;二是清楚故事结局。“房屋漏雨”吓跑了虎和贼,故事的精彩和趣味

呼之欲出。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培养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三、默读交流,说说有意思的内容,把握故事重要情节

1.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依据课后题1设计)。

引导:默读课文,勾画有意思的语句,想象画面。

2.交流有意思的内容,教师相机引导,聚焦重要情节,把握故事

内容。

(1)读懂虎和贼对“漏”的误会。

预设问题:老婆婆和老爷爷说的“漏”是什么?虎和贼以为的“漏”是什么?

指导:请在课文里寻找答案,勾画相关的语句。

(2)读懂虎和贼的“做贼心虚”。

预设: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

问题一:听到“漏”就被嚇跑了,虎和贼是怎么想的呢?

问题二:虎和贼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追问:联系上文读读,你能读懂为什么虎和贼会心虚害怕吗?

追问:虎和贼的表现叫作什么呢?(“做贼心虚”)

(3)读懂虎和贼的“狼狈不堪”。

聚焦第14~18自然段。

问题:想象画面,你还读到哪些有意思的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内容,言之有理即可,充分感受故事的精彩和

有趣。

可分组交流、全班交流相结合,让学生充分表达。

(4)读懂屋里“一无所知”,屋外“狼狈不堪”的对比。

问题:虎和贼都吓昏了过去,屋里什么情况呢?

追问:屋里和屋外的情况一对比,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对比屋里屋外,老婆婆老公公平平静静,什么都不知道;虎和贼都吓昏了,小胖驴也没偷到,就更觉得故事有趣了。

3.朗读展示: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引导:

(1)想象画面读课文。

(2)体会心理活动读课文。

(3)关注标点符号,体会心情,读出语气。

(设计意图:读得“有意思”是学生阅读最大的驱动力。“误会”“做贼心虚”“狼狈不堪”几处内容暗中对应了课后示意图。学生充分交流“有意思”部分,既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无意识记忆

内容。)

四、借助示意图,把故事讲完整

1.对比前面的学习,发现示意图的要点(依据课后题3设计)。

问题:故事很有意思,就是比较长,我们让课后示意图来帮忙。本课的示意图和前面两课有什么不一样吗?(出示三篇课文复述支架,进行比较。)

前两课我们是按时间顺序和人物来收集主要信息,这节课我们

要按地点和情节来收集。

2.根据示意图的提示,想想课文里有意思的内容,完整讲讲故

事吧。

(1)同桌互相讲。(充分练习)

(2)集体交流。(对照示意图,讲完整。)

(设计意图:与前两课的复述支架对比,学习按照地点和事情发展顺序梳理故事的新方法。第一课时教学,学生能借助示意图把故事讲完整,不遗漏重要情节即可,搭好复述故事的框架。)

五、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漏、驴、偏。

书写要点:写好右半部分的笔画长撇,把字写得紧凑和谐。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读了故事里有意思的地方。课后,我们借助示意图,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听。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新要求

怎样把故事讲得更有趣更吸引人呢?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抓住人物语言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依据课后题2设计)

1.找对应的内容,巩固记忆。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对比着读读虎和贼心里的想法,会有什么发现呢?

预设:

生:我发现有的句子完全一样,记住虎的想法就记住了贼的想法。

生:我发现有一些内容不一样,却是对应着的。比如:“蹲”对应“趴”,“翻山越岭”对应“走南

闯北”。

引导:对,虎和贼的表现是对应着写的,咱们就对应着记。(板书:找对应)

2.找一找课文里对应的内容,

读一读,记一记吧。

预设一:第8和9自然段。

预设二:第10和11自然段。

预设三:第14和15自然段。

预设三:第16和17自然段。

(1)找语段,分角色互读。

(2)分角色复述对应的语段。

小结:对应的语段也是故事

精彩的情节,找到对应,故事就更好记了。

(设计意图:我们可以发现课

文虽长,语言形式却有着很鲜明的表达特点——对应。课后第2题“分角色朗读”的活动设计正是基于课文的表达特点提出的。找对应——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语言表达的相似性、区别性和重复性。让复述建立在对语言形式的感知和理解上,不是简单机械的文字记忆活动。)

三、关注口语化表达,生动有趣复述故事

1.读好语气词,让讲故事更有趣。

(1)出示语段:

老公公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引导:“唉、狼哩、虎哩”,这语气和咱们平时说话像不像?

(2)读好语气词,读出语气。

(设计意图:民间故事来自于

民间,语言形式通俗口语化,非常有趣。关注口语化的语气词,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口语化的语言对故事进行复述。复述,既忠实于原文,又有了言语运用和创造的可能性。)

2.风趣的词语让故事更有趣。

(1)出示词语:手痒。

问题:“手痒”在文中的意思。(想偷东西,课文里指贼想偷小胖驴。)

小结:民间故事是口口相传

的,用词特别有意思,读一读,再找一找有意思的词语吧!

预设:

嘴馋    里屋   莫非   跟前   甘心   坏事   倒栽葱  ……

小结:这些词来自民间,非常生动有趣,用来复述故事更有滋味。

(设计意图:生动风趣的语言是本文很明显的特点。孩童对新鲜的词语充满好奇心。有趣的词语,不仅是记忆的坐标,也是趣味的原点。)

(2)复述有意思的部分,用上有趣的口语化词语。

四、复述故事,積极评价

1.引导评价,学法小结。

(1)问题:怎样复述故事才叫好?

引导学生制定评价标准:复述完整,精彩内容讲清楚,讲得生动有趣。

(2)追问:我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达到目标呢?

引导:借助示意图——复述完整;抓对应——讲清楚;口语化表达——生动有趣。

2.复述故事,积极评价。

五、总结

复述故事的秘密都在故事里呢!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三个小妙招复述故事,还可以把以前学的妙招也用起来。以后希望大家多把有意思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吧。■

(作者单位:重庆两江新区博雅小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茹

猜你喜欢
口语化示意图生字
读儿歌识生字
如何寻求口语化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口语化歌词语言的长处
先画示意图再解答问题
生字辨识大闯关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莫言《红高梁》的语言艺术特色
邢非的诗
两张图读懂“青年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