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英
摘 要:壬寅虎年春晚的《只此青绿》不仅拯救了观众的眼睛,而且也征服了观众的心灵,其一夜间走红的主要原因是编者将舞台上炫人耳目的“技”和贯注舞蹈灵魂的“道”實现了天衣无缝的对接。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教研论文呢?我们先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道”,然后在精巧有为中追求“技”,最后努力从“技”向“道”挺进,从而实现真正的融合,达到极致水平。
关键词:教研论文 教学实践 文化融合
壬寅虎年春晚《只此青绿》用舞蹈语言动态演绎了静态的青绿山水巨作——《千里江山图》,赢得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视作虎年春晚的最佳节目。一支舞蹈为什么能征服观众的心灵?一般人也许只看到了舞台上炫人耳目的“技”,但内行人却看到了贯注舞蹈灵魂的“道”。舞蹈如此,艺术如此,推而言之,任何工作其实都是“技”与“道”内在统一的结果;语文教育如此,语文教学如此,语文教研论文写作亦如此。那么,根植于语文教学实践的教研论文写作也应当重新审视“技”与“道”,以写作内容和选材为基础,以行文和驱遣词语为中心,以学术伦理与规范为要求,以用优秀的教研成果服务读者、服务教学改革为己任,共同传承好“技道统一”的优秀学术写作传统。
一、在教学实践中探索“道”
1.良木堪当栋梁:选材决定文章品质
“技”与“道”之间的二元关系一直是中国古代各种文学无法回避的关注点。教研论文写作既不能“坐而论道”、空谈义理,也不能堆砌事实和细节,包括当下盛行的对数据的迷恋也要防止目中无人,走入数字陷阱和泥潭。因此,选材最终是为教学实践服务。
传统文化是选材的主要来源。热门评论惊呼《只此青绿》拯救了我们的眼睛,在一派喜气洋洋的红色氛围中,这似乎是传统文化向我们施展的一丝绿意,含蓄、温婉而又充满流动的生机。《只此青绿》激活了我们内心的某种文化基因,也印证了文化传统生长在一个民族骨髓里的事实。《只此青绿》并非孤例,不久前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也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近年来,高质量的传统文化类节目不断走红,回应了群众不断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体现了国民越来越强的文化自信,重要的原因还有其采用的形式手段也更加中国化,大众性和艺术性兼顾。
文化传统是绵延不断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传统文化的灵魂只有活在当代文化中,才有其生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在语文课程中,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应当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过程中达成。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关键能力体系的根基,既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途径,也是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基础。因此,选材要从优秀的古典文献中择取。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向传统的某种回归不是复归,而是在否定之否定中的辩证统一。教学姿态上的“尚和合”就体现了中国文化不走极端的优良传统。文学艺术对形式的追求达到了极致,甚至可以说其形式就是其内容。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语言形式的教学,但并不能忽视语言内容的教学,而是要由形式表现内容,再由内容返回形式。新型综合性学习——任务群学习虽然力图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整合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但仍然要以语言学习为最重要的手段和最终目的。
任何一篇教研论文必须应和的节奏是教学实践。从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来看,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离不开想象,情境化教学也离不开想象;语文课程的逻辑教学离不开推理和推导,课改实验离不开对比,也离不开实验和实证。因此,教研论文选题应来自于课堂,尤其是来自于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另外,选材时要尽量避免老旧和大众化的选题,要选择独特、富有个性且充满灵性的话题,在此基础上才能生成好的立意。
2.立意注入灵魂:思想决定文章个性
杜牧曾说:“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袁枚也说:“(文)意似主人,辞如奴强,呼之不至。穿贯无绳,散钱委地。开千枝花,一本所系。”从二人的言语可以看出,立意统摄全文,决定其品格的优劣高下。
那么,好的立意究竟从哪里来?《只此青绿》给了我们启示:要在“尚和合”的思维下重视“五大宝藏”的挖掘和再开发。
第一,古典文化。古典文化植根于中华大地,是历经千百年风雨而积淀下来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汉语言文字,充满了人类生存的智慧、价值观念及人生处世的道德准则,也蕴涵着代代传承的思维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浸润现代人的生活。无论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毛姆的“非功利的阅读”,还是梭罗的“严肃的阅读”,教师都要通过有效阅读提升文化品味和文化气质。语文教师应当更新教学观念,把教材视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而不是过度开发教材篇目,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创新古典文化的教学方式。
第二,传统语文教育。回归传统不是复归,而是应当与当下语文教学主流、新型综合性学习——任务群学习相结合。自“2017年版课标”颁布以来,怎样才能按照单元结构形式的编排高效使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怎样在大单元教学视域下处理好任务群教学和单篇教学,怎样引领语文教学由碎片化走向结构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由浅入深,由远离生活走向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而这些充满灵性的思想就如同给选题注入了鲜活的灵魂。
第三,百年以来语文教育史。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语文课程和教学发展史、语文教育名家的语文教学思想和实践,否则无法谈论当今语文教育中出现的问题。2022年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创刊五十周年,杂志社邀顾之川先生担任栏目主持,邀请学界大家从理念兴替、教学法探索等方面回顾语文教育百余年的风雨历程和发展流脉,梳理其源与流,检讨其得与失,以此反思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百余年实践,启迪当下的教改。如在梳理叶圣陶、夏丏尊、陈望道、于漪等思想大咖的思想中找寻理论支撑并深入研讨,注重与当今语文教改的勾连,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开拓创新。
第四,引领语文教育发展的前沿观点和思想。前言观点和思想对语文教育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语文教师要时刻关注最新版的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等,语文教师只有关注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才能对准重大教育战略问题和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对学科重难点问题进行持续跟踪、理性审视、系统研究与实践突破。
二、在精巧有为中追求“技”
1.眼神即精神:钟灵毓秀的文章之精
文气的凝结体现在题目上,文气的精华是“道”的直接体现,是精神统御下的物質精华。一个好的题目就是一篇文章的眼神,也就是精神。文题立住了,文章的精神就站住了。下面,笔者以修改的两篇文章的标题为例,来说如何让文章的标题成为文眼,透射出文章的精华。
谈语文教学中的思维问题-→思维品质的培养-→语文教学中思维敏捷性的培养-→从语文课堂看思维敏捷性的培养-→思维敏捷:从课堂教学中突破
莫让“百度”浮夸语文的“深度”-→莫让“百度”借“深度”-→莫借“百度”秀“深度
文稿原标题是“谈语文教学中的思维问题”。这个标题大而空,通读全文后发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论述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仔细琢磨推敲和四次改动,笔者将标题改为“思维敏捷:从课堂教学中突破”。这一标题,小而精,且凸显了原文的主旨。同样,从“浮夸”到“借 ”、再到“秀”,格调不断攀升,且境界全出。
2.形销即骨立:水落石出的文章之骨
文章之功全在删繁就简、点石成金。写作时要突出材料重点,讲究逻辑规律。要对文章内容大胆取舍,例子与论述水乳交融,充实文章之血肉;减少冗长、不必要的枝叶,避免旁逸斜出。笔者曾收到过一篇新入职教师基于《拿来主义》备课问题的文章,主题为探究“送来”的具体对象。文章初稿的框架分为三个部分:①“送来”之物,列举了鸦片、废枪炮、香粉等大量文中内容;②何处“送来”?大写特写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为最;③“送来”之思,讨论文章的结构。仔细研读文章后,笔者发现这三个部分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全文结束后也没有得出结论。笔者引导其重新梳理文献,立足于教学实践,借鉴《拿来主义》的名师名课和其他典型课例。作者通过核查资料,最终明确了《拿来主义》该怎样正确教学,紧紧围绕“‘送来教学的标签化”和“正确教学‘送来”两个方面行文,问题水落石出,留下的都是“金声玉振”。
3.修辞即立诚:貌与神和的文章之衣
“修辞”是为了“立诚”,“立诚”乃是“修辞”好坏的标准。为了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和修辞目的,对语言进行选择、加工,就是修辞活动。从这一点来看,修辞、结构、立意是统一的。好的辞令能够与文章之神魂密切贴合。例如《“勇”夺三军之帅——另一个视角读<师说>》一文,文章框架分为三个部分:①主旨之“勇”:不顾流俗,挑战不良风气;②语言之“勇”:搏海弄潮,彰显文章锋芒;③实践之“勇”:身体力行,重建儒家精神。从主旨到语言再到实践,逻辑层次分明,句式整齐生动,主旨清楚,文貌与文神混融一体。
我们决不能忽视对文章辞藻和语句、篇章结构的润色,轻视技巧。孔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佛家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认为色的背后一无所有,自然不可取,但也同时告诉我们,一篇文章若仅有色相也真的就等于空无。任何辞章都应当为义理服务,但文质兼美更是一种理想的追求,正如《只此青绿》是美的,《千里江山图》也是美的。从“写对”到“写好”,还有一段挺进的路程。
三、从“技”向“道”挺进
近代杰出的思想家魏源反对脱离实际的“心性迂谈”和“玄虚之理”,提倡“亲历诸身”和“验诸实事”,认为人的知识是通过学习与行动取得的,即使有聪明的天资,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也不能获得智慧。后天人为的努力,完全可以改变天资的自然差别。他说:“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中人可易为上智,凡夫亦可祁天永年;造化自我立焉。”最初的语言习得也是一个反复尝试的练习过程,但随着语言系统符号化、抽象化的加深,其自身内部运作规律的相对独立性也开始显现出来,个性化的语言积累形成了可与外界交换的共性化的语言,又不断与思维、环境相互碰撞产生个性化言语,循环这一过程。“道”可以通过实践总结出具体化方法。也就是说,具体的“道”通过一定的转化是可以达到抽象之道的。究竟如何由技达道,其关键是思维方向的调整与思维方式的转变。思维既离不开具体的思考对象,又离不开思考的意义。因此语言是通向意义与文化的桥梁。“道”的本义就是“路”,作为抽象的“道”是不断生成的“路”。是包含在所有形而下中的“形而上”,其重要的中间环节就是思维的策略和原则,也包括逻辑规则。换句话说,思维方式可以连接主观和客观:
具体方法——(思维)策略、原则——规律、理论
至于如何从策略、原则过渡到人、道合一,需要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小大之辨——功利化与去功利化的统一
庖丁经历了三个阶段才身怀绝技。只有超越功利化境界,超越小我的视角局限,超越事物外在的形相才能更有效地解决技术性问题。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育人,但并不是不要功利化,而是基于功利化境界逐步进阶到道德境界。
2.用志不分——只有沉下去才能浮得上来
专心致志才能忘却一切外界诱惑,专于技的精进。为此需要心斋、坐忘的功夫,消除心中杂念,进入无待的境界。教研论文写作要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专注于自身关注的几个重要领域,扎进去长期沉淀,才能有所收获,最终有所突破。
3.量变到质变——思维方式的转变
“技”的进步需要时间的磨练,虽然禅宗有顿悟的说法,但在顿悟之前的历程不可磨灭。再怎么高超的技艺都须踏在初阶的基础上,以神御行之前仍要感官知觉的运作。教研论文的写作自然必须尊重科学规律,但也要有超越一般理性逻辑的艺术性,不能仅依靠一系列固定化、程式化的操作完成既定目标,也需要依靠直觉思维、辩证思维等超越形式逻辑的思维。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中就体现了“尚和合”——朴素的辩证思想。与山水文学几乎同步发展而来的山水画和其他山水艺术(例如园林就是艺术化的山水)无不体现了“尚和合”的思想。“江山如画,美人如诗”一语道出了《只此青绿》的成功之处:舞蹈的独特魅力在于其律动感,也就是音乐性的动作。舞蹈让千里江山图人化,走出了画卷。“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一旦进入运动之中,就必然逐渐落到“技”的层面。“反”、“弱”是“技”的层面向“道”的层面过渡的中间环节。“反”就是对立统一规律。我国古典舞的“反律”也是这种辩证思维的体现,即“逢冲必靠、欲左先后、逢开必合、欲前先后”的运动规律,正是这些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舞的特殊审美性。无论是一气呵成、顺水推舟的顺势,还是相反相成的逆向运势,或是“从反面做起”,都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变、幻之美,这正是中国“舞律”的精奥之处。一篇优秀的教研论文,只有体现逻辑上的“圆”,打通实践与理论层面的“游”,体现行文之“变幻”,才能成就一件艺术品。
(作者单位系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