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
内容摘要:现在的作文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个“旧疾”,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写作素材上加以突破,实现学生作文回归真实的生活,开掘作文素材的源头活水,让学生作文生活化。
关键词:作文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作文生活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一到初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而在我们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一批又一批、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都存在着一种“旧疾”:学生常常畏惧作文,面对文题,无话可写,搜索枯肠终无所获,只能随意编造;他们作文的形式相似度极高,内容也没有太大差异,缺乏语文素养,毫无创新和独特可言。甚至某些高分考场作文,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是缺少生活的气息、没有真实的感受、少了点独特的体验。而教师指导的作文训练无章可循,任性随意,效率低下,甚至是可有可无的状态;作文指导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缺少灵动的生活气息,还停留在陈旧的过去。正视当下的学生作文问题,反思原因,造成作文“旧疾”的病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写什么”这一环节缺乏具体、认真、严肃的思考。而要改变这种不良的现状,除去“旧疾”,就必须重新梳理作文指导的思路,就必须重视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就必须从写作素材上加以突破,就必须真正实现学生作文向生活的回归。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旧疾”
1、只为应试,缺失生活
因为语文教学无法绕开“考试”这根指挥棒,所以作文教学也就无法置身于“功利”这个现实之外。有的老师为了让自己的学生在作文考试中稳妥地取得高分,就一味地迎合批改人的喜好、一味地追求套路式的写作、一味地服务于考试的需要,成就了作文的“潜规则”。如果教师的眼中只有了考试,那么作文教学必然会越走越远。
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应付考试而进行的写作指导,必然会导致学生只为应试而写作;学生为了应试而写作,必然会导致他对生活的忽视。现在很多学生都迫于家长、学校、社会的各种压力,每天除了写作业还是写作业,根本没有机会、更没有多余的时间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当今很多学生的真实写照。应试把原来多姿多彩、生动有趣、充满韵味的生活,糟蹋得单调空洞,索然无味,全没了青春美好的样貌。这种状态的持续发展,导致学生对自然、生活、社会乃至人生缺乏关注,那就直接使得他们缺少了写作的素材。于是他们只能在写作时使用俗不可耐的套路:写着千篇一律的故事,喊着空洞无物的假话,唱着华丽丽的高调。这样的作文早已失去了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丢掉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迷失了自己的思考方向。
例如在一次统考作文中,有许多学生都采用同一个事例来写:在上学路上偶遇一位遭遇交通事故的老人,目睹事故现场后,在上学和帮助老人之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矛盾纠结,最终决定还是和路人一起先救助老人再去上学,从而耽误了上学时间、因此受到了老师的误解等等。很显然,这是学生考前进行作文训练的结果,一旦考试就能用上这个案例,可谓训练有素。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完备的写作素材,甚至教会了他们如何一步一步组装这些“零部件”的方法和步骤,然而这是学生的真实生活写照吗?这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吗?这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初衷吗?这当然不可能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更不必说具有新意,不落窠臼了。
2、主题先行,难免假话
应试作文对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是表述清楚、语言流畅、主题鲜明。在考试中学生为了获得高分,必然在写作中要求自己表现出来的主题不仅要积极、鲜明,更要深刻,这无形中就树立了“主题先行”的规则。通过一次次的考试和训练,这一规则已在学生心里根深蒂固。不管叙述什么类型的事件都力求上升到一个极高的主题,也不管描写什么样的细节都必定表现一种崇高的品质。有时学生为了突出表现自己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性,往往在写作时就无限拔高主题,甚至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而这样的文章,言非真言,事非真事,人非真人,情非真情。有些学生平时不留意观察自己的生活,也没有意识地积累生活素材,当作文时“无米下锅”,所以只能胡乱堆砌、强行叠加。于是,类似套用情节、抄袭例作的情况屡见不鲜。例如学生为了表现自己的坚强,不惜编造父母离异或者死亡;为了展现助人为乐的品质,就常写“替人抱孩子”、“帮人推车子”、“给人让位子”、“街上拾票子”、“路上扶瞎子”;为了显现锲而不舍的精神,会使用登山、练琴、学骑车等这类已经泛滥的事例……
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变成了一篇篇主题统一的“八股文”。这类文章看起来思想崇高、立意深远,充满了正能量,但实际上,这溢于表面的积极动人的美好感情都是人为、刻意地贴上去的“标签”,在这“正确”的思想和立意的背后表达的并非是真情实感。受“主题先行”的影响,学生作文则会违背从实际生活出发、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要求,一味追求主题、立意的深度和广度,以致于学生作文假、大、空的盛行。学生习惯了拾人牙慧,有时甚至是郢书燕说,长期不正确的训练和指导,使他们失去了自然的联想、自由的想象、自我的思考、自主的表达。学生作文成为了流水线上一个模子里刻出的标准产品,这样的不良后果是学生写作能力的退化、情感感知的缺失,他们将来很难在普通事物中发现深层的道理,在平凡的生活里感悟美好的人生。所以“主題先行”的错误指导,不仅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3、注重技法,舍本逐末
长期以来,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常常关注写作的技巧,在课堂作文教学中对其大加训练,学生好似也比较注重学习写作的方法,但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说,那些“厉害”的技巧很难恰当地使用上,即使用上了也有生搬硬套之嫌。我们深思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事实,主要原因应该是写作指导方向和思想的不正确,这种指导模式只解决了“怎样写”,没有解决最基本的问题“写什么”。其实对学生们来说,写作首先是明确写什么,然后才会考虑怎样去写。如果学生连文章的基本内容都写不出来,那么那些技巧岂不是毫无用武之地吗?这就好比空中楼阁,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怎可早就华丽大气的殿堂。实际上,学生作文最大的困难不是写作技巧,而是素材的匮乏和写作热情的缺失。
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一文中就曾说过,写作知识和技法是不宜直接由教师教给学生的,而应该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来获得对应的写作技巧。他主张“自悟”,对老师的“讲”是持否定态度的。老师在课堂上关于写作技巧的空讲,对于学生实际的写作能力没有切实的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定是通过自己长期的实践习得的。太多的学生案例证明,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写作的技法,想靠炫丽的技巧来赢得应试的高分,最终肯定会得不偿失的。至于写作技法的使用,还是要植根于丰沃的写作素材之上。
二.作文教学回归真实生活的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决定了写作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情感才是应该关注的对象。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间,开发他们写作的潜能,帮助他们投入到写作中来,例如让他们用眼睛看风景、用耳朵听声音、用心灵悟道理、用嘴巴说体会、用手中的笔来写真情,从而实现学生写作的真正目的。因此,我们的作文指导思路应该是让学生作文回归真实的生活。那么作文教学如何才能回归生活?
1、写作意识生活化
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目的和意识。学生的写作应该是真实的写作,它是学生学习汉语的二次习得,是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综合语文素养的体现,是写作者与读者之间真实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应该关注的是写作的内容。写作内容从何而来,应从培养良好的写作意识和习惯而来,就是让学生养成对生活进行观察、思考的意识并把它变成一种习惯,同时能把观察、思考的所得进行表达。比如留意身边的人与事,关注他人的言与行,体味自我的感与悟以及记录生活的点与滴,然后把它们变作只言片语或者完整篇章。
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可建议学生平日里身边经常带一本笔记本,随时记录一些自己认为精彩的、感人的、新鲜的、特别的……所见、所闻及所感。例如自然风光、四季变换、邻里关系、亲友感情,甚至国家大事、时政消息,这些都将是日后写作训练中鲜活和灵动的写作素材,都是旁人所无法复制和编造的宝贝,日积月累一定能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只有让学生接触各色的人事景物,投身真实的社会生活,感受身边的人情世故,从而才能具备生活化的写作意识,这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有重视了这一要诀,才会有将来更好的发展。
2、写作内容生活化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所以作文与生活是息息相通的,作文的本真是生活,离开了生活作文也就没有了灵魂。作为教师,理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写作素材的源泉,帮助他们寻找到一片辽阔的写作天地,鼓励他们从真实生活中挖掘材料,发觉作文真正美好的一面。
比如可以指导学生描绘家乡大河山川的美丽、在大自然中寻觅生动的道理;发现身边琐屑小事透露的温馨、在家庭中感受亲人给予的关怀;积累有意义的学习生活、在学校中观察同学老师们可爱的言行;汲取经典名著的精华、在阅读中倾听杰出人物的心声;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在成长中品人生的味酸甜苦辣……
其实,围绕在学生周围的写作素材是很丰富的,但为什么他们会视若无睹、目中无物呢?原因是他们对生活没有认真地观察和细心地积累。生活中的小细节无数,可是它需要一双充满兴趣的眼睛才能被发现。学生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凡是他感兴趣的事情,自然能加倍关注,所以这其中的细节也当然能被发现。而这些细节过后则成为了写作中鲜活的素材。因此,写作指导中要让学生多写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和话题,“巧妇”有了“米”才能制作香喷喷的米饭。
周末时,要求学生写周记,他们会牢骚满腹地说不知道写什么。老师鼓励学生说,可以写发生在周末的事情,你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你认为什么有意思就写什么。之后学生交上来的周记内容五花八门,有的写草地上痛快地踢了一场球;有的写菜市场里买菜学会了精挑细选;有的写在农田里体验收割稻谷的意外惊喜;还有的写了一场暴雨的前前后后……事实证明,学生有很多很好的素材可以来写,他们不愁没内容来写作,只是他们经常忽略了生活中的细节。如果学生发现了搜集写作素材的良好渠道,自然有内容可写,有真情实感可表达,写出来的文章当然就生动、有趣、富于感染力。
3、写作过程生活化
写作过程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的写作回到一种真实的状态,打破既定的规定时长写作、固定教室写作的常规,力争通过写作活动加深学生的生活记忆和体验,使写作在潜移默化中成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应该与他们的生活相结合,与他们的思想实际相联系,应该关注的是写作的内容,而不是形式与技法。
在教学实践中,有一次,班上有一学生在上学的公交车上拾到一个手机,虽然它不是很新,但是一个苹果手机。他平时是个顽皮的孩子,可在这件事情上,他表现得很稳重。当他来到学校就把捡到的手机交给了老师。老师把握机会,利用这件事情立即上了一节生动的作文课。首先老师向学生们出示了这个手机,学生一看就识别出是苹果手机。然后,老师告诉他们这是个捡来的手机,这时学生一听都来了兴趣,立马一连串的问题袭来,如:是谁捡到的?在哪儿捡的?捡到的时候是什么情形?有别人看见吗?为什么不自己留着?……该学生对同学们的提问和疑惑全部作了回答。这样一来一去,师生在一种热烈自由、平等自主、快乐自然的环境中,开展了一次愉悦的作文活动。通过这个问答环节,不仅明确了捡手机的全过程,也掌握了同学的真实想法。这时,教师说:“同学们,你们了解了整件事情的经过,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一位同学说,捡到东西主动交公,说明他拾金不昧。另一同学说,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还有一位同学说,其实他还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同学,他曾经帮我找回了我的笔袋……同学们各抒己见,很是主动和积极。最后教师引导:“同学们,这件有意义的事就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事件当事人就是你们身边的同学,他们不值得你们记录下来吗?”接下来课堂上就听见清晰的笔在本子上书写文字的声音,学生再也没有皱眉头、咬笔头的模样,也没有为写作文而唉声叹气了。经过这次作文活动,学生们突然领悟了:其实作文没那么难,它就是记录自己的生活、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所感,最终让写作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为展现自己的兴趣而写作、是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写作、是為抒写自己的人生体悟而写作,它是有为而作,这个过程是真实的、生活化的。
语文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读会写”,而对于“写”来说,作文必定是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途径,是语文素养的练就方式,更是学生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才能让学生把作文写好?我们首先就要试着帮助学生开掘写作素材的源头活水,让学生作文真正回归真实的生活,从而让作文教学的“旧疾”能够得以救治。
参考文献
[1]《语文学习》编辑部主编·写作指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2000·3重印)第38-39页
[2]曹明海,潘庆玉编著·语文教育思想论·青岛海洋出版社,2002·1第61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第17页
[4]包建新·写作生活化教学的构想与实践·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5·1第38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