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秋红 万素花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双减政策和詩意语文的联系,试图探讨双减政策下诗意语文的策略,给一线教育工作者一些教学上的启示,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会用语文指导人生。
关键词:双减政策 诗意语文 教学策略
对语文教学中存在语文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低下等问题,语文教育界频频呼唤“语文诗意的回归”。2021年7月双减政策的出台,为诗意语文回归语文课堂提供了政策支持。
一.对诗意语文与双减政策的解读
(一)诗意语文
成尚荣教授强调:“诗意语文就是要交给儿童如何学习如何生存的尺规,时时去度测自己的人生。”[1]诗意语文的倡导人董一菲教师曾多次强调诗意语文并不是另一种语文,更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诗人。董一菲老师的“诗意语文教学观”包含四大诗意语文教学内涵:“独特的审美体验、持久的文化认同、柔软的爱与共情、理性的哲学思辨。
由此我们可以将诗意语文概括为:诗意语文是基于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运用语文的审美功能从而引导学生爱上语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会学生用语文指导人生。
(二)双减政策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该政策是基于当下“教育内卷”现象愈演愈烈而提出的教育变革,也是针对近年来学校教学过于注重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的现状所提出的相应调整与改变。
双减政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并且落实,力图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培养各方面都优良的学生。同时也强调回归到教育本身上来,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双减政策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而该文件的出台,也启示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当下语文教学过于注重理性与工具性的现状下,应重新思考语文教学理性与感性之间的联系,培养更具有人文素养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诗意语文教学与双减政策的联系
双减政策作为当下最前沿的教育指南,必然会对语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而诗意语文教学则是落实和丰富双减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双减政策推动诗意语文教学
虽早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指出语文教育是充满着审美、诗意和情趣的。但显然现实的语文教学却往往陷入题海战术,现实的语文课堂多以应试考试为行动指南,读、背、默、抄等教学手段仍然是不少一线教师语文教学的“法宝”,语文的诗意被拒之门外。学生没有独特的审美体验,教师鲜少关注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诗意语文成为天方夜谭,语文教学陷入僵局。
而双减政策的提出,正是对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再一次呼唤。改政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强调语文学科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和塑造功能。较之新课标不同的是,双减政策将改革的目光着眼于校外培训和校内教育这两大阵地,针对课外机构实行“三限”和“三严”,针对校内教育提出“三管”和“三提”。这一政策是从微观层面对教育的一次变革,而正是因为其具体化的落实要求,将教学的阵地转移回到校园内,更有利于诗意语文的复苏与发展。
(二)诗意语文教学丰富双减政策内涵
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每一堂课都是学生生命中的唯一,向前走去,就永无回头的可能。”[2]这启示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心中怀有诗意,把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魂的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影响他们的创造、审美、表达,并慢慢沉淀为学生永恒的精神财富,内化为最基本的东西——人生观和价值观。
诗意语文教学是对双减政策在语文领域的切实践行,也是对双减政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它不仅让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情感体验、厚重的文化底蕴,而且在诗意语文课堂里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对话势必会碰撞出的奇妙的思维火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督促教师贯彻终身学习的目标。除此之外,诗意语文教学还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历来是诗的国度,我们的祖先从《诗经》开始就发出了浪漫之音,而诗意语文教学,让学生对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生出一份敬重、保有一份珍视、怀有一份热爱。
三.双减政策背景下的诗意语文教学策略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的诗意语文教学,除了要明确诗意语文教学的目的与要求,更要在该政策指导下进一步丰富与发展,这对教师、学生、师生合作有了更加清晰明确的要求。
(一)对教师的要求
1.深厚的文化素养
双减政策的落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应试教育的压力,教师有了更多的空间去探索与政策契合的教学模式与策略。诗意语文的教师要把经过历史不断淘洗的优秀文化传递给学生,就必然要求教师自身有较高的文化鉴赏与审美水平。
例如特级教师董一菲执教《葡萄月令》的片段:
师:同学们看《葡萄月令》用“月令”的形式为葡萄做传,那同学们知道《水浒传》为哪些人物立传?
生:一百单八将。
师:一百单八将他们属于哪些人物?绿林好汉。从这部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传记已经有了平民化的倾向了。曹雪芹看了施耐庵的《水浒传》,不能太这么男性本位啊,我要为女子做传,于是写了一部小说是什么呢?
生:《红楼梦》
师:对,就是《红楼梦》其中是不是有著名的话,宝玉的话,非常的偏激却表达了他的价值追求,他怎么说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到女儿就觉得清爽,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到男子就觉得浊臭逼人……”
董老师从教材拓展到《史记》再到《水浒传》又讲到《红楼梦》,她讲到的课堂之所以总能旁征博引,给学生营造一种诗意的语文课堂。这种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是如何实现的呢?这与董一菲老师自身深厚的文化素养分不开。素有才女之称的董一菲老师出生于书香门第,后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不论是童年积攒的文学底蕴,还是大学四年的文化熏陶,都为她后来在语文课堂上随时引经据典,历史典故信手拈来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这样才能在每一堂语文课上带同学们领略不同的中华优秀文化。也只有真正了解作品,才能把其中的思想内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些优秀的教材里深受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与人文素养。
诗意的教师当怀有诗意,有别于传统语文教師的照本宣科。唯有如此,才能在语文课堂上焕发出诗意的光芒,创造出一个丰富的课堂,让学生在广阔的诗意世界里自由驰骋。
2.包容的答案意识
传统的语文教师习惯于依托教师用书,将学生的思维固定在教材里,这种做法限制了学生的审美与创造的产生。双减政策文件强调回归教育本身,呼唤教育少一些功利化,多一些思辨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跳出传统的“参考答案”,去聆听学生内心的答案。
著名作家周国平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朋友家上初中的女儿拿周国平的文章让他做阅读理解,结果周国平做完后根据参考答案给自己打分,竟还不如那位初中小女生分数高。他不禁感叹道当下的语文教育定位发生了错误,认为这种带着标准答案进行的语文教学既把理解简单化了又阻碍了理解。那么真正的理解过程是什么样子呢?德国哲学家伽德默尔提出了视觉融合的理论,提倡好的阅读是阅读者的心灵积累和文本意义进行热烈且有效地对话,这才是好的答案。
这启示语文教师须有开放包容的问题接纳意识,让学生去享受阅读的乐趣,从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形成正确的三观,指导生活与实践。鼓励学生勇于阐述自身的见解,师生共同解读文本,获得持久的审美体验与情感创造。
(二)对学生的要求
1.广泛的阅读视野
双减政策指出当下应构建教育良好生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双减政策下的学生,可以在诗意语文的课堂上尽情与老师,同学之间的观点相互碰撞,在不同观点的激烈交锋与碰撞中获取智慧火花,成全与造就人生的诗意。
这就要求诗意语文的学生应有广泛的阅读视野。语文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只是中华民族浩瀚如烟文化里的冰山一角。温儒敏先生主张“要让学生连滚带爬去阅读”。双减政策一出台,学生的作业压力减轻,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去醉身于书的海洋里。诗意语文倡导人董一菲老师鼓励学生谱写他们自己的阅读史。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并提出了许多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这有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淀文化素养,在诗意语文的课堂上灵光闪现,和教师一同感悟诗意语文之美。学生在日复一日的阅读中提升自我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长期以往便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
2.大胆的质疑精神
双减政策文件中提到双减的工作原则是以学生为本。纵然语文教育界一直都在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学生往往还是在被动的接收知识,对于教师给出的答案缺乏质疑与思考精神。这显然与语文教育的原始初衷背离。双减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学生质疑的权利,学生不再唯教材论和唯教师论。他们可以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对于任何开放性问题都可以表达自我的观点。
笔者本科实习期间观摩过一位特级教师讲授《边城》一课,当教师在总结翠翠之美时,有位同学对翠翠是美好的化身这一观点提出质疑,授课教师并没有忽视同学的看法,而是十分欣喜地请学生陈述原因,该同学表示他不喜欢翠翠身上优柔寡断的性格,倘若翠翠早一些在兄弟二人之间抉择,而不是一直犹豫不决,说不定可以避免最后的悲剧结局。听完这番陈述,教师与学生都不禁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古人常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这个道理。《边城》里的女主人公翠翠一直被认为是美好的化身。而当学生提出不同答案的时候,不妨消防上面这位教师的做法,聆听学生的称述与表达,或许可以给语文教学开拓更广的思维。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理应时刻保持质疑精神,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质疑与思考,潜移默化中便会形成自己对于问题的判断与见解,不是全然相信课本或者教师所言,这才是新时代更为需要的学生。这样思维敏捷,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往往在生活中更有更加自如的应对各种挑战。
(三)对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要求
1.师生共同打造“润泽的课堂”
双减文件明确指出要把教育的主阵地放在学校内,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在其著作《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出要打造“润泽的课堂”,其核心要义便是强调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以营造包容开放的课堂。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在语文课堂上,特别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是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笔者印象深刻的师生合作课堂是于漪老师执教《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课时,教师讲到李清照外出游玩忘了回家的路,有位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外了解到的宋代开始女子缠足的历史,对李清照竟能裹着小脚外出游玩表示质疑。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于老师并没有忽略这个看似和课堂无关的问题,而是提出课后与学生一起查阅资料。了解到中国缠足确实兴起于南宋,但在北宋后期才盛行。所以当时的李清照没有缠足,自然也就能解释那句“沉醉不知归路”了。
这是典型的通过师生合作向语文知识的领域不断探索的例子。这种动态的教学活动,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传统的语文课堂只停留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上。而双减政策下的语文课堂打破常规,师生合作参与教与学的过程,让师生共同获得丰富的感受,是感性与理性在语文课堂的另一种绽放。
2.生生共同构建“交响乐式的课堂”
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出打造交响乐团式的课堂”的概念,如文字所示,好象不同乐器的声音相互协调地鸣响而产生了交响乐那样,在教室里,各种各样的意见和想法相互呼应便产生了如同交响乐一般的教学。这样的课堂完美契合了双减政策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和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能自由表达自我的想法与观点的同时又能从他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与思考,从而得到语文思维的锻炼与提高。
还是谈笔者本科期间观摩过的一位特技教师授课《边城》。在这位老师的授课过程中,笔者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交响乐式的课堂”。上课伊始,教师便让学生用不同的词语去形容作者沈从文。有的学生根据沈老文革时期被批斗去扫女厕所的经历形容沈从文是“不幸”的。话音刚落,另一位同学立马站起来表示不同意,该生从沈从文拥有一位挚爱的妻子,有着无数的读者的追慕,这样的人生应该是“幸运的”,而区区文革经历与此相比不足一提。而正是因为这段经历,才让这位作家的作品更令读者动容。授课教师又让学生针对两位同学的不同看法进行举手表态,并临时展开了一场十分钟的辩论赛,让学生们从各个角度了解到不一样的沈从文。这堂课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
诗意语文教学绝不仅仅局限在对教材字词段的讲解,而是要通过教材,打开学生思维,让每一位同学的想法与思维都得以在课堂上呈现与表达,让每一种观点在激烈的的交锋中绽放,从而展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独特的语文学习魅力,通过生生之间的合作,共同去探索更加奇妙有趣的语文奥秘。教师和学生在这样轻松融洽的学习环境中,更容易获得双向促进与提高。
双减政策下的诗意语文课堂是充满审美性、创造性、开放性的。在诗意语文的课堂上,学生将重新爱上语文,真正把语文教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新时代下理性又满怀温情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高万祥.语文的诗意.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2]董一菲.董一菲讲语文.北京:语文教育出版社,2009.
[3]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注 释
[1]高万祥.《语文的诗意》.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第5-7页.
[2]王崧舟.《语文的生命意蕴》.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第116页.
资助项目:省级一流专业·汉语言(YLZYSJ202001)、双万计划一流本科-现代汉语编号:220500819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通讯作者:万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