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佳
内容摘要:乡土文化根植于乡土社会,是实现我国乡村振兴的精神之魂。乡土文化与师范生培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与协同性,乡土文化走进师范教育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引领价值与情感价值,是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社会环境变化、教育受众的代际更新,使得乡土文化与师范生课程有效融合遇到了阻力。师范教育可从乡土文化资源选择、课程本土化开发及及构建特色化的校园乡土文化活动三个方面促进二者之间的融合,为乡村教育发展赋能增效。
关键词:乡土文化 师范生 乡村教育
乡土是指人们赖以生活的自然与人为环境总和。[1]乡土文化历经世代积淀而成,即包括无形的精神文化,如民歌、风俗,也涵盖有形的历史文化,如遗址、楼阁,充分体现出乡村社会中人民的生活百态与精神文化,是师范教育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乡土文化融入师范生课程,不仅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能够提升师范生乡土文化认同感,为新时代乡村教育发展培育优秀的乡村教师队伍,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一.乡土文化融入师范生课程的价值
斯普兰格(E.Spranger)认为:“乡土乃是精神上的根本情感,是与被体验,或能够体验的土地的全体统合,因此乡土不单是指自然环境,它是由体验而受到同化的、精神化的自然。换言之,就是富有人格色彩的自然。”[2]由此可知,乡土具有区别于城市的空间格局,它以人为核心,以地域环境为物质条件,通过漫长岁月的演变和积累,形成独特的风土人情、语言符号及精神文化。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意蕴。
(一)教育价值:助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是乡村要想发展,教育定要先行。教育能够为乡村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激活乡村发展要素。为了补充优质的乡村教师资源,助力乡村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但在实际上,乡村教师往往存在着“留不住”的问题,导致乡村教育发展收效甚微。乡土文化融入师范生课程,能够增加师范生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以及乡土价值的认同感,拉近师范生与乡土之间的距离,增强其乡土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在师范生教育中,高校将乡土文化融入课程,能够帮助他们全面了解、理解乡土社会,重塑学生的价值观念,从而促进更多的人才队伍投入乡土教育发展中,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文化价值: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需承续乡土基因、传承乡土文化,乡村教育发展更要凸显其地域特色。在不同的发展空间中,不同的要素和相互关系会形成不同的格局和结构,相应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和文化也各具地方性特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乡土社会发生重大转变,人才流失严重,价值取向更多倾向于功利性,导致乡土精神文化愈发受到忽视,呈现衰微之迹。乡土文化融入师范生课程,一方面能够重新阐释乡土文化的内涵,为乡村文化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其次,高校能够充分挖掘、使用乡土文化资源,将其与于高校人才培养相结合,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播与创新,从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三)引领价值:驱动高校课程改革
在高校师范生培养过程中,课程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最为重要的环节,而高校师范生课程设置长期忽略对乡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以至于乡村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强,难以深入乡村社会中。高校的课程内容往往停留于政策文件表面,大多偏向于理论知识,缺乏对乡土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为了能够促使师范生深入了解乡土文化,扎根乡村,高校的师范生课程应当进行相应改革。课程与乡土文化深度融合能够进一步将学生带入到乡土社会的实际环境中,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一方面,高校要充分调动各个要素及资源,充分了解并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将贴近生活的实际案例与优秀的乡土文化因素注入师范生的课程教学,其次,学校更应将乡土元素融合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得学生能够走进乡土社会,深入了解乡土社会的全貌,能够对乡土文化有更深的体会与感受。乡土文化与课程的结合不仅能够唤醒乡土文化的育人功能,将乡村的价值充分凸显出来,而且驱动高校实施课程改革,将乡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构建出具有特色性、传承性的师范生课程与教学体系,为增强乡土社会吸引力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
(四)情感价值:增强乡村吸引力
乡土文化具有不可代替的情感价值功能。乡土社会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它以人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在乡土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空间和精神世界。高校的师范生培养往往脱离了乡土社会的实际内容,远离乡土文化的情感表达,使得学生无法感同身受,容易引发学生对于乡土世界的误解,而不愿走进其中,甚至出现心理排斥现象,而加强师范生与乡土文化之间的联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程序。乡土文化融入师范生课程不仅能够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使乡土全貌更加真实贴近的呈现出来,而且能够引发师范生与乡土文化之间的情感共鸣,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与乡土社会的交流。乡村与城市本身就不是相互对立的名词,应当是和而不同、彼此发展的状态,乡村具有不同于城市的别样魅力,它能够联结人与人之间情感,为身在乡土社会的人建立起独特的情感交流世界。重视乡土文化在师范教育中的价值,不仅能帮师范生全方位多层次了解乡土中国、乡村社会,更重要的是事关每个公费师范生作为人,甚至是作为乡村教师的心灵健康,为他们寻回自我、重建精神家园。[3]因此,高校加强乡土文化与课程的联结,无疑能够打破乡土社会的壁垒,在学生与乡土文化之间建立起情感交流的桥梁,助力打造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乡土社会,使其成为千万人的归属之所。
二.乡土文化融入师范生课程的阻力
(一)师范生课程的乡土文化缺失
乡土社会承载着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蕴含着一代又一代人智慧的结晶。在这片乡土社会中培育了数不清的英豪与国之栋梁,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故事素材。从前,我们在这里嬉戏打闹,在传统的游戏中体会着最真实的快乐,精神文化世界十分丰满。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高楼大厦代替了泥砖瓦舍,同时也将我们与乡土文化隔离了,承载着成长与快乐记忆的大门被封闭了,乡土文化离我们也渐行渐远了。高校培养的师范生应是以乡土社会为依托,最终回归乡土,但最终体现的却是对农村场域的忽略和远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等文件都强调“推动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和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革,注重教学基本功训练和实践教学”。[4]但实际上,学校师范生的课程设置大多停留在文件中,课程内容编制缺少乡土文化的融入,大多倾向理论性说明,缺少实践的案例分析。以广西师范大学师范生的培养方案来看,就课程设置来说,乡土文化并非主流课程内容,也未形成独立的课程,缺少具有针对性的乡土文化内容,乡土文化资源未较好融合到师范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广西师范大学师范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以“立德树人”核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其实施过程更多指向知识、技能、核心素养与实践的提升,缺少乡土文化有关的关键词,无法在师范生与乡土社会之间架起沟通的媒介。以广西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为例,课程结构主要为通识素质教育、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及实践教学课程,占比分别为:31.88%、15.63%、18.75%、25%、8.75%。从课程设置来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既不系统全面也未有效的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并未体现系统性的乡土文化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師往往缺乏对于乡土文化的讲解和解读,未体现出农村特有的自然、文化生活环境的魅力。总而言之,学校主体意识不足,对乡土文化与师范生课程之间融合的重视程度不够,优秀的乡土文化并未完全注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无论从校园文化环境还是从教师教学过程中,学校都未形成链条式的教育过程。
(二)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缺失
课程是文化载体,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媒介,挖掘和开发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对于师范生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应当有系统、有规划、有条理的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估学校已具有的物质条件与人力资源,充分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安排与人员分配,统筹各个要素与实施程序,为课程资源开发奠定基础。课程改革往往是由多主体共同进行,对于高校而言,学者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优秀的学者与教师队伍能够编制相关的乡土文化教材,充分发挥本土知识的优势。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校往往忽略自身课程开发的自主权,未将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落至实处,更多倾向于扮演文件的执行者,而不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导致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既无法按照既定的程序与要求实施,也未能够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课程资源,使得高校师范生课程教学中乡土文化元素的空缺。其次,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难度,对相关执行者要求较高,不仅需要课程开发者充分挖掘乡土文化的优良资源,也要对乡土文化背景有自身的理解与感悟,要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架构,同时也要求开发者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能够处理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逻辑和结构问题,为形成课程体系提供知识基础。因此,在实际过程中,课程开发的实施难度相对较高,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相对缺失。
(三)教育活动缺乏乡土文化元素
讲好乡土文化故事,传承乡土社会精神,教育活动是其重要的形式。感受乡土文化有利于解读和理解乡土社会,能够将师范生带入传统社会中,了解乡土文化的魅力与乡土社会的质朴,更重要的是教育活动能够为师范生与乡土文化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促进师范生走进乡土社会的文化世界。高校中师范生教育活动仍以线下活动为中心,拘泥于学校的一方空间,学生无法直接接触到乡土社会的实际生活与状况。广西师范大学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师范生的教育活动,总名称为实践教学课程,主要包括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教育研习、毕业论文、军事技能训练、社会实践及劳动教育等,总分在10学分左右,所占比重较少,并且描述教育活动内容的笔墨较少。如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前期大部分的时间用于通识教育课程学习,后期则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教育活动更多体现在学生平时参加的活动中,一类为部门活动、学校设置的群体活动、团党支部活动等,适用于在校所有学生,不具有针对性,也无法增强师范生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一类为特色性、专业性的教育活动,此类型活动较少,宣传力度不足。其次,师范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次数较少,在活动内容上也缺乏乡土文化元素的融入,大多数活动的开展流于表面,目的性较强,,既未呈现相关乡土社会的全貌,也未形成乡土文化体验空间,导致师范生对乡土与乡村的理解仍停留在原有观念,不仅加大空间上的距离感,也加深师范生对于乡土文化认识上的偏差,使得活动育人功能发挥收效较微。
教育活动是了解乡土文化的重要环节,也是走进乡土社会的重要方式。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教育活动与乡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较少,缺乏专业性乡土文化知识的学习,在教育活动缺乏乡土文化元素的情况下,师范生无法与乡土社会建立起情感交流的桥梁,也无法真正的理解乡土社会的精神理念,走进乡土世界,导致优良的乡土文化基因无法得到较好的传承。
三.乡土文化与师范生课程的融合路径
乡土课程内容包括自然风貌、人文历史等方面,试图展现乡村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让乡村学生产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归属感。[5]教师通过课程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课程的选择与教材内容的制定是师范生教育环节中最为核心的环节,将乡土文化资源与师范生课程相联结是师范教育根本目标与精神内涵。
(一)基于课程资源开发的乡土文化甄选
乡土社会蕴含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富有特色的地方性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课程资源开发的首要程序是要甄别文化,任何文化都有精华与糟粕之分,乡土社会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发展,具有乡土气息的地方性传统文化中杂糅些许过时与不当的文化习俗,无法适应当代青年人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对融入师范生课程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筛选,一方面是剔除不良文化因素的影响,将不合乎适宜的内容、封建落后的形式与内容消除,另一方面,我们采取批判的思维,基于时代发展的趋势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并以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价值衡量维度,对乡土文化资源进行课程化的改造,将其纳入到师范教育内容中。在课程内容上,师范生教育应当体现出教育的层次性与递进性,将乡土文化内容阶段性呈现在师范生的课程与教材中,以求全面的了解乡土社会的历史演变过程及精神文化内涵。在课程实施上,学校应当为学生选择具有适切性的课程呈现方式,并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满足学生多方面需求,让乡土文化充分的发挥其教育价值。
(二)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
1.教师担任课程资源开发主体角色
费孝通认为,单单通过建几所学校、发几本教科书,是改变不了乡村教育的落后现状的,唤醒对于乡村文化的认知与热爱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6]师范教育不仅仅是为乡村培养优秀教师队伍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激发高校学生对于乡土文化的热爱,能够为建设美好的乡村社会奉献自我,从而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乡土文化课程开发是增强师范生对乡土文化认同感的关键。在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教师的教育理念、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程开发,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为课程开发提供新的视角与理论依据,丰富的教育经验能够因材施教,为乡土文化融入到师范生课程提供独特布局方式与优化结构。师范院校教师队伍应当形成联结,利用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队伍将乡土文化素材有机融合到师范生的课程中,优化师范生的课程结构设置,增设有关乡土文化内容,进一步拉近学生与乡土社会之间的距离。其次,教师队伍应当增强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深入到鄉村社会中,感受乡土文化气息,了解更多的风土民情,便于将文化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导者,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把握课程开发的内涵,为乡土文化与课程的结合提供更多具有建设性的角度与观点。
2.乡土文化课程的本土化开发
乡土文化课程的本土化开发有利于师范教育的发展和实施,能够加强师范生对于乡土文化的认同感,是振兴乡村文化的必由路径。广西作为少数民族集聚区,具有别具一格的文化习俗与风情习惯,但大多数本土学生缺乏对于本地区文化的了解,在语言方面体现更甚。通过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能够有效的调动高校对于乡土文化资源的注重与利用,提高学校内部人员的参与率,助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师范教育培养应当立足本土化培养,精准人才培养定位,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通过课程开发培育学生的乡土情怀。首先,学校应当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探寻乡土社会的人文历史,可组织学生挖掘相关文化素材与历史故事,通过该过程使得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乡土浓厚的文化社会。二是结合本土的民风民俗开发乡土文化课程资源,融合多媒体技术,将具有本土特色风土人情呈现给学生,不仅能够通过寒暑假实践活动开展相关的调研活动,也可以利用学生闲暇时间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推进乡土文化与学校课程的深度融合。三是,结合历史文化开发乡土课程,将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故事、红色英雄事迹等作为师范生的德育素材,充分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使其更加深刻的感受先辈们的精神世界与文化内涵。
乡土社会蕴含丰富的课程文化资源,其多样性决定了师范教育课程开发涉及多个主体。学校负责统筹规划,使其课程资源开发的引导者,通过协调学校内外部多方力量参与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构建乡土文化课程开发的共同体,对乡土文化进行筛选与整合,形成校本课程,从而促进师范生的本土化培育。
(三)着力构建特色化校园乡土文化活动
广西具有独树一帜的民族区域,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乡土文化氛围也十分浓厚,其次,它作为少数民族的集聚区,兼具独特的风土人情与风俗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高校应当积极利用当地的文化习俗,将其融入师范生的实践活动中,举行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节,展现出一个地区的文化魅力。师范教育活动应当积极引入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因素,开展相关的专业比赛与实践活动。一是学校可举行相关的师范生文化艺术节,开展书法、舞蹈及歌唱比赛,激活校园的乡土文化元素,并使其他学生作为比赛的参评者,促进文化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这不仅有利于乡土文化的传播,也能够增强师范生对于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二是学校应当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过程,教育实习与实践活动可直接参与到乡村教育过程中,更加深刻的了解乡土社会的精神世界,也可适时组织学生参与到茶园、田间活动中,了解乡土社会的文化世界,缩小乡土社会与学生精神世界的距离感。
乡土社会蕴含丰富的文化课程资源,通过乡土文化与课程之间的有效联动,不仅有利于师范生进入乡土社会的精神世界,感受其中的魅力和文化氛围,也增强师范生的乡土文化认同感,从而促進乡村教育高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汪杰锋,王营营,邹艳艳.试论乡土文化与学校德育课程的融合[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5(04):19-21.DOI:10.13775/j.cnki.cn61-1472/g4.2021.04.0
05.
[2]Elizabeth Boa,Rachel Palfreyman. Heimal: A German Dream,Regional Loyalties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German Culture 1890 -1990[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93.
[3]冉力,唐松林.乡土文化融入师范生校本教材建设研究:意蕴、理念与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08):145-150.DOI:10.19903/j.cnki.cn23-1074/g.2021.0
8.024.
[4]姜子云,刘佳,王聪颖.重构与重建:教师教育公共教育学课程建设的“乡土表达”[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1):78-84.DOI:10.14121/j.cnki.1008-3855.2021.21.
012.
[5]袁利平,温双.乡土课程开发的文化价值与实践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8(05):80-85.
[6]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2.
[基金项目]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双一流背景下广西高校研究生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创新研究(项目号:XJGY2020019)。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