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超
摘 要:《新高考评价体系》分别从“一核”“四层”“四翼”三个方面概述了高考的核心功能、高考的考查内容,以及高考的考查要求。在“四层”中明确指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高考的考查内容,“学科素养”赫然在列。不仅如此,《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模块进行论述,由此可见落实核心素养是高中地理学科的重要任务。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维度。本文围绕如何在实践中落实这四个维度内容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落实
为更好地促进高考的科学性、公平性,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对教育工作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纳入重要内容。2014年9月4日,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至此一次全面、系统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式拉开序幕[1]。为更好促进新高考精神、各项举措的认真贯彻与落实,教育部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进行重新编写与修订,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为新高考的稳步实施保驾护航。通过对相关文件的研读可知,新高考将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作为重要内容。这一要求必然会引起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改变,其中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一、“人地协调观”在实践中的落实
《标准》指出,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在实践中正视这一核心素养,离不开对这一核心素养内容的准确解读[2]。从给出的定义来看,人地协调观包括两个对象:“人类”“地理环境”;一个要求:“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地理环境”是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对环境进行的定义,包括河流、土地、气候,以及动植物资源等[3]。“人类”与“地理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只有在正确价值观导向下认识影响、分析影响、改变影响,才能更好地维持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关系。人地协调观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自然环境给人类活动的影响。大自然孕育了人类,给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各种条件,自然环境的细微变动都会给人类产生较大影响。针对这一影响,我们应该明确自身位置,辩证地看待。其二,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是非常复杂的,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在方式、强度、后果上不同。人类在活动中为降低来自大自然的伤害,减少相关损失应懂得尊重、运用自然规律。其三,人类针对影响采取的措施。我们应结合实际针对性的分析、评价“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并理解为协调两者关系所采取的行动,包括采取的措施,制定的政策等。
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应基于上文对人地协调观的解读,寻找针对性的落实措施,通过针对性的引导与启发学习者,使其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并能运用所学分析问题,给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其一,做好自然灾害内容的讲解。地理环境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负面影响多以自然灾害的形式呈现。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应注重结合不同的自然災害类型,认真收集相关的图片、新闻素材等,使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展示给学习者观看,使学习者准确把握不同自然灾害的发生条件、发生规律、带来的影响等,辩证地看待其影响,使其养成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态度。其二,引导学习者关注环境问题。结合具体事例为学习者讲解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其中部分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认识到人类活动不尊重自然规律的危害,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并在生活中积极践行环境保护活动。其三,注重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为使学习者能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不和谐现象,巩固其所学的同时,更好地提升其人地协调观念,应围绕教学内容提出社会热点问题,要求学习者思考、讨论,提出解决问题针对性措施,并鼓励其交互交流。例如:要求学习者思考什么是碳中和?提倡碳中和有什么现实意义?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该怎样做,才能达到碳中和?要求其认真讨论,相互交换意见。
二、“综合思维”在实践中的落实
众所周知,人们在解决与地理环境之间的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很多方面,运用综合观点,确保每一项内容认识到位,细节考虑到位,如此才能保证问题得以恰当的处理。为使学习者在高中地理学习中认识到这一点,《标准》将“综合思维”纳入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4]。《标准》指出综合思维是指人类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方式和能力,其主要涵盖三个层面内容:其一,综合认识地理要素。包括地理事物的整体性,以及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前者是对地理要素自身的认识,要凸显整体性;后者说明地理要素并不是孤立的,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其二,从空间与时间的综合角度分析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涉及的内容尤其是怎样发生的,怎样发展的,以及如何进行演化的,如此可实现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其三,从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相关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这里的“相关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两个方面。同时,仍需要从上述综合角度对区域人地关系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上述解读不难发现,“综合思维”中的“综合”包括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
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更好地落实“综合思维”核心素养应做好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提高学习者运用“综合思维”分析与解释问题、现象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基于教学内容的整体地的把握,以及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灵活采取多种授课策略,确保“综合思维”培养工作的真正落实。
其一,创设问题情境。在讲解“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内容时,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习者展示某一景点的景观图,然后创设以下问题:1.景观图中的主体要素是什么,属于哪个圈层?2.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要素是什么?3.该景观的形成说明了各圈层之间存在着哪些联系?借助上述问题不仅能更好地指引学习者思考,而且驱使其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问题。其二,讲解相关例题。为使学习者掌握从时间、空间角度分析地理事项的思路,课堂上应注重为学习者讲解相关例题,使其在以后分析问题时能够正确地选择视角,把握分析细节。例如:在讲解“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相关知识时讲解例题,与学习者一起分析不同时间段内某一地理位置的太阳辐射强弱程度。同时,从空间角度分析太阳辐射能量的转化去向,使学习者对太阳辐射对某一地区的影响有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其三,开展课堂训练。为更好地锻炼学习者运用地方综合的分析思路系统地分析问题,课堂上应注重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习题,组织学习者开展课堂训练,使其积累相关的分析经验与技巧,提高分析问题的灵活性。例如:展示某一民族的建筑风格,要求学习者从自然以及人文要素进行分析等。
三、“区域认知”在实践中的落实
“区域”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是人们为方便研究人为划分的对象。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中给出了区域的概念,即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区域认知”被纳入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内容,内涵为: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教学实践中为更好地落实“区域认知”素养,注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培养从区域角度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要求学习者准确理解区域的概念,扎实掌握与区域相关的内容,尤其遇到相关问题能够主动地运用区域知识进行分析。其二,掌握正确认识区域的方法与工具。众所周知,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自然、人文特点,掌握正确认识区域的方法与工具,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更好地把握区域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5]。其中认识区域的方法有:调查法、综合分析法等。使用的工具有:文字、照片、视频、地图、图表等。要求学习者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地选取。其三,能正确评价区域开发决策。为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针对不同的区域特点人们制订与采取的决策不同,要求学习者能够辩證地看待相关决策,正确解释以及分析决策的得与失。
综合来看,“区域认知”核心素养从培养区域角度分析问题的意识→掌握方法、工具→评价决策得失,为学习者如何学习区域方面的知识提供了明确指引。教学实践中,为更好地落实“区域认识”核心素养,应注重做好以下工作:
其一,做好学习引导与启发。养成从区域视角分析地理事项的意识与习惯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实践中应注重结合事例使学习者认识到区域视角下分析地理事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尤其在日常的例题讲解,以及训练活动中多给予其引导与启发,养成运用区域知识分析地理事项的自觉性、主动性。其二,传授分析问题的技巧。讲解认识区域的常用方法及工具,使其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尤其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展示相关工具的应用,使其更好地把握相关工具的应用细节。例如:地图是分析区域的重要工具,课堂上可向学习者展示某一区域的地图,使其能够从地图上分析区域的自然特点,以及人文特点。如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区域的山脉分布、河流分布等,从等高线地形图上学习者可以看到区域各部分的地势高低。其三,提供课堂发言机会。课堂上给学习者提供发言机会,既可检验其掌握区域知识的情况,又能锻炼学习者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课堂上为学习者介绍一些区域的产业发展情况,并介绍当地政府部门为鼓励生产制定的政策,以及应用的措施,要求学习者结合自身理解分析制定政策,以及采取措施的原因,带来了哪些效果,还需要进行哪些改进等,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如此便可无形之中提升学习者的“综合思维”。
四、“地理实践力”在实践中的落实
高中地理知识学习中学习者需牢固记忆、深入理解所学,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6]。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习者的“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标准》中指出,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标准》对地理实践力的表现做出了说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在处理地理信息时能够灵活应用观察、调查等方法,并具备发现、探索问题的浓厚兴趣。前者说明了学习者应具备的技能,后者则说明学习者拥有的态度。其二,设计地理实践方案时能够与他人合作,并独立思考恰当地选择工具。前者说明学习者应具备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后者则阐述了学习者具备的习惯,以及掌握的技能。其三,要求学习者确保活动方案的顺利实施,并能够总结与反思实践过程,尤其能够主动克服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综合来看,“地理实践力”既有技能方面的要求,又要品质方面的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落实“地理实践力”时应参考上述解读,认真分析教学内容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积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当地的条件,做好地理实践项目的设计,给学习者提供亲自实践的机会。
其一,灌输地理实践活动知识。为保证地理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学实践中应注重为学习者系统地讲解地理实践活动知识,包括实践活动需要应用哪些方法、需要做哪些准备、包括哪些环节、需要考虑哪些细节等,在实践活动开展之前应做到胸有成竹。其二,组织学习者实施地理实践活动。围绕教学内容为学习者布置相关的地理实践任务,并以小组的形式要求学习者积极合作,共同制订实践的方案。运用周末的时间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参与实践,尤其鼓励学习者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三,引导学习者做好地理实践活动的总结。地理实践活动完成后要求学习者完成地理实践报告,包括实践活动中运用了哪些方法、从实践中获得了哪些知识、遇到了哪些困难,以及是怎样克服的等,鼓励其相互交流。如此能大大提升学习者的实践体验,促进其“地理实践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与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更好地迎合新高考要求,使学习者在扎实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积极践行者,应认真阅读与学习相关文件,充分领悟文件精神,灵活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教学工具、教学方法,将核心素养培养工作有效地渗透至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中。
参考文献
[1]杜亮.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2(3):71-72.
[2]李佩俊,舒成强.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提问策略:以“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为例[J].中学课程资源,2022,18(2):58-60.
[3]曲培波,慕金娜.创设高中地理思维课堂,全面提升地理核心素养[J].基础教育论坛,2022(3):49.
[4]王军.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1):40-41.
[5]陈英.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有效叙写研究: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洋流》一节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24):75-77.
[6]刘玉子.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方式探索[J].甘肃教育,2021(2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