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的原则要求与实现路径

2022-05-30 04:13徐永利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数据

摘  要:立德树人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和核心工程,大数据是推动智慧校园、智慧教育、智慧教学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要素。大数据运用于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是解决传统考评方式方法、基本逻辑和常规路径的新尝试和新趋向。因此,在实践中,新时代构建大数据视域下立德树人考评体系,需要坚持目标考评与效果考评、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普遍考评与特殊考评、层次分析与因子分析、过程考评与反馈调节的有机统一五大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考评指标要素数据库、运用智能信息处理方法和加强长效化大数据信息系统建设,解决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立德树人考评的“总体图谱”,为构建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大数据;立德树人;考评体系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1]立德树人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和核心工程,是对新时代高校“培养怎样的人”的响亮回答。大数据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是推动智慧校园、智慧教育、智慧教学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要素。大数据与高校立德树人融合、结合、耦合研究成为必然之势、发展之趋、未来之向。大数据推动和拓展了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的信息化形式、知识化内容、科学化手段和交互化方式,改变和颠覆了传统高校立德树人的思维观和理念观,拓展和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观和资源观。大数据运用于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是解决传统考评方式方法、基本逻辑和常规路径的新尝试和新趋向,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思维和新理念的新探索和新实践。新时代构建大数据视域下立德树人考评体系,既需要对大数据 视域下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原则要求展开分析,解决考评体系构建的“方法论”问题;又需要对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的现实着眼进行研究,解决考评体系构建的“实践论”问题。

一、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的原则要求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核心和关键在于立德树人的考评问题。这就要求建立一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并能完整地表达评价要求的考核指标所组成的评价系统。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立德树人,是全新的事物,是复杂的社会工程。其考评体系的构建,既需要遵循客观规律,保证考评结果的准确性,又需要坚持辩证的理念,实现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有机统一。

(一)坚持目标考评与效果考评的有机统一

高校立德树人既有长远的目标,又有短期的效果。这决定了立德树人考评体系构建既要着眼目标考评,又要着眼效果考评,把长远目标与短期效果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长远目标是未来之向,发挥的是“方向盘”的作用。短期效果是现实之需,发挥的是“指示剂”的效果。作为考评对象,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处于动态改变中,因为他们始终是有意识的,这种意识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始终是有目的的,这种目的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变化。这就决定了考评既是一个难以把握的复杂动态过程,又是一个基于短期效果预测长远目标的逻辑过程。如果考评仅仅以长远目标为标准,忽视了当前效果,必然陷入理想化、空洞化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状况,即所谓的仅仅“仰望星空”,忽略“脚踏实地”,必然吞下夜郎自大的苦果。如果考评仅仅以眼前效果为准绳,忽视了长远目标的导向,必然陷入功利性、简单化的只顾当前不顾未来的状况,即所谓的仅仅“低头走路”,忽视“仰望星空”,必然重复南辕北辙的故事。同时,立德树人考评主体是多样化、多元化的,不是单一的、确定的,是动态的、变化的,不是静止的、不变的。如果不能从宏观上对考评趋势、考评方向有准确的把握,很容易走进考评失真、失效的死胡同。

(二)坚持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的有机统一

大数据的引入,为定量考评的可行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往的定量考评只限于一两个让人捉摸不透的公式及推导,看则高大上,实则运用起来既不方便,又很笨拙。真正大数据的出现,为定量考评带来了曙光,带来了可行性与便利性。定量考评是通过数据模型,运用数学方法,形成数据资料并建立相关数据库进行分析、逻辑运算的一种评估方法。定量考评主要是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关系的逻辑、精确的计算,最终得出量化的结果,对于分析问题、解决矛盾能够提供有益、有效的最优路径、最佳选择,关注点在“量变”上。定性研究是基于科学理论,着眼总体分析,从宏观上说明研究对象的性质、特征,关注点在“质变”上。立德树人由于本身所包含的内在因素和本质特征,考评起来,量化难度大、不确定性强。如果单纯采用定量考评,把所有的考评标准数值化,而没有一个定性的标准,失去了定性的总体性、整体性标尺作用,必然会导致数值的失准失真,从而导致考評结果不准、反馈结果失真。如果单纯采用定性考评,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容易使考评进入到一个走过场的形式主义怪圈,所得的结果没有数据支撑,说服性不强。这就决定了需要把定量考评与定性考评相结合。这既能从宏观层面进行“立德树人”效果评估,又能从微观层面进行“立德树人”效果评估;既能在立德树人“最高要求”中把好脉,又能在立德树人“具体标准”中用好药。高校立德树人考评采纳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充分发挥“定量”与“定性”的两个优势、两种特长,既准确又直观地完成立德树人的考评工作。通过定性分析,从宏观分析中考察培养效能的“度”;通过定量分析,从数据的比较中考察培养效能的“实”。

(三)坚持普遍考评与特殊考评的有机统一

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一对辩证关系,所表达的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在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中表现出过程性和形式性两种特征。立德树人考评的普遍性特征,表征着不仅考评所有的老师,还要考评所有的同学。它是一种全方位、多层面的普遍性的考评,从表象看就是考评的整体性、全面性和覆盖性,即所有师生均为考评的对象。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一方面需要关注“教师”师德师风方面考评体系构建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大学生”德才兼备标准体系构建的问题,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同时,抓问题又要抓关键,需要把握“特殊性”要求,从特点、特征、特色的视角去研判和分析,各个高校的特点、层次和属性的不同,各个专业学生、老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各个部门以及职级的不同,各个地区以及岗位的不同,都需要区别对待。所以,高校立德树人考评,既要体现广泛性的普遍性要求,又要体现个体性的特殊性要求;既需要“大水漫灌”式的全覆盖,又要“精准滴灌”式的有重点,做到统筹兼顾照、协调各方;既关注普遍性整体把握,体现共同性的一般要求,又关注特殊性的个别案例,照顾到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要。这决定了考评需要多元化、分层次、按类别划分考评指标,既要突出关涉外在环境,又要高度重视内在体验:从内容上看,既需要对德的考评,又需要对才的考评;从对象上看,既需要对老师的考评、又需要对学生的考评;从过程看,既需要静态考评,又需要动态考评;从结果看,既需要结果的运用,又需要结果的反馈。

(四)坚持层次分析与因子分析的有机统一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决策分析方法,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层次分析方法是以建立层次模型为基础,以组成要素赋值为关键,以结构计算结果为依据的一种分析方法。将该方法运用于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之中,就是把“立德树人”进行解构,按照“德”的要求、“才”的标准将其分解为具有层级特性的各项指标作为考评的内容,按照“重要性”这一根本要求進行加权配值,通过运算求得平均分值,作为最终结果。这种方法主要采用“主观权重”的做法,不能有效避免主观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因子分析法的“权重”是从数学变换中所生成,具有客观性的特点,规避了人为的主观因素的干扰。它通过定义各个原始变量的结构或关系,以因子的形式进行表述,从而有效避免原始信息的失真、失实的情况发生。因子分析法主要运用于实证性研究之中,具有原始结构完整、透视数据客观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考评分析的准确性、精确性。不难看出,层次分析和因子分析各有优势、又各有缺陷,把二者有效结合起来,发挥“1+1>2”的效应,形成有益的互补、完美的结合,既能克服两种分析方法各自的缺陷,又能实现两种优势融合的威力。

(五)坚持过程考评与反馈调节的有机统一

高校立德树人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决定了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过程。过程分析法就是把立德树人的实效置于考评体系的全过程中进行考量、分析和总结。一方面,过程分析法着眼于发展趋势。其衡量标准、具体要求主要体现在前瞻预测、长远筹划和趋势趋向分析上,基于立德树人考评实际情况的改变、考评动态结果的变化,从环境境遇、时代元素等方面审视、考察和评估“变化过程”中的各要素,并作出具针对性、合时宜性的科学、系统分析与阐释。即该完整过程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需要一个量的积累,不是“立竿见影”,更不是“一劳永逸”。另一方面,过程分析法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进程,只是后一次的循环要经过要素的调整、变量的改变,是更高一级的循环,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进行评估时,既要参照历史状况,又要关注发展趋势;既要考察历史的效益,又要注重未来的结果。反馈调节法是在评估中运用输出信息所产生的结果,经过分析再次作为输入信息,是对立德树人考评效果产生影响的一个过程。不难看出,过程分析中融入反馈调节,既增强了过程分析的实效性,又增强了反馈调节的目的性;既能及时、充分修正评估信息,又能科学、合理控制评估结果。

二、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的实践路径

立德树人集中反映了社会目标强烈的时代元素,延续传承高校师德师风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人的红色基因;集中反映了高校责任本职的使命昭示,标志暗含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向。大数据运用于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价=体系是对传统考评方式方法、基本逻辑和常规路径的新尝试、新要求和新趋向。分析、整合和运用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大数据,离不开大数据在考评体系中的现实状况和客观本真的特点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大数据的构建和运用,既赋予大数据信息的现实价值,又掌握立德树人的全新认识。

(一)建立考评指标要素数据库

大数据是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核心要素和承载主体,是时代诉求、时代特色和时代话语的代名词与暗含语,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聚集的亮点和引领的热点。大数据成为一个重要研究的主题,与各个学科、各个专业结合式研究、融合式发展成为一个主流和一种趋势,各种研究如遇春之雨露,生机盎然、蓬勃发展。大数据运用于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是推动高校立德树人考评向着数字化、精准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方法。

大数据融入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既解决立德树人考评体系中大数据的采集、挖掘、清洗的技术问题,又运用大数据知识和技术解决考评体系构建中的方法论问题。因此,建立一个实时传输、信息处理统一便捷的高校立德树人考评的数据平台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建立考评指标要素数据库则成为平台建设的核心,成为大数据立德树人的紧迫课题和重点难题。

高校立德树人考评指标的数据库是按照层次模型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指标数据的“大仓库”或者称之为指标体系的数据元素。指标数据库的主要作用和基本功能就是对多层次、覆盖广和立体化的立德树人考评体系提供数据支撑和智力帮助。基于“立德”与“树人”两个层次,构建“素质——行为——能力——效果”为导向和要求的考评体系,并以此建立考评标准、细化考评指标、构建考评体系是构建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的基本要求。如何定位指标要素,如何集成指标要素,如何清洗指标要素,都是需要解决的技术性和逻辑性、关系型的重点、难点问题。

基于大数据的特性和立德树人指标体系要求,运用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结合专家评议的有益因素,把几种考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要素进行科学加权赋值,使之成为一个结构合理、分类得当和计量科学的指标体系,并按指标体系的内容,综合田野调查法和网络问卷法所得到的数据,结合数据系统的智能型要求所分析的数据,形成一整套的指标要素数据单元,形成既有“骨架”(指标结构)、又有“血肉”(要素数据)的要素指标系统。但同时,指标体系数据库的构建需要考量考评的目的指标、数量指标、质性指标、相对考评指标和绝对考评指标等等,并以此创建指标数据库索引,以便搜索数据和查询数据,保证指标数据库数据的唯一性和权威性,大大增强数据检索速度、大大加强数据运用信度、大大提高数据利用效度,在轻松和便利中实现指标要素的高效运用和集成运用。

(二)运用智能信息处理方法

智能信息处理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智能化要求,将不完全、不可靠、不精确、不确定的复杂、多样和混乱的数据、知识与信息等,通过计算机系统处理、编辑和加工等关系运算、智能处理等方式,逐步形成为完全、可靠、精确和确定的数据、知识与信息等的过程、方法和操作。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是大数据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其运用于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中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和便利性的优势,是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高校立德树人的充分展现和重要途径。根据高校立德树人考评的目的要求、考评的数据特性、考评的对象数量等因素和依此延伸出的多层次指标、多样式方法和多维性模式,适当、恰当选择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将应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于高校立德树人考评能弥补传统数据采集和运用的局限,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挖掘、数据清洗和数据编辑等技术优势,推动立德树人考评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运用数据挖掘、数据清洗以及数据处理等相关技术,对立德树人考评的相关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从中找出规律,形成可供参考的相关“数据集”。具体来讲,比如,运用邻域粗糙集理论与相关算法和BP神经网理论与算法,建立高校立德树人考评的基本模型。把考评体系引入到大数据集的理论当中,充分发挥深层数据挖掘技术的优势,运用相关的运算和智能处理,科学、合理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避免人为干预的随意性。

大容量图片处理技术、网络甄别技术、信息同类化技术等大数据相关技术前沿知識和理论运用于立德树人考评体系之中,便于智能化处理、数据化分析各式各类数据,形成可用的、有效的数据集合,并运用于立德树人考评的各个环节和各个过程,形成科学的考评体系模型、考评体系框架和考评体系指标,为高校立德树人考评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为高校立德树人的发展方向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推动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建设朝着科学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高校立德树人考评的数学模型,并由此开发相关软件系统,并运用关联模式理论,从网络或师生信息中搜集考评相关信息。这既能增强考评精准性的“准度”,又能增强考评效果客观性的“信度”,还能增强考核快捷性的“速度”。运用基于BP神经网络理论,以及由此推演出新的考评方法和考评方式,克服和避免传统立德树人考评模式的单一性和孤立性的弊端和缺陷,增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强调指标之间的关联性,确保考评结果更为精准、更为客观、更符合实际。

可拓技术运用于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中,建立多级可拓高校立德树人的考评模型,构建高校立德树人考评的指标体系,对立德树人考评对象或者考评主体的综合素质、德才表现、基本素养等等做出一个数字化、智能化和客观化的综合评估。考评结果反映立德树人的对象与主体在不同维度上的综合表现、相对差距和努力方向。运用该技术把高校立德树人的状况分层次、有类别地划分为正质变、负质变、正量变及负量变等类型,并利用大数据技术计算、统计和规整,提高可信度与可靠度。这能为考评主体衡量考评状况、保证考评的质效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和智能保证,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有序开展提供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

(三)加强长效化大数据信息系统建设

加强数据信息系统建设,是构建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的关键。制定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和精准集成的信息分类标准,建设系统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基础数据系统成为必然。这主要包括综合管理系统平台、预测分析系统、监督管理系统、记实信息系统、教育培训系统以及功能研判系统等子系统(1平台5系统)。各个子系统相互叠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逻辑严密、融合贯通的大数据信息系统。具体如图1所示: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考评的数据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对该平台采集存储的大数据进行大数据的挖掘分析、清晰处理和智能操作,为各个子系统和各个业务平台的有序运行,提供基础数据、集成整合和分析能力。管理系统平台是一个综合集成平台,主要包括云计算平台、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交换系统、数据清洗系统、数据存储子系统、数据分析系统、数据挖掘等分系统,并提供登录安全、用户注册、私密保护、容错备份、资源分配和运行监控等功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统一性。同时,平台是集成的综合平台,需要开发计算机和手机APP两种类型,下发至所属部门、所属机构,直至每一位师生,关涉每一名教师的德才表现,涉及每一名学生的成才记录。通过平台的有效连接和整合,实现数据在各个部门间、各个师生间的次序流动,形成一个共建、共享、共用的与考评指标、考评内容、考评结果高度相关的大数据综合性、集成性和统一性的大平台。同时,该平台是开放的平台、便捷的平台和互动的平台,提供全面的信息查询、系统的数据分析,提供各类的建议讨论、各式的交流体验,并通过这些功能搜集其中的“隐性”数据,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考评指标纳入到考评系统之中。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考评的预测分析系统。考评主体主要包括各级各类人事管理部门及各级负责领导,是预测分析系统的核心内容,是预测分析系统的落实载体。立德树人考评预测分析系统是一种主要倚重考评结果的系统,主要是从宏观角度把握立德树人的现实状况、主要问题以及努力方向等,并对下一阶段立德树人的总体状况、重点领域和问题所在提出精准化、科学化的宏观预测分析的系统。立德树人考评预测分析系统旨在从总体上把握立德树人考评的基本状况,形成 “缺什么补什么”的基础反馈,形成 “未来需要什么就强什么的”的前瞻预测,按照“问题导向——科学反馈”的理路推进考评体系的科学化建设。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考评的监督管理系统。高校立德树人考评的监督管理是有效防止考评结果出现偏差的最后一道防线。建立大数据监管系统需要破除传统数据的思维边界,树立大数据的思维模式,既重视发挥“显性数据”的作用,又重视“隐性数据”的作用。既突出着眼教师的“德能勤绩”(四项)和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能)一级指标所生成的显性数据,又重点关注与教师的“四项”和学生“五能”等相关的系统所采集的隐性数据。不仅对显性数据出现的误差甚至错误进行监督反馈,而且对隐性数据的功能作用予以高度重视,纳入到监督管理体系之中。同时,对于数据的监管,需要各个监管部门、所有师生的共同参与、齐心协力所形成的齐抓共管的现代化治理的全新模式。这既有利于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又有利于数据的共建共享共用,是系统数据流动起来、更新起来、实现动态化的大数据监管目标。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记实信息系统。将考评对象在“何时、何地、何事”的详细数据进行记实登记,将考评对象“干了什么事”“干完什么事”“即将干什么事”等情况以数据的形式收集于系统之中,并且与之对应采取“群众路线”的原则,把广大师生第一时间反应与评价作为客观性的指标纳入到考评体系中来。同时,通过大数据为立德树人考评设计一个全面、系统、综合和可量化的考评指标体系,让立德树人考评有平台、有数据、有依据、有抓手和有尺度,有效防止和坚决杜绝“以领导评判”“传统评判”和“静态评判”的固有问题出现,做到评准、评精、评好,评出实效。

构建立德树人考评的教育培训系统。运用大数据精确分析、精准分析和智能分析技术,掌握考评对象的政治品质、道德素养、专业基础、学习培训、继续教育等情况,即对教师的“四项”与学生“五能”情况的综合研判,并及时做出预警,督促考评对象及时反应,在规定时间完成教育培训的相关任务。同时,教育培训系统需要及时、客观对考评对象的学习能力、素质特点、岗位要求以及发展潜力等内容做出综合分析,并形成结论。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功能研判系统。根据高校立德树人培养任务要求,科学界定和优化立德树人的功能与研判,建构层次管理、系统集中、集约高效的功能研判系统。这既能有效发挥“关键少数”的领导层评判效果,又能发挥“广大师生”大众的评判作用,进一步区别、划分领导层与大众层的功能作用,按功能作用的“度”进行加权赋值,形成优化完善、有效具体的立德树人考评的层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立德树人考评的综合分析研判系统。精准把控立德树人考评的“数据流”,探索“立德”考评与“树人”考评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功能研判系统。通过系统作用的发挥,形成一个有效的立德树人考评长效机制,解决“立何德”“树何人”“怎样立德”“如何树人”的根本性问题,为高校各个单位和部门立德树人提供必要的决策参考与依据。

三、结论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立德树人旨在树立“智慧校园”“数据理念”的全新认识,解决传统考评方式方法的弊端问题,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把大数据与高校立德树人考评体系有机融合起来,旨在让立德树人插上大数据这个技术的翅膀,旨在让大数据赋予立德树人这个“又红又专”的基因,充分发挥二者融合的优势,有利于评价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状况,有利于推进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有利于保证立德树人考核结果的准确合理,有利于牵引高校朝着立德树人的正确道路前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二)[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徐永利,广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大数据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