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

2022-05-30 10:48钟静盈
关键词:协同育人主体

摘  要:协同育人理念是基于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格局而提出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产学研协同育人和德智体美劳育协同育人。协同育人理念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之需,在以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始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和兼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方式上协同育人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具有契合性,但是目前仍存在协同育人主体认知尚不明确、协同育人主体权责不够清晰和协同育人评价指标难以界定的困境,依此针对性地提出评价主体要联动育人、评价过程要有效沟通、评价指标要相互渗透和评价制度要协调配合四个现实路径。

关键词:协同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三全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协同效应”由此作为评价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标准,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将协同育人理念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在协同育人理念下,各类协同教育蓬勃发展,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到劳动教育、美育、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再到产学研协同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渗透或参与其中,积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协同一词,本是物理学的概念,后延伸至企业管理领域,并为社会科学领域所运用。系统的协同理论产生于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创立的协同学,协同理论认为在一个开放系统中,通过系统内部结构自发有序的行为,从而实现与外界的物质与能量交换,而协同效应就是指开放系统内部各结构要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格局强调的是高校育人体系的整体建设,动用高校多方资源、多方主体、多元途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建设,发挥各个部分力量,形成整体效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简而言之就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所产生的客观结果的价值判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学生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全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下是否实现“全人”目标则是评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协同育人理念作为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具有现实意义。

一、协同育人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体现

协同育人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崭新的风向标,各高校积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格局,将思想政治教育各主体、各资源充分调动起来、联合起来发挥协作效应,主要体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产学研协同育人和德智体美劳育协同育人三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发挥核心作用的重要场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理论知识灌输和理想信念引导的主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一环。“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使命,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另一场域,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补充。高校学生不仅接受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同时也应接受着专业课课程中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准。倘若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形成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无法同步到专业课程时,就会导致学生出现观念冲突、意志动摇等现象,从而削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说服力和价值引领力,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产学研协同育人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17年开始组织有关企业与高校共同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高校人才培養改革与创新。学校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理论,形成专业知识储备的地方,但同时学校也因其以授课方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往往欠缺学生将知识储备转化为知识产出的平台,尤其是欠缺展现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机会。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恰恰是弥补此不足的有力举措,依托学生的科研知识储备,融入企业提供的现实社会环境与科研机构深厚的科研技术,三者在师资队伍、学生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实施与应用研究等环节实现深度合作,既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和社会技能提高需求,也为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创设良好环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德智体美劳五育协同育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但“高等教育更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结构的开放系统。”[2]高校不仅需要调动多个主体和多方资源,发挥“每一条绳子”的力量,还需协调和整合资源,发挥“捆绑绳子”的合力,这正是高校协同育人理念的理想目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布局中,学生党建工作、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美育等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或延伸部分,无论是从高校学生全面发展角度还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角度,高校应该始终用系统论观点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各类教育的整体发展,发挥整体协同效应。

二、协同育人理念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契合性

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正确政治方向、科学价值导向的基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推进高校人才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协同育人理念的纳入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完善,协同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具有很强的契合性。

(一)以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自由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人是“现实的人”,而不是“逻辑的人”,现实的人也必然指向实践,也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让学生成为“现实人”“实践人”,最终是统一于现实社会当中,这也就成为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价值取向。协同育人理念基于协同效应和“三全育人”格局提出,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脉相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协同效应就是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协作发挥作用,或产生新功能作用于整体,形成稳定有序的内部机制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实现育人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组成部分,推进各要素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协同育人理念下的教育目标也是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价值取向具有一致性。

(二)始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成实践成果的效果评价,理应始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展开。协同育人理念是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推进而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3]高校在协同育人理念指导下,应该充分挖掘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各教育教学主体阐释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因时而变、因势而变,让身边小事、日常事务都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活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

(三)兼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座谈会、辅导员谈话等类型的显性教育,也存在校园文化环境、社会实践活动、网络空间等类型的隐性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是依据各类教育特点而设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如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统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统一、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统一等,都是依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显性与隐性的特点而制定的。协同育人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教育具有顯性与隐性的特点,体现高校在坚持显性灌输的同时也发挥隐性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4]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相互依存的存在,二者缺一不可,尤其是在当下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网络空间日益复杂,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座谈会等显性灌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要积极建设校园文化育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隐性教育,发挥其“润物细无声”作用。

三、协同育人理念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存在的困境

协同育人理念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有其契合性和合理性,对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效果评价体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目前协同育人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也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因此必然存在一些困境待续解决。

(一)协同育人主体认知尚不明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成果的评估,理应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不断发展变化,但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中会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往往会滞后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果无法得到有效衡量,无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监督促进作用。协同育人理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对高校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各主体提出更高要求,但是目前无论是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还是教学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都比较欠缺协同育人理念,“大思政”格局难以形成。倘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协同育人意识不强烈,在其与学生的相处中就难以注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运用,难以系统地把握和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难以实现有效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就更加难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有其内在的特殊规律,但同时也需要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协同育人理念是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任务新使命和学生发展成才的新需求而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也必须纳入协同育人理念。

(二)协同育人主体权责不够清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方主体参与,既包括各主体自行进行育人的过程,也包括主体间互相合作与学习进行育人的过程,主体间倘若存在权责不清的情况,则会出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踢皮球”“走过场”现象,从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如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自身育人的职责只限于课堂教学,与学生课下交流甚少,甚至认为下课后学生与自己无关;辅导员忙于学生日常事务工作,对学生的学习与感情生活关心较少等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认知不明确、权责不清晰的体现。这种权责不清的协同育人不仅会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主体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出现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现象,还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布局,无法发挥协同育人的整体效应,难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协同育人效果评估进一步发展。明确主体间的权责和义务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份内事,高校不仅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规章制度中设置各主体目标达成的总指标和子指标,从而明确各主体责任与工作范围,还需建设主体协同机制和支持保障机制,才能将协同育人效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出来。

(三)协同育人评价指标难以界定

协同育人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发挥各要素的影响力,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组成部分都有其特殊性,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显性教育和灌输教育的主要场域,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可以借助作业、考试等书面形式进行考察;辅导员工作作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主体,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可以依据整体学生的综合测评中的学生干部表现、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情况或领导测评、同行互评、学生测评等方式对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做出评价。但是在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如何对课程思政、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心理建设等方面设置评价指标则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尤其是学生在隐性教育中的结果如何衡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过程中投入的时间、精力如何量化,投入、过程、预期结果与最终结果以及学生变化如何衡量等都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此外,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特殊的评价指标外,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的评价要素占比也是需要科学思考和合理设置,如何划分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占比、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重要性也是十分重要,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每一要素、每一环节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布局产生影响,而这正是协同育人理念提出重要因素之一。

四、协同育人理念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现实路径

将协同育人理念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为了解决协同育人理念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目前存在的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可以在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制度三个方面探讨有效路径。

(一)评价主体联动育人是前提

协同育人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主体的体现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协同育人意识的自觉,还是协同育人职责的实践,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意识到并实践协同育人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才能针对协同育人理念成效进行评估。

一方面,定期开展培训,增强协同育人意识的唤起与觉醒。高校可以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政机关领导担任组长,负责组织、监督各种主题座谈会、学术研讨会、培训班的开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师、党团干部、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联动起来,定期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既包括学术研讨,也包括日常工作会议,研讨并学习协同育人理念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工作实践成果,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协同育人意识。

另一方面,健全保障制度,激励协同育人实践成果的转化。高校可以面向思想政治教育各主体设立协同育人理念的社会科学专项课题和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持,激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协同育人理念研究与实践的积极性。此外,可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资金拨款、相关企业合作资金和社会捐赠对协同育人项目的支持,将“社会大课堂”引入高校协同育人工作中,激励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协同育人职责的实践。

(二)评价主体有效沟通是基础

高校协同育人理念的实现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合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发挥主体协作的整体效应,实现1+1>2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5]概念的提出正是基于高校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之间缺乏教育资源整合、协作育人机制而提出的,高校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多层级的协同育人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各主体组织起来相互配合和协调,通过开展经验交流会、精神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各主体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教学、管理、服务三个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场域的贯通与合作。基于此,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方式渗透其中,尤其是同行互评的评价方式,能在各主体树立评估意识。一方面,通过同行的比较与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时刻对当下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模糊评价,从而衡量此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否能取得成效;另一方面,还能对其他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评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促进作用,相应地对自身也有自我促进作用。

(三)评价指标相互渗透是关键

评价指标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集中体现,如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就体现在如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上,因此高校应秉持科学系统、动态平衡的评价理念对评价指标机制进行构建。在协同育人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多主体、多资源、多方式的整合和运用,相应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方式也必定是需要多方式相互渗透的,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做出合理有效的评估。

一方面,在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心理建设等管理服务育人工作上,可以设立学生对管理服务育人情况的满意度指标,结合及时反馈的过程评价和跟踪调查受访对象的总结反馈的结果评价两个满意度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上,将对学生进行知识掌握程度摸查作为量性指标,将学生自评课堂表现、行为养成作为质性指标,结合量性指标和质性指标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辅导员工作上,可以在工作要素评价中设立子指标以评估辅导员各项工作的完成度,在整体评价中设立总指标评估辅导员整体工作的完成度,并通過辅导员自评、同行互评、学生评价三种方式的结合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另一方面,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评价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工作完成度自评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工作完成情况记录与学生及时反馈相结合的方式衡量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中的投入情况,并将之作为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实现转化的重要指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要素指标设置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中占比大,课程思政“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心理育人等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中也应有所体现,这是协同育人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完善的重要要求。

(四)评价制度协调配合是根本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涉及教学、管理、服务等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各板块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制度安排,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整体也有其符合自身规律发展的评价制度。一方面,在协同育人理念要求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各板块的联动与配合,实质上就是各个板块评价制度的联动与配合,因此,各个板块评价制度要依据协同育人理念和实践的发展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实现协同育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制度本身的各要素也需要协调,从评价主体、评价原则、评价过程、评价指标到评价方式这一整套的评价制度内部需要各个要素进行联动与配合,如评价主体的变化势必带来评价过程、评价指标、评价方式的调整;评价原则的时代性内容增补也会带来评价指标与评价指标的变化,因此,协同育人理念的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制度内部也需要随着协同育人理念的发展而调整。在协同育人理念下,不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各板块评价制度的协调配合,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制度内部要素的协调配合。

协同育人理念的提出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任务和历史使命,协同育人理念本身所蕴含的协同、整体、系统理念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高处、往深处发展的积极因素,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将更加有利于加快我国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格局构建进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王燕华.穿越问题与方法的复杂丛林——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的新境界[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05):41-42+3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2016-12-04)[2022-03-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2-03-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5]张青,张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3):27-30.

作者简介:钟静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主体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协同进化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