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红色家书是最鲜活的红色资源,具有历史性、文学性、政治性、先进性等多样性特征。互联网时代,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日显迫切,但高校主流文化的网络影响力仍受到网络多元价值的冲击。基于此,把红色家书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红色文化育人与网络育人相统一。针对当前红色家书在高校的传播现状,提出利用网络活用红色家书、深挖红色家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构建红色家书传播矩阵等策略,促进红色家书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关键词:红色家书;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021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重点指出要强化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研究确定一批重要标识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彰显时代特色,使之成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1]。红色家书是共产党人及怀揣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进步人士在从事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事业中写给家人的私信,同时也是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映射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进程,承载着特殊时期厚重的红色历史故事,蕴含着党和国家中大批革命先辈们的爱国主义、敢于牺牲、独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内涵[2]。红色家书蕴含党和国家最鲜明的先进文化,因此运用好红色家书,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不可避免地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特殊载体。尤其对于“00”后新生代大学生来说,网络是伴随着他们成长及思想成熟的重要场域。教育界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热度只增不减。近年来随着多媒体传播理念的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去中心化”教育模式问题研究逐渐成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被逐步认可。但同时多元化的传播特点也导致了大学生网民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海量的信息冲击,不良思潮和敌对价值观更容易成为网络监管的漏网之鱼而左右大学生塑造正确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亟需构建主流文化教育传播体系来固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红色家书所承载的“人”“物”“事”“魂”是红色文化立体化的表现形式。因此,把红色家书的传播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进一步探析红色家书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运用融媒体理念构建校园网络主流文化,来引导大学生赓续红色基因,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担当奉献的价值理念。
一、红色家书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最大变量”。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主力军,大学校园是网络普及率极高的区域,网络已经成为学生成长发展、高校人才培养及育人工作的新环境[3]。红色家书既是宝贵的革命历史文物,也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新时代背景下,红色家书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借助网络渠道能够更好地发掘红色家书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价值。红色家书是不可再生和不可多得的重要红色文化资源,是革命先辈利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思想,在积极探索中国革命的发展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路径等进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一系列珍贵文献资料。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历史性的红色家书得以数字化采集、再现和传播,这为高校利用红色家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利契机。一方面,多元的网络宣传渠道利于打造云端书信资源空间,通过信息的互联可以同时呈现红色家书中的人物、事件、历史背景等,使红色家书的内容得以真实鲜活地再现,更有利于开展红色家书主题理论研究和挖掘红色家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利用网络新技术丰富了红色家书载体的艺术形式。红色家书是革命先辈写给家人的书信,既有精神文明价值又有艺术鉴赏价值,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通过网络图文、音视频等技术渠道呈现“听、说、读、写、译”红色家书的文化成果,对大学生了解红色历史、领悟红色精神具有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总之,借助网络新技术的优势,深入挖掘红色家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增强了红色家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第二,基于红色家书能够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衍生出的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此具有网络性特点和复杂的人际交互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影响因素有多方面构成,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接受程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等因素[4]。把红色家书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能够营造主流正向的网络教育环境,适应大学生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丰富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从而促进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首先,红色家书的数字化传播符合当下融媒体的传播规律,能够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进行数字化转化,在多个媒体平台传播展示,营造了主题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其次,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时代发展而成长的一代网络原住民,民主意识强,对于灌输式的信息敢于提出反驳和质疑,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程度往往不理想。而红色家书是革命先辈最真实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涵盖爱国、理想、亲情、友情、爱情等贴近生活的真实内容,极具感染力,在传播教育过程中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从而提升教育客体的接受性。再者,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好坏还体现在是否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红色家书作为思想政治内容,核心是红色家书精神的传承。组织大学生共同参与红色家书的传播,引导大学生深入到红色家书背景中的人物后代、故居遗址等现实环境,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鲜活展现红色家书的书写情景、历史背景和丰富情感,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让大学生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家书的故事讲好,促使大学生做到知行合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二、红色家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红色家书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课题组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校内外开展了系列调研工作,具体包括发放调查问卷、查阅文献资料以及组织开展“红色家书”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实地调研广东省内红色家书有关的革命遗址等工作。通过分析问卷结果和学生参与教育活动后的反馈,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红色家书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是认可的,但是在教育效果和宣传方式上学生普遍认为一般。
课题组针对红色家书在校园内的宣传教育情况进行了校内问卷调查,回收问卷816份,其中有效问卷605份。问卷显示,参与调研的大学生中年龄分布均在18-24岁,其中80%为共青团员,10%为群众,10%为中共党员;担任年级学生干部的有26%,院级学生干部的有20%,校级学生干部的有10%,未担任学生干部的有44%。样本构成情况合理。经分析,红色家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红色家书作为教育素材的运用方式比较传统单一,对红色家书挖掘程度不够以及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度有限。
(一)红色家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
红色家书是最真实的党史,同时也是开展大学生爱党爱国教育的重要素材。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红色家书了解渠道主要在党(团)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党史资料、宣传栏上,分别占比78.98%和77.27%(如图1)。在大学生对红色家书精神内涵的了解程度上,63.96%的学生表示了解程度一般(如图2)。分析认为,高校在利用红色家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上比较传统单一,主要是以红色家书作为课堂教学的相关素材,关联特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但对红色家书精神内涵的解读比较浅显,未形成系统。另外,课堂上所运用的与红色家书相关的资源比较陈旧,多以图片、纪录片播放为主。师生参与了解的机会不多、体验感不强,红色家书的精神内涵难以入脑入心。
(二)高校对红色家书教育资源的挖掘不够
把红色家书融入校园文化也是激发大学生认同红色文化的重要一环,因此高校应开展相关红色家书宣传教育活动来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在这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95.45%的大学生认为对红色家书的宣传“有利于弘扬家国情怀,增强青年一代爱国热情”(如图3),说明大学生能够认同红色家书的教育价值和意义。但在宣传效果上,63.45%的学生认为对红色家书不感兴趣,48.73%的对象认为红色家书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大(如图4)。结合实际分析,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高校对红色家书教育资源的挖掘不够充分。目前对红色家书的宣传教育仅停留在解读历史人物、历史背景等知识普及的基础层面,相对比较枯燥,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且目前高校较少设立红色家书教育研究基地,在宣传过程中对红色家书的特性特点把握不够,对红色家书时代价值的内容梳理不深,未能将红色家书的教育宣传与学生实际问题相联系。
(三)红色家书的网络宣传教育平台需完善
为进一步考虑学生对红色家书的接受性,从学习主体出发深入了解大学生感兴趣的红色家书宣传学习方式。在“您认为哪些举措能够吸引校园内更多人来学习了解红色家书”问题上,76.14%的学生提出需加强短视频等网络社交平台的宣传力度,77.16%的学生希望参观红色旧址或博物馆。且主观题“您对加强红色家书在校园内的宣传学习有什么好的建议”中,大部分学生谈到“贴近生活”“融合多媒体手段”“运用自媒体进行创意创作”等。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更注重学习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在宣传学习的方式上,学生倾向线上线下相结合,既要求有实地学习参观的机会,同时青睐运用短视频等网络社交媒体进行宣传学习。当代大学生多为“00”后,是在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群体,具有思想独立、综合素质强、表现欲望强烈等特点。因此网络平台更能满足当代学生日常学习行为习惯。高校应响应时代的发展,善用短视频等网络创新媒介来加强革命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提升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还要不断完善网络平台的构建,从内容、制度等方面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和针对性。
三、红色家书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针对高校红色家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对红色家书教育资源的挖掘不够、红色家书的网络宣传教育平台不够完善等问题,高校要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把红色家书的育人价值有机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一)依托网络平台让红色家书活起来
红色家书是一种红色文化,文化的传播是一种信息传播。新时代下,文化传播的载体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网络使得信息传播覆盖面广,新颖的网络传播方式为丰富红色家书教育方式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应把握文化传播的时效性,如在父親节、母亲节期间引用车耀先、赵一曼等写给子女的红色家书,制作相关推文解读家书中他们为人子、为人父、为人母的爱家之情,增强革命榜样人性化形象,同时讲透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情怀。在重要节点拉近红色家书与学生的现实距离,合乎时宜地上好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次,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红色家书传播,网络传播具有便捷性、交互性、广泛性、直观化、个性化等特点,能够为受众提供更加鲜活的体验和感受。如通过建设红色家书数字资源库,对红色家书中蕴含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红色精神等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真实再现;大学生借助VR设备“云游”红色家书作者故居,沉浸到历史场景中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再者,通过开展红色家书网络主题活动,引导大学生走进红色人物家乡,用心开展实践,精心创作短视频、微电影,凝聚更加广泛的爱国之情。如近年来,广东省教育厅开展以“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
(二)加强红色家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红色家书是革命先辈在国家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背景下写给至亲好友的书信,其所传递的信息、表达的情感都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各个特殊时期历史诉求,具有历史价值;红色家书的语言特点质朴但往往情感丰富,话语体系有时代特征,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5];红色家书的内容根据对象、时间背景不同表达的情感不同,主要表现在立志报国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精神文明价值[6]。加强挖掘红色家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既要对其各方面价值有机输出又要注重红色家书的多个价值相统一,以增强红色家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力和感染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价值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者通过深入挖掘红色家书的人物生平、时代背景、精神内涵价值,系统地梳理后编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材内容里,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形成具有科学性、权威性的学习资料。同时高校内多个学科学者,如语言学、文学学者等,通过挖掘红色家书特殊语料和文学艺术等特性价值,将部分元素融入专业课堂,打造课程思政精品项目。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价值上,高校辅导员通过以红色家书为主题内容嵌入到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或者将其结合寒暑假期进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走进红色家书的相关革命旧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发挥朋辈影响力,成立高校红色家书传播实践团队,组建红色家书网络宣讲团,在校园红色家书活动中发声,对所倡导的文化进行正确的解读,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
(三)加快构建红色家书传播矩阵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重视整合校内的多媒体优势互补,实现育人载体的资源融通,从而构建一个全员、全方位、多元化、多渠道的红色家书校内传播矩阵。近年来,融媒体理念进高校的呼声愈发频繁,不少高校也成立了融媒体中心,但总体来看实现校内全面推进还不成体系,在思想政治宣传教育方面的实际应用成效不高[7]。因此,解决红色家书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要解决红色家书在高校融媒体平台有效传播的问题。要在高校形成系统的融媒体教育理念,既要分层分级,提高先进的教育意识,又要有实际的载体,把理念落实落地。一是需要增强高校融媒体教育理念前瞻意识。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融媒体矩阵式网络育人体系,建立系统化网络教育机制,完善校内思想政治工作网站,打造集信息发布、工作交流和数据分析一体化平台,加强系统共建和信息共享,打造“信息厨房”工作矩阵,推进新媒体中心建设和新媒体联盟建设,整合校内多级资源打造融媒体育人平台。二是需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融媒体教育模式的自觉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清晰地认识到融媒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可以使用的新的媒体工具。创新工作理念能够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力,拓宽大学生可接受层面,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融媒体背景下,更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指导者”、教育信息的“分拣师”。比如,在课堂上播放视频资料,介绍红色家书的作者人生历程,使得家书作者形象更加深刻;通过播放红色家书朗诵音频,感受家书内容的真挚情感;通过组织学生临摹红色家书并上传图片到网上进行成果共享,以增强教育活动的体验感和亲和力。总之,在融媒体时代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运用网络技术等将教育信息合理灵活输送到学生的脑中、心中。
四、小结
综上所述,红色家书因具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属性,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够起到以点及面的效果。这不但丰富了教育内容,同时创新了教育形式,对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融媒体时代,将红色家书融入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利用网络渠道的优势让红色家书活起来,发挥红色家书育人价值;再者注重红色家书多个价值的融合统一,深挖红色家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功能;最后构建红色家书传播矩阵,打造红色育人空间。
參考文献:
[1]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EB/OL].[2021-09-30](2022-02-20).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237613134931265410.
[2]王葎.照耀百年的理想和信仰之光源自何处——从红色家书中汲取信仰力量[J].人民论坛, 2021(14):74-77.
[3]冯刚.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3):4-8.
[4]胡恒钊.人文关怀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研究[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56-62.
[5][6]张珊珊.红色家书内涵与育人价值探析[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03):15-18.
[7]丛亮.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19(11):82-85.
作者简介:韩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辅导员。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数字化传播研究”(课题编号:2020GXSZ093);2021年度广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融媒体时代红色家书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课题编号:GDWL21YB06)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