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现状分析及和谐课堂的开展

2022-05-30 02:27董羽坤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和谐课堂师生关系教师

董羽坤

内容摘要:开展和谐课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经。和谐课堂的开展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努力,還需要家长和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开展和谐课堂受学校、教师、学生、亲师关系、师生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以上因素探讨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以及进一步促进和谐课堂的开展。

关键词:和谐课堂 师生关系 亲师关系 教师 学生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教育的发展与师生的发展密不可分。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重要保障,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提升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1]。

我国人口众多,为了让所有人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对学生统一授课。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可以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教学的正常开展和教学的质量。同时,采用班级授课制也有其不足之处。一个班的人数大多在30-50人之间,这就意味着在授课时一位教师要同时负责30-50位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很难同时兼顾所有学生,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因材施教”等方面有所欠缺,而学校和家长又对教师予以厚望,教师的压力较大。教育不仅要依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家庭和社会各阶层共同努力和帮助。根据哈马斯交往理论,人情冷漠(工具理性评价逻辑)、关系危机(师生主体间性缺位)、交往阻滞(共同语言情景式微)和冲突决裂(言语沟通效度失真)等一系列因素加剧了师生间甚至是亲师之间的矛盾[2]。

一.师生关系详述

为了进一步探讨师生关系以及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笔者认为首先应从与教育有关内容出发,对教育的发展简要分析并对师生发展进行溯源以及深度剖析。

1.教育的发展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凡是能促进人类发展,增长人类知识和技能的活动都是“教育”,这是广义的教育。随着教育的逐步发展,教育场所固定、学生固定、教师固定、教育内容系统化,狭义的教育也有了新的内涵。狭义的教育是指有组织的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国家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或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我国的教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近代和现代等几个时期的发展。原始社会时期和奴隶制社会时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一般是以家庭教育为主,教育内容也以日常生活技能为主。到了封建社会时期,教育发展速度极快,教育也受到了国家统治者的重视,不仅形成了系统的教育体系,还出现了专职的教师,授课方式为一对一教学或是“大都授”。到了清末时期,班级授课制正式成为我国的教学方式。班级授课制是指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学习能力等特征编排成班,使每个班都有固定的学生、教师、场所和课程,教师根据学校规定的时间和顺序向学生授课。从近代开始,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教育的控制和管理,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了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国家开始大力提倡义务教育制度,用免费教育的形式普及初等教育。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班级授课制一直沿用至今。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班级授课制也一样,有其优势和劣势。班级授课制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学生缺少实践操作的能力,课程内容和进度也由教师决定,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教师的发展及地位

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育学上的主体问题是从哲学认识论上来讲的,人作为哲学认识论上的主体是指从事认识和实践的人。在教育中,教师是认识教育活动和从事教育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与认识和实践的客体——教育内容与课程相对应、相关联从而获得其规定性的[3]。教师的发展同样与教育的发展亦步亦趋。封建社会时期,教育系统化发展,教师发展成为一种正式的职业。封建社会时期大多是“官师合一”,即是教师也是官员,这样的教师往往地位比较高,所教学生的身份也比较尊贵,教学方式多采用一对一教学模式。孔子就是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孔子坚持“有教无类”,所有人不分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他还主张“播学于平民,播学于四夷。”通过提高国民的素质使国家变得强盛。虽然孔子的“平等论”是有条件的,但在当时也是非常进步的思想,“有教无类”思想是其“爱人”情怀的体现[4]。

教育发展到现代,普及性增强,公共性日益突出,生产性日益明显,教育制度也日益完善。建国初期我国就进行了大规模的扫盲活动,并且实行了义务教育制度,力图通过全民教育的形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国家发展。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班级授课制仍是教育的最佳方式。根据国家发布的关于《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等文件的规定:农村完全小学最大规模是24班,1080人;城市完全小学最大规模是30班,1350人;农村初级中学最大规模是24班,1200人。每个班级人数在45-50人之间,每班配备一名班主任及数名任课教师。现今,教育已成为促进国家发展,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重要推动力,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以及教师,教育部也发布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子女可以成才,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和家长心中对教师也十分尊敬,教师地位极高。

3.学生论

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一般是指正在学校或其他地方接受教育的人。自人类社会出现“教育”以来,学生就存在,甚至比教师的发展更早。在教育开始系统化的封建社会,学生多为贵族或世家弟子,与教师采用一对一的形式上课。学生可以和教师尽情交流,教师可以即时纠正和教育学生,从而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到了现代,教育更加平民化、大众化,再加上义务教育制度的实行,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到教育。现在,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幼儿园生,小学生,中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专生),高等院校学生(大学生:专科生/高职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的人群,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

我国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班级授课制,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决定课程内容和进度。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会缺乏个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重视群体忽视个性;在教育过程中,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教师轻学生,重传授轻探索,重管教轻自学,重统一轻多样[5]。这样就阻碍了教学改革的开展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如何发展和谐课堂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6]。和谐发展的核心就是和谐的发展人格,学生只有在民主的氛围和平等的对话中才能充分地张扬个性,培育探索未知的信念、动机、情感、态度和需要等。因此,教学活动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文化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教育不仅要依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发展和谐课堂教师应怎么做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因此发展和谐课堂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学生,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成人,同时还要关心、爱护学生,时刻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所谓要成才先成人,学会知识前要先学会做人,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堂堂正正做人,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同时也要树立自身的人格魅力,做一位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也可以使学生把对教师的喜爱转化成为对学科的喜爱。其次,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从知识层面来说,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教师可以通过职前教育、在职培训和科研研究等方式不断加强和增长自己的知识,成为一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且知识渊博的教师。

学校教师分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任课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相比较而言,班主任的责任更重大。班主任是学校里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部分班主任身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二职,这就意味着,他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利益化、商业化趋势所影响,班主任在对学生的管理和家长的交流之间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亲师之间产生了矛盾。根据一线班主任的真实经历,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班主任对管理工作(文化、生活、思想等方面)认识不全面,二是班主任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7]。为了发展和谐课堂,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班主任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协调能力,从宏观上给自己的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其次班主任可以利用网络社交平台与家长建立联系,即时与家长沟通交流有关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心理状况等,可以请家长帮忙监督学生的学习,但是教师的职责不可推卸给家长;最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关心爱护学生。师生之间应平等相处,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教师也要注重心育,做学生的心理医生[8]。班主任也应防微杜渐,做师生隐患的发现者;冷静理智,做师生矛盾的灭火器;真情沟通,做师生关系的粘合剂[9]。

2.发展和谐课堂学生应怎么做

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具有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提高素养品德。作为一名中国的学生,要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在家里要尊重长辈,在校尊敬师长,以礼待人;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劳动,做一个勤劳的人。在学习方面,学生首先要做到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与教师互动,下课后按时完成作业,热爱科学,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會实践活动。在生活方面,遇到问题要及时与教师、家长沟通,热爱班级,与同学互帮互助,与教师和同学的矛盾也要寻求合理的解决方式;与教师做朋友;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

自2014年12月开始,教育部全面开启了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方针,更进一步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是学生的主题教育,以往在课堂上教师是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10]。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现在的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创造、感受、欣赏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3.发展和谐课堂家长和社会应怎么做

教育不仅要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亲师关系一直都是以和谐为主题。近年来,由于一些教师的不作为和家长的一时冲动,使得亲师关系紧张,矛盾激增。一些教师为了缓解自身的压力,将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强加在家长身上,而有一些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从而对学校产生意见,这就成为了近年来亲师矛盾爆发的根本原因。亲师矛盾是指家长与教师在直接或间接的互动交往过程中,由于其中的一方或双方的原因,而导致沟通信任危机、情感关系疏离,或是不满意对方的专业水平和教育配合度,继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11]。矛盾的原因主要包括沟通信任问题、情感关系问题、教育配合问题、观念行为问题和专业水平问题等。作为家长,首先应对子女负责,不仅要关心子女的生活,还要关心子女的情感问题和学习问题等,时刻关心他们,让他们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其次,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与教师一起努力督促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与教师发生冲突时,不冲动,不逃避,采用正确且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亦或是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力。最后,家长应为孩子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榜样,在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人士也在为教育做出努力和贡献,他们都在促进和谐课堂发展、受教育权利公平问题、提高教学环境和质量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政府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教育的发展,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植等手段可以快速促进教育发展。建国初期开展的全国性扫盲运动,各界人士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建学校、印发教材,使中国的文盲数量在短期内大幅度下降;之后我国又实行了义务教育制度,到现在,义务教育的年限已延长至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已高达98%,处于世界中上等水平。所以政府首先应起带头作用,大力支持开展和谐课堂,鼓励专家学者对和谐课堂做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其次,政府可以推出一系列法律法规推动和谐课堂的建设,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努力创建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之路。

注 释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重要保障,加强师生交流是提升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参见:高铭暄.为学者严为师者亲[J].人民日报,2020.8.18,(09).

[2]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顺应了现代西方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哲学思潮走向融合的潮流,对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社会学理学等等进行了一次大综合、大创新。因此,对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渊源的考察,实质上是对现代西方哲学关于交理。详见:杨雪,杨进.《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再审视》.

[3]参见:李赐平.教育主体:教育的权力与教育的能力课件.

[4]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其“爱人”情怀的体现,反映着民主平等的思想萌芽。可以说孔子是最早践行教育公平的先驱,对当今社会建设公平、公正、平等的教育体系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见:汤桐桐.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0).

[5]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重视群体忽视个性;在教育过程中,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教师轻学生,重传授轻探索,重管教轻自觉,重统一轻多样;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忽视了教师在现代教育与教学理念中的主体作用。参见:宋佳佩妮.把课堂还给学生——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J].校园英语,2012,(07).

[6]参见:吴汝萍,张华伟.新课程下的和谐课堂需要什么[J].青年教師,2007,(05).

[7]一线教师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1)班主任对管理工作认识不全面(文化、生活、思想),(2)班主任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参见刘丽.浅谈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班主任管理策略.

[8]师生平等相处,做学生的朋友(1.蹲下去,与孩子在同一高度看世界。2.走进去,体察孩子内心世界)2.教师注重心育,做学生的心理医生。参见曹敏,朱文娟.架构师生关系和谐的新支点[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2).86.

[9]参见:刘红文.合理协调师生关系 妥善解决师生矛盾[J].吉林教育,2017,(08).67.

[10]参见:南京市板桥中学.罗云芳.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论新课改环境下的音乐自主学习[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7).

[11]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家园合作或者家园矛盾方面,对亲师矛盾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亲师矛盾的特点及成因进行深入探讨。参见:沈阳师范大学.吕冰霞.家园关系中亲师矛盾的特点及成因研究.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和谐课堂师生关系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新课改下中职校和谐教学课堂的构建
如何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圆我教师梦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