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理论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2-05-30 10:48:04邹晨邹斌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邹晨 邹斌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主流,国内外学者在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教育研究日趋丰富。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锻炼其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深度学习理论是近年来热门的学习理论,其应用包括多种深度学习要素,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包含问题设计、创设情境、单元主题设计、数学活动探究等具体方法。本文针对深度学习理论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具体措施展开讨论。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教育部在2016年提出了“发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框架要求,“核心素养”正式进入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数学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全面应用深度学习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借助深度学习场景,孕育数学核心素养

(一)创设多样化情境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下,当前阶段的教育必须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地位,并且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思考问题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习资源进行全面整合,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学习与生活、场景实现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将知识点与实际应用进行充分融合,在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中独立思考,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情境创设是提升他们课堂积极性的有效方式,教师在知识点教学之前,可以根据知识点内容创设对应的教学场景,场景要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从而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圆》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进行课前探索,让学生联系生活中圆形的物体,比如碗、足球、钟表、光盘等,然后先让学生进入讨论的氛围中,引起学生在上课之前的积极性与兴趣,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身边的圆进行观察,并用圆规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再询问学生画大小不同的圆需要改变的是什么,然后引入半径的概念,从而进入课程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游戏情境、故事情境等方式,最大化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建立表象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每一堂课的知识点进行材料的准备,尽可能实现问题对象的动态化调整,问题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达到“师生共备”的教学效果。在深度学习的教学要求下,需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充分围绕主题针对性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调整,通过建立表象的方式,让数学知识具有更加显著的功能性特点,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效率。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分数除法》这一节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行程问题”作为课程引入,然后对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逻辑进行探究教学,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与逻辑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图示、符号表征等工具,引导学生采用分数的形式将行程问题进行简化处理,最终得出更加简便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建立表象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本质上是数形结合的另一种体现,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大大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立足深度学习实践,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一)加强实践操作

数学是一门以理论为核心、实践为辅助的学科,但是实践是理论的验证与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在深度学习理论下,广泛开展实践教学必不可少,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当中。在逻辑思维能力探索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操作,并在实践过程中自己探索出对应的知识点,从而达到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前一天的课堂上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自己回家用纸板制作圆柱和圆锥的模型,制作三个不同大小的模型。在第二天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的流程操作进行说明,并让学生基于之前学习圆的知识,推断出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与什么因素相关,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在结束探究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纸板和胶水制作圆柱与圆锥模型,并深入引导学生思考圆柱和圆锥的异同点以及两者具有的基本概念。通过这种实践操作的方式,能够大大加强学生的感知能力,构建愉悦的课堂氛围,锻炼学生探究、思考、灵活运用的综合素养。

(二)鼓励学生质疑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激励、唤醒、鼓舞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而养成学生对学科逻辑思维的敏感度,达到自身综合学习能力提升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问题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起学生求知欲的共鸣,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现自身的创造力。根据深度学习理论的要素指出,探究问题是培养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注重学生个性的表达,让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对问题能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不能因害怕与学生产生冲突,或者害怕学生的错误思维打乱自己上课的节奏而限制学生的质疑提问。相反,教师需要在知识推导、引导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空间,为学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多问“有没有学生有不同的见解?”这一类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让學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进入深度学习中。

(三)加强问题引领,拓宽教学思维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明确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地位,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自主思维的发展方向。采用问题引领的方式,是激发学生深度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手段,通过问题引领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其良好的数学思维品格。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这一堂课涉及的高难度知识点不多,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热情较高,学习效率相对而言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问题引导上,以培养学生数理统计综合能力为核心原则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选择与当前新闻时事热点比较密切的统计数据,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回忆曾经学习过的统计方法,并且将预先准备的数据进行统计图的绘制,了解各个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联系实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等。

在学生自主思考回忆过后,教师可以选择一组适合使用扇形统计图的数据让学生再次进行绘制,此时大部分学生会感觉有些困难,无法直观得到数据之间的变化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引入扇形统计图,原先采用折线、柱状统计图不够直观的内容变得豁然开朗,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加深课堂理解,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

三、结语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需要充分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培养学生探究、思考、发现、质疑的学习能力。深度学习理论指出,要以引导为主,以激励和情境创设等方式唤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学设计应该重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与自主学习上,采用有效的措施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凌芳.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152-153.

[2]先莉. 简议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及其实践操作[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31.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软件导刊(2016年9期)2016-11-07 22:20:49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软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 15:47:34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