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學指导方案》是基于《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制定的。要真正地用好指导方案需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标,教师要学会利用教学指导方案,找准贯彻落实课标的着力点,把握新课标要义,提炼目标确定的策略,以理实一体化引领教学实施。
【关键词】课标;核心素养;中职思想政治教学;指导方案;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52-0011-10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正式公布后,如何学标、用标、贯标,发挥思政课程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提高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所有思政教师关注的焦点。为此,《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学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以帮助教师理解课标、把握课标、落实课标。
一、调研:找准贯彻落实课标的着力点
研制组围绕对课标的理解、课程目标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模式方法的应用、教学评价的设计和组织保障条件的设置这6个方面研制了由38个选择题和两道开放式问答题构成的调研问卷。调研以江苏省职业学校在岗教师为对象,共有1142名教师参与了问卷调研,78名思想政治教师参加网络视频会议并接受在线访谈。经过调研,得出以下结论:教师学标、用标意识基本普及,但理解和落实存在困难;三维目标意识很强,但素养目标理解和研制缺少路径;认同“8个相统一”的教学要求,但践行缺乏支撑条件;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但对议题式教学存在诸多困惑;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融入思政教学,但教师间的差异较大;多样化评价已经实施,但贯彻学业质量评价缺乏实施能力。因此,《指导方案》力图聚焦并解决以上问题,让学标、用标、贯标落实到位。
二、学标:有的放矢把握新课标要义
学习课标是用标、贯标的第一步。《指导方案》的第一部分“课程标准要义”,是对课标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08年版)》(以下简称“德育大纲”)进行比对的基础上,将课标的5个主要特点进行了提炼。
(一)替代教学大纲,凸显学生主体
这是对课标总体性特点的概括。用课程标准来替代原来的教学大纲,不仅仅是体例和结构上的变化,更是理念和内容要求上的变化。从理念上来看,课标更为凸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内容来看,描述的是学生接受教学内容后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收获。从这个角度来看,课标更符合立德树人的要求,也对教学内容的梳理和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提炼学科核心素养,细化育人目标
这是回答思政课程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目标问题。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思政课程的目标,是此次课改最关键的一个特点。学科核心素养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核心,以必备品格为中间层,以关键能力为外显层,因此课标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的关键能力为落脚点,并通过行为习惯的形成内化价值观,从而落实素养目标。
(三)开展议题式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培育
议题式教学是针对德育课程教学大纲中存在的知情行相脱离现象提出的教学方法,是达成素养目标的主要方法,是课标在教学提示中提出的最主要的教学模式;其实施的关键要点为:情境、议题、学科任务、学科素养。议题式教学既是教学方法,更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贯彻落实“8个相统一”的教学要求,在回归实践的情境中提出有价值的议题,在完成议题的多样性学科任务中达成素养培育目标。
(四)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划分学业水平
课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针对教学实践中思政课程评价乱象,以5种学科核心素养为维度,确定了毕业层次的水平一和升学考试的水平二的学业质量水平描述,将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描述清晰,引领教师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五)调整课程内容及名称,优化课程结构
此次课标的内容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包括立足于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的基本认识,构建了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勇担新使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中国梦,规划了有利于走上身心健康成才路的“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构建了有助于正确分析处理人生问题的“哲学与人生”;构建了有利于学生做有道德、守礼仪、尊法学法用法护法合格公民的“职业道德与法治”。课标的最大特点是以积极的学生观为引领,让学生担使命、定规划、树三观,崇德守法、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此为逻辑主线,构建了课程的必修模块。
以上5个课标要点帮助教师跳出原有德育大纲的框架,从理念上帮助教师建构了课标的核心要点,为用标、贯标做了认知铺垫。
三、用标:有理有据定目标
立足于调研中教师集中反映的课标认知易践行难的问题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的研制问题,《指导方案》从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三维目标的升级、学业质量的把握、课时目标的研制等方面进行了阐释;通过理清课程目标逻辑、引领教师把握目标研制方法,解答了调研中教师存在困惑最多的4个问题。
(一)是不是每个必修模块或者每节课都要培育5种学科核心素养?
《指导方案》通过解读思政5种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来回答这个问题。以立德树人为中心,5种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目标上一致、要求上相互补充、内容上各有侧重的有机整体。因此,每个必修模块都承担着培育5种学科核心素养的任务,但是具体到某一课时,其教学目标可能聚焦在一种或几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内容,需要培育学生政治认同,同时也培育公共参与、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覆盖所有学科核心素养,但具体到“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课时的内容,其培育的学科核心素养则集中在政治认同、职业精神两种学科核心素养上。
(二)现在提学科核心素养目标,那么原来的三维目标是不是就淘汰了?
《指导方案》通过剖析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引领教师理解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是德育大纲中原三维目标的升级版;三维目标是素养目标的基础,素养目标是三维目标融合后在运用中达成的。因此,课标中描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时,除公共参与是以“运用”目标为主外,另外4种学科核心素养都是从“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3个维度来进行阐述的。可见,课标提出的素养目标是要求大家在明确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在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落实的。
(三)课标中的学业质量在实施中如何实现?
缺少评价的教学实施是不完整的,考什么就教什么,是在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指挥棒。依据课标中学业水平描述的要求进行考核,是课标的亮点之一。课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层次的学业水平质量描述,在目标上以评价为引领,将学生学习本节课后的学业质量表现作为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写入教学目标,体现评价先行、评价贯穿教学全程的理念。因此,《指导方案》提出了目标叙写这一目标表现形式要求。
(四)教学目标应该如何撰写?
针对很多教师说起课标头头是道、践行课标无从下手的困境,《指导方案》借助图表,帮助教师理清了拟定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操作流程:1.理解课标,以课标为依据。学习课标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要求和学业质量水平,找出与本课相关的内容,这是制定本课目标的依据。2.分析课标,理清三维目标。综合课标内容和教材内容,梳理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和运用目标;明确预设目标后,界定学生的关键行为表现。3.落实课标,结合学情叙写目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目标呈现是落实课标的关键,可以3种形式来呈现目标:写清三维目标后,结合学情导入情境,撰写素养目标;以5种学科核心素养为维度,在每种学科核心素养后面按照知、情、行、素养的方式撰写目标;以教材知识点为维度,写清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运用这个知识点要解决怎样的问题,在习得知识和掌握问题的过程中要生成怎样的情感态度观念,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这3种方式都能体现课标的要求,第一种方式和原有德育课程教学大纲一脉相承,教师比较容易操作;第二种方式建议用于单元目标,强化5种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培育的意识;第三种方式建议用于课时目标,帮助学生以目标为导向,以建构主义为基础引领有效教学。
四、贯标:以理实一体化引领教学实施
《指导方案》以思政必修模块为抓手,围绕4个必修模块从知识建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5个方面对如何贯彻教学目标进行了阐释。
(一)知识建构
此部分以必修模块为单位,以课程模块、课题、框题、目题为维度,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了整个必修模块的知识脉络图。以第一个必修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通过知识结构图的绘制,能清晰地看到整个模块的内容划分,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创、坚持、捍卫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踏上新征程、共圆中国梦”;能明确模块的逻辑结构,即中国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怎样的历史使命、应该如何做,从而帮助教师从总体上把握必修模块的课程内容。
(二)教学目标研制
此部分结合必修模块的内容,更为具体地演示了目标研制的关键步骤。《指导方案》对课标中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内容、学业质量水平要求三部分进行了梳理。
第一步,准确理解学科核心素养,明确素养目标培育要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为例,《指导方案》将与本模块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梳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要求一览表。通过此表可以发现,该模块是以培育“政治认同”为主要素养目标,因此本模块的学科内容几乎聚焦在“政治认同”这种素养上,但同时培育的其他4种学科核心素养涉及新授知识比较少,主要以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和运用目标为主。5种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思政4个必修模块的内容也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每个必修模块会以一种或两种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铺垫为主,其他学科核心素养则以践行为主。
第二步,全面把握内容要求,厘清三维目标的具体表现。《指导方案》将本模块的内容要求进行了汇总。这部分内容的梳理主要强调两点:一是根据内容要求,初步确定三维目标的内容。此次课标的内容要求是通过描述学生学习后要达成的目标来呈现的,因此通过梳理课标内容,应该能初步厘清教学的三维目标。之所以只是“初步”,是因为其中的运用目标需要和学情相结合才能确定。二是要引领教师学会正确地把握内容。学标、用标、贯标具体到思政课标上,要根据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动态地更新,尤其是历年党代会的文件以及国家主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要适时加入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中。比如第一单元原标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6学时),而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因此第一模块的内容就应该修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捍卫和发展”。
第三步,深入把握“學业质量”水平,结合学情分层确定目标。《指导方案》将不同模块对应的学业质量水平进行了梳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形成了两个层次的学业质量要求。对此,教师要把握两点:第一学业水平质量要求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是相呼应的,是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学业质量标准聚焦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没有涉及学生成就表现的所有方面和全部特征。因此,并不是每节课都会覆盖所有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也不是所有知识点都能在学业质量水平描述中找到对应点。关于第二学业水平质量的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合格毕业的水平,第二个层次是升入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水平。这样的梳理,就让教学目标的研制具有学业表现的“关键特征”,即能明确学生在怎样的情境下运用哪些学科知识、解决怎样的实践问题、生成怎样的素养。正是这一学业质量水平描述的导入,让原有的三维目标得到了升级,形成了情境化、综合化、实践化的特征,因而也让素养目标落到了实处。
第四步,依据课标,结合学情,以生为本叙写教学目标。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在教学目标上体现为在贯彻课标要求的基础上,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水平层次,确定具体的学科任务以及完成学科任务的“关键特征”。《指导方案》从3个维度进行了阐述:第一,教学目标是一个体系,分为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都应该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维度,依据课标中素养目标、学业质量和内容要求,结合学生的毕业去向进行确定。如果是以升学为导向,则定位于水平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果是以毕业为导向,则定位于水平一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二,课时目标应结合学情进行目标叙写,建议以“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结果”的格式来进行表述。课时目标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以目标叙写的方式来呈现,可以让行为主体即学生清晰地知道在学习学科内容时知识上的掌握程度(应该是“了解”“理解”还是“运用”)和素养培育的外在显现(在学习过程中应培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的关键能力,价值观和关键能力的中间连接层”必备品格”)。第三,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课标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关系。课标内容和教材内容都是相对静止的,而教学内容则是鲜活、与时俱进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充分结合时政与学情。二是学生实际情况与学业水平层次的关系。课标两个层次的学业质量要求分别对应毕业和升学,但毕业班有学习能力强的,升学班也有学习能力弱的,有效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让所有学生都有学习动力,都能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达成目标。因此,建议采用层次化教育目标,结合具体学情,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果子”。
(三)教学重点分析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聚焦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难点主要是依据学情来确定的,《指导方案》从两个方面梳理了确立重点的依据。
一是基于课标内容要求。课标内容要求从知识、情感态度观念和运用3个维度进行描述。在确定重点时,“了解”层面的知识一般不作为重点,“理解、领会、运用”是教学重点;在3个维度的表述中,教学重点一般要落脚到运用和情感态度观念上。
二是基于教学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1节课一般有1个教学重点。这时教师要根据以下几个原则来确定教学重点:学科核心素养优先,即“了解”层面的知识点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紧密相关的;学生发展需求优先,即“了解”层面的知识点与解决学生思想实际问题紧密相关;新授知识的运用能力优先,即在整节课的知识点都是重点时,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高中学段才接触的新知的运用上,以此让教师明白每节课应该确立的教学重点,防止目标偏差。
(四)教学方法运用
《指导方案》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就课标提出的议题式教学、理论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基于信息化教学的混合式课堂进行了阐述。
1.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议题式教学
此次课改力推议题式教学模式。《指导方案》根据教师在理解和实践中存在的偏差,从议题内涵的界定、议题的确立、议题的实施三方面进行了说明,集中回答了3个问题。
(1)议题是不是问题?
议题是由存在争议或不确定性的问题所组成的不明确的复合体。因此,议题和问题存在交叉,“存在争议或不确定性的问题”可以成为议题,但议题不仅仅是问题。比如”我和我的祖国共成长“是一个陈述句,之所以也能成为议题,是因为这个陈述句后面存在着“怎样成长,成长成怎样”的问题。因此,议题的呈现形式是疑问句还是陈述句,这只是表现形式,关键在于是否存在争议或具有不确定性。作为思政学科的议题,其争议或不确定性要指向学科内容,其探究成果要指向素养培育。
(2)议题应该怎样确立?
课标通过教学提示的方式为每个必修模块提供了议题。这些议题都指向主要内容,聚焦核心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引领学生联系实践去完成学科任务,从而落实素养目标。因此,这些议题是教师在进行议题设置时的重要参考,但课标作为纲领性文件,只是一种原则性、方向性、样例式的引领,教师在具体教学实施中,为了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应结合学情,充分利用校本资源进行生本化、情境化和系列化设计。这就要求教师立足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基于学生的生活逻辑和知识逻辑将学科知识同经济、政治、社会职场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围绕议题设计位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链;引领学生主动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给学生自主探讨、感悟内化、实践体验的机会,引领学生在此过程中收获成长,形成素养。
(3)议题式教学是否有模式?
议题式教学基本实施步骤在课标中已有呈现,根据这些实施要求,可以把议题分为实证型议题、实践型议题和思辨型议题。不同类型议题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不同的,但作为议题式教学模式,其实施有共同特征,即议题情境化呈现、议题系列化设置、议题任务活动化、议题成果行为化。教师在具体实施时需要做到:一是创设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圍,让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平等地进行多向互动交流,为议题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平等、合作、开放、有序的思政课堂。二是结合学情,以学定教。既要了解学生对议题相关问题的认识状况及原有经验,又要了解议题的实践价值,引导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职场的各种现实问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三是注意强化辨析,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引导学生亲历自主辨识、分析的过程,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在探究活动中拓宽视野,引领学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坚持综合性原则。要以议题为纽带,通过结构化、系统化的问题整合相关内容,让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学科观念、学科方法,培育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社会实践问题的关键能力,并通过内化、体验培养必备品格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价值观念,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2.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实践体验教学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思政课程的显著特点。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课标以活动型思政学科课程的设计开展理论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方法和抓手。对此,《指导方案》集中回答了以下3个问题。
(1)实践教学有哪些形式?
一是调研探究型活动,即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职场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活动,比如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可以围绕“为什么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这个议题,探讨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意义。学生通过收集本地知名职业学校或本校的发展资料,了解本校知名校友的成就和事迹,理解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或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是社会服务型活动,即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需要的活动,比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以“如何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议题,探讨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重要作用。學生可结合参加的相关志愿服务活动,理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领悟为人民服务的时代价值。
三是设计制作活动,即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并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作品的过程,比如课件制作和手抄报、展板、微视频、网页、网站等的创作。这是一种展示学习成果、交流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方式,它注重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创新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等。比如以“文化的力量有多大”为议题,探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可制作城市文化、企业优秀文化或家乡文化名片,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成就。
四是职业体验活动,即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比如见习、顶岗实习、利用所学专业进行便民服务活动等。它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比如以“怎样才能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为议题,探讨践行劳模精神的途径和方法。可结合实习实训,弘扬和践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的划分是相对的,在活动设计时可以有所侧重,以某种方式为主,兼顾其他方式;也可以通过整合方式来实施,使不同活动要素彼此渗透、融会贯通,让活动效果达到最大化。
(2)实践教学的时空从何而来?
思政课一周只有两课时,因此思政课程要开展实践活动必须基于“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落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要求,通过设计思政实践任务清单的方式,与专业课教师合作,与团委、学生处或德育处合作,与企业合作,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合作,与德育工作的校园文化生活、志愿者活动等融合起来,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主题活动、对口就业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等融合起来。这种方式在拓展和落实思政实践教学时空的同时,丰富了原有活动,形成了育德合力。
(3)实践教学的实施有模式吗?
实践活动的实施具有特殊性。但是,作为思政课程教学实施方式的实践活动,同样应该遵循思政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德育形成规律。教师应从课程内容中提炼活动的主题,精心进行预设,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明确如何对要运用的结构化知识进行铺垫,创设具体任务引领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明确活动成果的呈现、展示或交流方式,设计活动的评价指标来引领学生高效完成实践活动。
3.基于信息化的混合式课堂的建构
《指导方案》从课前、课中、课后3个时间段阐述了信息化手段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具体方法,重点理清了调研中教师对信息化手段运用的误区和存在的误解。
(1)思政课程教学为什么必须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优势?
“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正在改变着教学生态。思政课程必须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优势,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是贯彻落实“以学定教”理念的要求。当代学生是信息化时代的原住民,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是他们熟悉并习惯的方式。其次,是由思政教学改革创新的要求决定的。信息化教学具有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特点,使思政教学具有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资源全球化、信息表征多元化等特性,这为贯彻落实思政教学“8个相统一”提供了有力支撑。最后,是提高思政教学实效性的要求。信息化手段可以帮助教师精准分析学情,建构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平台,链接全球的教育资源,构建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创设虚拟仿真的环境,再现鲜活的社会实践案例;实现多元主体多维互动的课堂交流方式,形成多元主体的个性化发展性评价体系,凝聚起全员育人的合力,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2)如何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结合教师反映的在思政教学中存在的用翻转课堂来取代知识讲授、用视频等多样化素材的播放来取代深度的师生互动、用再现权威人士的讲话来替代课堂生成等问题,《指导方案》在提出信息化教学手段实施策略时,提醒教师注意以下3个方面。
首先要把握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基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打造高技术支持下的高效课堂,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理念的贯彻落实是关键。因此,《指导方案》提出了要发挥信息化自动汇集和分析数据的优势,精准分析学情;要发挥信息化教学平台资源丰富的优势,让学生能自主学习;要发挥信息化教学交互性优势,实现合作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等。
其次要理解信息化教学是与线下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相呼应的网络课堂。思政教学资源比较丰富,部分思政课堂出现了滥用多媒体素材的现象,影响了师生、生生的深度沟通。因此,教师在处理好课前、课中、课后议题化建构的同时,要明确信息化手段使教学实施有了新领域,但它不能替代原来的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而是需要建构与之相辅相成的思政课程体系。比如《指导方案》提到课前翻转课堂的学习,这需要教师在线下授课中根据学生检测的结果查漏补缺,针对共性的问题进行补充讲授;而实践课堂的成果上传到教学平台则是网络课堂与实践课堂的对接,通过学生成果的展示、多元主体的多维度评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最后要基于信息化混合课堂的建构,提升思政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互联网+”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教师要提升思政信息化教学素养。一是能识别信息的权威性和价值性,让素材本身发挥教育功能,这是思政精选素材创设情境的重要取向。思政教师要注意引用权威网站的素材,同时要具有识别素材价值取向的能力,严把素材质量关。二是要有资源整合能力。信息化平台、网络课堂都是教学的手段和途径,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要善于筛选、组合信息化手段,恰当、精当、适宜地使用信息化手段,尤其要避免滥用以及“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三是网络工具的应用能力。混合式课堂的建构,不仅要实现线上线下课堂的自由切换,熟练使用一些网络教学工具和软件,还需要进行网络道德建设,教学信息的分享、建构、自动收集处理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五)学业质量描述
依据学业质量描述进行学业水平测试题的研制,是新課标给思政教师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指导方案》从知识的评价、关键能力的评价、实践活动的评价三方面举例说明。
一是学业质量评价要以知识的习得为基础。《指导方案》评价的第一条就是对学科知识的评价。这是因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学生在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对知识的了解、理解和运用是评价学习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知识的评价也不是简单的知识识记和运用,而是要让知识回归到实际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运用知识去判断、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让现在的思政课堂与原来只教知识的单向理论灌输式教学区分开来,也与没有新授知识铺垫的德育活动区分开来。
二是要把握学生水平测试题研制的要素。《指导方案》评价的第二条是对关键能力的评价,与之相对应的是学业水平能力测试题。因为学测测试的不是知识的再现能力,而是检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程度和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教师要注意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明确具体的学科任务,明晰综合运用的学科知识和期待学生出现的关键行为;要明白评价结果往往是通过情境的复杂度、任务的难易度和运用学科内容的结构化程度来区分水平零、水平一和水平二的。
三是通过评价来提升实践活动的质量。实践活动是此次课标实施的一个重要方法,对评价活动的设计是引领学生有效参与实践活动、提高活动育人效果的重要抓手。实践活动的评价是课标评价中多元主体多样化评价、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评价的重要体现。不同的实践活动评价方式也不相同,但是引领活动过程的学生表现性评价、彰显活动成果的档案袋评价、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元主体评价应该成为实践活动评价的要素。
五、学标、用标、贯标,需要研究型教师
《指导方案》是基于课标的实施说明书,真正地用好《指导方案》需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强化教科研意识,将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攻关的问题。这需要处理好以下3组关系。
一是课标的稳定性和思政理论与实践的动态发展性之间的关系。《指导方案》是对2020年课标的解读,所以其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思政教学需要有时代感,即要求教师保持学习的习惯,及时把最新的思政实践和理论成果更新到教学内容之中,保证“教对的”“教新的”“教准的”内容,从而让教学时代感落到实处。
二是教学的规律性和因生施教的灵活性之间的关系。《指导方案》提出的路径、方法、策略都是基于思政教育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来的。但在教学实施中,教师们有各自的教学风格,有不同的教学软硬件,有鲜活的教学对象,有面向不同职业的专业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学生的专业实际、学习需求、学习风格,最大限度地发挥本校教学的软硬件优势,使情境创设、议题设置、学科任务驱动、学业评价具有校本化、生本化、个性化的创造,从而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以素养为导向的不同课型与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关系。贯彻落实教学“8个相统一”的要求,需要以夯实学科理论基础为主体的理论课、以学生主体性探究活动为主体的活动课、融入社会大课堂的实践课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整体;需要凝聚德育合力的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建构的混合式课堂。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目标要求,以必修模块为单位,统一设计理论课堂、活动课堂和实践课堂;以思政教学平台建设为抓手,借力其他课程教师、学校德育工作者、企业劳模或者大国工匠等,优化思政教育教学团队力量;以素养提升为引领,优化组合教学资源,统一建构课前预学、课中研学、课后拓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
【作者简介】胡卫芳,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南京,210018)教研员,正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