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英语名著课外阅读课未能依托主题语境进行深层阅读方面的不足,以一则案例阐述了开展英语名著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旨在探索在主题语境下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主题语境;深层阅读;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陈镇玮,扬州市翠岗中学。
一、引言
阅读是人建立自我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途径。几乎每位英语老师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也试图在课堂中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主题语境的背景,重语言点的分析而轻语篇的整体理解;重阅读的结果而轻阅读策略的指导;重文本信息的采集而轻文化背景的铺垫;重孤立的情境创设而轻阅读主线的设置”。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内容,创设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本文将以一节英语课外名著赏析课为例探讨如何依托主题语境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主题语境的表述为:“主题语境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等内容,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以话题为单元,涉及各个领域但对文学名著的介绍较少,学生通常会觉得英语课本中的阅读材料枯燥无味。教材编写者也注意到这一问题,在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第6单元摘录了Alice in Wonderland的简写本片段,8B第4单元介绍了Gulliver's Travels。但很多学生受限于心智水平的发展、生活体验的单纯和文学鉴赏功底的不足,对名著只有简单模糊的理解。鉴于这一实际情况,笔者推荐学生看了“津津有味、读经典”系列中的The Adventure of Tom Sawyer,并和学生们共同赏析这本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平时的阅读课中,很多英语教师都注重情境的创设,然而每个情境可能都是孤立的。没有教师的点拨,学生对文学名著的理解浅尝辄止,不能read between the lines;过分注重阅读技巧又会舍弃名著的欣赏价值,做不到read beyond the lines。学生对名著的理解依然只停留在理解层面,思维品质不能得到提升,也无从谈起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本节课中,笔者注意以分析Tom的性格为主线,始终在adventure这一语境下处理文本,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不断追问学生,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二)学生分析
受教学生为公办中学八年级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平时接触英文文学名著较少,缺乏积极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
1. Learn to get to know the main plots.
2. Learn to analyze the main characters.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Learn to appreciate the characters and the writing style.
三、教學过程
Step1. Lead-in
1. Show the picture of Harry Potter.
Who is he? Do you like him? Over one hundred years ago, an American writer wrote a book about a boy, who was very popular with children, especially boys. This book is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by Mark Twain.
2. Introduce Mark Twain.
【设计意图】从学生们熟悉的人物导入,开门见山,介绍作者,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Step2. Presentation
1. Read the cover of the book and answer four question.
Who do you see? What are they doing?
2. Read p3-4.
3. Find out who said the sentences and why they said so.
4. Describe the changes of Tom's feeling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cenes.
5. Act out the dialogues in pairs.
T: I'm going to show you some sentences. Let's see who said them.
【设计意图】 一节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阅读课的“最佳结构是橄榄形,两头小中大”,因此在设计本课时,笔者并没有花过多精力设计导入,而是直接从封面着手,询问学生看到了谁、他们在做什么,顺利过渡到The Adventure of Tom Sawyer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章节——出让刷墙权。因为是赏析课,课前已让学生进行自我阅读,所以并没有采用整体教学的方式。尽管这是改写后的简化版本,但语言的精彩性还是被较大程度地保留了。在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中,笔者特别突出对话的设计,鼓励学生先自我阅读,然后与同桌分角色朗读,读出Tom和Ben二人情绪的变化。接着再次阅读,细细品味他们心理的变化。
Step3. Practise
1. Read two more chapters.
2. Analyze the main character-Tom.
3. Enjoy the dialogues and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
这篇小说的写作背景为19世纪的美国,Tom是一个阳光自信的男孩,他讨厌呆板的学校教育,崇尚自由。虽然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但今天的孩子读起来依然能引起共鸣。马克·吐温被誉为短篇小说语言大师,是“文学中的林肯”,他的性格都体现在小说诙谐幽默的语言中,然而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并深刻理解Tom的性格特点,仅仅依靠文本的浅层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深层阅读是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阅读方式。有高度,即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理解文本的意义;有深度,即对文本进行质疑、解疑和释疑,提出个性化观点;有温度,即理解文本内在的情感和意味,获得思想启迪、审美乐趣和文化积淀。因此,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任务:
【设计意图】讨论紧紧围绕 “trick”这个中心词,学生们之前在课文中接触的是这个单词的名词形式,在这一章节学到了其动词形式,而且是故事中鲜活生动的表达,印象非常深刻。表演结束后,学生们都觉得意犹未尽,Tom调皮机智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学生们对Tom的人物形象也有了进一步理解。只有在主题语境的大方向指引下深度解读文本,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立体地把握人物形象而不形成理解偏差。
Step4. Activity
1. Discussion
What do you think of Tom Sawyer?
I think he is... because...
He is a ... boy because...
2. Write a note to recommend the book.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应聚焦主旨,采取多种欣赏策略,对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推理、质疑和想象,帮助学生读懂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分析Tom的性格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个人物,学生通过阅读小说中的不同场景,感受Tom的情绪变化。教学时,笔者指导学生总结确切的形容词来描述情感变化,体会人物性格。为了让学生能进一步回答“What's Tom like?”这个问题,还设计了“How did Tom trick Ben into painting the fence for him?”和“How was he tricked by Tom step by step? ”两个问题,启发学生用从文中所学的英语知识去思考,并能进行相应的拓展。如果说教学片段1解决的是写什么,那么教学片段2揭示的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阅读教学不仅仅要关注如何识别、区分和归纳文本,还应对文本进行深层次分析、阐释和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法,这是走近作者的途径,也是向作者学习谋篇布局的好机会。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因此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Do you like Tom Sawyer? Why do you like him? What made him liked by other children?
四、教学反思
(一)在主题语境中与文本进行对话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读者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进行反省:我从中收获了什么,对以后的人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信息的加工既要关注表面信息,也要关注深层含义。在仔细研读文本后,笔者设计了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即Tom的五次冒险,在分析讨论了“出让刷墙权”这一章节后紧接着就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对哪一次冒险最感兴趣。抓住这条主线后,笔者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小说,使课堂教学条理清晰,逻辑通顺。进行教学设计时,笔者补充了一些有助思维提升的问题,如“Which adventure do you like best? If you were Tom Sawyer, what would you do at that time?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Tom会这么做,如果他们是Tom的话会怎么做。
(二)在主题语境中与作者进行对话
阅读“Tom sees a murder”这一章节时,学生会忽视Tom的情感变化这一线索,因此在设计时笔者要求学生找出Tom情感变化的三个过程。学生细读后发现Tom 从feel sorry到feel bad,再到feel worse than ever,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妙,总结出本文的又一写作特色——细腻的心理描写。同时学生也能理解主人公,这并不是一个高大全的人物,偶尔也会有懦弱的情绪,然而最终正义感占了上风,从而做出了了不起的事情。学生更易产生共鸣,投射到自己身上,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阅读的最高层次是读者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方法能进行一定的评价。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Which part of the novel do you like bes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ending? 因为学生读的是简写本,因此对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Which parts of the novel can be improved?
(三)在主题语境中与自我进行对话
在最后的读后运用中,笔者要求学生仿照图书腰封,用一句简明扼要的句子来概括这本书。学生概括了作者的写作特点,有的学生则表达了这本书对自己的影响。这是课堂上的写作要求,课后要求学生用约100词概括这本小说,并加上自己的评论。同时推荐学生阅读这本小说的姐妹篇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让学生在主题语境中感受同是顽童的两个孩子在成长经历方面有哪些不同,作者的写作方法有何不同。也可以和鲁迅所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进行对比,同是天性向往自由的儿童,被无趣的学校生活限制后心情有何异同。学生的阅读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时获取了语言知识,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要培养学生成为独立、高效的阅读者,仅仅依靠一节阅读课是远远不够的。要以课本教學为主阵地,课外阅读教学为辅助,打造主题语境,坚持主题教学,使阅读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黄远振.词义概念与高中英语深层阅读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7(9):85-90.
[4]刘建.基于深层阅读的初中英语课外名著阅读欣赏课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7):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