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评析

2022-05-30 21:29:42何艳红王龙飞
校园英语·中旬 2022年7期
关键词:学为中心混合式教学大学英语

何艳红 王龙飞

摘 要: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关注对英语学科工具性价值的评价,评价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且以终结性评价方式为主。这种评价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不利于英语学科全面育人目标的实现。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得以推广。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为评价中心,强调过程性评价,旨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针对目前信息技术并未真正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成为教学的一部分这一现状,评析了近几年研究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文献,得出结论: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提倡多元化评价。

关键词:学为中心;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评价

作者简介:何艳红(1985-),女,甘肃泾川人,新疆科技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王龙飞,新疆科技学院。

一、引言

傳统的大班授课以及有限的授课时间抑制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频度和质量。教师无法有效监控学生的课下学习,从而缺乏对学习过程的指导、评价与反馈。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实现了信息化教学。新中国电化教育创始人南国农在《信息化教育概论》一书中提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的信息化教育的概念。《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指出,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然而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大多数情况下只起到提供拓展阅读资料、跨文化知识资料、优秀讲课视频等教学资源。信息技术只起到了辅助工具的作用,并未成为一种教学方式,而信息技术应发挥构建学习环境的作用,成为学习内容或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下统称为混合式教学)以学生的学为核心,整合了传统课堂和信息技术,扩大了传统课堂的外延,打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有助于促进学生在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下自主学习,互相讨论、分享,实现个性化成长。目前,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正处于探索阶段,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两张皮”的现象仍然突出。有效的评价体系则能更高效地促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完善,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全面发展。那么何种教学评价方式是高效的呢?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为重点,以助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标,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与混合式教学的理念相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过程性评价应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参与度等。高效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评价理应兼顾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注重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概念

原有的混合式教学指的是混合式学习或结合式学习,即各种学习方式相结合。例如,运用视听媒体的学习方式与运用粉笔黑板的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计算机辅助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自主学习方式与合作学习方式相结合等。在其中,信息技术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

21世纪以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发展,混合式教学拥有了新的含义——将传统学习方式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优势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启发、引导、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两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三、以学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评析

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是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整个实施过程即混合式教学过程、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一个体系。该体系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为中心,以核心素养发展为评价目标。梳理近几年研究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相关文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析。

(一)价值取向和评价目的

相关研究文献普遍认为,传统的教学评价存在价值取向和评价目的不平衡或错位的现象。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两方面:

1.价值取向方面,过多关注英语教学的工具性价值,比如学业评价、教学评价,却忽视了学生素养发展的内在价值。学生素养应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的探索能力、自主建构知识框架、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国际视野和文化素养,人际交往能力等。

2.评价目的方面,过多关注对教师教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学的评价。事实上,“学”是“教”的目的,“教”是“学”的条件,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应成为教学评价的重点,此外,教学评价还应包括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及学生的思维发展、知识探究的过程体验、学习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养成等。但是,“以学评教”并不是彻底推翻关于教的行为的评价,而是需要通过学什么来确定教什么、怎么教,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角度去设计教师教学行为指标。高效的教学评价应坚持“学生全面发展”价值导向下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评价理念。

(二)评价方式、主体及手段

传统的教学评价注重诸如期末测试等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一度被忽视,评价主体也一直以教师为主。这种评价方式及评价主体导向下的英语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而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则得不到较好的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彰显,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以学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流行以来,彰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形成性评价日益得到关注和发展。比如,2011年,王宁提出网络环境下可采用网络论坛、公共信箱、在线测试等形成性评价方式,建立电子学习档案作为评价工具,并将学生自评、互评纳入评价机制,形成性评价权重占综合评价的40%。2018年,殷鸯等提出线上线下评价相结合,以及自评、互评、他评、总评相结合的评价手段,提出采用以形成性评价(占总权重的60%)为主、终结性评价(占总权重的40%)为辅的综合性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包括学生课前在线学习情况、线下课堂表现、课后线上拓展,占总评的60%;期末测试为终结性评价,占总评的40%。并认为形成性评价既可以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而且评价结果能对学生、教师起到反拨作用,便于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因此,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多种评价手段并用的教学评价体系正日益发展完善。

(三)评价体系的内容

虽然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纳入了形成性评价,且评价权重占综合评价的40%,甚至60%,但形成性评价中,考情、平时测验、作业又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真正能够体现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内容以及比例很小。2016年,韦健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评析了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多元文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1.课堂参与度。可依据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课堂活动参与的意识与表现、课堂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情况、课前自学等方面情况来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网络作业。教师提前发布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视频,学生根据自己对视频的理解分析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同时开展深入拓展性讨论,学生还可以就给出的一个主题展开网上讨论。教师对学生网上讨论的表现进行评价。

3.小组作业。可以是角色扮演,也可以是針对某一个话题展开的小组讨论。

4.影视分析。学生从宏观或微观处着手,以书面形式表达观看完电影、纪录片或者电视节目之后的内心感触或所受启发等。

5.跨文化交际演讲。引导学生挖掘教材内容中隐含的深层文化内涵,或广泛查阅资料,了解相关跨文化知识,将自己对跨文化的分析理解,通过演讲或讨论的方式展现出来。

6.阅读与赏析。学生自己选择或教师指定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文体可多种多样,篇幅约5000词为宜。

7.学生自我反思和学习档案。学生自我反思包括课堂表现反思(5%)及期末反思(5%)。无论是课堂表现反思还是期末反思,都需从学习目标、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以及自我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反思,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学习档案具有多样化、多形式的特点,可以是课堂活动笔记,也可以是课后作业,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音频,可以是纸质版,也可以是电子文档。

8.英语学业考试。英语学业考试包括期中考试以及期末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词汇用法与语法结构、翻译、写作五项。

韦健认为,这一外国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具有评价目的、内容、方法形式、主体多元化的特点,突显了学生的个性,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2019年,刘凤等根据布鲁姆的教学分类目标理论,构建了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体系。其认为全面多维度的评价方式是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多元化评价不仅可以掌控整个教学过程,了解学生各个环节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督促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保持长时间的兴趣和热情。相较于韦健所介绍的外国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刘凤等构建的体系,学业测评占比依然比较重,学习档案除了撰写的反思日志可以直观、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外,其他几项测评内容都无法通过显现的量化指标真实有效地测评。

2021年,汤明清从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方面着手构建了大学生英语学科教学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遵循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依据以学评教、以学定教的理念,将学生的学习状态,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学生知识探究的过程体验、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养成等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但是评价项目内容过于宏观、笼统,缺乏实质性指导。

四、结语

通过对近几年研究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的主要文献进行评析可知,以学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呈现出以下特点:

1.突出学生核心素养在教学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即教学评价不再只是学业评价。

2.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的形成性评价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所占权重越来越突出。

3.提倡多元化评价,诸如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手段与工具的大力益提倡,均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孙有中.英语专业人文通识教育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7(1):8-15.

[2]李运林.正确认识与践行教育信息化:七论信息化教育暨纪念南国农先生逝世三周年[J].电化教育研究,2017(11):5-10.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张雁玲,郑新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环境下外语教师信念探究[J].外语教学,2011(4):52-56.

[5]程晓堂.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1):6-9.

[6]郑咏滟.SPOC 混合式教学在英语学术写作课堂中的促学效果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9(5):50-55.

[7]管玮乔,孙吉明,潘高峰.多元评价在航空气象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教育(高教),2018(5):89-91.

[8]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7-48,79.

[9]王宁.网络环境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6):15-16.

[10]汤明清.“以学为中心”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构建与使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1(2):34-37.

[11]刘凤,何芳.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与评价模式探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9(2):77-79.

[12]富阳丽.“双一流”背景下研究型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8.

[13]殷鸯,张生祥.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重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8(33):110-112.

[14]韦健.借鉴美国多元教学评价探讨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J].高教论坛,2016(5):122-128.

猜你喜欢
学为中心混合式教学大学英语
开放教育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黑河教育(2016年12期)2017-01-12 14:24:08
学为中心:把学生推向课堂的最前沿
积极构建“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36:50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35:30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12:24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9:12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9:59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