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22-05-30 19:48范彦红
家长·下 2022年8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素养语文

范彦红

对小学语文教育而言,语文素养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目标,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随着我国逐渐加强对小学教育的改革,教师要重视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以此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效率。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下,小学各个学科都加强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培养,这在语文教育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对语文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创新,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

由于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同,学生之间普遍进行存在着一些差异性,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对学生不能进行有效了解,不能合理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产生了两极分化,在成绩方面也尤为明显,对学生的态度也不能一视同仁,严重加重了学生之间的语文素养的差异,这对学生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二)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

一些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不强,导致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够深刻,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始终不够牢靠,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这对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三)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上是处于被动的状态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只存在课堂上,不能做到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学生往往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手法产生依赖性,这就严重阻碍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产生逃避和退缩的心理,不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高年级小学生普遍存在着语言能力薄弱、性格内向等特点,其具体体现在以下这几点:第一,社交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较为薄弱。仍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性格原因不敢和教师以及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一旦遇到一些学习上的难点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向他人进行求助,这样的性格以及表达能力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产生一定的阻碍。其次,习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大部分的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滥用成语或者用夸张的语气词去描绘自己的感受等情况,这样一来写作的内容就会偏离实际,进而不能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语文作文。

(五)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

为了能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很多家长以及语文教师在平日里只会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不会留出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们认为做学习以外的事情只会让他们的成绩变得更差,在这种消极思想下学生被迫进行学习,长此以往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还会对语文这门学科丧失兴趣。语文作为一门重点科目,具有非常强的文学性,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讲解,那么学生就不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以及教材内容中的内涵。为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不断地引导,在此基础上还要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获得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高年级小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在文字作品中体现出来,尽管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足够多的生活经验以及词汇量,但是在写作上仍旧会用最直白的句子和成语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小学阶段教师的授课方向也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材料就只剩下课本了,学习压力仍旧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下他们就会产生疲惫的心理,其学习成绩也会进一步的下降。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

语文素养是使学生对语文知识面的拓展、对自身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对自己个人修养的提升,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提高其语文的基础知识量,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产生一定的重视,在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知识量和理解能力的同时,运用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针对性教学,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使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能更加游刃有余。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一)为学生做榜样,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在学生的小学阶段中,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正在逐步成熟,这个时候正是价值观培养的关键性时期,但是由于自身的情感逻辑和价值观念还不够成熟,对语文知识内容的理解不够透彻,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象,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培养,让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更加正确的价值观的方向,要完善和创新教学手段,重视提高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专业素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行为榜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道德行为审美,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当中的情感認知,也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的《将相和》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对这一故事进行延伸性的讲述,对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物进行课外的阅读延伸,让学生听故事,同时感同身受廉颇和蔺相如的友情,开拓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视野,又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再让学生以自身和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进行反思与探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与朋友之间的理解能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

(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对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对知识积累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可以采用组织游戏等方式,在课堂上为学生组织趣味性的课外阅读,可以通过演戏、朗诵、讲故事等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爱好,对学生的这种活动进行奖励和支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游戏活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的基础知识。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了解和引导,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推荐,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课外的知识内容,为学生培养语文素养起到有利的作用,教师可以以教学目标为引,为学生布置明确的课外阅读任务,使学生能投入课外阅读中,并通过对教师所布置的课外作业的内容,来提高自身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在对知识进行记录和分析的过程中,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三)开展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更有效地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产生理解,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小学语文知识正是基础,之后学生会面对更加复杂、难理解的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确保在今后的教育学习中,学生能更有效地对语文进行理解性学习,教师要加深这一观点的探讨,用更有效的教育手段来达到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组来探讨语文课堂知识中自己所不理解的问题。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自己认为比猎豹速度更快的是什么,让学生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在一旁进行引导、参与,然后再在课堂上对学生所认为速度快的事物进行总结和讨论,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总是会有速度更快的事物出现,是什么让那些事物的速度更快,学生在其中学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进行发问,加深了学生思考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的同时,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

(四)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设立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我国大部分教师普遍存在着重传授、少交流的情况,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会以一种领导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如此一来就会从根本上忽视学生的感受。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就会下降,进而对其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当前教育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命令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转换课堂角色,将课堂主体交给学生,让学生更轻松自如地进行学习。

举个例子,教师在开展《白鹭》这一课的相关教学之前,可以先和学生进行一系列的互动,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作者是以什么心情对这篇文章进行创作的?”“白鹭这种鸟对社会的影响”等,学生在得到问题之后就会带着问题对本篇课文进行全面的阅读。阅读完毕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依次表达自己看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指正。待全部学生表达完之后教师就可以对本首诗进行更为详细的讲解,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这篇文章、白鹭这种鸟产生深刻的了解,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不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等心理,进而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五)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的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好奇心强、学习能力突出等特点,只有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才会配合教师进行深度的语文学习,进而大幅度的提升其学习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教学设备走进了课堂,在这些设备的辅助下学生的好奇心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投入学习。

举个例子,教师在课堂上开展《草船借箭》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时,可以先带领着学生对本篇课文进行通篇的朗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就会对本篇课文产生初步的了解。紧接着教师就可以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将相关资料以及事件背景以图片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通过观看就能了解到原来诸葛亮是一位足智多谋的人,并对其在文章的行为进行详细的剖析。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引领下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课文内容产生一定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会意识到语文并不是一门无聊的学科,进而对今后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自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教育研究中频繁强调的词,那么,在小学语文课程学习中,真正的自主是否实现了呢?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投入了多少?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教师。就当前的学习情况而言,很显然,自主学习的实效性不是很强。脱离了自主学习,难以谈及语文素养的形成。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除了要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中,实现与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不仅如此,还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后复述文章内容,通过自己对语言的内化,实现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因为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有着浓郁的家庭氛围,这样的场景对小学生而言,非常熟悉;故而阅读起来没有障碍,而且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找到文章的主旨句。在初次阅读便可以懂得落花生的实用性,但是,却很少有学生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的人。鉴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像落花生一样的人呢?你喜欢不喜欢他们呢?”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便可以深入思考,思考學生熟悉的人或事,用这样的人或事同教学本课的主题联系在一起,这样举一反三的思考,有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进而对文本语言理解力能随着其生活阅历的增加而增强。自主阅读,这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第一步。如何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导引,学生要有学习欲望,这两点非常关键。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进行参与,可以为学生做好引路人。因此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展开自主阅读,除了要引导学生思考课本中的文章外,还需要鼓励学生阅读和思考课外阅读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避免学生由于传统教育的枯燥乏味而减少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就要进行教育教学形式的改善,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语文素质的培养,促使学生能沉浸地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兴趣,以便推动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积累能力。

(左毓红)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