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022-05-30 19:48李福
家长·下 2022年8期
关键词:信息能力课堂

李福

地理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地理学科的特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解题技能,更要注重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师有目的性、有组织性的引导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高中阶段,学生普遍没有牢固的学习基础,教师要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来帮助学生在地理教学中不断地深入学习。

一、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标准要求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无论是信息的获取还是信息的分析,其能力培养的对象是高中生。因此,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利用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指导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常情况下,可用的教学模式包括了翻转课堂、合作教学等。教师要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选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应用。例如,在开展高中地理课程“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合作式教学的方式,通过绘制地理示意图将自然界的水循环模式进行绘制,从而让学生通过读图的方式合作分析和研究其中包含的地理信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要针对学生在探索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即可。

(二)信息获取与信息解读的结合应用

信息获取与信息解读两种能力的培养中,信息获取属于基础的环节,而信息的解读则需要学生首先对基础的信息内容进行整合归纳后再进一步进行。可见,在锻炼学生这两方面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实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同步锻炼和提升,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目的。

二、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1.創新课堂形式。高中生对一板一眼的课堂教学是难以提起学习兴趣的,教师要适当地调节课堂形式,以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来充实教学内容。此外,在读图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会学生画图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教师可以采取游戏化的教学形式,对教材当中的地理教学内容采取绘画的比赛形式。教师可以创新性地将教材中的重要地理地貌、模型等图像为画图依据展开画图比赛,并在班级内部评选能够真实并生动还原教材内容的图画,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也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2.基于性别差异开展针对性教学。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的左脑半球比男性发育得更加成熟,特化水平也优于男性,所以女性更适合从事分类、精细计算以及和言语活动相关的工作。而反映在高中地理学习当中,则表现为女生对人文地理和偏向记忆理解的地理概念以及现象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男性。相对应的,男性右脑半球的成熟水平和特化水平都要优于女性,因此男性更适合从事与空间关系相关的信息的工作,反映在高中地理学习当中,则表现为男性在自然地理学习方面要优于女性。因此,在读图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针对男女之间的客观差异,提出不同的教学策略和目标。例如,在安排学生进行绘图时,教师可以组织男女搭配共同完成绘图任务,而女生则主要给地图进行标注和注释,男生则负责地图方位等空间信息的绘制,由此充分发挥出男女的优势,提高他们的读图能力。

(二)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

文字信息是学生获得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文字信息的获得渠道不仅包括网上、当地的一些文字资料,还包括其中附加的地图、表格的引文或说明,更普遍的是在学生所做的题目中会有必要的限定或提示等。在学生做的地理题目中,题干的文字材料不仅给出了解题的必备信息,还包含了对本题考查的对象、目的以及解题方法等,对这些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也都是题目的考查范围内。对题目当中文字信息的获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展开:学会对关键信息的标注并理解关键的词语和句子。以接下来的题目为例:某考察队考察内蒙古巴丹吉林海港东南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 4000年以上。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该地沙山是固定的还是流动的?说明判断依据。对该题目的解答首先就是要获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并解答,如在资料中提到的“保存完好”和“未曾移动”这两个限定词,学生就可以在做题时进行勾画,并根据这两个信息回答出该地沙山是固定的。判断依据也就是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且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总之,题目是训练学生解题等能力的重要阵地,也是帮助学生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必要途径,教师同时也要做好在例题讲解中对这一思路的贯彻落实。

(三)通过对话式教学,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思维能力

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地理执教经验,发现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是导致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对于学生而言,同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也是他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重要途径,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运用交流沟通教学方式的重要意义,师生之间存在很大的隔阂,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难以轻易接近、充满距离感的身份,这样的认知导致了课堂气氛沉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

谈到对话式教学,那就不得不考虑到通过问题的提出来引入师生的对话。有了适当的问题,才能在地理课堂中围绕所提出的问题开展探究活动。为学生创设出科学有效的自主探究空间,离不开教师的努力。首先,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要提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精心设计出富有探究意义的地理问题,为保证课堂的质量,有时可以考虑设计出突破教材束缚的探究性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而是希望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发散思维,让其自主思考、探究、分析、解答、创造,在这样的反复锻炼中,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四)利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

要想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就离不开重视对地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一切地理信息都是来源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人们也正是利用这些地理信息反作用于改善生活环境。因此,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来帮助学生将地理学习深入日常生活,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和钻研能力。

很多教师刚开始进行地理生活化教学时,认为地理生活化教学会加重他们的教学负担,因此会在尝试几次之后回归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也习惯了传统的应试教育,认为地理生活化教学耽误了他们的学习时间,会影响学习成绩。因此,要想实现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应用,首先教师就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科学化、常态化。而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一直是教育界的话题,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教学改革,才能破旧立新,做好教学工作,为时代的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课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形式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要求打破学生对传统教学方式下“填鸭式”“灌溉式”的印象,能够灵活地处理好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将教材中难以理解的理论与生活实例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在进行“农田的区位选择”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吃”来引入教学,可以问学生主食喜欢吃面还是大米,是什么造成了南北方人对主食之间的差异?从而推导出不同区位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1.利用具体的地理问题进行培养。利用具体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案例教学法。即教师通过举出一个与地理知识相关的具体地理事件的典型案例,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发生的实际现象和问题来认识和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这种方式实际上是通过案例的引入,让学生先对某一个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现实表现有一个直观的认知。且通过这种途径获取的信息,对学生来说在认知和理解的难度上相对也更小,同时还能起到帮助学生锻炼思维的转化分析能力的效果。例如,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课程讲解中,教师就是引入新闻热点中的具体事件,马尔代夫岛未来即将淹没的消息,讓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中的知识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的紧密联系,从而进一步通过激发学生对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探索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分析案例中所包含的地理信息,最终提出个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办法。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过程,也是锻炼其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和理解信息能力的过程。

2.重视学法指导,提炼关键词。有了对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形式上的重视,就要开始从方法上入手,最重要的方法便是学法的指导。对于地理信息,最重要的是要剔除糟粕,取其精华,提炼关键词,掌握关键有用的地理信息。而这种信息的提炼,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进行语言引导,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信息要点。例如,在必修二课本中讲到“德国鲁尔工业区”这个案例时,课本的第一段话是这样说的: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它位于德国中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等国的工业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划出关键词,然后在多媒体中展示出德国的地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位置、经济位置、产业位置。针对这些提示信息,要求学生在课本中划出关键词,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3.将教学过程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随着航天、电子以及遥感等高新技术的出现,人类对地理环境认识的广度和深度都空前提高,只依靠课堂上的教材进行学习,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教师应有计划地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前利用报刊、杂志,当然最好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相关的地理信息,形成一些地理感性认知,并形成一些地理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讨论交流,最后对地理事物的现象、成因、规律等形成正确的认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中东地区之前,提出“这一地区为何硝烟不断、战火弥漫”。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的信息,当然收集的信息可能有图片、文字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内容也可能杂乱无章,但毕竟他们对这一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课堂师生共同进行甄别、整理,最后明确产生该问题的位置、文化、资源等各种原因。

(五)改变学习行为

基于地理信息所展开的地理教学,通常会给学生行为带来直观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利用相关技术完成学习任务,将自身的地理素养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在引入地理信息的课堂上,学生可以借助相关技术,对地理数据进行动态采集,再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确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另外,地理信息的运用方向,还有验证概念的准确性。持续推进的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了全新要求,即: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带领学生以地理现状所存在的差异为切入点,通过系统分析的方式,由现有信息中提炼出所需信息,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助力。例如,对“资源开发”的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现有技术,对教材出现地区的相关数据加以获取,在对强调空间化、立体化的信息系统进行建立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所涉及因素的方式,明确该地区能够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地理信息还为学生提供了与以往不同的信息获取途径,通过对机械学习模式加以转变的方式,确保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为日后更高难度教学活动的开展助力。

(六)优化课堂模式

传统的地理教学,通常将提升成绩放在首要地位,大部分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方式均为反复背诵和记忆,这并不符合课程改革所提出要求。将地理信息引入课堂,可使学习模式得到转变,与此同时,课堂模式也会朝着更科学的方向前进。

地理信息的表现形式有三种,除了众所周知的文字和图像,还有信息数据。对地理信息加以运用,可使常规教学模式过于单调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优化教学流程的方式,为教学质效的提升做铺垫。例如,对“地形”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有选择性地运用遥感及GIS技术,使抽象知识得到具象呈现,降低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的难度,另外,学生提炼并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通常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等高线地形图需要尤为注意,学生要想准确分析地形图,由GIS为其提供支持是前提,教师可以利用相关技术,根据教材内容对相应的模块进行制作,在对地形图进行真实展现的前提下,利用现有的信息系统软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提高,从而最大限度地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综上所述,培养高中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不仅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有着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以上几个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只是作为参考,教师要依据实际情况展开教学。

(左毓红)

猜你喜欢
信息能力课堂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