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云爽
摘 要:通过分析目前中小学生越来越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师资配备发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师资短缺、专业性不够,而且心理健康课授课方式简单、不规范。基于此,在教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师需注重加强师德建设,提高终身学习意识,同时积极参与职业能力培训,在学校制度的支持下,实现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双提升。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21/24-0075-02
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繁多,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同时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以及网络因素导致中小学生的心理发育过于成熟,在学业压力之下更加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目前,党和政府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尤为关注。2020年12 月3日,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召开,会议发布《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202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开始实施,其中第十九条规定:学校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机制,配备相应的教师队伍和基础设施,根据各自学校条件积极帮助学生和教职工。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并非易事,它对心理健康教师有着很高的专业要求,不仅要求心理健康教师具备基础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以及教学技能,而且要具备极高的个人素养。
一、 教师个人素质提升
(一)加强师德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德”的重要性。“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工作性质要求教师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做学生以德立身的楷模。因此,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自己的良好品德,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学习的好榜样。与此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道德品德的考核,及时给予品行不端的教师警告或淘汰处分。
(二)提高专业素养
目前,学校心理教师专业背景复杂,有的教师是心理学专业出身,有的教师是教育学出身,还有的教师是医学、管理学、思想政治专业出身,可见心理教师队伍还没有达到一个专业化的水平,专业性有待提升。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它更需要一种技能,需要授课教师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包括需要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备授课的基本教学能力,还要具备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技能。因此,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应该着重招收心理学本专业,或是心理知识和咨询技能掌握牢固的人员,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顺利、正确、高效地开展起来。
(三)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师是传道受业的解惑者,为了能够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师要提高“终身学习”的意识,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获取资源、参加线上线下培训来提升自己。心理健康教师要时刻关注有关青少年心理研究的前沿动态,将新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心理健康课程中。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师也要及时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及时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并反思自身的不足。
二、教师工作能力提升
(一)参与培训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教师需要在培训中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在开展培训工作时不能流于表面。首先,学校要明确培训目标以及培训后教师应当具备哪些能力。其次,培训活动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例如探讨、听课、分析案例、讲座等。最后,培训应该是一项长期的活动,不应该是短暂的,或是敷衍了事,教师应充分抓住参与培训的机会,不断进步,逐步掌握心理咨询技能,进行持续性的学习和训练。
(二)学校制度支持
虽然我国近几年一直在大力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很多学校、家长对心理健康课采取漠视的态度,挂名心理健康教师或是转岗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学校的不重视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热情降低,甚至抛弃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工作。基于此,学校应该明确制定心理健康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政策激励制度,建立合理的技术职称评聘制度。就现实情况而言,由于牵涉到待遇问题和专业技术职称的问题,因而在职称评定方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与其他科任教师相比,仍面临很大的困难,这就使得一些心理健康教师不得不去教授其他的课程或做一些行政工作,甚至一些教师会因为失望而离职。面对这些情况,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组织中小学评聘心理指导教师的专门工作,进而确保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发展,最终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三)教师自我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给自己做好定位,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教师。不少心理教师认为学校没有给予自己足够的重视,或者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因此进步很慢。但是专业的成长不能一直依靠外部环境的推动,任何学科的教师都需要主动钻研,走更专业更深层次的发展之路。其中,科研是促进自身进步的一大动力。此外,教师应该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反思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去参加课外培训、进行网课学习、聆听专家讲座、请教有经验的前辈,要将能力的提升视为一个长期的过程,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章学云.浦东新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研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学,2021,(12).
[2]姚应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0).
[3]赵 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8).
[4]方兰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挑战与发展路径[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1,(07).
【责任编辑 李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