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
【关键词】《迷娘》,外国诗歌,文化多样性,文化理解
《迷娘》(之一)为歌德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迷娘唱的一首诗歌,统编教材将其节选编入选择性必修中册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单元。就文化素养的培养而言,外国文学作品的单元学习要导向增进文化多样性的理解。《迷娘》的诗歌意象涉及希腊神话原型,诗歌情感涉及迷娘对威廉·迈斯特复杂的感恩、依恋和爱情,诗歌内容涉及作者歌德对意大利文化的向往。对高中学生来说,仅从作品本身出发理解该诗有相当难度,有必要了解外国诗歌意象背后的西方文化源头,掌握相应的外国文学解读方法,从而增进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一、《迷娘》诗歌意象背后的文化蕴意
要解读外国文学作品,首先要了解西方文化的源头。了解文化源头的意义在于获得一种自上而下的综观的视野,将具体的文学作品置于其所属的文化乃至文明当中去理解。
西方文化的源头由古希腊文明、古希伯来文明、古罗马文明共同构成。古希腊文明提倡科学精神,古希伯来文明引发西方文化的原罪思想,古罗马文明发展出近代的法制观念。三大源头中,古希腊文明的影响最重要、最直接。它从公元前800 年至公元前146 年持续了约650 年,西方有记载的文学、艺术都是从古代希腊开始的。在古希腊文明中,希腊神话是重中之重,它推崇真实的人性:男性神祇追逐权力、美色,女性神祇爱慕虚荣,有着凡人所有的嫉妒、报复心理。了解这一点对理解外国诗歌的意象有着纲举目张的作用。
为便于说明希腊神话对理解诗歌意义的作用,我们把《迷娘》(之一)第一节抄录如下: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迷娘》(之一)共有三个章节。第一个章节中的意象有:柠檬花、茂密的绿叶、金黄的橙子、蓝天、和风、桃金娘、月桂树。其中,桃金娘与月桂树的意象与希腊神话有关。
1. 与桃金娘意象相关的希腊神话
与桃金娘意象相关的希腊神话是“金苹果的故事”。不和女神厄里斯在英雄佩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宴上留下一个金苹果,金苹果上写着“献给最美的女神”几个字。金苹果引起了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的争执。三位女神请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来裁定。帕里斯把金苹果给了阿佛洛狄忒,阿佛洛狄忒帮助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持续了十年的特洛伊战争从此拉开序幕,最终以特洛伊王国灭亡,帕里斯身死,海伦回到斯巴达而结束。阿佛洛狄忒赢得金苹果的时候,戴着桃金娘花冠,从此桃金娘成为爱情的象征。从希腊神话原型中可以看出桃金娘这一意象的复杂性,它不仅象征爱情的单纯与甜美,同时也隐含着不和与嫉妒、拐带与战争等负面的因素。
2. 与月桂意象相关的希腊神话
再看与月桂相关的希腊神话。太阳神阿波罗对小爱神丘比特出言不逊,丘比特为了报复阿波罗,先将爱情之箭射中了阿波罗,再将拒绝爱情的箭射中了河神的女儿达芙妮。阿波罗疯狂地爱上了达芙妮,达芙妮却竭力躲避阿波罗。她为了逃避阿波罗的追逐,跑得筋疲力尽,祈求天上的众神帮她解脱。在阿波罗追上她的那一瞬间,众神把她变成了一棵月桂树。无望的阿波罗只能把月桂的枝叶采摘下来编成月桂花冠,戴在头上以示纪念。因此,月桂的意象同样代表爱情,但也隐含了追求者与被追求者之间情感的背离,以及爱情的无望。
具备了对西方文化源头的初步认识之后,重新来看这个作品,能够对第一节的意象有更深入的认识。柠檬花、茂密的绿叶、金黄的橙子、蓝天、和风,共同构成一幅颜色明快、色调响亮的自然风景画,似乎用来表达喜悦向往之情;但是加上桃金娘和月桂意象隐含的文化意味,重新赏析这幅画,会有新的理解:画面虽美,但很可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第一节的副歌中得到证实:“你可知道那地方”,“那”是一个远指代词,说明这幅自然风景的画面内容虽然明快丰饶,却离歌者很远,可望而不可即。歌者虽然表达了对“那地方”的向往,但歌者的“前往”并不是自主的,而是“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要跟着爱人才能前往,这也增加了“前往”的不确定性。可见,“那地方”越美,给歌者的折磨就越深。
3. 希腊神话对理解西方文化的特殊意义
外国文学作品涉及的文化因素丰富而复杂,主要包括西方文学源头、作家创作意图、国家发展阶段等,其中西方文学源头——希腊神话,是诸多因素当中的重中之重,它哺育了几乎所有的西方文学。了解希腊神话,对理解外国文学作品能起到綱举目张的作用。
让学生了解希腊神话,是为了让学生感受西方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在起点上就已经截然不同。我们可以借鉴比较文学领域中的“平行研究”。乐黛云认为:“‘平行研究就是对并无直接关系的两国文学在文学发展趋势、文体、风格、主题、题材等各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这种研究又可分为类同和对比两个方面。”[1]借用平行研究来解读外国诗歌,是适合学情且能有效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做法。
西方文化对人的理解是回归本真的人性,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的理解是从道德的、人伦的角度出发。相应的,二者的审美标准也不同:与西方神话推崇真实的人性相比,中国神话推崇责任、使命等道德伦理品质,神话原型很多来自原始氏族社会的著名领袖或杰出人物,为了群体的生存与发展,他们必须肩负起与自然灾害抗争的使命,作出巨大牺牲,而且毫不畏惧,比如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借用平行研究的方法,观照两种文化起源的差异,是为了培养一种平等的态度,正确看待文化差异:既不妄自菲薄,以为外国的月亮更圆,也不妄自尊大,以本民族文化为尺度去评价其他民族文化,这样才能培养出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真正理解文化的多样性,进而在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融互鉴中汲取营养。
二、《迷娘》与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关系
阅读长篇小说中的诗歌,需要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把诗歌放还到长篇小说中去读。这种方法可称为情境分析法,就是将解读对象放到它所处的特定文本中去理解和分析。在长篇小说的情境中,诗歌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对应情节获得象征意义,脱离小说情境的诗歌是不可读的。
1.《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故事概要《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主人公威廉·迈斯特,从少年时代起就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禀赋塑造自己,他出身富商家庭,却不喜欢孜孜为利;他从小喜欢戏剧表演,希望通过戏剧过上自由的生活,同时实现自己振兴德国的抱负;他离家出走,去剧院当演员,结果经历了事业和感情上的双重失败。离开舞台后,他进入塔社,结识了一批以改良社会为己任的有志之士,在服务于公共事务的历程中,他终于彻底摆脱了庸俗的市民气息,也收获了真正的爱情。
2. 迷娘与威廉·迈斯特的感情纠葛迷娘来自意大利,出身于贵族家庭,孩童时就被拐卖到德国,在一个马戏班里备受摧残。威廉在剧院演出期间遇到了迷娘,并解救了她。迷娘由此对威廉怀着深深的感恩之情。在威廉的照顾下,迷娘出落成窈窕少女,过上了安宁的幸福生活。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迷娘对威廉的感恩之情变为爱恋之情;而此时威廉已经开始与务实而又精明能干的特蕾萨交往。迷娘日渐憔悴,但她不善言辞,只能用歌声表达自己的爱恋与痛苦,行为逐渐变得狂热与偏执,“威廉在迷娘身上也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艺术的灵魂、本质、历史和注定悲剧的未来”[2]。最后,迷娘怀着对爱情的绝望和对家乡意大利的思念,在病中悲惨地死去。
3. 小说情境对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迷娘》(之一)作为迷娘心声的吐露,既有对威廉的复杂情感,也有对家乡的思念。小说中,迷娘唱完《迷娘》(之一),后文如下:第二天清晨……威廉拉开房门,姑娘走了进来,同时唱着我们上边抄录的那首歌……每一节的起头她都唱得庄严、激昂,好似要让人注意什么特别的东西,好似要表现什么重大的事物。唱到第三行,歌声却变得低婉、沉郁起来。“你知道吗?”几个字,她表现得充满了神秘和思索;“前往!前往!”表现出不可抗拒的向往渴求;“随你前往!”则在反复轮唱中变化有致,时而恳求,时而催促,时而充满渴望,时而满怀憧憬。迷娘第二次唱完了这首歌,便停下来,目不转睛地望着威廉问道:“你知道这个地方吗?”“想必是指意大利吧,”威廉回答,“你从哪儿学会的这支歌子?”“意大利!”迷娘郑重其事地说,“你要去意大利,请一定带上我,这儿我觉得很冷啊。”(节选自《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杨武能译)
小说描绘了迷娘唱这首歌的神态:“充满了神秘和思索”,“不可抗拒的向往渴求”,“时而恳求,时而催促,时而充满渴望,时而满怀憧憬”,而这些神态的变化、诗歌表达的情感与迷娘的经历是能够一一对应的。这种对应关系,能够帮助阅读者理解为什么《迷娘》副歌部分对威廉的称谓一再变化。副歌采用“回环往复”的句式结构,三节内容基本相同,仅仅对威廉的称谓有变化,依次为“爱人”“恩人”“父亲”。但是,小说中迷娘对威廉的情感发展演变的顺序与诗歌的副歌是不一致的。如果按小说的时间顺序,迷娘对威廉的情感发展演变的顺序应该是恩人、父亲、爱人。称其为恩人是指威廉搭救了她,称其为父亲是指威廉给她提供了稳定的生活保障及庇护,称其为爱人是指威廉是她暗恋的对象。
可以说,正是因为采用了情境分析法,读者才得以注意到诗歌与小说对威廉称谓的错位。我们再回到小说,在唱这首歌的时候,迷娘已经无法自拔地爱上了威廉,所以第一节副歌将威廉称为爱人,表达的是当下对威廉的爱;在第二节的画面上,她描绘的是幼年在意大利生活的家园,相应的,在这节副歌中她把威廉称为恩人,因为威廉重新给了她稳定的家,结束了她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悲惨生活;在第三节的画面上,她描绘的是想象中的从德国返回意大利的旅程,这一旅程艰辛而且充满危险,为此,她在第三节的副歌中把威廉称为父亲,潜意识里有着弱女子面对充满未知的旅途的担忧与恐惧,有渴望被保护的恋父情结。除此以外,说明迷娘也意识到她与威廉的爱情是无望的。实际上,在小说中,迷娘唱这首歌的时候,已经与威廉有了很大的分歧,她将对威廉的强烈而无望的爱情转向对死亡的渴望,并最终死去。
三、从《迷娘》的诗歌情感一窥作者的意大利情结
外国文学作品解读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成熟的他者文化,歌德的态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正面的典范。
在小说中,迷娘与威廉的对话告诉我们诗歌中反复出现的“那个地方”是意大利。第一节出现的柠檬、金橙、桃金娘、月桂樹等意象,是对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的意大利的具象化描绘。它不仅表达了迷娘对幼年生活的家乡的思念,也隐含着歌德对意大利所代表的古典拉丁文明的向往;可以这么说,它代表着正在形成的德国文化对成熟典雅的古典拉丁文明的仰慕。歌德认为正在形成的德国需要学习意大利辉煌灿烂的文化,为此,他把意大利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并致力于在自己的作品中营造一个“文学的意大利”。
歌德的意大利情结对理解塑造迷娘形象的写作动机至关重要。《迷娘》中充满异域风光的意象,折射了歌德所理解的意大利的艺术特征、民族特性和历史命运。迷娘身上那种不现实的特性,正是从最高意义上阐释了艺术必然相伴的某种品质:她属于天界,不属于凡尘;属于过去,不属于现实;注定以悲剧收场,并以悲剧衬托威廉·迈斯特的成长。
歌德曾经这样感慨罗马给他带来的领悟:“在罗马之外的地方,你找不到一个概念来形容在这里受到的教化。来到这里的人仿佛经历了重生,对于先前的概念也会像看待小孩子穿小了的鞋一般。”[3]这种某个特定的国家发展阶段或历史阶段,一种文明对另外一种文明的仰视、借鉴、模仿、学习以及改造,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一再出现,比如,盛唐时期的日本对中国,五四时期的中国对西方,都存在本土文化对他者文化的优越之处的仰慕之情。当然,在今天,这种仰慕之情已经时过境迁,但是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依然有着积极意义,通过交流与互鉴丰富、促进本民族文化,才是文化自信者的心胸;如果以文明中心论或者文明优越论自居,以己度人,那就永远理解不了其他民族与地区的文化。
外国作家作品的阅读,有别于母语作品阅读。母语阅读在理解作品方面有着隐藏的优势,那就是读者处于自身所属的文化当中,如同鱼在水中,是一种日用而不觉的状态,即不自觉地接受濡化的过程。所谓濡化,是指“文化在一个共同体(如民族)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4]。因此,阅读者看似“孤立”地学习母语作品,实际上已经调用自己的文化积累来综合理解作品,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但是,理解其他民族与地区的文化,如果还同样用学习母语作品的方法,就会出现明显的问题。跨文化阅读的所见是片面而支离破碎的,因为教材选文(本文特指外国诗歌,下同)受到容量限制,无法选入完整的长文本,只能节选部分章节,语言、故事、形式都相对单薄,传递的文化信息有限,再用学习母语作品的方法——从语言到语言、从故事到故事、从形式到形式,则无法看出经典作品背后包含的政治、经济、国家发展阶段等多种复杂因素。外国作家作品阅读会出现文化理解的偏差,原因主要在此。因此,了解西方文化的源头,掌握情境分析、平行研究等方法,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作品意象和情感,进而理解不同民族与地区的文化,显然是理解文化多样性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