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曰庆
【关键词】高考散文,教学应对,阅读规律
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它不仅在高中语文教材里占有较大的比例,更是在语文高考中占据文学作品阅读的半壁江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阅读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1]在新高考背景下,散文阅读考查则越来越贴近创作和欣赏的规律,向着更为学术、专业的方向发展,这对当前的散文阅读教学及备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近几年部分高考散文阅读试题为例,从剖析文序、体察情感、透视意境、发掘意蕴、鉴赏语言五个方面,对教师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散文展开探讨。
一、剖析文序,厘清文脉
剖析文序,厘清文脉,是阅读一篇散文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文序即文章营构的艺术秩序。叙事有先后,抒情有跌宕,文章只有依据一定的秩序,才能准确生动地描述形象,寄寓丰富的意蕴,表达特定的情感;没有文序,则不能成为文章。
阅读一篇优美的散文,该如何剖析文序、厘清文脉呢?关键在于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重要特征。形散主要是指散文对于材料的选用、组织和表达方式比较自由,不拘一格;而神聚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且集中。把握形散神聚,要从梳理散文的文脉开始。散文的文脉主要有序线、物线、情线三种。
所谓序线,即以时空的变换、人物主体的活动或事情发展的顺序为线索。例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建水记》第9题:“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这道题旨在考查抓住线索鉴赏布局谋篇技巧的能力。从空间上看,《建水记》按照场所的转换写作,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写起,然后依次穿城门、过街道、逛市场、绕小巷,最后走进百年宅院,表现建水人的日常生活和建水城的人文气息;从时间上看,《建水记》以历史的绵延作为线索,将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与当下生活结合起来,表现其历久不衰的生命活力。时空双线交织,使文章融古典建筑、现代生活、文化传承于一体,意蕴丰厚又叙述清晰。
所谓物线,即以某种特定的事物贯穿全文,在文章的各个部分重复出现。例如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记忆里的光》第9题:“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这道题旨在考查理解线索在布局谋篇和主旨表达层面所起作用的能力。“记忆里的光”是指火车头上挂着的“光芒闪烁的图标:一把镰刀和一个大锤头”,作为全文的线索,其分别串联起儿时看火车、青年时当兵、中年以后抡大锤的三个人生时段,表达出“我”对“镰刀、锤头”感激、崇敬的深厚感情,“镰刀、锤头”融入“我”的生命,指引“我”人生的方向。文脉清晰,文序井然。第8题:“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这道题旨在考查鉴赏“看火车”微情境中的结构层次、铺展顺序等能力。先是萌生看火车的念头:大同学炫耀自己见过火车,让“我”萌生夜晚去看火车的想法;接着将其付之于行动:夜间穿过恐怖的坟场,迫不及待地将耳朵贴在铁轨上,写出“我”看火车时的兴奋;最后抒发感受:见到挂着光芒闪烁的镰刀、锤头图案的火车头,“我”感到特别,也感到亲切。全文紧紧围绕火车形象展开描写,文章局部也铺展有序。
所谓情线,即以感情、心理、情绪的发展变化为线索来穿引整篇文章。例如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九一八”致弟弟书》第8题:“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请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由题干可知,“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可以作为贯穿书信内容的感情线索。此外,通过研读文本,书信开篇和尾声均明确提及“恍恍惚惚”一词,中间部分也主要是姐姐对弟弟“恍恍惚惚”的回忆,由此进一步体现文字承载的浓浓的手足之情。可见,该文就是以作者对弟弟的深切感情为线索来穿引全篇的。
总之,文本是作者建构的一个有机系统,只有弄清文本系统的层次和结构,才不会停留于零碎的、表层的、即兴的感性理解。无论是随时空推移的纵贯型布局,还是并行呈现主客体场景描写的横断型结构,抑或是纵贯与横断的交叉,梳理散文线索,厘清文序脉络,举一纲而万目张,学生阅读散文时才会有整体的感知与把握。
二、解构内容,体察情感
解构文本内容,体察作者情感,是阅读一篇散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文本的内容是其构思、情感、文采的依托。“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作者的生活经历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会写什么样的内容,传递什么样的情感。解构文本内容让读者明白作者写了什么以及怎样写的,而体察作者的情感则抓住了散文的“神聚”,即抓住了“文之经”。
“散文是抒发作者情感的,而不是解说文本中所涉及的对象的。”[2]既然情感是散文的“经”,那么该如何体察作者的情感呢?基本的途径就是认真梳理作者情感的来由。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因此,体察作者蕴藏在散文中的情感时,首先要梳理文本中出现的与作者发生关系的物、事、人,然后通过解构文本,具体分析作者指向物、事、人的复杂情感。再以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九一八”致弟弟书》第8题为例,这道题旨在考查分析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分析恍惚感的由来,首先要梳理文中与作者发生关系的人和事,才能明确作者感情状态的具体指向。通过分析文本可知:与作者关系最亲密的人是弟弟,关键事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国破家亡的背景下姐弟的分离、重逢与送别,感情的导火索是姐弟分别时间之长。由此可知,这种恍惚感均指向姐弟的苦难遭遇,而且由来有三个方面:其一,感慨时光流逝之快,十年中与弟弟相处的时间短促;其二,对与弟弟相处的回憶感到真切而又模糊,恍如梦境;其三,牵挂、担心、思念流浪在外的弟弟。
“散文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离开了对写作的这个人的了解,就谈不上对散文的真正理解。”[4]陈寅恪先生在对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的审查报告中说:“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作者的生活经历皆涵盖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或隐于文本之外,或见于文本之中。学生要想深刻地解析文本,把握情感主旨,就必须先弄清作者的生活经历。知人而论世,论人而析文,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
三、透视意境,欣赏画面
如果说剖析文序可以更清楚地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体察情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那么,透视意境、欣赏画面则可以更好地发现散文的美。“散文没有意境美,就是没有了生命文字的堆砌品;有了意境美,散文才会充满活力,充满朝气和生气,才会给人以美的享受。”[5]作者在散文中往往会精心选择客观景象营造意境,客观景象的再现与主观精神的传达共同构建出散文的艺术境界。散文的意境中有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画面,而这些画面总是由细节构成的。
例如2022年新高考Ⅱ卷《到橘子林去》第9题:“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这道题旨在考查理解艺术特色、透视画面意境之美的能力。从体裁上来说,这篇文章属于叙事性散文,侧重叙述到橘子林途中的所见所感,具体、生动的细节是本文的显著特色。通过作者对童趣细节的描绘,读者头脑中会浮现童趣的画面,童趣畫面的排列组合则构成本文特有的童趣境界。因此,题目要求指出并分析三处体现童趣的细节,本质上是透视五幅画面呈现的童趣意境。文本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描绘了小岫央求图、城内街景图、城外红崖瀑布图、路边钉马掌图、父女回家图。不同的画面体现出不同的童趣意境:小岫央求图中,小岫“还不等回她,她就又抢着说了”,体现了孩童的急切心理及一点狡黠;城内街景图、城外红崖瀑布图中,小岫沿途不关心眼前景物,“一直拉着我向前走”,体现了孩童的单纯可爱;路边钉马掌图中,小岫偷偷看自己的指甲,透露出孩童的小心思,表现小孩子丰富的联想;父女回家图中,“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这是孩童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体现了孩童的天真。按图索骥,关注细节,才能更全面地呈现散文里的童趣画面,透视画面背后的意境,从而发现如在眼前的童趣之美。
又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建水记》第8题:“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这道题旨在考查对典型情境的理解能力、审美能力。作为一篇游记散文,文中以建水城的风土人情、街道市井、饮食场景、小巷庭院为客观景象,通过一个个特写镜头,立体、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建水城的历史传承和烟火气息。
总之,学生需要站在作家的立场,透视画面描述的视角,运用联想,方能感知客观景象是作家眼中笔下的客观物象,客观景象在散文中的优美、真实、细腻。“联想是知觉、概念、记忆、思考、想象等等心理活动的基础,意识在活动时就是联想。”[6]通过联想,学生就会调动全身感官来欣赏散文的意境。或视角的变化,或动静的结合,或气味的浓淡,抑或肌体的触摸,都能让学生感受作家眼中笔下客观事物的栩栩如生。
四、发掘意蕴,探究主旨
优秀的散文无不蕴含作家独特的生活体验和个性情感,无不富有时代的鲜明特征和特定精神,无不引发人们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共振。这些构成散文深层的意蕴和主旨,是阅读散文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
例如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九一八”致弟弟书》第9题:“对于弟弟先后在上海和山西的两段生活,‘我都放在周围年轻人的群体生活中来叙述,且有不同的感受。请对此加以分析。”这道题旨在考查分析品味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需要考生发掘文本意蕴,深入探究文本主旨。文章叙述的是个人的行为,但抒发的不仅是个人的儿女情长,还包含作者对青年命运、对国家命运的观察与思考。文章从弟弟写到周围的青年,从上海的流浪青年写到山西的抗战青年,这是由个体到群体,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青年的人生遭际和心路历程,反映出时代特征。在上海时,“我”对流浪青年生活没有着落、前途未知的状态充满担忧;在山西时,看到年轻群体的革命生活充实、快乐而有朝气,“我”深感欣慰,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通过对比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态度,也表现出以“我”为代表的社会群体意识和感情倾向。
发掘散文意蕴,意味着“透过现象揭示本质,通过个别表现一般,深入到理性的精神层面”[7]。
例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建水记》第6题A选项:“文章引用《建水县志》的记载,将今日建水与其‘原始之城的风貌关联起来,写的是建水绵延不断的历史传承。”考查的是“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第7题C选项:“文章最后一段写归家,提及‘曾祖父‘祖母,并以‘香樟树的荫庇作结,意在说明普通人家一代代的平凡生活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考查的是“通过个别表现一般”。这些选项都是从意蕴、主旨的角度考查理解鉴赏能力。从个体意识来说,通过对建水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的摹写,表达作者对建水城的喜爱之情;从时代意识来说,描写建水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当下的日常生活,表现这座古城不竭的生命活力;从群体共性的审美意识来说,则是揭示人们对于诗意栖居的向往。
一篇散文的意蕴如果不具备这三个基本的构成要素,就只能是作家个体情感的抒发,无法反映特定的时代精神,也就不可能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因此,学生在发掘散文的意蕴时,要逐层揭示出其中内隐的个体哲思、时代特质、社会共识等主旨。
五、鉴赏语言,含英咀华
语言以表现内容为目的,同时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词是最小的具有意义的语言成分;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由词或词组构成,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此,在品读鉴赏散文语言时,应切分文段,以词句的赏析为出发点。
散文是语言的艺术,优美的词语能够营造出神入化的意境。例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建水记》第7题D选项:“文章最显著的文字特点是常常大量堆叠同类词语或词组,以此形成繁复恣肆的修辞效果,同时也表现了物阜民安的世俗生活气象。”学生在品味散文的词语时,应从重要词语或修饰成分入手,在抓句子主干的同时,注意起着画龙点睛作用的修饰、限制成分。再如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窗子以外》中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看到”是目力所及,“看见”是心之所映。对于窗外的世界,窗内的人不过是个看客,心存隔膜,不能感同身受地体验窗外的大众生活。“见”与“到”一字之差,表情达意之准确立见。
同样,对散文语句的深刻理解也能帮助学生准确探究散文的主旨意蕴。例如2020年高考上海卷《被劝进来的病人》第8题:“第⑧段画线部分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画线句子略)这道题旨在考查鉴赏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试题所选文字可以切分为三层,需要抓住精彩用词加以赏析。第一层描写两人的行为,作者对于人称代词的使用极其灵活,四个“她”以及两组互称的“你”“我”是用词方面的特点之一,因此作答时要指出“她”“你”“我”起到了变换视角的作用,凸显出人物之间的关系;第二层描写两人的表情,“脸上荡漾着番茄红”,就近取物形容,“番茄红”“红番茄”形成呼应,巧妙表现心情愉悦;第三层描写“我”的感受,“把病也交易了”中的“交易”想象新奇,不合事理却生动有趣,夸张地表达了交易双方的投入程度。最后,总体来看整段文字,因为用词巧妙,语言呈现出风趣幽默、活泼明快的风格,很有表现力。
语体、语言风格是整篇文本特色的反映。例如2017年高考全国Ⅲ卷《我们的裁缝店》第6题:“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这道题旨在考查分析文本语言特色的能力。“充满生活气息”,指的是语言符合人们生活中的交流需要,口语化,亲切;有地方色彩,鲜活;整体的语言风格风趣、率真。
如果说词和句子是散文的语言基础,那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则是建立在词和句子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衬托铺垫、托物言志、融情于景等,能够体现散文的艺术特色,进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作品的语言风格,准确认识作家创作上的个性差异。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从剖析文序、体察情感、透视意境、发掘意蕴、鉴赏语言五个方面来探究散文阅读的规律,从而帮助学生在平时学习和高考备考中有道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