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从高中生物教学的角度来说,有很多的知识点蕴含着德育知识,若是可以将这些德育知识与生物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势必可以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以人教版高二生物教材中的“遗传与变异”为例,重点分析论述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到生物教学之中,期望可以为从事高中生物教学的朋友们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德育教育;遗传变异;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2)27-0140-03
人教版高二生物教材中的“遗传与变异”这一节中不乏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爱国知识、健康人格、国情知识,这让德育教育的开展更为有利.本文从多个方面探究了高中生物遗传变异的德育要点与策略,现作如下的论述.
1 “遗传与变异”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从“遗传与变异”这一节知识点来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辩证唯物主义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均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1)“遗传与变异”这一节教学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知识目标,即“生物有着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可以让物种保持相对稳定,变异可以让物种不断的去进化和发展”.基于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物质是可变的,变化是绝对的,不变的是相对的,由此可以说明物质的运动与静止有着相互关系.
(2)在“遗传与变异”这一节教学时,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生物在个体发育中所表现出的性状差异的相关知识,其中的一个关键知识点便是性状差异的原因,即受精卵内所蕴含的遗传物质基础、外界环境条件的作用,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生物性状的表现与其内因和外因之间的关系.另外一个关键知识点是可遗传变异的3种来源,这一点知识中蕴含着“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这一哲学观点.在教学的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人工诱变与染色体变异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此过程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即知晓“变化的条件是外因,变化的根据是内因,外因可以通过内因来起作用”这一哲学观点.
(3)“遗传与变异”这一节教学要求学生务必掌握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即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在向学生讲解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告知学生,每一个事物内部所发生的变化均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必须要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去探究才可以认知其中的规律.
(4)在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已经可以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继而创造一些新品种.由此可以得出,物种是可以被改变的,不是由神所创造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很大的幫助.除此之外,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生物知识的学习与研究中去,掌握更多的生物学知识,为生物学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5)教师也可通过引入名人案例,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信仰.例如,拉马克在研究进化学说的过程中,长期受到神创论支持者的攻击,但他并未气馁,始终未动摇对进化论的信仰.教师可借助这一案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迷信权威的品格.
2 “遗传与变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遗传与变异”这一节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可以从三点来引入.一个是向学生讲解青年科学家陈炬的相关知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这样来教学,即中国青年科学家陈炬将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植入到了烟草细胞中,“嫁接”到其DNA分子中,从而让烟草拥有了抗病毒的能力.而后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包括“人的基因之所以可以“嫁接”到植物的DNA分子中,是因为什么原因?”、“烟草有了抗病毒的能力,表明了什么?”、“地球上的生物是由相同的原始祖先逐渐进化而来的,它们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什么关系?”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发现遗传与变异中含有着特别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研究也是非常有难度的,而中国青年科学家陈炬可以取得这样的伟大研究成果,势必与其孜孜不倦、刻苦研究的品质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与热爱祖国、奉献祖国的爱国情怀有很大的关系.相信此时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另外一个案例是我们敬爱的袁隆平爷爷,爱国主义的教育可以紧紧围绕着“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稻田守望者”、“禾下乘凉梦”这四点来展开.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单单要向学生讲解袁隆平爷爷在农业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要向学生讲解袁隆平爷爷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的决心和坚守,更加清晰的了解袁隆平爷爷为我们中国、世界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另外,在德育教育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播放有关于袁隆平爷爷农田研究和逝世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可以更近一步的去了解袁隆平爷爷,去感悟袁隆平爷爷给我们所留下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最后,教师应重视对课堂主题的升华,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报国信念,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自我效能感.例如,教师可结合相关资料,为学生科普“人类基因组计划”,启迪学生思索:我方科学家在这一国际计划中,仅承担了1%的测序工作,但我们的基因组研究实力,与世界顶尖水平是极为接近的.教师可运用这一案例,唤起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之后教师可再为学生介绍生物工程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例如,目前生物工程在遗传病、癌症治疗领域,已经获得了初步的运用,有无数深受疾病困扰的患者,正以这一技术为支柱,坚强地生活下去,而这些尖端科学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无数人的努力,特别是学生这一代人的努力.教师可用上述话语,唤起学生的遐思,之后鼓励学生以发展这些尖端技术为目标,不断奋斗,转化爱国主义信念为切实的爱国主义行动.
3 “遗传与变异”中的国情知识教育在当代,一些偏远地区和知识水平较低的人们,依然有着封建思想和“重男轻女”的思想,这对于个人发展、国家发展均十分的不利,在生物教学中必须有力地去改变.比如在向学生讲解男女性别决定这一生物知识时,教师要向学生重点讲解遗传与变异中所蕴含的知识点,从学生这一代来改变,帮助他们破除封建思想和“重男轻女”的思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婚姻法》中的相关知识引申到课堂上,引导学生从遗传学的理论去认识和解读《婚姻法》,认清楚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通过这一知识的渗透,可以将国情知识教育融入到生物课堂中来,可达到预期的德育教育目的.
4 “遗传与变异”中的健康人格教育
在“遗传与变异”这一节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出一些有关于健康人格的德育知识,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完基因表达后便可引入这样的一则案例.教师可以向学生讲一个“看手相”的故事,主人公是罗杰·罗尔斯(属虚构人物,但几乎是2007年3月17日上任的纽约州州长戴维·帕特森的翻版).在罗杰·罗尔斯小学的时候,他有很多的恶习,老师对他避而不及,使用了很多的方法来帮助他改变,但未能奏效,但发现罗杰·罗尔斯较为迷信,于是给他“看手相”,并对说了一句话,即“我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这大大激励了罗杰·罗尔斯.在今后的日子中,罗杰·罗尔斯始终以纽约州州长的身份来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终于在他51岁的时候成为了纽约州的州长.从这一则故事中可以发现,其中人的手相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只是因为老师所说的那一句话激励了罗杰·罗尔斯,让他变得自信和自律.由此可以折射出一些德育知识,在人生的征途上并不是一帆风顺,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但是在此过程中决不能丢弃自信和前进的动力,要认认真真、踏实的走好每一步,去培育自己的诸多能力,为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孟德尔的奋斗故事,也很适合被教师运用到这一教育过程中.
5 “遗传与变异”中的伦理教育但科技的进步,往往也伴随着伦理学的争议.教师可结合《遗传与变异》中的一些生物知识,为学生传授正确的伦理观念,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实现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例如,在讲解到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为学生科普近年来倍受关注的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基因图谱技术,结合实事案例,为学生讲讲这些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在医疗领域、农业生产领域,为人们带来的积极影响,之后可再引导学生,思索与这些技术有关的争议.如:若这些技术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所掌握,会有什么后果?显而易见,这一后果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必然是极为恶劣的.由此可见,技术是把“双刃剑”,拥有先进技术的人,必须拥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与正确的伦理观念,懂得如何使用技术造福人类.最后,教师可升华课堂主题,激发学生努力學习生物知识、利用生物技术造福社会的信念.
6 “遗传与变异”中的法制教育法制社会中,任何人都受到法律的约束.在依法治国、全民守法的背景下,教师有必要加强对生物学科中与法律有关的元素的挖掘,利用其不失时机地点醒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法治信仰,与正确的法律观念,培养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新时代青少年.
例如,在教学“转基因技术”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引入《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内容,为学生科普,农业转基因生物在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哪些条例的制约,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条例在保障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的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增强学生对法律先进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法治社会的自豪感、认同感,让学生知法、用法、懂法,在日常生活中遵规守法,达成德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晨霞.大数据技术支持下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74(2):20.
[2] 齐莹.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J].国际教育论坛,2020,2(8):24.
[3] 闫巧芳.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J].农家参谋,2020,642(1):290.
[责任编辑:季春阳]
收稿日期:2022-06-25
作者简介:陈清静(1985.7-),女,江苏省扬州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生物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