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林
思维导图这个词语是近年来才渐渐被人们所熟知的,但思维导图存在时间并不短,在二十世纪便被学者所提出。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是记忆、学习和思考的思维“地图”,也是简单而有效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的出现,让现代教育更上一层楼,也让人对知识的整理有了新的认识。从这一点来看,思维导图对目前的教育来说,意义重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事实证明,语文学习中,思维性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得也越来越重要,是学习语文之“灵魂”。在小学中年段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与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习作能力、识字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使语文学习更具条理,更加容易,也更有趣味,能有效提升学生思维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含义
思维导图是一种通过图的方式对知识进行组织,从而将知识以一种新的方式被人们所理解、所掌握,它充分运用图形、颜色等有助于记忆的视觉元素,直观形象地将学到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形象化,有利于人脑思维的发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思维导图的基本画法和常见类型
一般情况下,思维导图的核心是知识要点,连接分支知识要点,形式上和人类的神经元结构非常相似。思维导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制作思维导图呢?首先,在制作思维导图的时候,需要明确中心知识要点是什么,明白为什么要从这个核心知识要点为主干向外延伸,怎样让思维导图呈现一个自然的分支结构。其次,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可以采用手工绘制和电脑绘制,但是由于小学阶段面对的是小学生,教师更多地要讲清楚如何通过手工绘制思维导图。最后,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引导学生尝试加入一些有趣的元素,让学到的知识变得生动,这样也能让学生对学到的知识产生新的兴趣,加深对语文学习的理解。常见的思维导图有圆圈图、气泡图、流程图、树形图、桥图等。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塑造学生抽象性思维
因为现在的小学生一心投入学校生活,缺乏生活实践,缺少实用的生活经验,导致自己将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难以融合,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小学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运用思维导图,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增强他们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的知识要点能灵活运用,从而更好地理解、更好地迁移、更好地掌握和深化知识。
(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思维导图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也是提高学生知识梳理、归纳能力的好帮手。当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能力后,能利用课下时间自主地开展预习、复习活动,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也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为此,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时,可以将思维导图的功能、绘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给学生。比如,在作业布置中,布置预习类作业,要求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完成学习任务,并逐步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课本知识点与思维导图两者结合,对小学生进行思维教育,不仅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还可以在绘制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联想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语文素养。事实证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性地渗透教学知识点与思维导图的运用,完成知识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相应的问题,突破课堂或书本中的知识难点,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四、思维导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思维导图让课堂阅读教学更具条理、更加有趣
语文课堂离不开阅读。学生在阅读中能获取知识,增长认识,从而发展思维。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相当重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贯穿语文学习全过程,而思维导图恰好能有效帮助学生学习。为此,语文教师可以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串联文章的优势,并向学生传递思维导图的使用策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的《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一文时设计的思维导图,先用一颗红心圈住“意大利的少年”,在红心下方引申开始质疑的问题“为什么”,并在课堂讲解时,随着课堂环节推进,适时补充原因——个人尊严;对父母的想念;自己的困窘。精读分析课文时,在红心右方引申“扔钱”以及文中少年具体的表现——大义凛然、劈头盖脸、义正词严,在其后继续引申出少年的动作:扔、砸、跳、站。在红心左方引申“捡钱”以及少年具体表现——低声道谢、拉上帘子,在其后继续引申出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孝顺、有尊严。讲解到课堂的最后,总结时,概括出本文中心“祖国的尊严高于一切”,并写在了红心的正上方,突出中心主题。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展示的,既有条理性,又能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有效提高阅读能力的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想更为有效地预习课文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以下作业,并做提示——可以从课文题目入手,通过读课文内容,弄清楚类似“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并用思维导图表现出来。这样的作业能让学生清晰地弄懂文章的内容,达到有效的预习。
比如,在教学北师大三年级下册《田忌赛马》一文时,其中一位学生就采用了思维导图法梳理了本课的知识要点——先画了一匹马,马头部分引申出“开头”:田忌与齐威王约定赛马。马的前胸处引申出“过程”,接着分别引申出两次比赛。“第一次比赛”,分别引申出“经过”(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馬对下等马)、“结果”(齐威王三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田忌输了)。在“过程”下面引申出“孙膑献计”以及原因:善于观察。在“孙膑献计”后引申出了“第二次比赛”(田忌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田忌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田忌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胜两场输一场,田忌获胜。马的尾巴出则引申出了文章的“结尾”:阐述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马鞍处引申出“中心”:孙膑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能从不同角度考虑、解决问题。可见,教师只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一定能做出高质量的思维导图。
(二)思维导图可使学生习作完成更加轻松,更具质量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构建适合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体系,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写作,并且爱上习作,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思维导图应用于习作练习,可使习作练习过程更容易操作,习作条理更清楚。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我更喜欢上作文课,学生也更喜欢我的作文课。别的课可以缺,少上一节作文课,学生却不答应。”于教师除了为学生选择提供喜欢的容易写的素材外,还相当重视习作中“说”与“写”思维的训练。那如何让思维导图在习作中“大显身手”呢?下面以写景作文为例,写景作文思维导图可以这样设计:在写景对象或者作文题目左边引申出“写什么”,接着引申“位置”“景色”“尤其喜爱”等。“景色”作为重要部分,可以继续引申“周围环境”“具体特点”:颜色、形状等。右边引申“怎样写”,接着引申写作具体方法:写景与抒情相结合;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用过渡句等。具体以写小猫为例,中心画一只小猫,并在身体上写上主题“小猫”,外圈分别引申出与小猫的相关想法,最后学生进行整理,会发现外圈中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小猫的外形、生活习性、捉老鼠的情景以及自己和小猫发生的趣事。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一同分析一篇优秀作文,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深入剖析其写作方法、写作内容,并将其中的“亮点”作为重点解析,既能使学生增强对优秀作文的认知,也能提高学生的作文鉴赏能力,从而在自己写作过程中,实现对自己内容的认知,并进行完善,从而创作出更好的文章。
(三)思维导图让生字教学更清晰、更系统
在新课标中,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成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学生用思维导图学习新课生字,或是复习学过的生字,更清晰、更系统。例如,在检查学生预习北师大三年级下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有一位学生将本课写字表做成了思维导图。他以“美丽的小兴安岭写字表”为中心,将课题用椭圆形圈起来,左边引申出“结构”,接着引申“左右结构”:欣、酸;并列引申“左中右结构”:侧;并列引申“半包围结构”:库、厚;并列引申“上下结构”:赏、盛;并列引申“独体字结构”:舌。椭圆形右边引申出“生字类别”,接着向右引申“已经写过”:欣、赏、厚、酸、盛、库,并列引申“首次接触”:侧、舌。椭圆形下方引申“按声母分”,接着引申“舌尖前音”:酸、侧;并列引申“舌尖后音”:赏、盛、舌;并列引申“舌面音”:欣;并列引申“舌根音”:厚、库。椭圆形上方引申“按韵母分”,接着引申“单元音”:侧、舌、库;并列引申“复韵母”:厚;并列引申“鼻韵母”:欣、赏、盛、酸。这样的预习,不仅仅是对本课生字的强化学习,更是对以前拼音、汉字基础知识的大检阅。
思维导图在学习生字方面,不仅仅表现在预习、学习之中,在复习时更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一册语文书学完后,师生可以以“写的字”为中心共同制作本册学习生字的思维导图,从不同方位分别引申出“成语”“多音字”“词语”“查字典的字”等。虽然实施起来比较慢,但对学生有效复习来说,是有条理的、有效的。
(四)思维导图使口语交际训练更有趣、表达更清晰
新课程十分强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发展,口语交际能力也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思维导图与口语交际训练结合,能使口语训练趣味化、条理化。在语文课堂中,常常会出现观点辩论,这时候使用思维导图,辩论双方将自己的观点列在其中,从不同的方面设计辩论内容作为辩证的依据,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辩证逻辑思维,也能清晰地展示各个辩方的观点。当然,课堂发言时,也可使用思维导图。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课文《小虾》一文为例,在学生接触课文内容前,以“虾”为中心设计思维导图:“哪里见过”“虾的特点”“其他知识”,进行课前口语交际训练。“哪里见过”引申出餐厅、池塘、蔬菜店等;“虾的特点”引申出大小、颜色、行动、外表等;“其他知识”引申出繁殖、喜好、生活环境、你和虾之间的一次故事等。
(五)思维导图让课堂变得更高效、更优质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通常根据文章内容顺序开展教学活动,但是为了让学生能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印象,便将其写在黑板上,慢慢地,整个黑板的内容便变得杂乱无章,学生的记忆顺序也会出现混乱。为了改善这种现象,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思维导图具有较强的生动性、活泼性,能有效刺激学生的视听感觉。对小学生而言,思维导图的图文并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教学时,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直观地呈现视频、图片,在板书时利用树的形式将各段知识要点呈现在板书,让学生通过这种形象具体的思维导图理解课文内容。再如,教师在为学生上阅读课时,以题目为关键词,将文章段落大意进行总结,作为思维导图的二级标题,由此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便可以掌握整个文章的内容。最后教师再与学生一同进行探索,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整个课堂不仅高效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阅读、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阅读的快乐。课堂教学模式变得更加顺畅,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更加高效、优质。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是廣泛的,小至修辞手法的讲解、写作方法的归纳,大到小学语文知识结构的概括,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习语文来说是基本方法,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应用之路还很长。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无疑将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更加强化,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思维能力,还可以直观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思维导图加入小学语文学习中,无疑是将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进行了革新和推动,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实践、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学生的语文学习。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