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构建与实施

2022-05-30 21:13刘会明
家长·下 2022年9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师

刘会明

中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提出,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养成英语思维、英语学习思维,并最终达到用英语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核心素养的愿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设立的宗旨不谋而合,初中英语是小学至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过渡,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合理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不但能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加快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进程。

任何脱离实践的学习,都不可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因此教育应该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展开。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从教师的角度而言,综合实践成果为教师提供了直接的教学反馈,能让教师不断优化和调整教学策略,真正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着力点进行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无疑是衡量英语学科知识实践性的重要标尺,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也对教师“新”课堂构建的能力和教学实施的途径提出了新的挑战,是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的趋势所向。下文笔者将分维度论述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设立综合实践课的积极意义

(一)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实践的目的就是深化、巩固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这是综合实践课设置的宗旨。综合实践课以学生为主进行主题拟定、任务策划、任务执行和任务反思。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教师只在必要时提供引导,保证实践方向不偏离正轨。这一模式设置不但能使学生深化知识,还能促使他们充分运用学科知识提升英语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科理论与语言技能的统一,提高语用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

英语思维能力的提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必然指向。终其原因是综合实践活动以英语为语言媒介,通过不同的话题对不同层面的知识进行探讨,让学生在情境式的启发下,不断调动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不断刷新原生知识,并促进知识的支架式生长,让思维的脉络深入脑际的每个角度,并思考如何用英语准确地表达;让学生通过英语思维来执行任务,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构建原则

(一)激励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对学生的情感体验、知识储备从客观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启发激励为主,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达到课堂构建的有效目的。情感体验方面,学生习惯了传统模式中的“被动”和“听课”,可能很难在短时期内适应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和自主性氛围。对此,教师要善于选题和鼓励学生迈出第一步,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参与其中,不宜打压学生的好奇心;知识储备方面,初中生尚处于学业的过渡阶段,客主观知识储备可能有所欠缺,尚未达到独自完成实践活动的程度。对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使所学知识呈现最大化,但是不宜事事包办,而是要以激励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双管齐下。

(二)导向性原则

这一原则与激励性原则在知识储备上的立场有所不同。知识储备上的激励性原则是教师鼓励学生无论知识的强度如何,都要敢于表达,而导向性原则则是教师对实践主题和方向的引导,让学生的实践研究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不至于偏离主道,导致出现文不对题的尴尬。

(三)多元化原则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在身心发展上都有自己的规律,在顺序性、阶段性和平衡性上都千差万别,这对教师设置综合实践课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教师要遵循多元化的设计原则,采用分层设计法,设置同一主题下不同难度层次的实践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课中找到自己最适切的位置,而不因过难而影响学生的实践积极性,也不因过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曲解。

三、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的构建与实施途径

(一)提高教师意识,扩大教育影响

传统初中英语教学的旋律几乎是固定的四步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备课—上课—授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再回归到备课、上课。这个四步曲中无一例外都是由教师主导教学的主旋律,教师是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发起者和终结者。这无疑与新课改要求的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相违背,既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以教师的感知奠定教学的基调,这无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被迫接受知识的地位,无疑是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因此提高教师的意识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综合实践意识构建的迫切性。意识的构建是课程觉醒的先决条件,基于教师角色的特殊性,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的意识觉悟将直接影响到课程的实施。换言之,如果教师树立了综合实践课程意识,并充分肯定综合实践课的优势,那么势必会积极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反之,如果教师没有树立综合实践课程意识,那么又怎可能在自己的课堂中积极运用,又怎么可能用实践意识去影响学生。2021年3月,山西省运城市建立综合实践基地,并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中通过老教师的示范课、老带新培训课和新教师的公开课三个方向,围绕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方方面面进行了交流,从意识层面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综合实践意识和素养。其次,教师意识构建的渠道。宏观方面,学校之间可加强实践活动交流,让广大教师在其他教师的智慧中汲取营养。2021年5月,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举办了题为“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展示”会议,区内来自各个校区的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展示并探讨了综合实践课堂教学的积极发展方向,分享了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实况,给教育界带来了福音。微观方面,师生应该倾力合作,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和赞赏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才能消除心中对教师的敬畏,全身心地投入教师设计的综合实践课中。

(二)开展趣味激励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生处于小学和高中之间的衔接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既保有小学生的天真烂漫、爱玩爱闹的天性,也开始以中学生的思维审视自身,他们的内心开始生出些许叛逆,憧憬新事物,厌弃一成不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出其不意地制造新鲜感,通过趣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迎合学生的天性。例如,在教授特殊疑问词“what”与“color”搭配构成的疑问词组“what color”时,可以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扩展知识的使用范围,如問学生“What color do you like? 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 What color is the book ?”等。通过扩展想象空间,突破“what”的意义局限,让学生明白what的本意是“什么”,但是它也可以衍生出很多的语境意义。教师还可以通过“color mixing”的游戏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深化颜色和color的学习,如启发学生“What if I mix orange with yellow?...You will get red; and what if I mix blue with yellow…,then you will get black…, its interesting. What if I mix color red with some water? Then it becomes pink…”。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参与到自己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以鼓励后进、激励先进为主,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创设现实情境,提升知识的实践性

首先,实践主题亲近生活。亲近生活的主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感而发,有话可说,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在初中英语学习“月份和日期”的知识板块时,恰逢端午节,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巧借节日融入月份、日期的英文表述,如介绍端午节的英文是“Dragon Boat Festival,its in June”,并介绍这天的风俗“Make ice dumplings to cherish Quyuan”等关键词,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端午见闻撰写文章。用生活化的实践主题将英语知识与生活常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深化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文化认同感。其次,创造真实情境。随着现代化的普及,社会呼吁“浸入式”英语学习,市场上各类英语夏令营、全英课堂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些课堂的共同之处就是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实践环境,特别是夏令营更是实践环境多样化的最好诠释。在条件具备的地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在社会实践中体会不一样的英语。例如,鼓励初中学生开始进入社团,在学到关于各个社团的作用和特点时,教师可以请参与不同社团的学生用英语描述他在社团的工作,描述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该社团活動场所身临其境地感知和体会。在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以通过电教媒体设备,搜索相关主题的音视频资料,带给学生别具一格的实践体验。最后,提高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并把语言运用到实践中去,即学科知识体系中的语用能力,这一点是目前初中生较为缺乏的。学生掌握了知识点,但并不甚了解它的使用方法,应用能力与知识点掌握不成正比,这尤其体现在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教学体制下。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便是口语能力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最终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化交流能力,如果只能对纸答题,无疑是不合格的,这是目前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当然不排除有一些学校早已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地开展专门的口语课堂,并设计丰富多彩的口语活动,促进知识的转化率,增加知识的实践性,但知识的整体运用仍不容乐观。另外,便是语法规则运用能力,这个局限是综合性的。举个例子,学生大抵都知道人称代词you,不管是作单数“你”,还是复数“你们”,都要与be动词are和其变体搭配。然而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多次遇到过这样的情形——  “your mother a nurse?”(be)请学生用括号内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时,40%的学生都填写的是Are,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点,而是一个综合性的be动词与人称代词的综合运用问题,这里的your mother是第三人称单数,故be动词要用is。就上面这个例句而言,学生在小学就学过第三人称单数后面要接动词的单数形式,如果题设是“He  (be)a boy”,学生都知道用be动词is;在“she  (watch) TV everyday”中也知道要用动词watch的三人称单数,但如果把he换成your cousin,把she 换成your mother,很多学生都会将主语当作第二人称来确定动词形式,进而出现上文所提的错误,将三人称主语your mother与be动词are错搭。这说明学生的宏观知识体系尚未建立完成,经不起实践考量,而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差别,也直接导致了宏观构建的缺失。

(四)开展学科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学科内联结。在汉语学习中,学生是由浅入深地的拼音、字、词、再过渡到句篇的学习。而如何将字词融会贯通为篇,则需要全局思维的有效运用。初中学生在经历了小学英语的学习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英语知识储备,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在课程设计时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在系统学习中查漏补缺,根据不同的知识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把控,提高他们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例如,在初中学习人称代词的四大常见形式,即主格、宾格、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时,教师应建立在学生已形成的主语、宾语、形容词和名词的概念上,帮助学生建立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不宜将其作为一个新的知识点填入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将新知识建立在已有知识体系上,能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思考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人称代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抛砖引玉,请学生思考小学已经接触过的主语、宾语、形容词和名词的概念及适用场景,再带入代词的概念,请学生作思维延展,探索新知与旧知之间的关系,步步为营地实现突破。其次,学科间也要开展合作。英语学科与语文、地理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实际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师也应该开展学科合作,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其他学科内容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实现和全局知识体系的建构。例如,在学习英语中的音标时,教师可以将音标与汉语中的拼音联系起来,二者有很多共同之处,如英语中的浊辅音/b//d//g/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与汉语是基本一致的,鼻音/m//n/也能在汉语拼音中找到发音一样的声母/m//n/,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二者之间求同存异。最后,在学习英美国家文化,如时差时,可以将其与地理联系起来,如在英国和美国家人见面打招呼习惯谈论天气,因为他们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常年温润多雨,多变的气候让人们不得不常常将其挂在嘴边作为谈资,而中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变化相对稳定,所以人们将谈话的重心转向吃饭,而不是天气。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能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对于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突破传统初中英语教学的瓶颈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广大初中英语教师要提高综合实践课程意识,选择合适的实践主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学科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左毓红)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英语教师
最美教师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读英语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酷酷英语林
圆我教师梦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