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浩
[摘 要]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教学过程需要遵从研究函数图像的基本思路,类比一次函数梳理教学主线,突出教学重点;采用描点画图的方式构建二次函数图像,通过数形结合、对比分析生成相应的结论;同时设计多层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强化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 二次函数;图像;性质;主线;作图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难点内容,是继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探究后又一典型函数的探究. 通过探索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二次函数,是后续解决问题的知识基础. 下面结合教材梳理主线,开展教学探讨.
回顾类比中梳理主线
学生在前面已经深入学习了一次函数的相关内容,掌握了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虽然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性质有着显著的不同,但整体上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是相一致的. 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一次函数的知识内容,用以探索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梳理教学主线.
一次函数的探究是围绕三大内容开展的:一是解析式的形式;二是研究过程;三是研究内容. 对于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探究,同样需要把握上述三大内容,即引导学生从概念出发,关注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探索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研究方法;探讨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要研究的具体内容.
在概念探究中,引导学生从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出发来思考问题,把握二次函数的概念,关注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即从函数的概念出发,引导学生辨析二次函数的概念,并引出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两种基本形式:一般式y=ax2+bx+c(a≠0),顶点式y=a(x-h)2+k(a≠0). 开展两式的变式互化训练,为后续的图像与性质的探究做铺垫.
在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研究中,引导学生类比一次函数,构建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研究方案,为后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途径. 整体上采用知识探究的方式,生成“定义探究→图像性质→性质应用”系统的研究主线,引导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积累探究经验. 而在性质的探究过程中合理渗透思想方法,由易到难逐层剖析.
对于二次函数的研究内容,同样类比一次函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图像的特征;二是函数的性质;三是具体的研究步骤;四是研究方法. 其中,图像的特征研究中关注函数曲线的形状、位置和关键点;性质研究中关注因变量y随自变量x的变化规律;而研究步骤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作图→观察”的研究思路;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要合理采用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对比分析等思想方法.
描点画图中构建二次函数图像
描点画图法是绘制二次函数图像的重要方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掌握性质分析的方法. 描点画图法的教学指导可分为四个环节:列表、描点、连线、特征分析. 具体教学以简单的、具有代表性的二次函数y=x2为例,具体探究过程如下.
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二次函数y=x2的特征,猜想该函数的图像形状,在此基础上按照描点画图法的流程进行探究.
(1)列表:引导学生围绕x=0进行正负对称取值,并计算对应的y值完成列表.
列表完成后,不必急于描点,而是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对是否具有对称性.
(2)描点:在该环节引导学生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系中根据表格中的数对描点. 同时引导学生重温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建方式,理解坐标系的原点、坐标轴、正方向和象限等概念.
(3)连线:连线时引导学生思考用何种线来连接(是直线,还是平滑的曲线),并解释具体的原因. 教学中让学生对比一次函数思考二次函数的连线方式——利用光滑的曲线连点,如图1所示.
(4)分析:分析环节是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直观归纳. 教学中让学生思考系数a的符号,基于符号开展性质分析,即按照如下顺序逐层分析:系数a的符号→开口方向→图像对称轴→图像最低点→图像两侧的变化趋势. 引导学生系统地完成二次函数y=x2的图像特征及性质的概括.
同样以函数y=x2的图像为例,引导学生提取图像的最低点的坐标——(0,0),以图像的对称轴为界,将曲线分割为两部分,分别分析图像的单调性:
在对称轴的左侧(x<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x>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二次函数的性质探究则应立足二次函数解析式与图像,构建图像与解析式的联系. 教学中以特殊的二次函数为例,采用绘图、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直观分析,深刻理解二次函数的单调性. 探究分析环节要注重思维的逻辑性,由“式”到“形”,再由“形”总结规律.
对比分析中归纳总结
对于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全方位归纳,建议采用数形对比、特殊到一般的方式,即利用具体函数的直观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一般函数的图像性质. 教学中建议结合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h)2+k(a≠0),探索二项式系数a的符号和大小以及k对二次函数图像的影响. 因此探究教学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以特殊函数为例,描点画图作图像;第二步,观察图像,猜想规律;第三步,總结概括,生成函数图像与性质.
1. 探索二次项系数a的符号对二次函数图像的影响
教学中同样以较为简单的特殊的二次函数为例,利用画图描点法绘制图像. 如分别绘制y=x2和y=-x2的图像,如图2①和图2②所示.
以上述实例引导学生观察两个二次函数图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二次函数图像分析二次项系数a的符号对其的影响,引导学生构建“a的符号”与“抛物线开口”之间的联系.
2. 探索二次项系数a的大小对二次函数图像的影响
显然,二项式系数a的大小对二次函数图像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教学中可以针对a的大小来作图探究.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不同二次函数的图像,如图3所示,引导学生分别探究y=2x2,y=x2,y=x2,以及y=-2x2,y=-x2,y= -x2的图像的开口大小,让学生从a的视角作出相应的猜想.
3. 探索顶点式中的k对二次函数图像的影响
在顶点式中的k的影响探究中,给出二次函数的顶点表达式y=a(x-h)2+k(a≠0),引导学生明晰(h,k)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先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y=2x2+1和y=2x2-1的图像,如4图所示;然后引导学生从下述方向进行探究:一是解析式的异同点,二是图像的异同点. 即关注顶点式中的k值的不同,明晰k值与顶点坐标之间的联系——k值将影响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决定二次函數图像的位置.
活学活用中完成知识强化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属于初中数学的重难点内容,知识的规律性极强,探究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应用,即设计合理的变式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帮助学生内化吸收,锻炼学生的思维. 问题设计建议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基本规律调用分析,二是综合性问题探究分析. 前者注重基础知识的规律,后者则应引导学生掌握问题的分析方法.
问题设计1:已知二次函数y=mx2经过点A(-2,-8).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判断该函数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
(2)分析点M(2,-8)是否位于此抛物线上?
(3)试求该抛物线上纵坐标为-4的点的坐标.
教学立足三个小问,分三个环节进行引导:
环节1:引导学生重温待定系数法,结合点的坐标计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环节2:重温二次函数的性质规律,即a>0时,函数有最小值;a<0时,函数有最大值,且函数的最值实则就是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
环节3:构建点的坐标与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联系,即二次函数图像上的点满足其解析式.
问题设计2:现有函数y=kx2和函数y=kx+k,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图像的大致位置关系是下图中的( )
该问题设计有一定的拓展性,旨在考查学生对函数位置关系的理解,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按照如下思路进行分析:①思考k对一次函数的位置的影响;②思考k的符号对两函数单调性的影响;③思考两函数相对的位置关系.
总之,“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是一个动态分析、图像观察、结论归纳总结的探究过程,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教学中要合理设计环节,采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引导学生直观分析、分类讨论、严谨论证,完成知识生成. 过程教学注重将数学思想融入性质探究中,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