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传播”在大学生积极心理培育中的应用

2022-05-30 10:48彭志全陈春霞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情感沟通使用与满足培育

彭志全 陈春霞

摘要:当作为信息传播方的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的信息沟通存在机械性传播、强制性传达以及碎片化传播时,会导致作为信息接收者的大学生更加消极,容易引发双方的“对抗”。“非暴力传播”模式则是从“受传者”的角度出发,考虑传播效果,能够增强大学生在获得信息过程中的满足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化解传收双方的矛盾,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基于此,文章从媒介使用与满足视角出发,探究使用“非暴力传播”模式对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的积极作用;提出通过加强制度保障、增强“受众本位意识”以及采用语言沟通的“湿沟通”,共同构建“非暴力传播”模式,主动做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为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培育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非暴力传播;大学生积极心理;情感沟通;使用与满足;培育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0-0037-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非暴力沟通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应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SJA1964

在高校师生间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具有自上而下的特点,政策、通知等消息的传达是基于传播者角度考虑,以达到传播者预期的传播目的。对于受众——大学生群体而言,特别是如今的网络传播时代,以一种“上传下达”的形式传递信息,容易造成信息接收者的不理解,特别是易造成情绪的宣泄,很可能会造成误解,导致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消极对抗”,最终产生群体间的消极情绪。因此,将“非暴力传播”模式应用于高校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即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考虑大学生对于媒介信息的使用与愿景,使信息的传递更具效力,能够减少师生交流沟通中的障碍和规避消极情绪的产生,对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非暴力传播”与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关系

“非暴力传播”源自全球首位非暴力传播专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的沟通新模式“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1]。通过“非暴力沟通”,可以用于改善人际关系、增进沟通和理解,让人感受到关爱和尊重[2]。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而言,“非暴力传播”能够改善个体,个体的和谐、友爱、宽容以及共情能力,使沟通双方的交流、信息传递变得更加顺畅。这种师生之间和谐、友爱、宽容以及共情能力的产生,正是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前提。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就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形成的乐观做事风格,以及面对未来形成的稳定持久的积极情绪,它主要包括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法、爱的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工作能力、宽容和智慧等[3]。其根本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具有的优秀品质(如勇敢、创造力、韧性),并增强学生对积极性格品质之于人生目标和意义的认识,同时推动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用这些能力。

在高校师生的信息交流中,如果出现信息理解偏差或者负面情绪较多时,一种不良的心理就会逐渐得到滋养。究其原因,师生间信息交流若是缺乏平等和真诚,那么信息就会变得缺少情感与互动性,不仅会影响交流的效果,还会让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产生变化。因此,采取“非暴力传播”模式的必要性日渐凸显。

二、信息规训:传播中信息单向度引发的消极心理

在高校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信息传播中,无论是课程传授、生活管理、思想引领,还是组织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信息的交流,都可以看作教育者为了实现其教育目的而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而沟通传播过程中,一些有心或者无意的“语言暴力”容易导致沟通不畅,主要是由于存在机械性的信息传达、信息的强制性以及碎片化传播等信息单向度传播行为,这些具有规训意味的“暴力性”表达往往会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培育产生不良影响,为消极心理的产生提供土壤。

(一)机械性的信息传达造成情感缺位

机械性的信息传达是导致大学生消极心理产生的因素之一,主要在于信息的传输是冰冷、机械性地告知和传达,缺乏情感的支撑。在大学生的信息接收过程中,机械性的信息是难以被理解和消化的,信息内容缺乏生动性,而老师从自身角度出发,很难意识到这点。在“上传下达”的模式下,教育者、管理者的信息传递更多是机械性和工作性的,为了提高效率,在传输信息时会倾向于以结论为主,即告诉大学生“你该怎么做”,而缺少“为何要这样做”的说明。作为受众的大学生群体缺乏有效、畅通的反馈渠道,在面对众多“机械”式的信息传递时,情感的缺失容易造成学生群体内负面情绪的增加,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

(二)信息的强制性导致平等性缺失

塞利格曼和彼得森(Seligman & Peterson)指出,优秀的品质与美德包括六个方面:智慧和知识、正义、勇气、自制、仁慈以及超越自我。其中“正义”包括公平、团队精神和领导力[4]。公平为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提供了先决条件,当教师以积极、友善的方式回应学生,学生能够感受到平等与尊重,这种“友善行为”能增强体验感,而强制性的信息传播则会让交流与传播过程缺乏平等的内蕴。例如,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的封闭式管理,对于学生的出入管理实行“一刀切”的政策,信息传达至学生时为强制性的结果告知,缺少带有温度的表达。这种现象就会引发学生群体的不满,在感受不到平等与尊重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在网络上宣泄情感,可能引发舆情事件。

(三)碎片化传播致使信任度降低

新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成为整个社会信息传播的常态,零散的信息呈现形式使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下降甚至受到质疑[5]。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信息传播也具有碎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管理者信息编码不充分,缺少必要的信息说明和解释,容易使接收者对信息产生一定的怀疑,这种疑虑并非质疑信息本身的真实性,而是在编码和解码原始信息的过程中,是否有新元素的加入,从而产生过渡行为。二是信息编码次數过多导致的信息轰炸,多见于大学生的日常信息管理中,如疫情形势变化下的信息迭代。其中若有自相矛盾的信息,更容易引起学生的不信任,进而使其产生消极的心理。

三、“非暴力传播”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积极影响

采用“非暴力传播”的方式,即在信息交流与传达时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考虑,使信息的传递具有一定的温度,既不影响信息内容的“上传下达”,又能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大学生接收媒介信息的满足感、获得感和认同感。这种“非暴力传播”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消极情绪,对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培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信息沟通效果,增强大学生信息接收时的获得感

信息沟通效果的提升在于大学生对于老师所传递信息的满足感与获得感,这就要求信息内容具有真实、完整、生动的特性。“非暴力传播”典型的特点是利用沟通、共情等方式,使信息传播融入更多的信息源,如背景、意义等,让大学生对于接收到的信息有更为充分的了解。大学生在接收被修饰的信息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尊重、友爱等;在接收信息的同时,能够增进对事物全局的了解,最终增强获得感。不仅可以提高信息沟通的效果,还可以避免舆情事件的发生和消极心理的蔓延。

(二)增强信息说服力,增强大学生对于媒介信息的认同感

教育者在解释说明某些存在争议或者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时,往往采用“一面提示”的方式,即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论旨明快,简洁易懂,但容易使说服对象产生抗拒心理。但“非暴力传播”则是从公平公开的角度出发,提供更为充足的信息材料,给人“公平感”。例如,在资助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若是简单发布通知、公开名额、公示评审,则流程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但若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评审规则、资助原则、名额分配、评审细则等加以说明,则是提供了多面信息,尽管可能只需采用简单的描述,也可以增强信息的说服力,让大学生内心深处产生认同感。

(三)提升信息温度,有助于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

在师生的交流沟通中,无论是书面还是口语,表达的温度尤其重要。大学生对信息的抗拒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的解码不充分,会使双方交流变得冰冷、缺少情感沟通;另一方面则是信息的编码过程缺少温度,且其出现的频率更高。因此,提升信息的温度,基于受众角度考虑,可以在编码之前预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抗拒问题,避免产生消极、对抗的心理,转而培养乐观、积极的心理。

四、在大学生积极心理培育中应用“非暴力传播”的实践路径

“非暴力传播”对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培育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改善信息传收双方的关系,从源头消解大学生对于信息沟通的抵抗,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实行“非暴力传播”最核心的是主体意识的移位,即从“传者中心”向“受众本位”转移,让大学生感受到尊重和关爱,为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培育提供保障。“非暴力传播”的具体实施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加强制度保障,为高校工作者提供更多的专项培训;二是语言表达的“湿沟通”,提升语言的温度,有利于双方关系的缓和。

(一)树立“受众本位”意识,增强信息传播的互动性

在新媒体时代的师生交往中,教育者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考虑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数量,希望能够用较短时间传递更多的信息,但往往缺少互动,造成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效果不佳。因此,增强交流双方的互动性,需要转换双方的视角,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接受程度等方面加以思考,树立“受众本位”意识。“受众本位”是指以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这与高等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本宗旨相契合。这就指导高校工作者,特别是与学生直接接触的老师,要时刻秉持“受众本位”的意识。“受众本位”能够让大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对于信息的接收表现出更强的能动性,保证大学生获得更大的知情权,也能让信息的流动呈现出双向互动。因此,教育者应当时刻将大学生的需求放在关键位置,在信息发出前考虑接收效果,以及在收到反馈时及时解疑释惑。“受众本位”意识可以有效增进师生间的互动,是“非暴力传播”模式得以实施的前提和条件。

(二)增强制度保障,为高校工作者提供持续性培训

“非暴力传播”模式之于高校师生交流具有必要性,虽然这是从行动层面要求高校教育者在与大学生交流的各个环节首先考虑大学生的需求,但是制度层面的保障可以切实提升教育者的工作、沟通能力。增强制度保障,为高校工作者提供持续性培训。目前,关于高校工作者师德、师风方面的培训内容较为丰富。每位新入职教师都会接受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培训,内容全面,保证人员全覆盖。但在教师入职后,相关的培训多是自发性参与的,很少从制度层面规定教育工作者必须参加持续性的培训活动,容易导致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意识削弱。因此,提供持续性的师资培训,组织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为高校教師的工作方法、工作效率等提供指导,补充媒介使用的技巧以及与学生沟通方法方面的知识,为提高工作者的沟通与传播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三)运用“湿沟通”,凸显信息交流的温和力

时刻保持语言的温和力是“非暴力传播”的主要特点,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使用“湿沟通”的交流方式,而不是“刚”性的交流方式,在信息交流中展现温和的一面。这种“湿沟通”本质上是传播人性化、个性化,是指在传收过程中注重个人的生命状态,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们之间的信任与无障碍沟通[6]。情感交流可以成为态度形成与强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信息的编码过程中,加入适当情感化的词汇和语句,在保证信息完整性、准确性的前提下,增加语言温度。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文字描述,在内容上提高传播“湿度”对于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培育而言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湿沟通”能够减少本身就存在的代际沟通障碍,提高双方的沟通效率,也让大学生感受到信息中“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态度。因此,在与大学生的交流沟通中,教育者需要适当加入柔性化的表达,以保持信息交流的“湿度”,从而凸显信息传播的温和力。

五、结语

大学生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既表现出个人活泼、好学、青春的气质,又对所处环境有自己的判断。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是与大学生交流最频繁的群体,是当代大学生在校内的管理者、组织者和服务者,对大学生人格、品性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培育以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语言暴力”可能就在不经意间产生,使人与人不断疏远,隔阂也会随之加深。因此,为了将“为学生服务”的宗旨贯彻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运用“非暴力传播”的交流传播模式,使大学生在信息交流传播中获得满足、认同、平等等积极情感,为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培育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卢森堡.非暴力传播[M] . 阮胤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43-44.

[2] 刘莉.“非暴力沟通”在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沟通中的应用[J].编辑学报,2020(3):338-341.

[3] 鲜于乐娇.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0):38-40.

[4] 吴九君,廖清林,韩力光.积极心理学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113-117.

[5] 李雪梅.新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对意识形态管理权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20(8):48-51.

[6] 王妍.湿传播模式下大学生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路径研究[J].视听,2020(11):223-224.

作者简介 彭志全,硕士,助教,辅导员,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传播。陈春霞,博士,副研究员,党委副书记,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情感沟通使用与满足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如何在生活实践中开展幼儿教育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如何开拓幼儿思维能力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谈谈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从“使用与满足”看网络流行语的病毒式传播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受众的动漫媒介接触动机研究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