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如何步入“有我”之境

2022-05-30 10:48王九军
关键词:历史教学

王九军

摘要:历史知识和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让二者之间产生疏离。要想拉近距离,化解疏离,需要历史教师带领学生步入鲜活、生动的“有我”之境。代入身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还原现场,分析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波澜壮阔;走访实地,可以将意象化为具象,将抽象化为形象,达成历史知识的“真学习”。

关键词:历史教学;“有我”;身份代入;还原现场;走访实地

历史教学的重要功能,是引领学生认清历史真相,收获历史经验,探寻历史规律,为其建构人生和服务社会提供情智支持。然而,要将学习的历史知识化为学生成长的能量,并不是轻松容易的事情。历史知识和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容易让二者之间产生疏离。拉近距离,化解疏离,需要历史教师带领学生步入鲜活、生动的“有我”之境。

一、代入身份

关键历史人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往往发挥了非常大的助推作用。分析关键人物的历史地位,走近历史人物,悟其言,思其行,有助于学生见贤思齐,精准理解其作为,深刻领悟其人格。如果缺少深度参与,学习的效果无疑会降低。代入身份可以让学生跨越时空,将纸上文字化为生活体验,从“无我”的历史知识走向“有我”的历史情境。

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中的“孔子和儒家学说”时,我从教材中的孔子“从小学习礼乐”入手,引导学生阅读《论语》中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再思考孔子的貢献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孔子十五岁立下学习志向,用一生的努力创立了儒家学说。请你走进孔子的内心,猜想他立下的志向,体察他的求学决心,并将此用得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在将自己代入孔子的身份之后,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生人不能稀里糊涂过一辈子。现在,我已经十五岁,该有人生的目标了。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生十五岁的青春这样美好,我要不负美好时光,一步一个脚印,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就。

生我要立下报国志向,用一辈子的努力去实现了。

……

历史人物生活的年代久远,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借鉴他们生活的经验。怎样把历史和现在连接起来?身份代入是很好的桥梁。学生把自己代入不同年代、不同阶层的人物身份,与之产生共情,再联系现实生活,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了解历史的发展变化。

代入身份,也可以采取辩论、演讲等形式,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言其所言,思其所思,进入深度理解。

例如,教学九年级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中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时,我没有让学生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德国广大中下层民众进行道义上的批判,而是引导学生阅读《凡尔赛条约》等内容,对其进行理性分析,找出其加剧仇恨的“因素”,剖析民众的“从众”心理,发现其独立研判能力的集体缺失;再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对战败国没有提出领土要求的事实,将学生分成正反双方,围绕是否应该对德国民众的行为进行批判展开辩论。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明白,在推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每个个体都不是局外人,只有独立思考,理性思辨,自我省察,才能让和解取代仇恨,让和平取代战争,减少乃至杜绝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还原现场

历史教材中的重大事件,能够照出正义与美丽,也可映出邪恶与丑陋,堪称“镜鉴”。但学生的理解可能落入空泛的误区,知其事,不解其意。因此,可以采用还原现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提出观点,发表看法,使其在思辨中步入“有我”之境。

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时,为了深化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我以发生在学校不远处的牛滩阻击战为抓手,引领学生查阅《新沂革命史》,将这次战斗编辑整理成文字,指导学生还原战争现场。学生用黑棋子代表日军在窑湾镇的据点,用丝带表示窑湾至新安镇的交通线,用红棋子标示扼守要道的牛滩村,用不同面具代表日军、宿北游击大队战士和村民,依据史料记载,再现了1940年3月15日牛滩阻击战的战斗场景。

近在咫尺的战场,耳熟能详的人物,让学生在还原现场的过程中,对抗日军民的英勇无畏精神理解得越发透彻,体验也更为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还原现场,要选好素材,弃大聚小,力求用微观的场域、生动的场景,对历史事实进行必要的补充,起到以点带面、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课堂时空有限,还原现场还要科学合理,因地制宜,量力而为。

编制短剧也是还原现场的重要方式。教学八年级上册第23课《内战爆发》时,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内容,编制短剧。有的学生查阅“宿北大战”的资料,又到马陵山参观陈毅元帅指挥部旧址三仙洞,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后,编制了短剧《三仙洞》。其片段如下:

时间:1946年12月中旬。

地点:马陵山三仙洞外。

人物:陈毅、警卫员、参谋人员等。

炮声。陈毅站在三仙洞外,眺望远方。警卫员紧张地站在旁边,刚张开嘴,又闭上。陈毅静心倾听。

炮声更近了。

警卫员:炮声这么近,首长,进洞里吧。

陈毅:我到洞里,怎么能准确地分辨敌人的炮有多少门,都在哪里呢?

警卫员:可是,这里太危险了啊!

陈毅:比起前线的战士,我这里可要安全多了。

(参谋人员拿着一份文件走过来,递给陈毅。陈毅接过文件,看了看,点头,走进三仙洞,查阅地图。)

……

(炮声停止。)

参谋人员:(跑进,兴奋地)首长,敌69师被我军全歼,师长戴之奇被击毙了。

陈毅:(高兴地)拿纸笔来。

(参谋人员铺好纸。陈毅拿起笔,在纸上写道:敌到运河曲,聚歼夫何疑?试看峰山下,埋了戴之奇。)

学生的编剧水平还比较稚嫩,但他们能在这个过程中让生硬的历史可观、可感,能在“有我”之境中感受到历史的波澜壮阔,也就达成了历史教学的目标。

三、走访实地

历史与人类文明同源,与文化生活同根。走访实地,把历史课堂推向更广阔的天地,应是历史教学的题中之意。走访实地,主要是引领学生走进历史遗迹。在具身感知中,学生可以将意象化为具象,在“有我”的情境中,认清历史事实的“真面目”,达成历史知识的“真学习”,实现历史课堂的“真拓展”。

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的“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时,我带领学生走进当年淮海战役的战场,循着英雄的足迹,感受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的精神。我们先到了“十人桥”遗址,在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27师79团范学福等十位勇士用肩架桥的地方,观看了河道,聆听了讲解;然后,来到窑湾镇国民党63军主力被全歼的地方,眺望数十公里外的碾庄……一系列的实地走访,让学生仿佛走进了硝烟弥漫的历史之中,加深了对“十人桥”意义的理解。

走访实地,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入博物馆,从残砖断瓦、青铜玉器中见证古代文明,将抽象的文化形象化。

例如,教学中国古代史时,我就带领学生走进新沂市博物馆,见证花厅文化的丰富,寻找钟吾古国的辉煌,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有我”,学生才能在读史中看到自我,想到自我,规范自我,教学才有实效;“有我”,悬空的历史教学才能站在坚实的土壤上,呈现出鲜明、活泼、有意趣、有力量的样貌。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中共新沂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新沂革命史[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中诗词的引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的探讨
在构建历史高效课堂中如何“选择性崇拜”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