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姣言
在早期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习惯单一理论式的教学模式。在上课铃响起以后,教师开始授课,学生的被动学习也就此开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习能力以及兴趣方面的差异,导致学生存储课堂知识的速度很难一致。而新课改中提出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倡导教师为学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小组,引导学生基于集体的力量,提升学习的效果。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活动的创建,也能够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之中,完成对阅读语言、结构、情感的分析,并强化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因此,教师不妨将合作学习模式引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各项能力。
一、营造合作氛围,促进学生参与
根据教学实践可知,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学科成绩,往往与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有关。当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时,就会下意识地参与到相应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语文学科能否产生兴趣,取决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具备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营造合作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学生踊跃参与,为阅读合作学习夯实基础,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一文时,首先基于合作的原则,同时立足学生的学情,教师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使得备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具有较大的差距,而不同小组之间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随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向小组提出一些具有探讨性的问题,比如“两小儿辩日的出发点是什么?”“对于早中太阳的远近距离,两小儿各自有着怎样不同的看法?”“你支持哪个孩子的观点?”
教师通过这些有趣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互动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为小组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科学分配小组,提升合作效果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绝不是“按照学生所在的位置,让附近学生抱团学习”那么简单。因为合作是目的,分组是手段,而分组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合作的效果。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分组原则,才能确保每一个小组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基础方面可以互补,并落实合作学习的目的。对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从兴趣、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方而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学生在能力表现等方面是均衡的,这样可以使小组合作更具成效。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教师并未采取传统“填鸭式”的授课模式,而是引入小组合作模式,同时根据学生的学情,将班级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4~6人,其组内成员的语文基础以及能力大致处于同一水平线,但每个小组均有一名领导型成员存在。接下来,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同时要求每一个小组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协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小组围绕《将相和》展开深入阅读,小组成员依次表达各自的想法。此外,学生还需要梳理课文的故事脉络,同时从动作、语言、神态等角度体会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
需要注意的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学习任务展开分配。现以四人小组为例,其中一个学生负责梳理文本大意,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另外两个学生需要画出课文中有关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等描写内容,剩下的一个学生需要明确三个故事的内在联系。
科学合理的分组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关键所在。对此,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学情,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语文基础,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确定合作目标,提升教学效果
学生不论在个人思考水平、语文基础还是学习能力上都存在明显差异,这意味着不同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面对此种情况,教师不能等闲视之,而是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解决此类问题,尽可能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对此,在语文授课环节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学情,确定具体的合作学习目标,使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学习语文知识,这样既能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效果,在合作学习目标实现的同时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如“诸葛亮借箭的原因是什么?”“诸葛亮借箭的方法是什么?”“诸葛亮向谁借箭?最终借到了吗?”“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制定相应的合作学习目标,如“根据文本语言,体会诸葛亮、周瑜、鲁肃等人物的形象特征。”“认真研读草船借箭部分,明确课文的故事线索,梳理起冈、经过和结果,领会草船借箭的实质意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整个合作学习过程将按照明确的方向进行,从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同时,在学生参与合作活动后,教师也可以将合作目标当作评价的标准,查看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学习效果,以便结合学生的差距,及时地为学生进行补足,真正地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长。如当学生完成合作活动后.教师围绕故事的起因、经过和实质意义等,为学生设定问题,考查学生合作的效果,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了解到学生对故事的起因、经过认识得较为透彻,但是对“草船借箭”的实质意义仍旧存在疑惑,对此,教师便可以合理安排后续的活动。
想要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情,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在明确目标以后,学生的学习不仅更加深入,而且效率更高,这对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教师适度参与,给予合作提示
合作学习虽然有利于学生发挥其内在潜能,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有利于推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本身不具备丰富的阅历,其语文基础也相对薄弱,缺乏足够的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中引入小组合作模式,自己却当“甩手掌柜”,这不仅是不负责任的做法,还会直接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同样会遇到备式各样的問题,有的问题学生可以解决,但有的问题,学生即便绞尽脑汁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此时,教师需要适度参与,从合作学习的角度给予学生相应的提示,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遇到一些内涵深刻的文本,学生往往很难理解,此时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提示和指导,这样才能提升小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内涵。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活动能够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加快学生解读阅读文本的实效。但是,合作学习活动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合作活动发挥有效价值。对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师需要科学分组,还需要营造合作学习氛围,同时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使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层次阅读。这样一来,既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