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菁鸿
语文是小学阶段基础教学的重点学科,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化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时的核心目标和任务。而阅读学习能力是学生必备能力之一,不仅关系到学习,也影响着未来的工作和个人发展。所以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是更为重要的目标和任务。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为目标,通过转变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教学任务、开展拓展活动等方式来强化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进而实现小学生的综合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是当前环境下学校教育的重点部分,也是教学改革中得到普遍关注的一个部分。从学生阅读学习能力的角度而言,学校和教师的这种导向使得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重要性认知不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认真,对语文知识持一种轻视甚至忽视的态度。而从教师的角度而言,课堂教学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无法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环境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是小学语文课堂上现实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还会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强化。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以提高小學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
二、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的方法
1.采用自主探究模式,强化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对课堂模式进行创新,通过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来适应新的教学过程,满足新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章节的主题和文章的内容开展群文式的自主探究课堂。
例如,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的第二单元,其学习导语为“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结合导语的内容可以了解到,这一单元主要是对经典文学名著的学习和理解。教师可以将“观经典”作为教学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选择教材中的课文以及课外名著的选段作为自主学习的内容。而课外的素材不仅可以包括国内的经典名著,也可以包含国外的经典名著。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先借助多媒体进行简单的教学导入,让小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主要教学内容以及方向,同时大致掌握本节课甚至于本星期的任务、活动以及要求。在这一基础之上,教师要对班级内的小学生进行科学分组,然后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主学习。
通过自主探究性语文课堂的锻炼,小学生在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强化。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语文阅读学习能力的运用,有助于实现强化小学生语文学习素养以及全面发展的目标。
2.设计课上课下任务,引导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核心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不仅仅在于学生学科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掌握,更在于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塑造。因此,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强调对好的学习习惯的引导,这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基于这一目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设计学习任务时,无论是课上的教学活动,还是课下的复习任务,都需要有意识地加入学习习惯引导这方面的内容。
具体来说,教师在设计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或者环节时,需要从学生学习思路的形成引导这一角度出发。例如,在学习《四时田园杂兴》《村晚》几首古诗词时,教师需要让小学生借助课堂任务掌握自主学习和赏析古诗词的方法。然后,教师再通过微课或其他形式对古诗词进行逐句分析,深入理解每个词、每一句所代表的含义。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诗词背景,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将古诗词的整体内容进行展示,以此来引导小学生感受诗词中蕴含的情感,表达的思想。最后,教师还需要组织小学生对古诗词进行集体诵读,模仿相关音频或者是在音乐背景下进行诵读,深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之美、语言之美和情感之美。
课下,教师需借助学习任务的安排与设置来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可通过设计趣味性强,且需要反馈评价的任务和活动来督促小学生自觉参与完成这些课下活动。
所以综合来看,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需要借助于课内外的教学活动和任务设计来引导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正确学习方法的掌握,在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切实地强化了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3.教师重视教学的多样化,与家长合作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以大声朗读为例,通过此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印象,提升胆量,还能在朗读中记忆文章,并借此将其转化为写作素养。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评价的多元化,让其建立阅读信心,能够在阅读、写作中,感受到语文听说读写的乐趣。课中教师应适当为学生“留白”,以课文中作者的思路为基础,引导学生不局限于一点,而是多发散思维,进行想象。
例如,在《井底之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教授学生做事不要目光短浅、骄傲自大。学生可结合自己的想法,对“井底之蛙”故事的道理进行重新思考,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更快地将语文知识内化,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另一方面,教师要与家长合作,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专注性。作为家长,要多陪伴孩子,与其一同阅读,创造一个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养成好的习惯,继而快速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4.创设生活拓展活动,建立语文应用意识。在当前的教育教学环境下,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仅是指加强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内容的学习能力,还在于提高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语文课堂的实践拓展活动,活动内容要明确目的性,即有针对性地锻炼小学生某一方面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在活动成果的展示环节中,教师要强调成果展示方式的多样性,并及时给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小学生发现问题所在,让其能够了解自己的不足以及下一次改进的方向,促使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新课改理念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更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即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当前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关注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的锻炼和强化,通过对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来转变语文教学的焦点,从知识教学转向能力养威。这样小学生才能够真正借助于语文课堂的教学实现自身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