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凤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对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学生要能够学会使用多种阅读方式进行阅读。通过阅读,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知识,具有较强的语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独立完成书籍、报刊的阅读,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学校图书阅览室的有效阅读,对于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很有帮助,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教师需要科学地指导学生,让学生在图书阅览室中开展有效阅读。
一、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1.满足小学生语文学习所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在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小学生接触外界事物的时间较为有限,眼界较为狭窄,阅读教学的开展,能够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通过作者笔下的文字了解不同时间、地点发生的事情。此外,文学作品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就能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当前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理论知识学习,要想让学生实现独立阅读,就必须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他们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2,顺应新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现在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新课改的,在学生掌握了阅读技能后,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从而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满足时代发展潮流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的更新速度极陕,小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够从海量的信息当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内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要从小开始,小学生处在发展的萌芽时期,在这个时候进行阅读教学,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二、小学生在图书阅览室阅读的现状分析
1.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十分活跃,学生对于游戏娱乐的兴趣远高于学习,阅读对小学生而言吸引力低。如果教师只让学生看书,让他们去完成阅读任务,很有可能引发学生的反感,降低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再加上,小学生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对于阅读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语文教材中的阅读素材较为有限,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有限的阅读内容无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甚至引发小学生的厌学情绪,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无效的。
2.学生阅读方式不正确
很多学生在阅读上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只会挑选他们喜欢的图书。这些图书配有十分精美的插图,有着精彩的故事情节,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但阅读这些内容似乎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实际上,这并不能全面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究其根本,主要是因为学生未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很多时候,学生在阅读名家经典著作的时候会无从下手,读不懂文章内容,无法理解作者表达的含义,难以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小有些学生阅读方式的不正确,导致他们无法理解读懂这些书籍。有些学生读毫无营养的文章,以及—些對提高阅读能力没有多大帮助的图书,无法充分利用图书阅览室的资源。
3.阅览室基础设施不完善
很多学校的图书阅览室缺少专业人员的管理,图书种类不齐全。还有一些地方的图书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图书管理员对图书管理工作内容不了解,未能认识到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图书管理方面缺少科学的指导,图书分类不够科学,缺少现代化的图书管理体系,学生在进入图书阅览室之后,无法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图书。
4.教师的重视程度不足
很多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重视,致使学生缺乏正确的理解,缺乏有效的阅读技能,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读起书来十分费力,无法理解文章的内涵。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阅读在其中仅占一部分,很多教师会将时间花费在写作教学上,小学也开设了专门的写作课,由此可见,写作教学远重要于阅读教学。教师的不重视导致阅读教学时长得不到保障,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阅读,这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毫无帮助,甚至会影响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小学生在图书阅览室有效阅读的指导策略
1.划分课外阅读小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学生在图书阅览室进行阅读,主要集中在课外时间,阅览室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小组。图书阅览室需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富有浓厚时代特征的阅读活动,通过比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动态发展的,必须要立足学生的实际,通过对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阅读行为的分析,掌握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的阅读需要,并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2.立足学生发展特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感兴趣了,才会积极主动地走进图书阅览室,进行阅读活动。要想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就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确保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有所收获。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不足,学生辨别好坏对错的能力需要依靠课外阅读来提升。图书管理员必须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地和备科教师进行配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够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的内容中选取几本具有启发作用的图书,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图书阅览室的工作人员需要开展相关的宣传活动,设计一些活动海报进行直观的宣传,借助五彩缤纷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向学生展示具有更多封面趣味的图书,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够感受到书中的精彩,并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欲望。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空闲时间内能够自觉地走进阅览室当中,借阅各种各样的书籍。
3.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看作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延伸,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因此,必须要指导小学生进行高效的课外阅读。图书管理员需要和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教学内容,向小学生推荐—些与课堂知识紧密相关的书籍,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4.教授学生阅读方法,提升学生阅读效率
阅读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才能更好地阅读。教师想要提高阅读的效率,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进行科学的阅读。要通过定期的阅读技能训练,教会学生多种风格的阅读方式,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并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当学生读书时,可以采取粗读与细读结合的方式。此外,还要学会质疑,开展具有创造性的阅读,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学生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这样才能够有所收获,将阅读中积累的素材应用在写作当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阅读之后的研讨活动对于阅读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图书管理员需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实现优秀书籍的传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在阅览室中进行有效的阅读是非常必要的。读书是最直接的获得知识的途径,只有通过课外的学习,才能开阔他们的眼界,开阔他们的思维。图书阅览室在课外阅读当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图书管理员必须掌握学生的阅读需求,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推荐图书资料,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使阅览室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