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阅读量,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指导

2022-05-30 10:48:04陆柳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课外课外阅读文本

陆柳

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科,不只是学生在课中的积累学习,还有课外的阅读积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奠定了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基于此,教师要思考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升学生阅读量,促使学生心智健全成长。

一、创建课外阅读环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

(一)学校积极规划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打造“书香校园”

在学校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慢慢地爱上阅读,进而增加阅读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阅读能力,学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创建课外阅读活动:

1.“读”的活动。文本的诵读,对学生积累语言与提升人文素养有辅助作用,所以,学校可以多组织开展诵读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读、集体读的形式进行诵读,还可以邀请家长到学校中与学生一同读,让学生在鉴赏活动、比赛活动中提升诵读能力,同时提升课外阅读量。

2.“看”的活动。课外阅读不只是阅读纸质书刊,还可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更能吸引他们的阅读材料,如近几年中央电视台推广的《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电视节目,将阅读的活动变为“看”的活动,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3.“说”的活动。口语交际是通过说的形式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开口说”的活动,围绕课外阅读,进行“说”,如讲故事、说读书经验等。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为其他同学分享课外阅读的经验,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4.“画”的活动。与文字相比,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导发展阶段的学生,更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片。所以,学校可以让学生针对阅读的故事进行绘画,灵活展示阅读故事中的角色与情节,以此增强学生阅读兴趣,助其提升阅读理解力,增强想象力。

(二)软硬件双管齐下,打造“书香家庭”

教育不只是学校一方面的事情,家庭也要承担一定责任。为了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升阅读量,要注重对课外阅读场所中阅读环境的打造,家长可以从软硬件角度入手,打造“书香家庭”,创建积极向上的课外阅读环境。

1.优化家庭课外阅读硬件设施。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为学生打造一间清静的、舒适的书房进行学习与阅读。还可根据居室的特点,让学生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内能够尽可能多地接触书,如在客厅摆放简易书架,摆放学生喜欢的读物,让其在家中随时随地都能阅读。

2.以榜样作用提升学生在家中阅读的热情。首先,家长要转变阅读观念,了解自己在孩子阅读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其次,在学生阅读的时候,家长应尽量不看电视、不玩手机,自己也参与阅读中,来带动学生的自主阅读。最后,开展亲子阅读。家长可以针对阅读内容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心得,让其在和谐的阅读氛围中体验阅读乐趣。

(三)课内外结合与学科整合,创造课外阅读机会

1.课内外结合,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课文学习,先掌握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提升语文素养。但是单靠课内教学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将阅读指导延伸到课外,通过比较性阅读、欣赏性阅读,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机会。

2,依托教材开展课外比较性阅读。教师可以找寻与课中教材主题或者题材相同的课外阅读作扩展点。如《小草与人树》一课讲述的是故事主角没有被生活的压力击败,奋发努力,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

3.借助特色课程开展课外欣赏性阅读。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注重特色语文课程的开展,如开展童话故事阅读教学活动,以此开展课外阅读指导。

4.学科的整合,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语文阅读素养的提升,不能单纯依靠语文教学,还要将语文与其他学科整合,促进学生课外阅读,扩展阅读范围。

二、加强阅读指导,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与阅读质量

(一)选择适合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读得“精致”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之前,应为其提供书籍选择指导,结合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为小学阶段的学生选择适合的课外读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于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与要达成的阅读量进行了详细说明。借此整理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将重点放在学生综合素养上。

(二)灵活控制阅读的速度,让学生读得“通透”

教师在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教授其阅读方法,让学生灵活掌握阅读速度,能够“通透”地阅读。

第一,进行品味性的精读。精读就是以较慢的速度仔细地读,通过精读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课外阅读的精读适用于难度较大、需要深度理解的书籍。

第二,进行吸收性的略读。略读可以是简单浏览,也可是跳读,阅读目的是掌握课外文本的大概含义。略读与精读相比,区别是略读可以跳过不必要的细节,抓住文章的人意。

第三,开展扫描性的速读。速读是指以最快的速度阅读,可以知晓文本内容大意与主要信息。这种扫描性的速度方法在课外阅读往往运用于查找信息与消遣性的阅读中。如浅显易懂的书籍阅读,可以使用看标题预测、看目录想象、看前言总结的形式进行,帮助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无论选择哪种阅读方式进行课外阅读,都是真正的阅读。所以在实际的阅读速度指导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文本的内容与阅读的目的,选择适合的速度进行阅读,做到快慢结合,粗细结合。

(三)灵活把握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读得“长久”

1.规划校内课外阅读时间。在校内除了规定课程之外,还有零散的日寸间由学生自己规划,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合理规划课余时间进行阅读。

2.规划校外课外阅读时间。学生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课外阅读时间,如平时晚间阅读、周末阅读、寒暑假阅读,然后形成家校合作,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四)指导学生形成阅读习惯,让学生读得“高效”

翻书、诵读不代表真正的阅读,只有融入情感与思维,才能达到课外阅读要求,所以只有简单的阅读兴趣,有时间阅读是不够的,还要学生们有正确的课外阅读习惯,从根本上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第一,阅读中良好的“用眼”习惯。在学生阅读的时候,要尽量减少眼球运动次数与扫视次数。如果是低年级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应逐字阅读,不能跳字、漏词;如果是中高年级的学生,应尽量减少注视字的时间,尽量增加阅读范围,提升阅读的准确性与阅读速度。

第二,閱读中良好的“用脑”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大脑不但要跟随文本中情节的发展进行思考,还要随着情感的变化感受文章中的感情。

第三,阅读中良好的“用口”习惯。如果环境允许,希望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可以大声将文本内容朗读出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大脑在阅读中思考,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综上,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是为了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积累更多文学知识,所以通过一系列的指导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阅读有效性,增强阅读能力。让学生有良好的语文素养,为后期学习与生活积累丰富的底蕴。

猜你喜欢
课外课外阅读文本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9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 22:01:57
转动小脑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