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鹰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效力,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得到提升。
课堂是学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具有生命性、生活性、生成性三大本质特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这些新课程理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渐渐深入人心,各种模式、理论层出不穷。我们的课堂开始活泛了、有趣了、热闹了。教师们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大量运用情境教学法等激励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注重学法的研究,开始有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意识。但是我们也发现,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重“生成客体“——即重视教材中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轻”生成主体“——学生的状况。学生仍然学得被动、学得辛苦。具体表现为:
1. 学生有效参与度不高。表现为学生还是跟着教师和教案跑。根据我们对学生的调查,有一个问题是“当发现教师讲错了时,你敢于在课堂上对教师提出吗?”70%的学生回答“不敢”或者“下课后问”。可见即使教学形式有了许多的新花样,但是其实质上教师的绝对权威依然占据统治地位。
2. 师生互动性不强。有不少课堂还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学生们还是习惯于接受教师安排的程序和知识点,习惯于做“忠实”的听众,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阻碍了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
3. 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独立的思维习惯,缺乏个性化的学习品质,没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这严重防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究其原因,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忽略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弹性”生成,没有真正实现师生、生生、生本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促进学生生成新的学习资源的有效策略,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推进,人为地教得呆板枯燥,不允许出现任何意外的偏差,学生成了简单的“应声虫”,课堂容易“一潭死水”,学生的学习品质没有得到真正地培养。当学生生成了新的学习资源时,教师缺乏整合深化的有效策略,不能抓住关键点,引导学生朝“最近发展区“发展,只能学习规定的知识,这样很难满足学生天生的求知欲望,创新精神没有得到发展。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能力很难得到真正提高,学习品质很难得到真正的锻炼。
针对这些课堂现状的考察与反思,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他们在课堂上有着不容忽视的主体地位。而课堂教学绝对不应该是僵化地走程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科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不仅强调学生要倾听教师,更要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珍视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同时,要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探究式课堂。
那么,应该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呢?根据我个人在语文教学方面的摸索与思考,浅谈一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引导自主感悟,获取精神力量
语文学科是发展儿童心靈的学科,教师应该是孩子心灵的开启者,应该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就第六册课文来看,有反映祖国悠久历史的《长城和运河》,有描绘祖国锦绣河山的《庐山的云雾》,有表明应该如何面对挫折和不幸的《微笑着承受一切》,有体现少年儿童的爱心和对自由生活向往之情的《雪儿》,有说明无论何时都应严格遵守社会公德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我们应该关注教材中的这些精神元素,以完成《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对儿童的教育不能采用钢性“楔入”的方法,而应注重熏陶感染。在教学《长城和运河》一课时,可以启发学生假想坐上了去北京的飞机,在飞机上透过云层看到在山岭间蜿蜒盘旋的长城(播放由空中拍摄的长城录像),让学生说说看到雄伟的长城时脑海中出现了哪些词语、想到些什么,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诗中“不朽的诗篇”的含义。在学习写运河的部分时,可以让学生边看录像边想象漫步古运河边的所见、所思、所感,再启发学生说说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最后,让学生用自豪的语气读背全诗。这就使学生在沉浸于美妙意境的同时,心中自然而然地升腾起爱国之情。比如学习《少年王勃》一课时,我们宜将诗与文结合起来学习,看看课文中的哪些场面和景色描写写出了诗中意境,课文是怎样王勃的有才气。我们用教材,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去体会,感受隐藏在文本深处的人文性东西,而不是简单地告诉。
对学生的教育应在自主感悟中达成,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才会有良好而持久的效果。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应使学生完成一次心灵之旅,语文教学应该也必须成为有根的教育。
二、创始学习情境,激发智慧火花
语文课堂要成为一种真正鲜活的生活,使教学过程成为启人心智、怡人心境的精神漫游,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充满活力,充满张力。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创设真切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立体地亲历所学的课文。如教学《槐乡五月》一课时,我们可以创设在五月的一天乘车去槐乡的情境,结合插图、课文说说来到槐树林边看到的景象、闻到的花香,说说看到槐乡的孩子到槐树林里都干了些什么。让学生想象身在槐树林里,看到周围这么多的槐花想干什么?再启发学生想象来到农家小院,在农家品尝槐花饭,最后与槐乡孩子告别时的情形。在这样一个连续的游槐乡的情境中学习课文,学生玩并学习着,学并快乐着,可以充分享受情境化的语文教学带给他们的欢乐。
我们的教学还应该具有理智的挑战,让课堂成为智慧加工厂。在教学《水上飞机》时,可以让学生担当小海鸥的角色,说说飞到大海上时看到的海面的景象,再出示水上飞机,让“小海鸥”描述其样子并与其对话。学生回家后将自己的奇遇告诉海鸥妈妈,以此来练习复述。作业则可安排学生想象水上飞机救那艘遇难船只的经过,写一篇《水上飞机救险记》。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探究的过程、交往的过程、创造的过程。我们的课堂应该成为绿色生态课堂,课堂上应充满欢声笑语,让学生充分吸收“阳光雨露”,让学生像野花野草一样快乐而自由地成长。《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浅显易懂,可以让学生用排演课本剧的形式来学习,先让学生读课文来理清剧情,讨论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故事中有哪些角色;接着再让学生把课文中的对话找出来,练说“台词”;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增加什么角色,再一起布置背景;最后由座位上的同学分别担当小红马、小骆驼和骆驼妈妈,共同演出。在排演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同时也自然而然明白了“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相信自己”的道理。这样就使课堂成为学生心花盛开的地方,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原本就是件快乐的事。
我们的教学活动也应该是开放的,不能“定格”在课文中。在学习《雪儿》一课后,可以让学生用第一人称来写《雪儿的自述》,以便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体会小姑娘的爱心。教学《争论的故事》一课后,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又有一只大雁从天空飞过,兄弟俩会怎样做。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心智在更大的时空中得到舒展。
学生智慧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条件,智慧的生长需要足够的空间,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唤醒学生的潜能,让其喷涌而出,使课堂成为学生梦想开始的地方。
三、拓展课程时空,注重生活实践
最后,要让儿童回归远离了的生活世界。实际上就是要把学生从课程领入社会和实践之中。拓展课程时空,使学习不再仅仅指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它打开了学生的视野,穿越时间的遂道,把过去、现在、未来的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阅读它跨越地城的界碑,让学生占有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使他们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感受生命的崇高,使精神世界日益丰富起来。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教师先讓学生调查周围的生活环境,搜集相关的资料,先让学生从他看到和听到的具体情况说起,人类随意地乱扔垃圾、乱排废气、乱砍乱伐、使地球资源受到破环,人类自身也受到了自然的报复,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沙化日益严重、沙尘暴遮天蔽口……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保护环境的地方,大自然则重新还给人类一个优美的山河。所有这些都能让学生反省自身,明白人类在为自身利益有所行动时,看一看是否威胁到了其他的生命。学生会更加懂得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人类成长的历史,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个问号连起一串串智慧的过程,如果没有问号,人类怎样进步?
学生带着自己对世界的基本经验和对成人世界的向往来学习语文,由于个人的经验、感悟能力不同,他们会产生许多疑问,“问题”是学生进步的标志、“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学生们正是在一个个的疑问中成长,开始其创新的生命。
多些疑问又何妨?不是每个问题都需要答案,但每颗好奇心都需要保护,神奇的视野、美丽的幻想、探索的欲望是人类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朵,让我们悉心保护他们,给予我们的学生一个灵动的课堂。让每一块“金子”都能在课堂上闪光,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体会学习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和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