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道德与法治》作为全国统编教材其反映的场景和事件具有全国“普适性”,具体到执教老师手中时不应“唯教材”论,只对教材照本宣科。教师应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理解教学的逻辑性及合理性后,真正从地域、学校及班级学情出发,对教材进行优化使用。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替换、增补、统整及教学方式的转化来用活教材,实现“用教材教”的理想状态。
关 键 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 统编教材 优化使用 道德教育
引用格式 徐静.创造性使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核心环节[J].教学与管理,2022(32):69-72.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儿童生活为线索,以学生的生活事件作为教材的“原材料”,以学习活动为核心设计教材,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它是一套能与学生充分交流、互动对话的“学材”,它不仅引导学生如何用这套“学材”学,还提示教师如何用这套“教材”教。
一、有效“替换”让道德教育更真实
教材精心选取了全国儿童典型生活事件这个“原材料”,作为教学内容的范例和蓝本在教材中呈现,它的作用在于指明教学范式的类型和教学的价值取向。但可能因其“非本地性”而并不完全适合课堂中的学生。同时,教材是提前编印好的内容,相对于今天课堂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使其进行自主的道德建构,教师可从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和体悟出发,依据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现状、困惑与需要,替换更为鲜活的同类内容开展教学。
1.热点事物的替换
四年级下册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个话题“物品身世探秘”,教材中提供了探访玩具小熊生产过程的图文范例,加强学生对工业生产流程的了解。教材挑选了生产过程的典型片段,以六幅静态的图片表达并配以文字说明。可玩具小熊对孩子来说太过熟悉,以致于对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并不好奇。而2022冬奥会掀起的“冰墩墩”热潮,让班级同学从文具到衣物都选择带有“冰墩墩”元素的物品。笔者用“冰墩墩”生产过程的图文替换原教材中玩具小熊的生产过程的范例,学生对物品生产过程有了了解,再通过提问及视频揭秘体会劳动者在物品的生产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劳动。热点事物的替换,既尊重了教材本来的编写意图,又找到了班级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了他们探究的热情。
2.生活事件的替换
六年级上册第7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第一个话题“权力行使有边界”,活动园提供了“改善校园周边环境”的讨论情境,通过对校门口小商贩违法经营等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理解国家机关的权力是由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笔者所在的学校校门口场地小、学生人数多,而放学时段总有许多小摊贩售卖零食,导致经常有学生家长的接送车辆被小贩堵在墙角。笔者将这一真实生活情境替换了教材原范例情境,用家长的困惑“车子被堵了应该找哪个部门来管”这一问题让学生从实际状况、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进行猜测,与课堂学习内容有效对接。生活事件的替换,让教材场景中虚拟儿童的经验转为教室里儿童的真实经验,让教学的内容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可理解的内容开始,把知识放回它在学生生活中应有的位置,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同时可以指导学生的行为。
3.身边资源的替换
五年级下册第6课“我参与 我奉献”第四个话题“参与公益”,教材活动园中借助对“爸爸的爱心车”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的正能量的事业,感受志愿者无私奉献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笔者在常州新冠肺炎期间作为一名志愿者参加了核酸信息采集的工作,教學时用执教老师真实的志愿服务经历替换同类型的高考接送车内容。学生在对老师志愿者工作的采访中,明白了志愿者的定义,感受到公益事业的价值和意义。再通过出示教师多次公益行动的照片,借助这一课堂内的榜样力量来感染学生,在学生心中种下奉献社会、帮助他人的种子。身边资源的替换,在增加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减少学生对公益的距离感,并使其初步形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意愿。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探究,需要他们真实生活、自身经验的参与。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每一位任课老师要努力通过对本班学生经验的唤醒、运用、整理、交流和提升,让学生生成新的生活经验。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替换时,要考虑替换的内容是否贴近本班学生生活,符合他们的需要,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在不改变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增值了教育价值,真正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
二、精准“增补”让目标落实更有效
道德与法治教学只有不断接近儿童的生活,才能让学生感知生活、体认生活,从而引导儿童过更有智慧的生活。《道德与法治》是统编教材,需要适应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及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所选内容既具有典型性,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1]。而面对学生生活环境的不同、认知水平的不同、思维能力的不同,教材的教学目标设定难免泛化、平均化。
为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教学目标更适合本班学生,教师在对教材进行优化使用时,可以根据地区特点及学生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准的增加和补充,让学习内容更好地引导儿童的生活,从而服务于儿童的道德学习。
1.源于生活需求的增加
三年级下册第8课“安全记心上”由“平安出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119的警示”及“安全通行证”四个话题组成。前三个话题介绍交通、溺水、火灾三个方面的安全意识,第四个话题是对前三个内容的概括,重在了解家庭、校园及户外的安全隐患,学习意外伤害发生后的自救自护知识,提升相应的能力。城市孩子几乎每天都会面临乘坐电梯及扶梯,而本市也时有电梯事故的相关新闻。教学本课时,笔者以班级学生策划外出开展踏青活动的真实活动展开教学,将室内演出及外出游玩可能面临的安全隐患整合在情境中。教学时增加了乘坐电梯的安全知识学习,如“电梯门一开一关还能不能坐?”“有人把电动车推进电梯怎么办?”课堂上还模拟演练了电梯发生故障时的应急自救做法。“电梯安全”内容的增加,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迫切需求,从点滴生活小事中强化学生安全意识,能在学生真正遭遇危险时给予有效保护,对实现“学会更安全地生活”这一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基于思维能力的补充
五年级下册第9课第一个话题“开天辟地的大事”中,活动园呈现了李大钊英勇就义的故事,意在引导学生讨论李大钊为何不惧死亡,从而感知中国共产党人勇于献身、忠贞不渝的革命精神。笔者所在学校长期研究两难思辨话题,校园里的“辩论角”也经常开展辩论会,学生具有较好的思辨能力。立足教材活动园的故事,笔者补充了“李大钊同志被捕期间,北方铁路工人来信询问是否需要组织营救他”这个红色故事,让学生思辨“你觉得李大钊同志要不要同意组织的营救?”学生“浸入”故事场景,从不同的角度将观点和情感嵌入思辨活动之中,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理解人物的选择。随后教师继续补充出示了李大钊同志就义时的绞刑架,并配乐深情朗诵了李大钊同志就义前发表的最后演说。红色思辨故事的补充是基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实情及思维能力要求的补充,这样的补充让历史人物的形象得以生动展现,帮助学生深刻感受李大钊同志不畏牺牲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学生对于道德的学习建构,需要更贴近他们实际生活、实际认知水平的内容来支撑。“共性”教材难以全面涵盖课堂中对本班学生而言有价值的生活事件,也难以成为本班学生教学内容的全部。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时,教师要考虑其增加的是否合理、精准,是否能对学生生活产生实际指导意义,是否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适恰“统整”让课堂教学更智慧
教材是滋养学生精神成长的“文化母乳”。教材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一个参照、一个范例,用来引发对本校、本班实际问题的思考、讨论、探索[2]。教材各单元、课、话题、内容之间体现着并列、递进、承接及混合的逻辑关系,明确逻辑关系有助于教师厘清课堂教学思路。但不同德育类教材的教学内容也会与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重合交叠,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情境逻辑也许与教材逻辑不完全一致,教材的逻辑也并不能完全匹配学校德育活动开展的逻辑。
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理性,更匹配学生当下参与的活动,教师可以在读懂教材逻辑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融合、统整或者调序。教师要基于学生道德学习与社会性发展需要设计、组织学习活动[3]。
1.对教材交叠内容的融合
2021年9月,江苏省小学三、五年级全面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在未开设专门教学课时的现实情况下,要努力实现《读本》学习和《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统筹、融入。对比两套教材不难发现,两者有同一内容不同角度的补充,有相同内容的深度学习,也有相近内容的拓展延伸学习。
以小学高年级《读本》为例,十四讲内容均与五、六年级教材相关联。如读本第13讲“统一是历史大势”与五年级上册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有多处交叠。基于此,笔者尝试将两篇课文进行融合教学。经过融合重组教材内容,形成了“辽阔的国土—祖国领土完整—一国是根本—一国两制创举—好山好水好风光—一方水土一方生活”的教学进程,更有层次和梯度,教学逻辑也更加全面完整(见表)。在理解和读懂两套教材的基础上,恰当地统筹读本与学科教材的使用,对相同或相近内容进行整合,用《读本》深化对教材的理解,用教材拓展对《读本》的学习。
2.对情境创设需要的重组
历史主题内容,因其涉及历史事件众多、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学习兴致不高,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第一个话题“开天辟地的大事”中,教材以时间为轴线,呈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笔者尝试基于教材,整合重组教学内容来创设富有挑战的“穿越任务”情境。学生以“他们是谁,在什么时间,为中华民族做了什么?”这一大问题开展探究,教师将教材内容及补充内容重组为学生合作的材料,学生在“《新青年》 编辑”“游行学生”“中共一大代表”的身份穿越中成为事件的主角,在自己与历史人物的共情中达成道德认同。
教师将包含多个历史事件的教材内容贯穿重组,为学生创设了“穿越任务”的情境,提供学习资源并给予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触摸真实历史的过程中触发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让课堂散发魅力。
3.对当下活动内容的调序
涂尔干曾说,道德教育不能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道德与法治课堂不是道德教育的唯一途径,它是开放包容的,能与其他德育活动有机整合,共同实现教育目的的课堂。
2021年正逢建党百年之际,学期初学校策划开展了以“做党的红孩子”为主题的系列庆祝活动,包括红色阅读、摄影、寻访、书法、党史宣讲、英雄中队创设等活动。在学校活动的大背景下,为了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以更好的状态参加活动,笔者将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总共六课内容整体调整到第一单元之前进行教学。本单元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为主线,带领学生系统学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再结合学校系列活动,让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再如,学校每一届四年级都会开展年级成长课程,笔者将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单元作为成长课程的一部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和理解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并愿意为家庭作出贡献,树立家庭责任意识。在2022年4月常州疫情结束,学校复课后,在此特殊的时间节点,笔者将“我参与,我奉献”一课中第四话题“参与公益”提前教学作为复学后的第一课。
学生的道德学习,需要与当下的生活密切结合,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道德學习中。教师可结合学校、班级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根据教学任务及课堂整体设计的需要,将教材内容适当调整重组。这样的整合重组起到深化或拓展教学的目的,实现课堂教学与日常德育活动的良性互动,让学生在德育课堂中智慧生长。
四、灵活“转换”让学习活动更有趣
活动化的教材内容是统编教材的编写特色之一。教材体现了对学生学习及自主探究过程的引导,教材中的各种学习栏目呈现的学习内容,不仅提示了教师教的方式,还提示了学生学的方式。教材的栏目有活动类、语言交流类、阅读类、资料类栏目等,包括“活动园”“辨析角”“故事屋”“知识窗”“小贴士”等。
学生有着不同的合作探究能力、表达需求及偏好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构建活动化的教学方式时,除了可以直接使用教材编排的活动,也可以在不改变教学内容及编者意图的情况下,合理转换活动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考虑活动与本班学生的适合度,使活动方式更贴近学生,让学习活动更富有童趣。
1.根据班级特点转换教材活动
四年级下册第12课“家乡的喜与忧”第一个话题“家乡的发展”中,教材提示了学习活动:家乡发展小调查,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查询、采访及实地参观的方式从生活设施建设、医疗事业发展等方面感知家乡的发展。本班学生对课外的调查采访并不陌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也都有涉及,如果课堂上仅让学生分享调查的结果,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挑战也不能激起他们交流分享的兴趣。教师大胆创设了给归国华侨推荐住处的活动,将教材中的“调查分享”转换为“分析推荐”,学生需要小组合作综合运用课前调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给出自己的推荐理由。在推荐的过程中,学生分享了家乡在设施建设、教育事业及医疗事业等方面的发展。这样的活动方式的转换,充分尊重了班级的学情,给予学生自主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及任务挑战中实现综合性学习,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2.根据学生爱好转换教材活动
四年级上册第12课“低碳生活每一天”第一个话题“地球发烧了”中,教材通过图文范例介绍地球变暖给全球带来了灾害,引导学生想一想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有多可怕。本班学生热衷于“角色代入式”的学习活动,喜爱模拟扮演。笔者在理解本版块教材内容后将活动形式从“读图文想一想”转换为“读读大自然的投诉信”。通过读一读北极熊、渔民、热带雨林和水稻的来信,自主探究全球气候变暖会带来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干旱加剧、雨林消失等灾难。这样的活动方式的转换,不仅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以地球主人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增强了低碳环保意识。
学习活动需要借助一定的“生活事件”使之情境化。在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后,也可以在不改变教学内容的情况下,从班级特征及学生喜爱出发,转换教材的活动方式,设计出让学生“有感觉”的活动,激发他们道德学习与探索的愿望,让德育课堂更有趣。
统编教材是一套开放包容的教材,它为教师提供了改造教材内容、优化使用教材的可能。教师一定要充分地解读文本,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与学生的生活对话,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读懂教材的内涵[4]。在此基础上,从本班学情出发,对学情充分研究,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替换、增补、统整及教学方式的转化实现对教材的优化使用。
参考文献
[1][4] 杨荣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9(10):26-28.
[2][3]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組.服务于儿童的思想道德发展——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十个要点[J].人民教育,2017(18):14-18.
[责任编辑: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