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勇
[摘 要]创意表达是文学类文本的本质特征。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应当关注它的创意表达,这是个性化审美体验和个体语言经验形成的关键渠道。不同体裁的文学类文本,创意表达的落点并不相同。认识并紧扣创意表达的落点,是开展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的基本通道。同时,将创意表达作为实现单元内整体阅读与写作的融通点,也是建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文学阅读;创意表达;读写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31-0001-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任务群是这样描述的:“文学阅读”是“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创意表达”则是“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仅从字数来看,“文学阅读”的表述超过“创意表达”的表述。显而易见,前者在语文课程中的分量较重,体现了文学阅读既是创意表达的基础,也是创意表达的逻辑前提。其实,这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融通的。在文学阅读中将创意表达作为探究的中心内容,在创意表达中尽量融进在文学阅读中所获得的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和个体言语经验,这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构建的前提性认知。
一、文学的内核在于创意表达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艺术。就其为艺术而言,它与音乐、图画、雕刻及一切号称艺术的制作有共同性:作者对于人生世相都必有一种独到的新鲜的观感,而这种观感都必有一种独到的新鲜的表现。”[1] 这是朱光潜先生对文学的理解。略加提炼,我们便对文学有了非常直观的理解:文学是作者用“独到的新鲜的观感”(内容)和“独到的新鲜的表现”(形式)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语言艺术。两者交融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常说的创意表达。应该说,“独到的新鲜”是创意表达的生命所在:在阅读中,如果发现不了字里行间的独到的新鲜表达,就意味着文学阅读能力严重不足;在写作中,如果不能用文字呈现独到的新鲜体验,就意味着作者的写作能力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创意表达既是作者进行文学创作的独特表征,又是一篇文学作品的言语表现内核。
作为语文教师,面对一篇文学性文本时,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能迅速地捕捉隐含其中的创意表达,以此作为教学内容去引领学生“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2] 。翻开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文学类文本中,创意表达俯拾皆是。
(一)角色反差
在故事性文本中,角色常常是矛盾冲突的关键要素设置点。例如,在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麻雀》一课中,有这样的描写:“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作为故事主要角色的老麻雀和猎狗,它们之间的反差不言而喻。反差越大,老麻雀的护犊之情就表现得越深。语文教学就应抓住角色反差来展开。
(二)数字反复
在文学類文本中,为了实现某种表达目的,作者常常在叙述中不断地复现一组数字,以凸显表达效果。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慈母情深》一文,作家梁晓声为了表现母亲劳动环境的恶劣,成功地借助了“七八十”这个数字展开描写:“七八十台缝纫机”“七八十个女人”“七八十个灯泡”,将“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里逼仄、喧闹、燥热的图景绘声绘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母亲工作环境越是恶劣,支持儿子购买《青年近卫军》的举动就越发难能可贵,慈母的形象就越发鲜明。
(三)细节拉长
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是最抵达人心的元素。有时,一个细节就能将一个文学形象“立”在读者的面前。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刷子李》一文,刷子李刷墙的细节写得极富创意:动作“摆来摆去”、悠然且优雅,发出来的声音“清脆好听”,产生的效果好比“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刷子李的刷墙俨然是艺术表演,俨然是愉悦的创造,这样一个细节将刷子李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四)隐喻铺陈
为展现事物的某种特点,作者并不直接描述,而是借助一组相似的形象进行排比式铺陈。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少年中国说(节选)》一文,为展现“少年中国”的生机勃勃,梁启超先生描述独到:“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作者借助“红日”“河”“潜龙”“乳虎”“鹰隼”等一系列读者熟知的形象来比喻蓄势待发的“少年中国”,扭转了世人眼中“老大帝国”的没落景象,文学化地铺展了未来中国朝气蓬勃的前景,让读者读了热血沸腾。
(五)幻象交织
生活中隐约模糊、飘忽不定、难以捕捉的情景,文学作品却能通过幻象的交织将其清晰逼真地复原出来。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好的故事》一文,鲁迅先生在朦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作者用水中的倒影去展示美丽、幽雅、有趣的梦境;而梦的诗意、飘忽、跳跃就像岸上的花、茅屋、村女等与天上的白云、青天倒影在水中,不断地荡漾、融合。这样描写,将读者带进、融入作者编织的“好的故事”中,让读者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
创意表达的发现是文学审美的基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借助教材文本中的创意表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通过对教材作品中文学形象的感知,引发学生的审美体验。正因为教材中生动、鲜活的创意表达,给学生带来了文学启蒙,在学生的童年世界里留下了文学形象,所以学生就能积累文学语言经验,产生审美冲动。
二、文学阅读的重点落在创意表达上
在统编语文教材中,大多数选文都可以冠以“文学作品”,因为“教材选文要体现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要丰富多彩……”[3]进入教材的选文被称之为“课文”,是“供师生在课堂上学习使用的文章和文学作品”[4] 。不难发现,课文中的文学作品占比较大,可用于文学阅读学习的资源丰富。各种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学类课文,其创意表达的落点是有所不同的。细细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阅读与鉴赏”的要求与课文所在单元的要素,我们就可以确定各种文体创意表达教学的落脚点。
(一)诗歌创意表达的落脚点
在统编语文教材中,诗歌主要分为古诗和现代诗。诗歌教学中,对创意表达的探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表达特征,即依靠丰富想象所描绘的诗歌意象。意象是诗人为表达一定的理想或感情而精心建构的主客观统一的符号化表象。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秋晚的江上》中“归巢的鸟儿”就是意象,“倦”是关键字,是诗人情感的基调。归鸟倦了,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的移情。鸟倦其实也是人倦,鸟“驮着斜阳”其实是人肩上的负担与精神上的重压;“双翅一翻”,表面上看掀掉的是“斜阳”,实际上是诗人精神的解脱和自由。抓住了意象,其实就找到了诗人情感的承载点,找到了诗人情感的感应点。二是声音特征,即诗歌的节奏和韵脚。诗歌具有“歌”的优美韵律。它读起来之所以朗朗上口,充满音律之美,是因为它的节奏和韵脚和谐。研读现代诗,考查它的节奏和韵脚,可以触摸到作者情感流淌的脉络。三是言语特征,即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精致之处。語言上形象含蓄、言简意丰,让诗歌内容充满着无穷的张力,发出独特的召唤。《秋晚的江上》中的倦鸟一“驮”一“翻”,营造了生动的场景,让人浮想联翩、拍案叫绝,使得诗歌的魅力在此绽放、由此爆发。
(二)童话创意表达的落脚点
童话主要集中在统编语文教材的第一、第二学段中。只要细细研读童话,就能发现童话的创意表达特征。一是语言浅显鲜活。童话类课文,在语言上比较接近儿童的言语特点,意思浅近直白,学生阅读几乎没有障碍;语句鲜活,充满着天真、童趣,适合学生大声朗读和进行角色表演。二是情节结构比较简单。童话故事的叙述,与儿童日常不断反复的行为比较接近。如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等童话在故事情节上不约而同地运用反复的形式,体现了儿童对事理逐步领悟与持续探究的过程。三是想象丰富而有趣。汤锐在《童话应该这样写》一书中这么说:“幻想是童话的主体、核心、灵魂和生命,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5]因此,解读童话、教学童话,想象的内容、想象的表达,是不可或缺的视角。四是道理的意味深长。作为课文的童话,要有适合学生学习的道理,让学生逐步认识自然、社会等。譬如,《大象的耳朵》中的“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小毛虫》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和“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等。童话的意蕴,是创意表达的一部分,是课程育人的重要资源。
(三)神话创意表达的落脚点
“神奇”是解读神话的钥匙,也是教学的密码。可以说,神奇是神话创意表达最明显的表征。教学神话,一是要感受故事内容的神奇。神话故事体现先民对世界起源的理解、对自然灾害的抗争、对人类文明的探求。因为先民无法解释自然现象,因为无力战胜自然灾害,因为无法抗争种族争斗,所以他们对“神人”“神力”充满着渴望和幻想。于是,“神人+神力”成为神话的两大支柱。二是要厘清叙事结构的神奇。神话诞生于先民的渴望与梦想中,因为神话故事的内核是斗争,与天斗、与地头、与神斗,所以它总是按照“愿望—障碍—行动”这一结构推进故事情节。不同的神话,这三个板块虽然有所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三是要体悟人物形象的神奇。每个神话故事都有一位伟大的英雄,这是神话最重要的审美对象。神话人物形象的神奇在于他的自我献身精神,就像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火种而日夜遭受风吹雨淋和每天忍受鹫鹰啄食肝脏的痛苦。这些对学生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四)散文创意表达的落脚点
统编语文教材中具有散文特质的课文基本上都是咏物的,如《观潮》《白鹭》《桂花雨》《草原》《丁香结》等。尽管在写物,其意不在介绍,而是为了抒情,这是散文与说明文的重要区别。因此,借物抒情就是散文类课文创意表达的落脚点。教学散文时就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写出所状之物的特点。每篇散文所状之物不同,呈现事物特点的方式也各有千秋: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白鹭》一文借助三幅优美的图画来展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落花生》则借助父亲与兄妹三人的对话来表现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特点;《桂花雨》则通过桂花带来的种种美好回忆来凸显它无与伦比的香。二是所状之物与人是如何关联的。散文中的“物”不仅是客观之物,而且是融入作者情感的主观之物。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丁香结》一文中,“许多小花形成一簇……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丁香花蕾“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关注人与物交织相融的独特场景,这是体悟作者情感的最佳途径。三是如何借助所状之物来表达人生经验、浓浓情感、做人道理。以物为审美对象,形成关于物的审美体验,这既是作者的写作之道,也是作为课文的教学之道。草原上蒙汉情深,桂花雨里的思乡之情,白鹭身上的自然之道,丁香结里隐含着的解不完的人生问题,是散文的“形”散之外的“神”聚,也是散文阅读与教学中审美体验的落脚点。
(五)小说创意表达的落脚点
统编语文教材设置了独立的小说教学单元。小说的阅读教学,应当以理解人物形象为突破点,因为人物形象是小说创意表达的核心。教学小说类课文,一是要从情节的角度来感受人物形象。小说的主要人物在具体事件中的所作所为,能展现他的性格特点。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穷人》中的主人公桑娜不顾家庭的贫困和丈夫的责备,毅然决然抱回病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儿子;课文《桥》中的老支书在山洪暴发时,镇定自若地指挥群众有秩序地通过木桥,而将牺牲留给自己和儿子。这样的情节,让主人公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高大起来。二是要从细节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细节描写是引导学生进行小说审美的“热区”,也是学生形成审美体验的“强区”。抓住《桥》中老支书的动作和语言描写、《穷人》中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能让学生深入小说情节当中,进行角色体验,体会细节背后人物的品格和情怀。三是要从环境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小说的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强烈的烘托作用。因此,环境描写也是创意表达的明显之处。例如,小说《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发生在长征途中,那“无边无涯,没个尽头”的草地环境,有利于表现长征的艰苦和老班长带领三个病号战士的困难,更反衬出老班长舍生忘死的高贵品质。
在不同文学体裁的课文教学中,教师要从课文的文学特征着手,选择与体裁相对应的创意表达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文学审美和鉴赏活动,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获得丰富的个体语言经验。
三、创意表达当从文学阅读走向文学写作
创意表达不仅是文学阅读的关键抓手,还是文学写作的言语要求。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文學类读写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创意表达为中心,建构读写深度融合的学习任务群,让不同文学体裁的创意表达转化为学生个体的语言经验和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散文单元,教学时应开展以创意表达为目标的文学性阅读与写作的融合。这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分别是精读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和略读课文《珍珠鸟》,写作话题是“我的心爱之物”。《落花生》和《珍珠鸟》旨在说理,而《白鹭》和《桂花雨》着眼于抒情,其中《白鹭》是散文诗,语言优美精妙。可见,只有《桂花雨》适合进行读写融合,它与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最为匹配。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桂花雨》的创意表达。
第一个层面:同类对比显喜爱
在本文一开头,作家这样写道:“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一开题,作家先抑后扬——“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即便是父亲所指点的那些花也“并不喜欢”,但唯独喜欢桂花,给人以“众里寻他千百度”之感。
第二个层面:不同角度显特点
从哪儿感受到作家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呢?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②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③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三句话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写出了桂花的香。尽管写的都是桂花的香,但是角度都不一样:句子①写的是桂子花开的香,句子②写的是桂子花干的香,句子③写的是家乡桂花的香。作家为了表达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抓住了桂花最显著的特点并从不同角度来写。角度越多,体现作家对桂花的喜爱之情越深厚。这就是本文的创意表达之二。
第三个层面:物我交融写故事
作家琦君小时候与桂花的故事很多,可是为什么独独写“摇桂花”呢?因为“摇桂花”带给她幸福和快乐的体验最深刻。可见,为了表达对桂花的喜爱之情,作家选择了自己与桂花之间印象深刻的、最感温暖的一件事情来写。在写“摇桂花”这件事时,作家是怎样融入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之情的呢?一是人与桂花“动作交融”——“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此刻人在树中,树在人中。二是情景交融——“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此景人在花中,花在人中。三是“话语交融”——“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此语花中有人,人中有花。显而易见,在人与桂花的故事中,交融点越多,作家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就越显深厚。这是本文的创意表达之三。
从课文《桂花雨》中获得的创意表达秘诀,可以最经济、最便捷地融入习作“我的心爱之物”的创意表达中。第一段:同类对比,写出对心爱之物的喜爱;第二段:从不同角度,写出心爱之物的最大特点;第三段:借助物我交融,写出和心爱之物之间最幸福的故事;第四段:再次抒发对心爱之物的喜爱之情。
借助“喜爱之情”的创意表达支架,在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之间架设一道桥梁,能够实现读写的最佳融合。在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任务群的教学中,要尽力凸显创意表达的逻辑接力功能,让最富语文营养的创意表达支架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得到有力开发、便利传递、顺畅使用,从而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建构和教学做好技术上的铺垫。
[ 参 考 文 献 ]
[1]朱光潜.谈文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4] 陈先云.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标准的基本认识(一) [J].语文建设,2021(8):59-64.
[5] 汤锐.童话应该这样读[M].南宁:接力出版社,2012.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