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军
笔者在高三二轮复习的校本作业讲评中,遇到一道习题,材料内容为劳动模范、优秀售货员张秉贵的事迹,要求根据材料概述张秉贵在售货员岗位上做出的贡献,并说明张秉贵服务精神的时代内涵。人物类考题的解题方法已经复习过且已经练习过多次,但学生在解决这道题时却遇到了新的困难——同学们纷纷表示,不理解一位普通售货员能做出什么大贡献?他的事迹又有何值得学习的地方?难以理解平凡劳动人民的劳动价值与精神,本题便无从答起。这一发现令笔者感到震惊、诧异,不禁引起笔者思考几个问题:劳动教育到底有多缺失?劳动教育与历史教学能够融合吗?是否有必要融合?如何有效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其内涵不仅包括培养学生劳动和操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等。我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五育彼此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其中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教育在观念和能力方面的综合体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传统教学实践中,劳动教育的实施和评价都是不被重视且颇有难度的,因而普遍存在被淡化、边缘化,有形无实、有劳无育等问题。通过上述案例,不难看出学生的劳动态度、精神、感情教育是比较缺乏的,若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轻则影响他们对一道题的解答,重则会对他们未来人生发展中的择业、工作态度、生活态度产生重大影响。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在传统观念下,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对劳动教育的含义与目的认识不够深刻、过于片面,如认为劳动教育仅仅与活动实践类或者动手操作类课程相关,而各学科教学又都有各自的课程标准,看似与劳育无关,就难以将劳育与学科教学进行结合。而在深刻地认识了劳育的内涵之后,不难发现,其关于劳动思想、态度、情感的教育要求,可以巧妙地融入诸多学科教学之中。以历史学科教学为例,劳动教育与历史教学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这是由劳动教育的特点及历史学科的素养要求决定的。
一方面,历史教学是劳动教育的良好载体。历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历史、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唯物史观既指导历史研究,同时也是历史教学的理论基础,重视以唯物史观认识、解释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和方法,基本都与劳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等。在唯物史观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历史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劳动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基本原理;而历史中具体的历史人物、事迹、精神,亦能从具体实例的层面加深学生对劳动人民、劳动作用、劳动精神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劳动的作用、劳动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情感。
另一方面,劳动教育的有效渗透,有利于促进历史教学的素养落地。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意在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劳育密切相关。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唯物史观作为史观基础,其基本观点和方法,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都渗透着劳动的作用与价值教育。家国情怀作为高中历史教学价值追求的目标,强调人文关怀,了解并学习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榜样人物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与劳育培养劳动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观念、精神、情感等目標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可以说,历史教学有利于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而劳动教育也有利于历史教学目标的达成。
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劳动教育?如何实现历史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无缝衔接?笔者拟结合教学实践,从培育素养,融合劳育;讲清细节,渗透劳育;实施评价,助力劳育三个角度做一些探讨。
一、培育素养,融合劳育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有机结合的整体,历史学科教学的目标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积极作为,多角度、多途径、多方式地进行劳动教育渗透。除前文所述的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在教学中也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培育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实现与劳动教育的综合性渗透。
以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为例,无论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第一单元都从中华文明及世界文明的起源角度讲起,在中华文明的起源中,通过时空坐标让学生初步见到时空长河中早期文明点亮的微光,多地文明遗存汇聚成分布地图,帮助学生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格局的结论。通过出土文物等相关史料的展示,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与解释,从而思考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认识到使人类从生食到熟食,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从游牧到定居,不断发展进步的推动力正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从核心素养培育角度得出是劳动创造了人、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璀璨的文明。在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时空坐标的体现、史料的实证及解释、情感价值的定位,都与劳动有机联系起来,有利于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
当然,历史学科素养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节课、一则材料、一次互动就能解决的。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也不必每节课均有,更不可刻意而为之,而应当视具体内容具体方式,择机而动,有的放矢,让日常历史教学渗透劳动教育能够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讲清细节,渗透劳育
历史包含着无数故事,推动历史车轮前行的,既有起到重要作用的英雄人物,更有数不清的普罗大众。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尤其是高一、高二新授课中,讲好“人”的故事,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落实核心素养、渗透劳动教育的有效方法。每一节历史课都可能涉及数不清的人,如果是大而化之的罗列,很容易过空、过泛,难以产生触动。选择讲述的对象时,要在大中取小,即在大时代背景下,选择“小”人物,“小”细节,以小见大。
例如,在学习《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中唐朝繁荣的原因时,许多教师就会以唐朝繁荣的表现即“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两个阶段盛世局面的出现为例,强调统治者政策的开明、个人的杰出才能,同时辅之以材料,强调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曲辕犁的发明与使用、生产力的发展等背景因素,面面俱到,但又好似蜻蜓点水,不一定能在学生们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我们不妨就以曲辕犁的发明和使用入手。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意义重大,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展示图片,口头简单介绍,学生是无法充分理解现在已经比较少见的曲辕犁的重大价值。教师可以详细陈述,唐朝之前,耕犁是直辕犁,然后展示照片,提问:“直辕犁最大的缺陷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直辕犁的问题就在于转弯时比较不方便,而且难以控制犁地的深浅,于是在唐朝江南地区,就出现了改进后的曲辕犁。教师展示曲辕犁的照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曲辕犁的优点就比较清楚,回转比较方便,耕土的深浅可以随心调节,曲辕犁的发明和使用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唐朝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教师随后可以再提问:“曲辕犁的发明者是谁?”中国古代重大科技的发明者都比较清楚,但是曲辕犁呢?教师解答:“曲辕犁的发明者不详,根据记载推理,极有可能是江南地区的一位农民或者一群农民。”那么,江南地区的农民为什么能发明曲辕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前代直辕犁奠定的基础、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农业长产发展的需要、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社会稳定,由这些条件进而迁移推理唐朝繁荣的背景。曲辕犁,是唐朝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以它为例,具体、形象,既能服务于课标要求的解决,又能在详细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来源于生产实践,服务于农业长产生活。为后续学习中国古代科技为何未能转型为近代科技做铺垫,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劳动创造价值,普通劳动者也能创造巨大价值,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
历史细节因其具有的具体、形象、典型的特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广泛应用。它的使用,可以让历史面目清晰、有声有色,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可以引发学生展开更多的想象与思考,可以弥补高中历史教材结论有余而细节不足的问题,可以让高中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时,教师适时选择一些典型细节,在细节的讲述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体悟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三、实施评价,助力劳育
“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对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成效进行评价是有必要的,但是是比较困难的,劳动教育成效是较难在学科教学中具象化评价的,但历史教学的素养目标,恰好有利于劳动教育评价的实施。从评价方式看,课堂提问和纸笔测试是最为普遍的,这两个维度虽然直接指向历史知识与能力的考查,但在历史试题的参考答案设置中,可以凸显出对劳动价值与劳动精神的肯定。
如在本文开头所提校本作业的人物题中,参考答案点出了劳模张秉贵身上爱岗敬业、勤奋刻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钻研态度等服务精神。参考答案既是评判得分的标准,也是价值判断的依托。教师在讲评的时候,面对学生的种种困惑,不能就答案论答案,而应引导学生感悟劳模的精神,及时进行劳动观念教育。告知学生,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平凡的人们在平凡岗位上用心去做,精益求精,也能够创造出伟大的事业。这种敬业精神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尊重普通劳动者的劳动观念也是每个人所应当树立的。虽然是一道校本作业练习题的练与讲,但也是一次劳动价值观念的刷新和心灵的交流碰撞。
除了常见的课题提问与纸笔测试之外,也可以灵活运用其他方式,比如开展自主探究和组织历史制作和调查实践活动。在学习《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一课时,可以课后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厦门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的相关资料,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视频,可以是网络资源,也可以是自己制作的。在下节课上邀请一两名学生进行展示,分享交流,在課后对更多的学生进行点评。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既能够让学生直观感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能增强学生对厦门的认同感,还充分调动和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让学生直接感知劳动的价值,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搜集了很多资料,劳有所获,让他们对学习有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
我们还可以采用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安排同伴互评、重视教师评语中的劳育引导、协同家长共同评价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更容易将历史教学与劳动教育、家校教育巧妙融合,在多元主体共同评价的价值引领下,也能够有效达到劳动价值教育的目的。
劳动教育与历史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有可能且有必要加强渗透与融合的。历史学科本身的特色,使其具有进行劳动教育的良好条件;而历史教育要实现的立德树人目标,也绝不能忽视劳动教育,这既是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顺应“五育并举”的新形势,加强各学科协同育人,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素养与态度的有效途径,对学生个人发展有重要意义。在越来越重视素养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如何将历史教育与劳动教育进行巧妙地融合,使学生能够在劳动教育中内化历史知识,在历史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劳动教育,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仍然有待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不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