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2022-05-30 19:30黄国兴
考试与评价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生活化法治道德

黄国兴

大多数初中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完善,所以初中阶段必须要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使初中生能够对法律有充分的敬畏心,并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通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对内容知识更加深入理解。本文通过对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过程中的关键价值的研究,进一步提出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应用的相关建议措施。

由于初中生的特殊性,所以教师需要对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生活行为进行正确的指引。通过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有效价值,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进行探索研究,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得到提升,能够充分利用所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渐形成对法律法规的正确认识,对自身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形成正确、积极的道德素养。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后续的成长,并且对营造健康、积极的社会文明氛围有促进作用。文章通过对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价值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以期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一、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关键价值

1. 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相关知识内容

过往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往往只建立在书本教材的基础之上,而很少将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在课堂上与相关知识内容进行结合。实现生活化教学能够使学生更愿意加入到课堂当中,对课堂知识产生更多的兴趣和热情。书本知识的枯燥乏味,通过与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结合,能够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相关知识内容,使抽象的文字变得更加立体,深化了学生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对书本教材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才能够将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个人日常生活相结合,使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适应目前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趋势。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构造生活化的实际情景,使学生增强课堂的体验感,明确理论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具体关联性,使学生能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提升。

2. 能够帮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健康发展和成长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不同区别和差异,因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和背景,以及所形成的个人特点性格不同,所以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当中,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充分利用生活化的教学途径,能够使学生根据目前掌握的生活经历和经验进行学习,也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和生活过程当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教师需要针对每一个同学进行特色化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指导。教师也可以充分运用目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举例说明,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素养奠定基础。

3. 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标准

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事业不断升级优化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注重教育是需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的,不仅要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提升,更要注重学生的个人品质和素养的形成。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开展是初中学生构建个人道德品质框架的重要因素。教师通过将课堂知识内容与学生实际日常生活相融合,使课堂教学和课程知识更具吸引力,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行结合,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当中充分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建议措施

1. 构建生活场景

通过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有参与互动的积极性。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构造生活的实际场景,使学生在生活场景当中增强课堂体验感,更好地体会到所学内容知识的情感表达。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主要是通过课堂的教学实现的,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也主要运用到课堂当中。所以教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引入相应的生活案例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探索,使学生能够对这些问题和日常现象更加深刻地理解,从而明确其背后所包含的理论内容,提升学生提取信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课堂的具体开展情况,创设目前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场景,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场景当中实现对相关知识内容的体悟。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当中“家的意味”这一章节为例,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激发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邀请学生回答“你在什么时候最想念家和父母?”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课堂的主旨思想,感受到家庭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家庭的具体意义非常抽象,所以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场景展开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进行春运的视频以及关于家风的资料的搜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感受到家庭的意义。然后教师可以将课堂内容延伸到孝顺,在对孝顺这种传统中华美德的基本理解的前提下,能夠对家庭的价值有更全面的体会。教师也需要将关于孝顺父母和长辈的法律法规进行展示讲解,使学生明确法律法规对个人行为的约束,推动学生后续的健康成长。

2. 严格进行素材的挑选

(1) 选择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热点的相关素材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到目前前沿的相关知识,扩展知识范围。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的背景之下,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相关信息资料的搜集。因此,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不能够仅仅根据课本教材的相关内容展开教学,必须要更加重视社会发展背景和实际生活的相关问题。在进行课前的准备工作时,教师要利用网络对目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通过与课本知识内容进行结合引入到课堂的教学开展过程中,使教学资源更加充实,学生能够形成关注社会现象和生活的良好习惯,树立爱家爱国的思想意识,真正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教师也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安排“我是新闻主播”的环节,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热点和新闻政策的搜集,在课堂的相应环节当中进行展示和新闻播报,积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沟通,然后教师对每一位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

(2) 教学素材必须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在进行教学资源和素材的整理时,教师必须首先要明确学生的生活背景以及实际学习的具体情况,使相关生活化的素材能够与学生目前的认知和生活经历相结合,真正发挥生活化教学素材的关键价值。教师同样也可以引入学生周边发生的事情进行举例,适当地加入目前学生所感兴趣的相关内容,构建真实的生活场景,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使学生在设身处地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思考和学习。道德与法治教学相关内容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各种不良诱惑时坚持正确的认识。

3. 实现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创新突破

(1) 强化学生的课堂体验感。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不仅仅要在室内进行课堂教学,同时,也需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进行真正的实践活动,并且在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充分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内涵,形成正确积极的道德素质。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当中理解权利与义务这一章节内容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下开展调研,学生作为记者在家人和朋友当中展开访问,明确每一位采访对象的责任和义务,并且进行整理归纳。邀请每一位同学进行调查结果的展示,教师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对表现较好的几位同学授予“最佳记者”的称号。

(2) 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通过学生组建学习小组的教学形式,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得到不断的完善,在合作的过程当中,也能够使班级的团结精神得到提升。通过自主思考和研究,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进行结合,对存在的困惑和疑问进行交流溝通,从而明确所学知识的深层含义。

4. 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作业布置融入生活情境

在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时,教师也可以在原有的练习题和背诵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加入生活化的实践作业。

比如在学习孝敬长辈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在课余时间陪长辈游玩等实践作业。这种类型的作业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本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提升生活技能,增强学习的体验感,从而使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5. 指导学生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研究

在过往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当中,往往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教材课本上,反而忽略了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具体实际,而由于课本教材的特殊性,所以相关内容通常存在滞后性。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对目前的时政热点进行关注和研究,不仅能够扩展学生学习的知识范围,而且也能够提升学生自我思考和探索的个人素养。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将相关理论知识与社会问题进行结合,突破课本教材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约束,使学生能够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和分析研究的能力。在数字信息系统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各种社交媒体使新闻传播更加及时。所以学生必须要明确目前时代发展的趋势,成长为新时代所需要的社会人才。

根据以上所述内容,通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当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使学习氛围更加积极活泼,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避免学生对课堂学习出现懈怠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质。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使学生不断提升个人的思考和研究分析能力。教师也要从全方位对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归纳,将其与课堂知识深入融合,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中,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积极向上的成长和发展。

猜你喜欢
生活化法治道德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