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杰
广州市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广东广州 510450
随着国内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们的日常饮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受人们缺乏运动锻炼、日常饮食不合理、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因素影响,国内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也逐渐呈年轻化。目前,临床上将糖尿病分为两个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以2型糖尿病患者居多,占85%以上[1-2]。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内分泌疾病,其治疗难度极大,主要的病因为患者胰岛素分泌缺陷所引起的现象,其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等,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3]。目前临床上针对2型糖尿病没有彻底治疗治愈的方法,患者主要依靠长期服用降糖药物、加强运动以及饮食方面等管理来控制血糖[4]。目前针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较多,如磺脲类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药物等[5]。因此,该文选取该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诊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6月—2020年6月诊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35),2020年6月—2021年6月诊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35)。对照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34~49周岁,平均(40.36±2.28)岁。观察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35~50周岁,平均(40.53±2.0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得到患者的知情同意及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患者思维正常,具有正常的沟通能力;③治疗配合度高;④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相关治疗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器官问题者;②治疗配合度低者;③有严重认知障碍,且生活不能自理者;④同时接受多项研究者。
剔除标准:中途退出者。
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给予糖尿病知识的健康宣教、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等,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药物二甲双胍治疗(国药准字H20023370,规格:0.50 g/片)进行治疗,初次服用0.5 g/次,1次/d。每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一次多时间段的血糖检测。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其发生不良反应情况。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效:空腹血糖为4.4~6.1 mmol/L,餐后2 h血糖为4.4~8.0 mmol/L;有效:空腹血糖为6.2~7.0 mmol/L,餐后2 h血糖为8.1~10.0 mmol/L;无效:未达到以上水平者。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
②测量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③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低血糖、胃肠道反应、体质量增加等3个方面。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8.6%,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治疗前,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s)
组别对照组(n=35)观察组(n=35)t值P值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mmol/L)9.75±0.90 9.74±0.85 0.04 0.96 9.65±2.45 9.60±2.42 0.08 0.93 14.21±3.65 14.15±3.62 0.06 0.94 7.76±1.52 5.24±1.24 7.60<0.05 8.75±1.62 5.34±1.75 8.46<0.05餐后2 h血糖(mmol/L)12.23±3.85 7.19±2.04 6.84<0.05
对照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38.0%(19/50),低血糖发生率16.0%(8/50),胃肠道反应率14.0%(7/50),体质量增加8.0%(4/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2/50),低血糖发生率2.0%(1/50),胃肠道反应率2.0%(1/50),体质量增加0.0%(0/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时间缺乏运动和不规律饮食、作息导致体能不断下降,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其中肥胖与超重人群中患此种疾病的概率较高,已经成为国内首要关注的问题[6]。2型糖尿病的存在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威胁,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会对患者的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损伤,若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或肾病综合征,会导致其并发症的发展更加迅速,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7]。目前,临床上对于其发病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且针对2型糖尿病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一旦确诊为2型糖尿病其治疗将会是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
相关研究显示,给予以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降糖操作,能够有效抑制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疾病产生,从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稳定患者的血糖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9]。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根据其高血糖状态进行用药,难以有效阻挡B细胞功能下降,造成患者需改用胰岛素治疗或同时口服多种降糖药物[10]。因此早期给予患者防止B细胞功能衰退的药物治疗,可显著维持患者血糖水平,延缓病情发展。因此利用二甲双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肌肉以及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仅有效保护了B细胞,也提高了血糖控制效果,降低了低血糖事件发生率[11]。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这与施银华[12]研究结果相一致,其探讨了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可靠性,对110例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患者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对照组实施门冬胰岛素30单药治疗,观察组联合二甲双胍用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改善,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王一丹[13]研究结果相一致,其表示对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方案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在于二甲双胍能够降低血小板聚集,增加纤溶活性,抑制葡萄糖的输出,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充分说明了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指标,分析其原因在于二甲双胍直接作用于糖的代谢过程,增加患者体内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及利用,并抑制肝糖原抑生、减少肝糖输出,实现降低患者血糖的作用,以此来维持血糖水平[14-15]。此外,该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诊治中,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帮助患者稳定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