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 马俊杰, 侯 斌, 谭 震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 四川 遂宁 629000)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出现异常,静脉回心血量无法排出心脏,血液在静脉系统中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肺淤血、体循环淤血等[1]。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或血管内部阻塞,造成冠脉循环障碍是世界范围内常见心脏疾病之一[2]。造成心力衰竭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以冠心病较常见,研究[3]指出50%心力衰竭患者病因是冠心病,且老年人比例较高,监测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及心功能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血清脑钠肽(BNP)作为心脏应激指标反映心功能,临床常用于诊断心力衰竭;C反应蛋白(CRP)被发现与动脉硬化性疾病密切相关;心肌肌钙蛋白I(cTnI)调节心肌肌肉收缩,是心肌损伤、坏死标志物,反映心肌损伤程度,检测血清标志物有助于提前发现心功能异常情况并进行干预,延缓心衰病程。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血清BNP、CRP与心肌损伤程度及心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照和依据。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在65~85周岁之间;②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诊断标准[4];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脏器病变、血液系统疾病及重大传染病;②合并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急性心衰患者;③合并冠心病以外的其他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的疾病。男62例,女44例;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2.58±2.49)岁;病程2~25个月,平均病程(13.45±1.51)个月;体质量指数(BMI)19~25kg/m2,平均BMI(22.76±1.32)kg/m2;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48例,Ⅲ级36例,Ⅳ级22例。本研究已经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入院时取静脉血4mL,离心分离血清后送检。使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所有受检者血清BNP[雅培德国有限责任公司;试剂盒:B型尿钠肽测定试剂盒]、cTnI[雅培爱尔兰诊断公司;试剂盒:高敏肌钙蛋白-I测定试剂盒],使用散射比浊法检测所有受检者CRP[广东普门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试剂盒:CRP测定试剂盒],全程按说明书操作。抽取患者静脉血置于预先准备好的含有乙二胺四酸二钾抗凝剂的采血管内分离血浆,分别测定血浆BNP、cTnI、CRP水平。BNP、cTnI测定:采用全自动双抗体夹心免疫测定,使用一定剂量的双单克隆抗体,根据标准曲线进行校对,在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试,得出结果。CRP测定:利用抗体抗原反应,使用NORMAN系列散射比浊分析仪测定。
2.1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CRP水平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CRP水平分别为(578.09±46.17)g/mL、(7.07±1.85)mg/l,cTnI为(0.050±0.011)ng/mL;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BNP、CRP水平与cTnI呈正相关(BNP与cTnI:r=0.275,P=0.004;CRP与cTnI:r=0.341,P<0.001);见图1。
图1 血清BNP、CRP水平与cTnI的相关性
2.2不同心功能分级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CRP水平比较:不同分级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Ⅰ~Ⅱ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CRP均显著低于Ⅲ级、Ⅳ级(ⅠvsⅢ级:q=18.033,P<0.05;ⅠvsⅣ级:q=45.925,P<0.05;Ⅱ级vsⅢ级:q=9.597,Ⅱ级vsⅣ级:P<0.05;q=21.999,P<0.05);Ⅲ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CRP均显著低于Ⅳ级(BNPⅢ级vsⅣ级:q=18.126,P<0.05;CRPⅢ级vsⅣ级:q=12.339,P<0.05),见表1。
表1 两组BNP cTnI CRP水平比较
2.3血清BNP、cTnI、CR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BNP、cTnI、CR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BNP与心功能分级:r=0.256,P=0.008;cTnI与心功能分级:r=0.268,P=0.006;CRP与心功能分级:r=0.359,P<0.001),见图2。
图2 血清BNP、cTnI、CR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
血清BNP主要来源于心室,由心室肌细胞合成与分泌,进入血液后被分解为具有活性的BNP和N端片段,是诊断心力衰竭的标志物,左心室的扩张和舒缩会影响BNP的水平[5]。BNP参与正常生理活动时有排钠、排尿、舒张血管的作用,可以调节心脏功能,在正常人体中血清BNP含量较少,但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负荷增加时,BNP会被激活,血液中BNP急剧升高,因此血清BNP可以用来反映机体心室功能。本研究中心功能Ⅰ~Ⅱ级患者血清BNP水平显著低于Ⅲ级、Ⅳ级患者,Ⅲ级患者血清BNP水平显著低于Ⅳ级患者,提示了随着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血清BNP也随之升高。段威[6]使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9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患者血清BNP显著降低,与本研究相佐证。分析其原因是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因心脏超负荷,血液循环能力受限,心脏肌肉运动和收缩能力较差,导致血清BNP急剧升高。
cTnI是心肌损伤特异标志物,为临床诊断常用指标,cTn主要借助cTnI-C-T复合物和游离cTnI形式存在于心肌细胞中,但是cTnI-C-T复合物可以进一步再分解为cTnI-C和游离cTnI,一旦心肌受到损伤,就会影响细胞膜通透性,从而导致心肌细胞中的cTnI渗漏流入血液,血液中cTnI则异常升高。本研究中心功能Ⅰ~Ⅱ级患者cTnI水平显著低于Ⅲ级、Ⅳ级患者,Ⅲ级患者cTnI水平显著低于Ⅳ级患者,提示了随着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病情愈发危险,cTnI也随之异常升高。陈鑫龙[7]对85例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住院前后测定cTnI,发现出院时cTnI显著降低,说明了控制cTnI水平可以缓解患者心肌损伤情况,改善心力衰竭。究其原因,患者心肌受损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升高,影响心脏代谢,能量消耗较大,继而导致cTnI异常升高。
CRP是一种急性反应蛋白,机体受到损伤时急剧上升,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直接指示因子。本研究中心功能Ⅰ~Ⅱ级患者CRP水平显著低于Ⅲ级、Ⅳ级患者,Ⅲ级患者CRP水平显著低于Ⅳ级患者,提示了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心肌损伤随着分级上升愈发严重。有报道[8]显示经过治疗后的患者CRP显著降低,侧面佐证了CRP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指示作用。
BNP、CRP是心力衰竭评断指标,cTnI与心肌损伤密切相关,因此对他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血清BNP、CRP水平与cTnI呈显著正相关,侧面提示了BNP、CRP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应心肌损伤程度,后又对血清BNP、cTnI、CRP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血清BNP、cTnI、CR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提示了随着心功能分级级别越高,血清BNP、cTnI、CRP的水平随之上升,且血清BNP、CRP与cTnI上升趋势相同,推测发生该变化与心房颤动、心律失常有关,BNP、cTnI水平的升高均受左心室影响,房颤会导致左室泵出血量减少,因此加重心力衰竭。Oikonomou等也报道心房颤动的标志物包括BNP和CRP[9]。王际军[10]对血清BNP、CTnI水平和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消耗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相似,赵云等[11]也得出血清BNP、cTnI水平对心力衰竭治疗效果评估价值较高,且与患者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冯星源等[12]表明CRP具有极高预测价值。研究样本较小,拟在下一阶段扩大样本量验证研究结果,并且结合心脏彩超探究血清BNP、cTnI、CRP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CRP与心肌损伤程度及心功能呈显著正相关,定时监测患者血清BNP、cTnI、CRP水平有助于控制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